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卢中原:澄清中国经济发展的几个认识误区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佚名 作者:admin 责编:

   澄清中国经济发展的几个认识误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在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的演讲

    澄清第一个认识误区:中国老百姓并非储蓄过度

    事实上,中国老百姓消费意愿很强,中国消费增长很快

    第一个认识误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居民消费增长太慢,拉动乏力。中国老百姓不愿意花钱,老愿意存钱,因此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增长,这是一个误区,大家不要小看这个误区,这个误区推导出来的结论是什么呢——我澄清三个误区,都是和目前流行的说法是有直接关系的,认为这次世界经济衰退和经济危机是中国责任论,是中国的老百姓不花钱,消费倾向低,消费率低、储蓄率高、投资率高,中国国内的需求不足,中国的产能过剩,必然就要向外输出,中国的出口就借这个机会把国内的过剩产能向海外输出,美国的老百姓过度消费,不存钱,美国的投资率太低、储蓄率太低,借中国的钱,中国有大量的出口带来大量的顺差,这个顺差买美国的国债,来支持美国的过度消费,于是中国的内外失衡导致了全球失衡。这个说法很有影响,听起来逻辑上似乎很严密,但是我们如果要从中国实际情况来看,是似是而非的。

    中国老百姓是不是消费很慢,对中国经济拉动不足,然后导致了我们消费率低、投资率高,这一个问题可以给你们讲一个小时,但是今天我就择其要者。

    有人说你讲消费增长快是客观的,但是中国的消费率在下降、消费占GDP的比重在下降,这也是一个重大问题,要调整。当然要调整,如果我们要分析的话我还可以讲很多,我们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向资本倾斜,不向劳动倾斜,政府和企业的储蓄增加了,居民储蓄增加不快,我们可以讲很多很多的问题。但是我今天要讲的就是中国老百姓不是消费增长很慢,不是不愿意花钱,恰恰相反,我们现在消费增长的是很快的,中国老百姓的消费意愿是比较强的,连驻中国大的机构投资者都作出这样的判断,中国的中产阶级现在在大把大把的花钱,我们可以看很多实际的例子。

    第一,今年1—9月份的消费增幅,大家已经看了统计局公布的17%,是实际增幅,扣除了物价下跌以后,如果算是物价下跌因素大概是14%—15%,实际17%的增幅高于同期GDP7.7,9.3个点,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如此来看,中国老百姓消费增幅是一点都不慢的,因为GDP是可比价格算的,我们说的实际消费增幅17%也是可比价值算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消费增幅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是相对了不起的,而且我们看这些年,中国的消费实际增幅,我们全国价格上涨、下跌非常稳的往上升,每年比上一年提高1—2个点,平均提高1个点,非常好的上升曲线,稳中有升。因此中国目前内需的问题并不出在消费上,我们说的内需,就是当年短期的内需,三大需求,出在什么上呢?出在投资上,投资在2008年的一季度低于07年同期5—6个点,实际增幅,所以在当前短期宏观调控调控内需的我们要对症下药,什么东西掉得恨我们就刺激谁,小幅要不要刺激呢?当然要,但是消费涨的很慢,我们需要中长期的努力把宏观经济失衡调过来,我们短期的调控到底是投资出了问题还是消费出了问题,是投资出了问题,因此中央财果断的决定要大力度的迅速推出对投资的刺激。不然的话,我们靠消费,那是很慢的工夫,而且消费没出问题,是稳稳的往上增长,是08年比前年同期掉了5—6个点,如果不通过投资,我们中国的内需就更托不起来,因为外需是没有贡献的,今年外需贡献负2.9个百分点,因此内需外把外需的缺口补上,我们说消费在这一轮的内需当中贡献是非常大的。

