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新亮点时间: 2015-09-23信息来源:钱津  作者:wyg_admin 责编:

 摘要:“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可能产生五个新亮点:一是农业生产领域将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而且更重要的是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步伐。二是我国经济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三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创新性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四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将更加完善,资本市场作用全面发挥。五是物价总水平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必将有较大幅度的上涨。

  关键词:“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改革;市场经济

  2015年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最后一年,自2016年起,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将进入“十三五”规划时期。按照中央精神,“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在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据此,结合“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近期国家出台的相关经济政策,拟对“十三五”时期可能产生的经济新亮点加以探讨。

  一、农业现代化步伐全面加快

  与“十二五”时期相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十三五”时期最大的亮点是体现在农业生产领域开始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而且是明确地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步伐。

  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2015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新政策集中于现代农业、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农村改革及农村法治等方面,并且明确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该文件是引领中国未来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政策指南,也是“十三五”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纲领性文件。事实上,在此之前,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一直不快,甚至有些地方根本不提农业现代化目标,也没有任何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计划与措施,只是提实现农业产业化。这种农业产业化的提法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相距太远,与走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更不一致。所以,通过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自2016年开始,即从“十三五”时期开始,我国必定要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从经济学研究的角度看,“十三五”时期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步伐,主要应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加快农业高等教育建设

  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步伐,必须加快培养新型农民的步伐。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不可能依靠传统农民,或者说,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关键是改换农民主体,由新型农民替换传统农民,实现农业劳动主体的更新改变。这是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最重要的条件。而新型农民必须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在目前情况下,新型农民即使不能接受完整的本科、专科高等教育,至少也要接受短期的高等教育培训。明确地讲,对此不能降低标准,不能以中等农业教育培训取代农业高等教育的实施。因此,在“十三五”时期,对新型农业现代化,最重要的是加快农业高等教育建设的步伐。现在,各地都在办成人教育性质的农业大学,这是一个很好的基础和起步。下一步必须加快普通农业高等学校和本科学校建设。在每个省区,都应建设第二所农业本科大学。在每个地级市,都应新建一所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也就是说,“十三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应将加强和加快农业高等教育建设放在首位,这是加快培养中国新型农民的基本需要。

  (二)市场化推进家庭农场建设

  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要求从家庭联产承包制向家庭农场制转变。这种转变在“十二五”时期已经开始,在“十三五”时期不一定能够结束,但会在这一时期有较大的发展。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家庭农场的生产组织基础上。在这方面,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起步已经晚了,可以说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更何况,在已有的起步实践中,并不是市场化地推进家庭农场建设,依然用行政方式建设家庭农场,还是政府掌控,政府的管理不是社会性管理,还是决定性的安排。这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也与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不相符合。因此,在“十三五”时期需要有重大转变,一定要从行政方式推进家庭农场转到利用市场化推进家庭农场上来。我国加快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市场化建设家庭农场的进度。如果还是用行政方式推进家庭农场建设,不仅没有希望,而且也不是真正意义上走在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因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首先要求的是市场化,没有市场化,就没有现代化。所以,在“十三五”时期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取决于市场化建设家庭农场的步伐。

  (三)加大国家财政投入力度

  “十三五”时期,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大国家财政投入力度。国家财政投入是生产性投入,不是属于补助农民生活的投入。可以说,培育新型农民,主要依靠的是国家财政的投入。一方面,国家财政要支持各地创建新的农业高等院校;另一方面,国家财政要支持新型农民市场化创建家庭农场资金。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新型农民,国家财政将资金投入在培育新型农民和支持新型农民创业上,是将资金用在最重要的关节点上。应该说,在这一关节点上,国家财政的投入力度有多大,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的步伐就有多快。缺少国家财政投入,我国将无法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不仅传统农民无法建设我国的现代农业,就是新型农民的培育与创业也需要国家财政大力资助,才能经过艰辛的努力最终实现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目标。另外,从根本上说,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还需要依靠科技进步的力量。而农业科技进步的实现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这种投入是长期的,也是巨大的,必须而且只能是由国家财政负责。所以,“十三五”时期,加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步伐,必须加大国家财政投入力度。

  二、新型工业化基本实现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将发生重大转折,即在“十三五”时期末,全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也就是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且,我国基本实现的工业化是新型工业化。早在“十一五”时期,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就已先后实现新型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社会。而全国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需要等到“十三五”时期的结束之年。就此而言,这也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亮点。

