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供给侧改革理论源泉与路径分析时间: 2017-02-12信息来源:李良艳 作者:hjr_admin 责编:
DOI:10.14115/j.cnki.zgcz.2016.11.003供给侧改革是中央高层依据现实国情对国家治理思路做出的重要转向,是供给学派理论和我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的理论创新。本文通过对供给侧理论的梳理,提炼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分析供给侧改革的路径,以期对我国在新常态下进行经济转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理论的演进与实践
供给侧与需求侧是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相对应的两个方面,依照市场规律和基准从不同的维度指导稀缺资源在市场中进行有效配置。配置的角度不同,发力点也就不同。需求侧是从市场需求来进行资源配置,主要的激励措施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以及进出口。而供给侧是从生产要素的角度来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和企业家才能。
(一)供给侧理论的由来及形成
理论基础: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和萨伊定律。亚当•斯密最为著名的“看不见的手”是以市场机制为资源配置的核心与决定性机制,市场机制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最关键的市场机制形式,这是指导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进行资源配置的核心机制。萨伊定律最为有名的论点是“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认为市场的自我调节和货币只是充当媒介,国民经济整体不会出现普遍性的生产过剩,买和卖不可能出现脱节,但它承认可能出现个别部门暂时性的失衡。“看不见的手”和“萨伊定律”都强调减少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本身的活力,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形成主流:供给学派。20世纪70年代,欧美等国出现了凯恩斯主义难以解释的滞涨现象,作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代表的供给学派顺势登上了历史舞台。供给侧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万尼斯基在1975年提出来的。罗伯茨、拉弗、费尔德斯坦、蒙代尔等是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供给学派信奉萨伊定律,认为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仍然是正确的,经济面临的严峻现实仍在于供给不足,生产效率低下。供给学派强调经济增长的动力还是体现在供给方面,在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拉动下,谋取报酬的目的能够刺激经济主体的行为,自由市场能够调节生产要素供给和市场的需求。发挥资本在供给中的核心作用。政府在市场中承担着消除阻碍市场自由的因素,让市场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其具体的财政政策措施主要包括扩大资本、劳动以及增加政府供给,鼓励人们储蓄和进行投资,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竭力主张大幅度减税,在税收方面提出了著名的税收和税率之间存在函数关系的拉弗曲线;要求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速度,稳定货币价值。供给学派认为货币价值稳定有利于人们消除通货膨胀的预期,在进行决策时,倾向于货币储蓄而非物资囤积,选择生产性投资而不是投机性的决策,同时币值的稳定保证减税等财政政策的实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二)供给侧理论的实践: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
供给学派的发展给陷在滞涨困境的美国和英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其最为典型的实践是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1980年里根上台前,美国通胀率高达13.5%,GDP实际增速则为-0.3%,经济整体形势在荆棘中缓慢爬行。1981年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开始推行里根经济学,提出“经济复兴计划”,主推减税,同时减少政府干预,缩减政府开支,紧缩货币供给。政策实施使经济回归繁荣,“大稳健”时代来临。总体来看,里根经济学大获成功,美国经济从长期滞涨局面中挣脱出来并且为美国长期经济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也存在着一定副作用,主推的减税政策减少了政府财政收入,扩大了政府财政赤字,增加了政府债务。撒切尔主义强调结构性改革,在改革之前,英国也存在着和美国相似的经济形势,持续的高通胀率,CPI一度飙升至25%,GDP同样出现了负增长。同时,英国经济也存在着自身的显著性问题,即庞大的工会力量、国有企业过多、政府干预过度等结构性问题。面对如此高的通货膨胀率,1979年撒切尔上台后首先是紧缩货币,减少货币的供给量以控制通胀,同时采用供给学派的主要观点,强势推出国企的私有化改革进程,采取政府减税,通过缩减税率和税种,减轻企业负担,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从而增加供给方的活力,废除了物价管制等措施。经过一系列的配套改革,英国恶性通胀得到控制,经济触底反弹,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波动率大幅减小,撒切尔的结构性改革挽救了英国经济。
供给侧改革:
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的实质
供给学派政策主张“大市场小政府的理念”,在市场的主体方面积极寻找途径激发供给的潜力和活力,却弱于结构分析、制度分析、供给分析和政府作为分析。供给学派政策的实施是为了增加社会的GDP,但回避了成本及其分配、社会效率与社会公平问题。传统供给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存在着目标一致性,无论从供给还是需求出发,都追求单纯经济总量的提高,重视“量”的概念,而忽视“质”的发展。我国在凯恩斯需求管理思想的影响下,经历了30多年经济快速的发展后,积累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需求管理理论难以解决转轨问题与结构问题,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对提升供给侧的重视。相比于需求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更复杂、更具长期特征和“慢变量”特点。