    问题出在哪呢?问题出在投资比消费增长的更快,今年1—9月份实际增幅37%,因此导致了投资占GDP的比重要更高,投资消费净出口三架马车,是此消彼涨的关系。

     90年代中国老百姓的消费开支是全世界最快的

 
    投资率、消费率、进出口占GDP的比重,本身并不能表明消费自身的增长情况,就是消费水平真的能够反映消费水平的除了消费品还有一个消费开支,消费开支是老百姓实实在在花出去的钱,是整个90年代中国的这个指标是全世界增长最快的。怎么解释呢?我们再看消费率,消费率现在比一些最不发达国家还低,难道说中国老百姓消费开支增长的慢,中国老百姓消费水平提高的慢,还不如这些不发达国家吗?错,截然相反,不可能中国老百姓的消费水平比这些最不发达的国家还低,有数据为证。最后我发现,最不发达国家的消费率之所以大大高于我们,是因为他们的投资率太低,没有投资,他的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远远的落后,没有投资需求投资怎么能上来呢。中国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的时期,都需要大规模的投资,这个时候我们投资率高了,自然这个高了此消彼涨消费率低了,但是并不等于中国的消费率比最不发达国家还差,中国国家的消费水平比最不发达国家还低。

    中国老百姓现在买什么呢?已经从吃穿用的改善住和出行条件了,而消费热点从住到行的改善,是什么档次的消费等级,是十万元级和百万元级的,买辆车得十万元,买个房子小户型的、经济型的几十万元,一般的百万元的,产业链是非常长的,因此这一轮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当中,我们中国老百姓的消费档次到了十万元、百万元级的消费品了,从温饱型的消费阶段已经到了小康型的消费阶段,这个时候消费热点的升级拉动了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快速增长,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怎么能够反证出来我们的消费率低,低于最不发达国家说明我们这个国家消费有问题。因此我们说要分析投资和消费的关系,确实我们要占在不同的角度看客观的描述,最近北师大李教授专门写了一篇“不要过分解读消费率下降的现象”,从几个角度分析,我们是不谋而合,我们俩从来没有商量过、从来没有合作研究过这个问题,是独立研究的,他现在作出的结论跟我基本一致,有些方面研究的可能还更为深入一些。中国的老百姓的消费意愿很强,当年短期的消费增长、消费需求非常旺盛,因此我们说中国的消费不是这一轮世界经济危机的源头,消费不足,当然我们从中长期的发展来看,我们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消费率的提升,分配结构调整是需要的,这个跟短期调整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

    中国现行刺激经济政策中,刺激消费的部分占比很大

    我讲的是澄清认识误区,并不过多的涉及中长期的结构性调整。贾康所长是对财税问题、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问题深有研究,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想他深入请教这个事。

    我们中国要不要刺激消费呢?当然要刺激消费,我们这一轮扩大内需,保增长、扩内需当中刺激消费的力度也是很大的,家电下乡、农用车下乡、汽车等等,还有电器的补贴,等等都是在次级消费,通过扩大就业、扩大饭碗来扩大收入来次级消费,这都是需要的,比如说允许各地自行发行消费券来刺激消费,等等等等,不是说我们消费现在就够了,但是一定要注意消费自身是有规律的,就是说是我们个人和家庭的决策,不可能政府强买强卖。投资可以通过国家投资把它拉起来,98年亚洲金融危机,我们一年发行1500亿建设国债,乘以6,有6倍的投资乘数,一下子拉动9千亿,但是居民消费能拉动吗,能不能简单的乘以6呢?不可能。大家知道那个时候我们还搞了城乡电网改造,就是让老百姓花钱嘛,结构怎么样?消费的实际增幅只有8—9,而现在我们17%了,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数字。因此我们一定要客观的、冷静的分析,我们才能得出公正的结论,这是第一个认识误区。

