宏观经济
共享经济发展模式下的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时间: 2016-11-28信息来源:左伟 作者:hjr_admin 责编:
[摘要]共享经济深刻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企业营运模式,是一种以“人民主体”和“以人为本”为发展理念的新兴经济范式。共享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高新区的产品供给能力,推动高新区众创空间发展和产学研合作。共享经济时代,高新区应树立与共享经济相适应的发展理念,加快信息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共享设施建设,构建高新区与城乡共享发展模式。[关键词]共享经济;资源配置;高新区;经济范式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6)06—0090—04
[作者简介]左伟(1966—),女,河北石家庄人,南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政工师,研究方向:工业经济理论。
DOI:10.1633/j.cnki.issn1002—736x.2016.06.019
Strategy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Zone Under Share Economy
ZuoWei
(National Hi—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of Nanning, Nanning, Guangxi 530007)
Abstract: Share economy profoundly changed the social mode of production, consumption patterns and business mode of operation. It is a kind of "people—subject" and "people—oriented" concep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conomic paradigm. Share economy development will improve the supply capacity of the product supp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space and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High—tech zones should set up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adapt to share economy, speed up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high—tech industries shared facilities development, build rural and urban shared mode with high—tech zone.
Key words: shared economy;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high—tech zones; economic paradigm共享经济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背景下产生的,以互联网技术为重要依托,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向趋于一致的新型经济发展范式。共享经济强调“人民主体”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包括了科学合理发展、全面协调发展、公平持续发展等丰富内涵。①共享经济发展将深刻改变经济发展的环境,它带来了全新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企业运营模式,是未来时期全球的经济发展趋势。高新区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技术创新的聚集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必须准确把握好共享经济发展的特征、规律以及由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而作出正确的战略调整,以实现高新区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并更好地发挥其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共享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共享经济又称为分享经济,是指将原先由于技术手段或者商业模式的限制无法参与经济活动与经济流通的生产生活资源,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或者商业模式投入到经济活动与经济流通中,重新产生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的经济模式。②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共享经济可以视为一种新型的产权交易制度安排,在本质上体现为对所有权的明晰界定与准确分割,即在确保所有权的情况下,对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四种权利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界定与分割,进而实现使用权的交换与共享。③从共享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共享经济的诞生和发展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广泛运用和与生产发展的深度融合。可以说,共享经济是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纽带来实现商品使用权转换的一种发展模式,指导这种发展模式的理念是“人们需要的是产品的使用价值,而非产品本身”。在这种发展模式下,每个人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体,强调和注重的是产品的使用价值而非私有价值,追求的是对产品的共享性、使用性而非独占性。共享经济区别于以往的经济发展范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典型特征。(1)低成本性或节约性。共享经济的核心是共享或者分享,与其他经济发展方式不同,经济活动运行和发展不是依靠新的生产要素的大量持续投入,而是对现有但被闲置的、没有被充分利用的经济要素重新投入到经济活动中,通过合作、分享、出租等方式加以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生产出新的价值,有利于增强社会总供给能力,释放出新的增长潜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包容式、共赢式发展,这极大地节约了资源,降低了生产活动的成本。(2)信息技术的依赖性。互联网信息技术是共享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共享经济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商品、服务、数据或技能等在不同主体间进行共享,进而实现产品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在资源拥有者和资源需求者之间实现使用权共享。(3)效率性。经济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分散性,通过分享的方式对分散的资源进行利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率。(4)环保性。共享经济由于不需要过多额外的资源投入和对现有资源的重复利用,有利于减少由于使用资源而造成的污染物排放,减少环境污染。目前,共享经济具体模式主要包括有偿共享模式、对等共享模式、劳务共享模式、众筹共享模式等。由此可见,共享经济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倡导的是一种更加人性化、自由化、民主化、包容性的生产关系,追求的是一种在个体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④对共享经济的理解和把握,不能仅仅停留在其表面形式和运作方式的认知上,而是要从其蕴含的发展理念和所要实现的目标来挖掘。我们应该更深层次地认识到,共享经济是以“人民主体”和“以人为本”为发展理念的,它本身就蕴含着包括科学合理发展、全面协调发展、公平持续发展等丰富内涵,发展的动力主体是全体人民,目标是最终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它是一个依托于人民共建和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统一过程,让人民享有更多的“公平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共享经济赋予高新区发展诸多机遇
