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的战略目标时间: 2017-11-11信息来源:胡鞍钢 张新 作者:qgy_admin 责编: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报告还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在这一新时代和新的历史方位下,党中央为何作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部署?
我们应当怎样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
又该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新时代意味着新特征,新特征意味着新任务,新任务需要新的战略谋划。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我们党根据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主要矛盾和发展目标,对经济发展作出的总体部署和扎实安排。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如何理解这一论述?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其一,这是由我国的发展阶段决定的。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其二,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就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其三,这是由我国的发展目标决定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现阶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等方面下功夫,确保如期实现“十三五”规划所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同时成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成功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为实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为实现“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旨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速各类现代化要素的投入和积累,全面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
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与以往相比,它又具有哪些现代化因素和新的特征?我们要建成什么样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我们认为,至少包括如下几方面:
一是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以科技驱动代替要素驱动,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创新型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与排放污染“脱钩”,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经济模式。这就意味着中国将进入全面创新时代、绿色发展时代,将成为包括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国家、智慧社会等在内的创新型国家。
二是高效益的经济水平。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全要素生产率大大提高。
三是中高速的经济增速。作为国际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中国的经济增速保持世界前列,人均收入持续增长,进入高收入阶段。
四是高水平的农村发展。具有较高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融合的城乡发展体制、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农村居民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并较快提高。
五是更平衡的地区发展格局。国家战略规划、跨地区战略规划、区域性战略规划衔接有序、配合有效。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更加成熟,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流动更为有效。跨地区的转移和互助机制逐步成型。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六是更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包括更具活力的市场调节机制、更具竞争力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更有效率的政府服务体系以及更加安全有效的宏观调控与政策协调机制。
七是更全面的对外开放。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成为贸易强国、对外投资强国,具备一批全球贸易中心、研发中心,以及面向全球的创新合作、产能合作、服务合作、投融资合作网络。
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明了清晰的方向,并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具体部署。未来,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可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第一,以实体经济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还要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形成新的现代产业优势。
第二,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进一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提高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从而实现科技对国民经济发展各重要领域的全方位战略支撑。要加快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和人才机制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等。
第三,推动农村建设事业大发展。重点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形成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形成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新格局。
第四,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要完善区域发展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协同、共同发展。在产业发展方面,东部地区要加快推动产业升级,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引领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产业集群,使我国产业发展展现全面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第五,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注重投资的整体收益、长期回报与外部效益结合。通过破解物流瓶颈、降低生产原料成本等,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快的经济增长。
第六,进一步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
总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将极大提高我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为中国经济保持高质量稳定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
责任编辑 q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