  我国工业化的起步是艰难的。在“一五”计划期间,前苏联援建的156个建设项目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然而,从1958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实施开始直至1975年,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工业化建设始终处于停滞阶段。工业化的停滞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非常困难的年代,当年,不用说工业化建设,仅在我国农村,就有超过2亿得不到基本温饱的贫困人口。历史表明,我国工业化的恢复建设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而且,恢复的速度相当快。由于引进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我国的工业化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终于迈开了大步。2004年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标志之年,在这一年我国工业化实现了腾飞,即进入了实现工业化的最后的经济高增长阶段。这一阶段历经“十五”计划的后两年、“十一五”规划时期、“十二五”规划时期及“十三五”规划时期,或将用17年的时间完成工业化的腾飞,最终达到全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的任务目标。

  在“十三五”时期,我国新型工业化将以新的面貌出现。更确切地讲,进入“十三五”时期的头一年,即2016年已是我国进入工业化腾飞时期的第13年。我们必须统一认识,明确我国新型工业化已处于最后的冲刺阶段,“十三五”时期我国工业化将会基本实现,并有效地应对这个问题,我国经济才能在2020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这里的基本实现是指在全国范围内按平均数计算已达到工业化的水平,其中有的省区还没有实现工业化。如果是全国每一个省区都实现工业化,我国就是全面实现工业化。准确地讲,全面实现工业化不是“十三五”规划的任务,“十三五”时期的努力目标只是基本实现工业化。但一定要明确,这个基本实现的工业化必须是新型工业化。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创新性推进

  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而且是在一定程度上创新性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将为此实施新的重大的举措。

  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体现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的转型需要与进程。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城是城、乡是乡,存在城乡隔离。在我国市场化改革启动之前,国家进行了城乡一体化初步尝试。因为在小农经济基础上,我国乡村存在各种各样激化矛盾和问题,迫使乡村社会转型,由此,城乡一体化开始备受关注。进入市场化改革阶段之后,我国逐步展开城乡一体化的具体实践。

  探讨“十三五”时期将产生重大突破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一定要认识到我国工业化已进入基本实现之前的最后阶段这一时代大背景,必须站在新的时代高度更积极地推进城乡一体化,而不能脱离这一时代背景。只有明确了在“十三五”时期我国要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对于城乡一体化才能有创新性举措的实施。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农业保险制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继“十二五”时期之后,在“十三五”时期,我国城乡一体化将根据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取得更加积极的成效。可以说,“十三五”时期的城乡一体化要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推进新型工业化。在城市发展工业是传统工业化,在乡镇大力发展工业才是新型工业化。所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进行城乡发展的统筹,即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也就是说,新型工业化要求工厂下乡,要求在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中实现工业化。如果不是在乡镇实现工业化,不能积极开拓更广阔的工业发展空间,那仍然是传统工业化,而不是新型工业化。实际上,不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的必然结果就是无法解决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

  “十三五”时期的城乡一体化,不是将城市变成农村,更不是将农村全部建成城市或城镇。重要的是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一视同仁。将农村贫困户也要像对城市贫困户一样纳入低保范围,而不是继续对他们搞开发扶贫。以往的农村开发扶贫必须终止,因为那样仅仅为了使农村贫困户达到超过贫困线的扶贫措施,完全不符合建设现代农业即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同时,也不符合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

  按照目前的规划,在“十三五”时期,我国还无法完全实现城乡一体化,只能是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向前推进一步。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同时,配合新型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进展,将城乡一体化水平提升一个档次。在这一时期内,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城乡居民的户口差别、社会保障差别、公共服务差别等。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农村耕地的国有化,而不能保持现有的集体所有制,更不能使耕地的使用权掌握在已经城市化或城镇化的非农居民手中。

  四、资本市场作用全面发挥

  自1993年,我国就提出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而不再坚持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了。此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改革依然是在旧体制内徘徊,并没有实际走上市场经济改革之路。甚至只是知道市场经济不代表资本主义,对于市场经济的本质还存在多方面的误解,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延误了改革的推进。其中,最重要的是混淆了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区别,没有明确市场经济是既有商品交换市场又有生产要素市场的社会经济形态,市场经济比商品经济多了一个生产要素市场,走市场经济的发展之路就必须充分发挥生产要素市场的作用,具体地讲,就是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包括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资本市场作用。这种情况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已经在逐步扭转。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由此,在全面的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开始高度重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

