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从前三季度数据看经济走势与调控取向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胡迟 作者:admin 责编: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GDP为2178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比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从目前的数据看,经济回升的轨迹走出了人们事先希望的V字型,令人感到十分欣喜,这也充分说明,中央反危机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得力的、及时的。
  一、准确把握政策转换节奏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在执行的连续性中择机加以转换,但何时转换,则是决策的难点。一方面,连续数月的数据表明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已经显现,但是复苏基础仍不够牢固。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显示,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仍会相当可观,但现在说经济开始持续强劲复苏还为时过早。因此,政策的过早“转向”很可能会打击市场信心,给经济的持续复苏造成“无源之水”的局面。美国财长盖特纳前不久曾表示,以往应对危机的教训就在于,政府总是应对滞后,却又过早撤销刺激政策。但从另一方面看,此次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衰退的影响,世界各主要国家都不得不投下了超越以往历史的“猛药”:减税、增加政府开支、大胆降息和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仅中国人民银行在上半年就比去年同期多投放了7.36万亿的“天量”货币供应额度。显然,市场被注入的流动性大大高于以往时期。尽管央行已经表示宽松货币政策要有所微调,但最新数据显示,9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 的增速已经达到29%,为自1997年以来的最快速度。这些货币增量都会在未来经济运行中体现出来。新世纪以来的数据表明,经济全球化下的通缩与通胀之间的转换是较快的,并不像有些经济学家所预计的那样遥远。

   毫无疑问,经济复苏的形态和通胀预期前景是决定政策转换的关键因素,而对这两者未来走势的把握上又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也正是权衡政策转换的难点之所在。因此,未来政策取向不能是单纯的“保增长”,而是需要既保眼前的增长,又防未来的通胀。政策着力点应当在保持宽松连续性的同时,顾及未来的考虑,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增加一定的弹性,逐步淡化现行积极、宽松的调控政策,如当前货币政策的运用就不宜立刻采取加息手段,而可以采取一些类似调整信贷结构、发行央行票据等相对温和的手段来进行微调。这样方可在确保目前经济目标与未来可持续健康增长上取得相对的平衡。

  二、积极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

   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表明,在经济增长目标基本得到确保以后,结构调整又重新回到决策者的重点考虑之中。其实,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了2009年“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调控基调。但在前期执行过程中,结构调整还是在相当程度上不得不让位于保增长的首要目标,就连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也是以增长为先行考虑的,这就致使一些经济的深层次矛盾被掩盖,有些问题甚至变得更严重。有数据表明,一些新增投资已经流入产能过剩的行业。因此,就产业结构而言,应当以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为抓手,沿着整治产能过剩与发展新兴产业两个方向进行,积极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

   要以深化体制改革来推进产能过剩调整。首先应当加快政府部门由“经济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改革步伐。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避免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过度直接干预。其次,要加速培育包括土地、能源、资源、环境等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形成符合市场供求关系的合理要素价格生成机制。

   在结构调整中,政府部门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信息集聚优势,定期发布行业信息,如投资规模、市场需求情况等。并且,政府发布的行业信息对企业应当是引导性的和规劝性的,主要用于引导企业的投资预期和资金投向,而不是用自己预测的未来市场需求约束企业的投资决策。

  三、大力促进民营投资发展

   毋庸讳言,当前的经济复苏主要还是靠以政府主导的投资砸出来的。但这种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政府进一步追加投资一则受制于财政收支平衡约束,扩大财政支出所承担风险会很大;二则继续依赖银行贷款来支撑政府投资的通货膨胀风险会加大。因此,从结构上看,大力促进民营投资发展,用以取代政府主导性投资成为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就成为保证经济长久、有活力增长的唯一选择。虽然民营经济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客观地看,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发育成熟、政府改革尚未到位的情况下,民营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各种限制。特别是在市场准入方面更是难以突破。据调查,中国民营资本大量地集中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反观被国有资本长期垄断的领域,如电力、电信、邮政、金融、烟草、石油、铁路、航空等部门,民营资本的占比都在10%以下。因此,改善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全面启动民间投资,已成为促进经济持续向好的关键举措。

   值得欣慰的是,国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重要问题,并有实质性动作。据报道,鼓励民间投资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民间投资20条”)?已于不久前上报国务院,十分有望年内出台。据悉,“鼓励民间投资20条”的内容包括扩大民营资本的市场准入范围,削减行政许可事项、改进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减轻民企税费负担等若干方面。这当中包括一系列政策亮点,比如研究制定《放贷人条例》、适当放开中小企业债券市场、民企税后利润进行再投资和技术研发可享受税收抵免等。而根据国务院要求,在“鼓励民间投资20条”出台前后,国家各相关部委还将依据各自职能分工,分别拿出旨在贯彻“鼓励民间投资20条”的鼓励民间投资的操作性政策。其中,最令市场关注的是,“鼓励民间投资20条”草案在“扩大市场准入范围”上,提出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降低民间投资准入门槛,并明确划定民间资本准入的五大范围,即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金融保险、文教卫生和公共服务五大领域。在此有理由乐观预计,在民间投资能够全面启动、及时接过目前政府投资拉动增长的“接力棒”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将有望实现政府所希望的全面复苏和持久增长。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