    第二个认识误区,这一轮中国经济内需的扩大是靠基础设施投资拉起来的,铁公基,说基础设施投资占了80%,这个数字不知道哪来的?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我们国家发改委公布了里面相当一部分是住房投资,保障性住房本身是直接为低收入群体消费的,因为这部分人没法买房子,租也很困难,因此国家投资建保障性住房,廉价租给他的国家给大量的补贴,是刺激消费的,用政府的公共开支次级消费,和一般的固定资产投资是性质不同的。此外这里面确实有铁公基,但是它们占的比重并不很大?此外还有很多,像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沼气池的建设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需要投资的,这方面现在国家投资太少,两年1.18万亿,不能简单的说我们这次投资是主要的拉动点,增长是很快的,但是这种快我们要分析它的结构,如果这里面更多的投向生态,投向节能环保技术,投向民生的改善,这样的投资不是多了,甚至还少了。

    上次我讲完以后,一个海外的华人大概在美国生活了很多年,他讲的非常好,说生态投资应该越多越好,就是说我们讲的这些东西,并不是没有分析简单的是一个辩护,而是说现在这种流行的说法它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我们有官方可查的这些数据他们不做依据,我不知道这些数据是从哪来的?80%是基础设施投资。首先说没有那么高的基础设施投资,其次,基础设施投资里边如果是为了生态建设、为了改善我们后边的节能减排条件,我认为这样投资是越多越好的。为了增加我们跨越危机的能力,这样投资越多越好,因此我们不要简单的批评投资,投资率高本身是有客观必然性的,我们必然大规模投资,这个时候需要保持投资合理、适度、快速的增长,而不然打压的很低,打压的很低我们的任务完不成,同时注意结构的优化,也就是说要节能减排、改善民生等等,而不能一味的减化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的历史数据表明,有40%会转到消费的,我们不投资农民工怎么重新就业呢,我们大量的政府投资带动地方投资、社会投资给农民工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个时候又是对消费间接的拉动。因此我们说,对中国的投资拉动也是要客观分析的。

    澄清第二个误区:这一轮的经济刺激政策不是主要投资于基础设施 

    澄清第三个误区:中国经济增长不是主要靠出口拉动

    第二个误区我认为主要是澄清这一轮投资需求不是主要投资于基础设施,这也是对我们这次刺激经济重要的认识。

    第三个误区,中国的出口太多,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出口拉动,中国是一个出口依赖型的国家,而诸如此类的说法,出口导向型的、外需为主的等等非常之多,严谨说,我要澄清的是中国是一个出口依赖型国家和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

    从2001年—2007年这几年间,2001年投资消费的贡献分别是4.1和4.2个点,当年的静出口负0.1,01年我们经济增长8.3%,主要靠两大内需拉动的,而这两大内需基本现象投资并不落后,02年、03年、04年,我们的净出口占投资的比重0.1—0.7个百分点,剩下的都是我们的投资和消费两大内需拉动的,当然在03年、04年投资贡献大大高于消费,这有些失衡,05年、06年、07年净出口拉动0.2—0.7个百分点,剩下8个点全是我们投资、消费量大内需拉动的,而且这两大内需基本贡献是4.2左右。05年、07年消费略大于投资贡献,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由此我们看到中国的经济增长并不是投资主导型的,并不是外需拉动的,而主要是我们的内需。

    我不知道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出口拉动的,这个说法是完全没有事实根据的,反驳我的意见说,你讲这个净出口拉动几个点不对,中国之所以投资占的比重很大,是净出口拉动投资很多,我说这个话说的不对,为什么不说净出口拉动了消费呢。还有一个反驳,中国的出口依存度太高,出口额占GDP37%,太高了,这个就更要做慎重的分析了。

    中国的名义出口高是国际分工格局使然

    第二,我们有比较优势,要素组合优势,不流动的专有要素,劳动力和土地,你说也说不出去、引也引不进来,你有了这样的要素禀赋优势,你就是有这个低端的竞争优势,这是国际分工产业链里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这是我们的比较优势,要素组合优势和国际分工的趋势结合在一起了,我们出口多,这不是我们的罪过,国际产业分工链条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这个国际分工格局是我们国家靠人民币升值能解决得了的吗?是解决不了的,只有把这个国际分工格局改了,但是哪一个发达国家政府能有这个本事让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不这么做,很难,这不是我们中国的问题。