新供给经济学和老供给经济学的最大区别,是新供给经济学认为供给没有创造自发需求的能力,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创造需求。新供给经济学的任务是研究怎样通过结构性改革创造这个条件,解除供给约束,放松供给抑制,其实质是对经济结构的改革而不仅仅是调整。中国新供给经济学一方面吸收了供给学派及其在实践中的成果,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以及强调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引导作用,同时,弥补了供给学派的不足,深化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分析、制度供给分析和政府作为分析。另一方面,由于历史传承、制度环境和发展阶段的差异性,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的具体政策建议与西方供给经济学相差较大。“美式供给经济学”的核心是减税,“英式供给经济学”的核心是私有化,而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的核心原则是以“八化”、“五并重”为核心的系列制度创新。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侧角度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供给端入手,以需求为目标,解放生产力,改革创新供给,改善供给结构,使产销对位。通过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以此来促进经济发展。供给侧改革是新一轮思想解放的开始,不仅体现在理论创新,而且必然带来新一轮的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
供给侧改革的路径分析
(一)供给侧改革的现实动因
经济增速下降与供需错配。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由于经济背后的结构、体制、动力环境的转化,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支撑经济增长引擎的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在达到历史需求峰值后逐渐回落,除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因其绝对的地缘优势房价还在持续坚挺外,二三线城市房价基本面都出现了回落。进出口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原材料上涨、人口红利消失、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而失去了相对竞争优势。消费领域出现了比例失调的供需错配现象。我国的供给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延续原有的发展模式,以供给数量来衡量的话存在数量过剩,然而从供给机制上看,随着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人们的需求方式和结构发生了转变,满足有效需求的供给却跟不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消费增速“拾级而下”,传统的中低端商品存在着严重过剩,高品质的消费品却供给不足,因此对海外商品的需求急速膨胀,尤其是高端消费品;二是居民消费升级,服务占比显著提升,消费者关注的科教文卫的国内服务发展比较滞后,移动通信和金融等垄断企业阻碍了创新和服务意识的提升。
仅靠需求刺激效果甚微。长期以来,贯穿我国经济发展的思路是凯恩斯需求管理理论,需求管理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源于需求的不足。如我国实行了4万亿元的基础设施经济刺激计划,加之央行数次降息降准以及房地产的泡沫式发展,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但随着国际经济的萎靡,发达经济体制造业回归本国化和再工业化、新兴经济体的竞争角逐,以及国内经济运行中所暴露出来的弊端,我国的需求侧的发力逐渐弱化。进出口的增速明显下滑,东南沿海的出口制造型企业由于国外订单减少破产倒闭的现象层出不穷。人口结构出现拐点,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减少,供给价格明显上升,大型的跨国企业纷纷把生产基地转向东南亚和南美这些比我国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更低的新兴经济体。在我国,已经无法再延续需求管理的刺激模式,必须转向供给侧管理,推进结构性改革。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任务。当前需要迫切解决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功能健全的股票市场四个方面的问题。从这四个领域的发力,不仅有“化解过剩”,也有“促进优化”、“提供保障”的内涵在其中,体现出供需两侧的平衡。近年来,产能过剩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治标当前主要是严格控制产能盲目扩张、优化存量产能;治本就是要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治标和治本同时进行,着眼于建立市场主导的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降低企业成本,主要是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层面改善供给,企业将通过结构性减税和低融资成本获益,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做到可盈利。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化解房地产的库存压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思路。供给侧改革应沿着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四条主线逐渐并行推进。首先,优化劳动力配置。从全局性和长远性角度布局来优化劳动力配置,从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管齐下,以增加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可流动性、自由转移、职业技能素质以及劳动者社会福利水平的整体提升。其次,优化土地配置。要积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加速经营权确权流转,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打破土地用地的供给,改变廉价的农村土地价格,使土地也能和商品一样,可以自由的进行买卖。再次,要优化资本配置。提高资本的回报率、资本使用效率,加快资本市场的完善。最后,强化技术创新。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把培育创新环境与地方竞争结合起来,推动形成若干个有吸引力、影响力的创新中心,从孤岛型创新中心发展成为网络型全覆盖。支持创新技术主体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提高技术改造投资能力。培育发展新产业,加快技术、产品、业态等创新。继续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机制,鼓励企业为主导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在供给侧改革的路径问题上,要深入研究路径背后的思路的转变、角色的定位以及模式的发展变化。供给侧改革思路的提出,实际上反映出发展模式的重新定位,以前我们强调以后发优势推进经济发展,现在要由后发优势向先发优势的引领转变,摆脱了后发优势的路径依赖。供给侧改革强调“精准”改革,防止盲目性投资,改革过程中要遵循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调整结构。在发展战略主攻定位上,从产业周期向生活周期主导转变,通过全面地深入到消费者生活方式领域来主导这场供给侧的变革。生产不是为了满足中间需求,即销售,而是最终的需求即消费,“产消”替代“产销”。供需错配是资源配置失衡的表现,因此,在这场改革中要按比例发展,按比例配置资源。供给侧改革是理论的重大创新,核心还是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创新的问题上应注意,用制度创新来引领创新的活力。改革需要供给和需求动力机制联动发力,全要素提高,实现弯道超车和良性循环,供给侧改革并不否定需求侧。供给侧是新一轮改革中一个重要的抓手和切入点,在强调供给侧的优先发展的前提下,也要注意需求侧的“陪伴”次序性。
责任编辑 张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