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北京建言,老外“很中国”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岳振 作者:admin 责编:
来参加中国顶级的国际会议,国外企业家、国际组织领导者、学者显然都做了非常认真而周密的准备。他们谈笑风生,言语间,透露出对中国的未来充满希望。
当然,直截了当地指出问题所在,也是他们的行事风格。
3月19日到21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年会如期在这里举行。此间,正是聆听那些“大腕儿老外”高论的绝佳时机和地点,也是“考验”这些新老朋友对中国发展了解程度的绝佳机会。
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起始年,这一点,几乎所有的国外嘉宾特别是学者,都能信口拈来,并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及建议。
他们当然是有备而来,他们心中都装着一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中国”。
迈克尔·斯宾思,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在3月19日的主题演讲中一开始便提到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中国增长方式的变化,是一个非常关键、非常复杂的结构性过程,要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这段时间完成它,同时保持增长,确实是非常复杂的进程。”
斯宾思提了一个“很中国”的建议。他说,中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不再是由计划来主导市场,“十二五”规划更多是一系列经济发展所需政策的组合。
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教授发表了一个更加“中国”的观点: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之一,在于提高居民收入在GDP增长中的比例。
“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例”这样的说法,已经被中国官方和学界广泛使用,并已成为2011年及下一个五年规划的目标之一。
斯蒂格利茨用平静的口吻为中国争取“话语权”:“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它有可能在未来十年、二十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它还是全球最大的储蓄国,所有这些都应当让中国受益更多,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规则制定当中有更多的发言权。”
另一位大腕儿,史蒂芬·罗奇,他可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他的身影和声音频繁出现于中国媒体。罗奇先生也是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常客,他的观点总是会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在向一位不认识他的中方嘉宾介绍自己身份时,罗奇制造了一个“中国式”的幽默。他说自己有两个身份,一个身份是在美国一所学校里面当老师,另一个身份是一家小投行亚洲区的非执行主席。
其实,那所学校是耶鲁大学,那家“小投行”是摩根士丹利。
罗奇对中国太了解了,他在演讲中,首先表态:“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是一个正确的战略、正确的规划,也是来得恰逢其时。”接着,他“先给大家进行一个历史性的回顾”,之后提到“文化大革命”、“第五个五年规划”、“改革开放”等非常“中国”的词汇。
他熟悉中国的经济战略,“我们现在把重点放在七大战略新兴产业,我们要记住,这七个产业的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我们同时还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罗奇认为中国未来五年内工资还会上涨,但是在未来几年内还有大量的人口要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这将创造出大量新的工薪阶层。
和罗奇的“了解中国”相比,不得不说说哈佛大学教授德怀特·珀金斯。在2003年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有人是如此描述德怀特·珀金斯教授的:“正在参加2003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外国学者中,美国哈佛大学亚洲中心主任德怀特·珀金斯教授也许是唯一一位可以熟练使用中文的人。”
彼时,德怀特·珀金斯教授谈的是中国城市化面临的挑战。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年会上,他谈的是“公共投资与解决贫富分化问题”。他说:“在过去一两年,我一直在非常努力地研究这个话题。”
也许是担心说了“不好听”的话,引起中方与会者“反感”,德怀特·珀金斯一开始就向与会者表达“抱歉”之意,接着他说:“我觉得真正的贫富分化问题,是因为中国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在不断地下降,因为居民收入的增长率一直低于GDP的增长率。在中国绝大多数的没有什么技能的中国劳动力,他们的工资增长是非常缓慢的,尤其是农村地区,因为中国总体来说是一个劳动力过剩的国家。”
在提交给论坛主办方的发言稿中,德怀特·珀金斯说道:中国的政府主导型投资在过去十年里,填补了产出和消费之间的缺口,然而它并不一定适用于未来的发展。
在做了细致的数据和理论分析后,他提醒中国要改善投资结构,加速转变政府投资的重点,建议中国为流动人口的住房和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让流动人口全家都能在城里居有其所,能带来非常可观的社会效益。”
“农民工可以为自己的住房支付部分成本,只是绝大多数农民工无法承受住房的全部成本。”德怀特·珀金斯也许是本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唯一提到“农民工”一词的外方代表。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