    再有,我们中国海外投资很少,要算GDP的出口依存度很高,但是不要忘了美国发达国家他们有大量的跨国公司在海外,跨国公司在海外创造的国民总收入要远远大于他们的GDP,他们用不着从国内生产再出口,他们在全球布局,然后算他们自己的国民总收入,叫GNI,他们的GNI要远远大于我们的GDP,恰恰相反,我们现在有多少海外投资,我们想走出去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壁垒,今天锁定这个并购、明天锁定那个并购,只好利用我们的要素比较优势,我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这是非常复杂的链条,不能说简单的中国出口依存度高,中国就成了问题的原因、成了祸根,这是实在没有道理的。


    中国的出口占世界的比重其实是相当低的当前国际贸易统计手段不适应当前发展阶段

    再有,中国的出口占世界的比重也是非常低的,08年,德国9%,我们中国只有8%,怎么不说德国把世界经济弄失衡了,07年我们中国出口只占高收入国家出口的5%,为什么不说是高收入国家的出口把世界经济弄失衡了呢,把这个数字摆出来我觉得非常让人不可理解,这里面有很多数字不是我的,我援引的比如剑桥大学的教授、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我们来看这些数字发现很多问题是值得我们自己去反思的,我们自己要总结出一讨说法,不要使我们感到自己英雄气短、理屈词穷,我们一点没有理亏,中国的出口比重占世界比重是非常低的,同时中国制造实为世界制造,你不能把所有的出口都算在中国身上,最近美国劳工部副部长已经退下去了,是一个华人,他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说要让西方国家接受你们的观点就必须改变一些统计方法,而且让欧美西方主流国家他们接受统计方法的改变,现在的统计方法都是工业革命时期遗留下来的,按照工业经济这套链条设计出来的,说你们现在按照服务经济、新的全球化情况等等来设计新的测算方法,这样就比较如实的反映中国出口占世界比重。 

    比如说最简单的苹果这个多媒体播放器,150美元的出厂价,300美元的零售价,我们只占市场价当中的3—5美元加工费,剩下140多美元是在日本增值的,因此从我们中国出口一个苹果的多媒体播放器,只能计5美元,不能是150美元,因此我们中国是世界制造而不是中国制造。中国这个现象分析以后要认识现有的结论,整个链条是怎么回事,当然我们认识到这个以后要怎么反思呢?首先这个世界格局不平衡是谁弄的,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金融经贸体系下面的现有格局,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的南北发展不平衡,而不是中国的出口。这个结论得出来以后,我们中国仍然要积极坚持扩大外需,在形势不好的时候要努力稳定外需,形势好的时候我们仍然要扩大。我们不能自投罗网、自废武功、自乱阵脚,当然我们的外贸也要升级,这不是我今天发言的谣言,我们还有隆国强部长,他是专门的外贸专家。

    我就说澄清三个人识误区,就是把我认为目前有一些太流行的观点,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反驳,这个反驳也可能思考得不够周全,也会引起进一步的再反驳,但是没有关系,就是这样我们才能够找到我们努力的方向,守住我们的阵地,使我们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的提升,我们的投资、消费、进出口三架马车拉动经济更加协调。注意我的结论是,这三架马车要更加协调,不是说我们无原则的出口吧、投资吧、消费吧,自生自灭吧,不是这个意思,我们要看到现在这些说法,不是似是而非的,找到我们自己的努力方向,看到我们不足的地方。不足的地方我没有时间更多的展开,今天也不是说那些事,说那些事大家肯定都已经很熟悉了,因为说这个太多了。因此我想,同志们再接触到这些信息和评论的时候,你们想一想我今天所谈的这些角度的分析和信息,如此我们尽可能得出一个客观、公正的结论。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