高新区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简称,它是指一种以知识和技术密集为依托,以开发高新技术和开拓科学技术产业为目标,促进科研、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推动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基地。高新区自从建立开始就被赋予了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产业结构等重要使命,特别是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众创空间等战略的实施和推进,高新区所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和多元。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变革是全局性和颠覆性的,它将渗透到各个领域和行业,由此带来的对生产方式、资源配置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革必定会对高新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此过程中,高新区也会因此而获得更多机遇并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
共享经济发展对高新区的影响主要通过其特征、要求、规律以及由此带来的各方面的变革而发生作用。以往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以追求经济快递增长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使中国付出了沉重代价,共享经济正是对原有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和纠偏,是构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途径。随着共享经济发展理念的深入、运行模式的构建和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中国的经济发展环境将发生重大变革,并对各个区域、产业和领域产生持续性作用。对于高新区而言,共享经济发展可能在以下方面产生积极影响。第一,有利于提高高新区的产品供给能力。由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理念的影响,行政过度干预和各种制度壁垒的约束,如同其他组织一样,高新区同样存在部分资源利用率偏低、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这既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又限制了资源效能的发挥和造成环境污染。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和深入,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将得到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政策不断完善,各区域、部门和行业的合作更加紧密。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新区必定会加强与其他高新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的联系和合作,合作方式更加灵活,资源配置更加充分和高效,合作机制体制更加完善,有利于提高对原有闲置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不用或者不用过多投入新的生产要素的条件下就可以增强高新技术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第二,有利于推动高新区众创空间发展。共享经济改变了企业的雇佣模式和劳动力的全职就业模式,给那些富有创造力的个人提供一种全新的在家谋生方式,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任务、工作时间和工资。⑤目前,高新区既肩负着推动众创空间发展的重任,又具备了许多良好的条件和优势,随着资源共享模式的建立,高新区发展众创空间必定会获得更加坚实的基础和便利条件。第三,产学研合作将获得更多的可能和便利。产学研合作是高新区急需解决但又解决得不够好的问题,其中的原因涉及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僵化”、机制的缺陷以及相关资源的有限性。共享经济所推动的资源共享方式、经济合作模式等优化和有关政策的完善,无疑会为高新区与其他组织的产学研合作提供更坚实的基础和更便利的条件。
三、共享经济发展模式下高新区发展战略的转型与调整
(一)树立与共享经济相适应的发展理念
共享经济极大地冲击着人们的思维,深刻改变了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企业运营模式,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必定需要新的理念作为指导。高新区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大众创新、大众创业”的重要平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高新区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只能是适应而不是逃避、也无法逃避共享经济发展的特征和要求。比较于传统经济,共享经济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具有诸多的区别,按照传统经济的发展理念和管理模式必定受阻。高新区由于其自身发展定位、发展使命、发展条件和已经积累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管理机制等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它与共享经济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共享经济发展所倡导的闲置资源的配置范围并不局限于某个有限的区域,而是跨行业、全国性甚至是全球性的。因此,对于共享经济发展背景下的高新区而言,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思维、资源配置思维、产业合作思维。面对共享经济,高新区管理部门要有更高的视野和更长远的目光,不能仅局限于自己的管理格局和部门利益,而是要形成与共享经济相适应的发展理念和思维。共享经济是合作经济、分享经济,高新区发展应该有的理念和思路是怎么样突破原有的体制机制障碍,打破利益藩篱,加强与其他高新区,所在区域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相关部门的交流,促进信息流通顺畅,而不是只盯着高新区现有的资源和现有利益,采取封闭性的管理模式。资源配置理念方面。目前,不少高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并不乐观,资源浪费、资源消耗大、资源闲置等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共享经济时代,资源的拥有量在衡量其竞争力和优势中的权重逐渐变小,而是要从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利用率等方面进行审视,跨行业、跨区域进行资源配置,最大程度挖掘潜力,提供与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产品供给。
