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进民退”不该猛于虎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佚名 作者:admin 责编:
国进民退可以让部分行业获得国际市场份额,谋求市场定价权,但需要一定的措施管住国企。
如果国有企业在获得垄断资源的同时,又获得垄断利润,将使民营企业生存环境极度恶化。而民营资本流向金融市场则会使得中国虚拟经济过度发达,不利于金融经济安全,也破坏了国有企业资本市场的生存环境。要严防国进民退后国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将垄断成本转嫁给其他市场主体
伴随着中国在经济危机中推出的系列产业政策调整,航空、钢铁、房地产、煤炭以及交通等多个领域经济资源向国有企业倾斜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专家认为,虽然当下仍难以预料国进民退的最终结果,但是国进民退持续时间越长,越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
因:经济危机后遗症
不少人认为,民营企业进入产业带来了恶性竞争、破坏了价格,过低的国内价格导致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上价格上不来,利润被别国获得,在国际贸易中吃了亏。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发达国家,不少行业进行了企业整合,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较大份额,比如澳大利亚铁矿石企业等。我们国家正在有意识地学习这种产业发展模式。此外,这轮救市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建设领域,基础建设领域中多为国有企业主导。这种产业战略推进了国进民退的发展。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则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特殊情况下,还没有退出经济刺激政策,而经济刺激政策第一阶段就是由政府投资扮演主要角色,中央政府最先关心的当然是占GDP比重最大的相对垄断的行业,而这些行业本身就是以国有企业为主,所以看上去资源以及资本向国有企业倾斜较大。”
上海财经大学小企业融资研究中心副主任曹啸也指出,在金融危机后,各个产业结构尤其需要有效的结构调整,如果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我国的市场不完善,市场调整成本高、时间长、效果不能保障,而通过国有化手段,快速有效调整,可以实现较低成本产业结构调整。
果:民企受害难自清
国进民退的直接受害者是民营企业。
陈凤英指出:“浙江经济是高度市场化、民营化的经济,是成熟的经济,浙江地方政府则是服务型政府,但是浙江之外的地区并非这样的格局,许多行业仍然掌控在地方政府手中,民营企业进入这些行业非常困难。浙商对山西煤炭产业政策的非议体现了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的尴尬境地。”
民营企业在要素获得、市场准入等方面面临巨大障碍。不少领域仍然是民营企业的“禁区”。陈凤英指出,我国资源性行业市场化进程本身进展就不顺利。民营企业在该领域将更难生存。
在资本获得方面,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很难得到国有银行贷款,企业存在严重融资贷款问题。
最后,民营企业在技术提升上也有困难,就拿煤炭行业来说,民营资本更加追求利润,不愿意为提升安全、技术投入成本,影响到煤矿的安全性,导致政策不得不通过政府之手对不能在环境、技术上达标的煤炭企业进行整合。
曹啸表示,国进民退的初衷是正面的。比如,对环境问题的考虑。民营企业排放高、污染重,不自觉地成为调整的重点。
谏:严控垄断和套利
孙立坚指出,国进民退可以让我国的部分行业获得较大国际市场份额,谋求市场定价权。但需要一定措施来管住国企。如果国有企业在获得垄断资源的同时,又获得垄断利润,将使民营企业生存环境极度恶化,而民营资本流向金融市场则会使得中国虚拟经济过度发达,不利于金融经济安全,也破坏了国有企业资本市场的生存环境。
对内,要严防国进民退后国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将垄断成本转嫁给其他市场主体。也就是说,政府要对国有企业进行价格监管,要求国有企业提供安全、稳定、可持续的价格。
而对于民营企业,政府应该加大民营企业技术升级、环境保护方面的补贴,使得民营企业提高竞争力。同时要控制民营资本搭国企便车,去资本市场套利。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市场各方都获利。
陈凤英则表示,现在很难说国进民退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但是这种局面维持时间过长是会影响竞争力的。市场经济主旨是自由竞争,终要回归到市场。陈凤英预计,国进民退是危机产物,明年也许会好转。今年的经济主要靠政府投资拉动需求,明年则要期待内生性增长,也就是企业投资增加拉动需求。预计国进民退将是在金融危机中国家引导、经济刺激政策下的暂时现象。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