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把脉国家三个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战略要义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贾品荣 作者:admin 责编:

    创新型国家无不得益于教育立国、科技兴国与人才强国,教育、科技与人力资本要具有协同效应。要实现自主创新,当前必须把研究开发投入提到新高度,必须从战略上确认企业自主创新的地位。

 

    6月8日,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6月21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通过;2006年6月9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发布。这三个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勾勒出2020中国创新战略地图。

    从创新实践来看,创新型国家无不得益于教育立国、科技兴国与人才强国。

    先看教育立国。纵观历史,建成创新型国家无不得益于大兴教育。100多年前,为了追赶世界上经济、科技最发达的英国,美国大力发展教育,到1913年美国人均受教育年限已相当于英国的91.2%,就在这一年,美国经济总量超过英国,科学技术崭新——美国建成了创新型国家。同年,日本人均受教育年限仅相当于美国的68.2%,1992年这一比例则提高至82.4%。从1920年到1992年,日本创造了7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28倍的世界记录——日本建成了创新型国家。由此可见,世界上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无不得益于教育的发展。

    再看科技立国。美国的科技投入长期以来一直居于世界首位,其R&D支出与GDP之比在20世纪80年代就一直保持在2.3%以上,2008年投入R&D的资金为3000美元,居世界第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7%;美国R&D人员人均研究经费也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2007年达到25万美元。

    三看人才立国。美国努力培养本土人才和争夺全球精英,注重吸引国外创新型人才,其主要措施包括?以H-1B技术工作签证法案,降低国外人才的入境限制?由政府或民间基金会设置高额奖学金,吸引国外优秀人才赴美留学、进修?以政府或各类组织的名义,对海外赴美人才提供创新项目资助?对外来的科技人才给予充分信任并予以重用,美国的许多高新技术项目都是由外来创新人才主持完成的;为海外来美科技人员提供高工资、高福利待遇,并给予他们的家属来美签证便利。人才效应使美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可以说,美国建成创新型国家大大得益于人才的培养和争夺。

    从创新理论分析,教育、科技与人力资本具有协同效应。

    人力资本与科技之间具有协同效应。Zeng?1997?指出,人力资本除了本身是技术创新的投入要素以外,新技术也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开启了新的机会,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是国家自主创新的本质要求。因此,国家把人才规划与科技规划协同,能大大促进科技创新。其次,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教育,教育的作用在于知识的积累。作为生产投入要素的知识具有“外溢效应”,即对人力资本进行教育投资可以为全社会储备知识,提高全社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将人才规划与教育规划协同,能大大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从创新阶段来说,要实现自主创新,当前必须把研究开发投入提到新高度。

    中国的R&D投入占GDP的比例在2000年达到了1%,并且该比例己实现连续增长,这表明中国处于技术引进阶段;从1996—2004年,中国R&D强度从0.6%上升到2.44%,保持了高速增长,在发展中国家首屈一指,但与发达国家平均2.0%的水平比较还有很大差距,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正处于技术引进、吸收、消化、创新并重的阶段。那么,为了进入自主创新阶段,《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必须提高到2.0%,那时,只有进入自主创新阶段,才能建成创新型国家。

    从创新产业来说,中国出口需要技术创新支撑比较优势转换。

    中国出口产业迫切需要转变比较优势结构,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为主转移。而进行比较优势的转变,必须建立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之上。而我国技术创新的基础还很薄弱,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9%。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高达70%左右。为了比较优势转变,中国出口产业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把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放置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坚决淘汰消耗高、污染重、水平低的落后生产能力,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最终实现企业转型和产品的升级换代,继而实现出口产业比较优势的转变。

    从创新主体来说,必须从战略上确认企业自主创新的地位。

    在实施国家科技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科技需求,在科技投入、研究计划和人员配置上向企业倾斜,使我国科技体制由政府研究机构主导型转变为企业研究机构主导型。将企业的重大技术课题列入国家科技计划,对课题所需的基础研究、开发性研究、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等进行统筹安排,并给予政策、经费支持。

    从创新制度来说,“身份制”与“户籍制”是当前阻滞创新的两大障碍。

     中国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保险、劳动保护、婚姻生育等方面的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人才流动。同时,以级别“身份”划分科研人员、教学人员的人事管理体系也是一种阻碍人力资本创新的制度安排。若从文化角度深层次分析,中国的人事管理体系仍然受制于“用人唯亲”、“用人唯贵”的旧传统。《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确定,要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官本位倾向,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这一政策可谓抓住了问题的要害。

    从创新机制来说,应注意克服人才的漏斗效应。

    形成人才漏斗效应的原因在于,我国人才使用未形成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体系,激励机制存在不完善,包括薪酬设计、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出国深造、学术交流以及提供配套的科研条件等都对青年科研人员不利。青年科研人员正处于创新的黄金阶段,却为生计奔波,显然,这影响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对此,应给予足够重视。

    从创新的基础性条件来说,应增加教育经费,大力发展教育。

    教育是作为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性条件。日本成年人中有43%是大学生,日本依靠这样一批掌握一流科技思维与知识的劳动者,创新能力迅速提高,仅用了20年就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倍。之所以说教育是创新的基础性条件,因为教育给人以广博的知识、探索的方法、科学的素养,这些成为实现劳动者智能化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国教育投资占GDP比重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教育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远远不够。

    要之,教育、科技与人力资本必须协同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只有科技立国、教育兴国、人才强国,创新型国家才能建成。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