(二)加快信息技术产业建设,为共享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有学者认为,打造“零边际成本”将是共享经济发展的方向和任务,零边际成本、协同共享将会给主导人类生产发展的经济模式带来颠覆性的转变,人类即将迈入一个超脱于市场的全新的经济领域。⑥事实上,互联网是共享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纽带,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互联网技术正是共享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生命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为,发展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有利于提升数据挖掘、储存、处理和分布式计算能力,增强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的效率,进而实现供求双方的快速匹配,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同时,物联网平台具有分布式、点对点等优势,有利于构建协同共享体系,实现产销合一,促进资源共享和网络经济发展。高新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集地,而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经被纳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诸多高新区也已经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布局。鉴于上述因素,不管是从高新区自身产业发展考虑,还是源于推动共享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都彰显出强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导向。一方面,要加大对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这主要体现在加大对信息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资金投入,着力解决好信息技术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的攻关问题,增强信息技术主导权和控制权。要根据当前信息技术产业水平,完善技术研发援助政策、技术引进政策、技术应用鼓励政策,引导和推动信息技术产业进步,提高相关技术的产业化、产品化水平。另一方面,加强信息基础创新型人才建设。要优化信息技术人才引进的政策环境、投资环境、人才学习环境、人才成长环境、人才激励环境和人才创新环境,为引进信息技术人才创造良好条件,并引导其充分发挥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人才应该是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管理层面的创新型人才,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创新型人才、生产管理方面的创新型人才、中低层的创新型管理人才和高层的创新型管理人才等都应该涵括在内。⑦
(三)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共享设施建设
资源充足、共享平台、共享机制等是共享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高新区融入和推动共享经济发展既要把握好共享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和规律,又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定位和发展使命进行战略调整。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关键时期,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高新区的重任所在。高新区作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共享设施建设有利于实现同业的信息共享、基础设施共用,有利于业内交流与竞争性合作,也有利于政府集中监管、集中服务。高新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共享设施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其一,建立产学研融合共生模式。重点是要打破本地或者局部的创新主体间的联系阻隔,消除不利于创新资源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因素,保障创新资源能够按照产业发展和市场配置的需求科学合理流动,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充分流动,深化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⑧要建立高新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的信息沟通交流机制,加强信息交流互通,并建立科技研发资源共享平台,立足于市场、产业和企业需求,促进创新供给与创新需求的有效对接,提高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效供给能力。其二,加强科技创新中介服务组织机构建设。根据区域、高新区和产业发展的实际,完善土地、税收、工商注册等政策,积极吸引民间资本进入高新区投资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企业,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四)探索高新区与城乡共享发展模式
经过20多年的发展,高新区已经不仅仅是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资源的聚集区,而且还是城市空间和带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极核,越来越多地影响和改变着城市的经济社会活动及空间结构。⑨然而,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高新区在园区面积扩大、企业数量增加、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并没有很好地解决空间规划不科学、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和城市功能滞后等问题,这与高新区可持续发展、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共享经济发展等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共享经济发展时代,推进高新区与城市的融合发展是高新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共享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首先要完善高新区发展规划,以空间布局的科学化实现产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要统筹好高新区产业布局规划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增强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规划和园区规划等多种规划的衔接性,并保证上述各规划的实施。在产城融合理念的指导下,增强产业区与各功能区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协调性,重点是要实现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的科学合理布局,增强产业区、金融区、商务区、休闲娱乐区、住宅区和生态保护区等各功能区的科学性、合理性,保证各功能区的功能都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互补互利,最大程度提高资源的共享效率。
注释:
①姜英华《新型城镇化是分享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载于《现代经济探讨》2016年第3期第67页。
②何哲《中国发展新动力:“互联网+”与分享经济》,载于《学习时报》2015年第12期第43页。
③④⑥李麟、冀相豹《共享经济时代:商业银行面临的冲击及应对策略》,载于《新金融》2015年第5期141、145、147页。
⑤刘建军、邢燕飞《共享经济:内涵嬗变、运行机制及我国的政策选择》,载于《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5期第49页。
⑦黄奕信《网络空间安全视角下的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路径论析》,载于《改革与战略》2014年第5期第115至116页。
⑧左伟《中国高新区合作联动创新网络体系建设研究》,载于《改革与战略》2014年第8期第71页。
⑨徐代明《基于产城融合理念的高新区发展思路调整与路径优化》,载于《改革与战略》2013年第9期第31页。
[参考文献]
[1]苗瑞丹. 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有效供给机制研究 [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2):149—154.[2]彭仁贤,韩江波. 分享经济理论的演化:维度、路径与逻辑 [J]. 江淮论坛,2013,(3):49—55.
[3]汤天波,吴晓隽. 共享经济:“互联网+”下的颠覆性经济模式 [J]. 科学发展,2015,(12):77—85.
[4]唐行智,姜月忠. 论国家高新区社会管理问题 [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6):103—106.
[5]张恒龙. 改进分享经济时代政府与市场关系 [J]. 国家治理,2015,(9):23—29.
[责任编辑:王政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