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经济下行与发展战略转型时间: 2017-02-20信息来源:张志明 作者:hjr_admin 责编:

经济减速的原因

  数据显示,中国从2010年第一季度到2015年第一季度连续17个季度经济增长减速,其原因如下:

  首先,全球经济下滑是经济减速的外因,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增长速度的下滑,更多是由于外部性和周期性的原因造成的。从其他金砖国家经济体来看,它们的经济增速态势基本和我们一样,而且可能比我们经济下降的幅度还要大一些。

  其次,经济结构的因素也是经济减速一个重要的因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经历了经济增速较快阶段和经济增速较慢阶段。经济增速较快阶段的原因是劳动力从生产率增速较低的第一产业流向生产率增速较快的第二产业。经济增速较慢阶段的原因是劳动力从生产率增速较快的第二产业流向生产率增速较慢的第三产业。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转型促进了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间的转移,从而使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成就了中国30多年的经济高增长。但由于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如果迅速完成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的演化,经济将会进入减速阶段。

  最后,技术进步速度的降低也是经济减速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经济减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全要素生产率的降低,而全要素生产率的降低主要是由技术进步速度较低造成的。改革初期,我国的经济和科技水平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只能通过引进外资、技术和设备等手段来提高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我国能够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科技的差距,发挥了后发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和发达国家经济技术水平差距逐渐缩小,一方面这种后发优势会逐渐减弱,另一方面,为了保持技术领先的地位,发达国家不愿意转让比较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我国技术发明和创新的水平又不高,导致技术进步的速度放缓,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降低。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中国经济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一般认为,我国在过去较长时期能持续高速增长,人口红利成为支撑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大批的城市下岗工人、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流入,农民工工资又一直位于低位,使得这一模式得以长期维持。但是,经济发展到了目前阶段,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抚养比也在迅速提高,人口红利即将消失。根据预测,中国的人口抚养比在2013年前后停止下降,但随后迅速提高,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劳动力供给发生重大的转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首次下降,比重继续下降的同时,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减少了345万人。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意味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将对经济增速产生负面影响。近些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一直处于上升阶段,虽然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有所缓解,但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成本还会进一步上升。

  同时,中国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挑战。过去发达国家将大量产业转移海外,尤其是低端制造业,使工业在本国的产业中地位不断降低,导致制造业吸收就业能力不断下降,服务业也不能解决就业问题,因此导致失业率的提高,国际金融危机又使发达国家的失业率达到历史最高点。为了吸引制造业回流,重振发达国家的经济,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指出,美国经济要从过去建立在金融信贷基础上的高消费模式,转向出口和制造业推动的成长模式。此后,美国政府又出台了制造业促进法案、出口倍增计划等相关政策。同时,发达国家也纷纷提出一系列的再工业化政策和计划。可以用产业内价值分工和经济全球化解释发展中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一些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产品成本上升,从而无法与成本更低的国家竞争,使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其他国家;另一方面,高端制造业也缺乏竞争力,无法与发达国家抗衡,导致工业比重下降,经济增长停滞。因此,中国当前既要和更低劳动力成本的发展中国家竞争,又要和发达国家竞争,以避免制造业的迁移,导致经济结构快速服务化。

对经济增速的判断和发展战略的思考

  关于经济增长速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有着潜在优势,产业技术差距情况和一些发达国家过去的水平相似,如20世纪70年代的韩国、60年代的新加坡以及50年代的日本。这些国家在同样水平上保持了20年8%~9%的经济增长速度。目前,我国较高的储蓄率为投资提供有利的条件。中国政府的债务水平较低(只占GDP的40%),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另一方面,我国经济也存在大量的产能过剩和结构上的失衡,调整压力较大。

  关于投资。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仍存在许多高回报率的投资机会。一是产业升级。虽然中国很多行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但有机会进行产业升级,这种升级需要吸收大量投资。二是城镇化引起基础设施过程的投资,中国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投资。三是发展环保产业。因此,我们投资的标准是,既要有利于消化产能过剩,又要有利于拉动内需,还要加强经济发展的后发力量。同时,由于经济进入了减速阶段,要解决就业问题以及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也必须保持较高的投资增长速度,并关注投资质量和方向。

  要稳定扩大外需。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外需大幅降低波动巨大。目前,应充分利用与金砖国家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以及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机会,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这既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同时,也应鼓励扩大企业对外投资,使外需稳步增长,从而增加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

  采用“雁阵”模式,充分利用中西部的低劳动力成本。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在赶超型工业化过程中,其经济与社会发展注定是不均衡的。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许多中西部农民工会离乡背井到东部地区打工,因此必然带来生活成本的上升,这样必然要求工资上涨以抵消生活成本的上升。这种情况导致了东部沿海地区工资上涨却又招工难的现象。面对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如印度、越南等)的竞争,农民工工资的上涨会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这些国家。因此,国内学者提出“雁阵”模式,实现中西部农民工在本地的就业,把东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研究数据也支持这一观点,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占全国比重已经从2004年的88.9%下降到2008年的84.7%。

  调整收入分配方式,优化消费结构。在尊重市场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应充分发挥市场在初次分配中的基础作用,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降低政府收入比重和增长速度。以减少劳动时间的方式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就业是收入均等化的重要途径。解决居民最低生活和医疗保障问题,让老百姓敢于消费。要遏制公款消费的势头,惩治腐败,杜绝奢侈浪费的作风,促进消费和改善收入分配结构,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要有有效的市场,又要有有为的政府,以此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方面,完善有效的市场机制,通过改革加强经济体系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政府的经济管理水平,要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来组织和协调相关企业的各种活动。另外,升级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需要由政府来补贴。

  自主科技创新,占领未来新技术革命的制高点。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在中央政府的带领下实现重大的科技突破,抢占领新一轮科技的制高点。

  房地产调控方面。政府应该加强房地产监管,做好廉租房供应,保证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高档住房可以完全让位于市场调节,在转让环节辅助税收的手段。此外,市场还要增加平价房的供应,平价房是面向广大工薪阶层的住房,有别于高档房和廉租房。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利用经济手段进行房地产调节,行政手段压低价格并无益于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责任编辑    许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