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形势趋缓 压力依然不减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林春霞 作者:admin 责编: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各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去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一些企业纷纷裁员,致使不少适龄劳动力处于回乡待业状况。本月2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我国前三季度经济增长“成绩单”,人们对年内保八一致看好的情况下,对未来就业形势好转也充满了期待。
新一轮调整期过后,我国就业形势究竟如何?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及企业。
就业形势日趋缓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与上季度末持平,而今年前九个月城镇新增就业851万人,达到全年900万目标的94%。预计年底可达到新增就业900万人的目标。而在正常的情况下,新增就业有可能达到去年的水平,即1100万人以上。
就业是个复杂工程,虽不能简单用数据来表达其动态情况,但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看,我国就业形势已逐渐趋向缓和,这可从沿海地区一些企业员工紧缺得以佐证。
浙江嘉兴一家出口型箱包企业,去年金融危机爆发时,企业订单急剧下降,辞退了许多员工。而据该企业董事长徐河透露,最近订单回升,企业恢复正常生产,却出现技工紧缺的尴尬局面,公司通过奖励办法,让现有员工介绍新工人,每介绍一位成熟技师,给予奖励500元,这样的奖励办法还招不到员工,他们正为此而着急,下一步将启动上浮工资的办法来吸收新员工。
福建祥兴箱包集团副总裁苏其森也表示,企业订单在增加,现在让他头痛的是如何提高产量来满足需求。公司目前约有1万名工人,他计划在未来几个月中再招聘4000到5000名员工。为了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劳动力市场上吸引到工人,他还计划把工资提高10%到15%。
对此,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劳动与人力资本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都阳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金融危机,我国受冲击最重的是东部沿海地区,受影响的产业大多是出口型制造业,所受影响的劳动力群体主要是民工。随着世界以及我国经济形势的好转,就业反弹也显而易见。
都阳分析认为,目前全国就业形势有所好转,除了东部沿海地区企业恢复正常生产能力之外,还有两个积极因素:一是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二是政府经济刺激计划拓宽了就业门路。
劳动力流动呈现新特点
都阳指出,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不同地区产业布局和就业形势都将呈现新的特点。
他就此作了进一步阐述:从人力资源区域分布来看,我国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较丰富,是主要的劳动力输出地。今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更加明显,有更好的发展机遇。生活成本低,而且本土居民更适合在本地生存,因此劳动力可能会流向这些地区。
而东部沿海地区会出现“民工荒”,而且将长期存在。因为我国新增劳动力人口在逐渐减少,今后劳动力供给越来越紧张。事实上,金融危机之前,我国沿海地区就出现了“民工荒”,金融危机暂时掩盖了“民工荒”。
对“民工荒”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助理研究员王列军作了这样表述:“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虽然尚未处于短缺时期,但‘民工荒’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思考。据我分析,目前出现的‘民工荒’,主要受短期与长期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短期是指金融危机带来农民工阶段性失业;另外农民工的工资待遇、福利长期以来偏低,导致农民工就业不充分。至于‘民工荒’会否长期存在,还有待进一步印证。”
就业压力依然不减
目前中国就业状况虽有所改善,但压力依然不减。针对这一问题,王列军认为,今后的就业压力不只停留在数量上,关键在于就业是否有效,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摩擦性问题能否得以解决。譬如,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之所以难,就难在人才与岗位的不对称上。大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比较薄弱,普通高校职业培训与引导缺乏联动机制,对劳动力市场反应不够灵敏,因而导致了人才与岗位错位的摩擦性失业。
都阳从另一个角度作了类似分析。他说,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型产业转移是必由之路。而目前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吸收劳动力的集聚地,从人力资本来看,企业趋向劳动生产力高的人群,一旦企业进行大规模的调整,现有人力能否适应新的劳动需求,是对人力资本的一种新考验。因此,解决摩擦性就业是政府宏观就业政策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为防止产业调整所带来的摩擦性就业问题,都阳建议,政府应做好公共培训资源的合理分配,使培训项目更有效,让劳动力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王列军建议,中小企业是提供就业的主要场所,加强对制造类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减少因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损失,促进企业稳定发展,是实施社会充分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