  经过“十二五”时期的磨合,到“十三五”时期,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将更加完善,资本市场作用将得以全面发挥。以股票市场为例,它将恢复资本市场性质,更好地发挥其资本市场作用。应该说,目前我国的股票市场还不太符合资本市场的客观要求。典型的表现就是,市场过度投机甚至将这一市场变成赌博市场。自2007年之后,直至2015年之前,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作为资本市场的股票市场却一直低迷,其中有一段时间几乎丧失融资功能。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似乎是不可思议的。这说明,我国市场经济的本质还不为大众所知,资本市场的作用还没有得到正常发挥。从2015年1月起,我国股票市场终于走出低谷,开始上涨。这时,在全国各地,有众多的新股民开户,涌入股票市场。但此时,不论是老股民,还是新股民,大多数股民或者说绝大多数股民是跟风,依然只追求投机回报和赌博获利。也就是说,直到此时,我国股票市场还是不能正常地发挥资本市场作用。

  为使资本市场的作用真正得以发挥,重要的问题是股民教育。通过对股民的教育使我国股票市场恢复资本市场的性质与功能。在股票市场进行交易,买进卖出,属于虚拟经济,但购买原始股,即直接购买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属于实体经济,不属于虚拟经济。更重要的是,买卖股票是虚拟经济,而每张股票对应的是企业资产,只要上市公司是实体经济企业,就不是虚拟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资产,这些实体经济的资产会随着货币的贬值而升值。由于上市公司资产必然升值,所以股票市场的市值就有客观随之升值的必然要求。这就是说,股票市场的市值上升不是可以单纯“炒作”出来的,在自发的、盲目的市场交易之中,是受客观资产升值因素制约的,股票市场也不可以完全脱离市场客观的约束。股民教育,就是要股民知道股票市场发展的客观性,股民在明确股票市场客观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股票市场应有的两大市场功能,即股票市场的保值功能与融资功能。而且,明确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是建立在保值功能基础上。如果能做好新老股民的教育工作,维护好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和保值功能,能正常地发挥股票市场的资本市场作用,那么,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将充分地从股票市场的规范运行中受益,我国股民也将利用股票市场的保值功能对其金融资产实现市场化的良好保护。

  五、物价及居民收入实现较大涨幅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最明显的亮点是物价总水平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必将有较大幅度上涨。无疑,现代化社会的最基本特征是“三高”,即高工资、高物价、高消费。高消费就是建立在高工资的基础上,而高工资又是建立在高物价基础上。我国要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入现代化社会,同样也要走上高工资、高物价、高消费之路。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是高工资、高物价地区的人,去低工资、低物价地区旅游,会感到很舒适,而实际上那是低工资、低物价地区的人吃亏了,因为同等的交换物品或服务被赋予了不同的价格。这种情况,在国与国之间的居民交往中,更是体现工资、物价低的一方吃亏。所以,这是我国经济走向高工资、高物价、高消费的一个客观性理由。如果我国居民的生活始终处于低工资、低物价、低消费状态,那不用说我国经济发展肯定是掉落“中等收入陷阱”之中,我国经济没有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但现实告诉人们,我国经济没有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我国在“十三五”时期一定可以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一定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以,不久的未来,我国就将进入现代化社会,并将同发达国家一样走上高工资、高物价、高消费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为此,在“十三五”时期,这种经济的变化就要起步,一方面,物价要涨,要继续向国际标准看齐;另一方面,收入要涨,工资收入与其他非劳动收入都要上涨,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将逐步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由于物价水平提高,即使保持同样的消费内容,用货币表现的消费水平也是提高的。特别是,如果物价水平大幅度提高,即使保持同样的消费内容,用货币表现的消费水平也要大幅度提高。这就是客观上的高消费的由来。

  在“十三五”时期,尽管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还有提高工资和物价上涨的空间。因为,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并不等于经济增量的减少。在年GDP总量为20万亿元的年代,经济增长10%,增长的GDP只有2万亿元。而在年GDP总量为50万亿元的年代,即使经济增长率仅为5%,实际增长的GDP也会达到2.5万亿元。这就是发达国家为什么经济增长率低的原因,也是我国工业化进入腾飞阶段的后期为何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的原因。随着经济总量基数的不断加大,在任何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都会逐步降低。但是,与此同时,只要是没有到达经济发展的既定平台上的饱和,居民收入与市场的物价,就会进一步上涨,不会停下来。在“十三五”时期,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我国经济也仅仅是能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还远没有达到发展平台上的饱和,所以,还会出现物价与居民收入的较大幅度上涨。

  在“十三五”时期,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落实,也将进一步带动我国物价与居民收入的上涨。“十二五”时期的最后一年_2015年成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全面实施的启动之年。而“十三五”时期就自然成为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最重要的时期。由于实施这一更大力度的对外开放战略,因此,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同国外市场接轨的力度和速度都将必然加大,我国的物价与工资水平将更快地向发达国家靠拢,就此而言,也肯定会有一个比“十二五”时期更大上涨的幅度。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