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时间: 2016-05-06信息来源:王金红 作者:hjr_admin 责编:

  内容摘要: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国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较大的差距,当今我国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有效缓解我国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与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大的问题,文章分析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过程,从而提出解决措施,以期更好地促进国内区域经济取得更大的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发展战略  历史演变  现实选择
  ■  王金红  副教授(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中山  528403)
  ◆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相关研究概述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指:区域经济的发展,应推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和谐与全面发展,确保实现各区域之间的同步平衡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含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两部分理论。
 
  均衡发展理论的产生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指的是: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各部门之间,同步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行为,确保工业在国民经济的不同部门间根据相同或不同的比例提高经济的增长,最终实现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均衡发展理论强调大规模的投资,强调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重要性;同时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存在的不足与对实现宏观计划具有的重要意义。该理论受到国家的过分干预,同时具有较大的依赖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受到资金与资源的限制明显,加上管理、技术等水平因素的影响,该理论对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逐渐加大。
 
  其次是非均衡发展理论,俗称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该理论是和均衡发展理论互相对立的,其核心观点为: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若国内的某一地区尚未具备使经济全面增加的资源与资本,实现均衡增长经济目标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投资唯有选择的、有目的的在不同的区域与若干部门中进行,而其他的区域或部门应通过这些区域或部门的投资所带来的有利条件与外部经济,进行经济的逐步发展,即以点带面的形式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全面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
 
     (一)1949-1978年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
 
  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内各地区的经济布局出现了畸形的宏观区域生产力布局态势,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的畸形发展,工业化的发展水平较低,分布差距且发展不均衡。国家开始对沿海与内地进行均衡布局战略规划,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沿海与内地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且设想通过发展沿海工业经济,较好带动内地工业的迅速发展,促进生产力合理化布局。
 
  1950—1952年,全国累计共完成投资总额中大半部分位于东北地区,同时国家开始将部分轻工业企业向华北、华东、东北北部以及西北地区迁移,为此在西部地区形成了新的工业基地,依托西安、兰州以及成都等地。此外国家重视道路的修建工作,以便促进经济的更快发展,修筑了康藏、青藏公路;同时天兰、宝成、兰渝以及兰新等铁路也逐步建成。由此西部地区出现了以工业化发展为主的新形势,逐步改变了工业区过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现状;改变了工业区布局不合理的现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内地工业经济的落后情况,缩小了沿海地区与内地经济间的差距。此外“一五”期间,对东北地区的重工业进行大规模的扩建,缓解了国内沿海地区与内地间产业布局失衡格局,进一步促进了国内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二)1979-1991年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战略
 
  我国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小平提出施行改革开放政策,并提出了充分发挥沿海地区的各项优势,促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共中央与国务院于1979年正式批准兴办汕头、深圳、厦门、珠海这4个经济特区,同时在经济全局布局方面,强调重点应当发挥沿海地区的各项优势,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内陆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进行开发,切实推进各地区之间经济的横向联合发展。“七五”前期国内的生产力布局逐步朝沿海地区倾斜;“七五”计划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中部地区则重点进行原材料、能源方面的建设,同时西部地带的开发也要做好相应准备。
 
  对小平于1988年9月正式提出:内地与沿海地区、西部与东部共富的两个伟大战略,并明确指出:在允许部分地区、部分人先富起来,进而实现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同时提出上海浦东带动长江流域地区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决策;党中央于1992年提出:对由沿海、沿江、沿边以及沿线向内陆纵深,逐渐推进的发展布局,由此使得沿海与内地地区对外开放的联系日益密切。除此之外,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基础之上,党中央还进一步批准长江沿岸地区和边境城市的对外开放,共二十八个城市、八个地区、西北、西南以及东北地区;而内陆省会的城市也全部开放,较为全面地促进了东西部经济与沿海与内陆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这一时期国内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线沿边开放城市—内地经济特区”的开发与发展的格局。
 
  (三)1992年以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被提出,是以非均衡方式推进并有效协调经济的发展方式相互结合的模式,对较快地促进各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较快推动作用。1992年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经济就应该在国家统一布局指导下,根据优势互补、因地制宜与合理分工以及共同发展的原则,全面促进各个地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1995年9月党的14届5中全会,通过了“九五”计划,“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础上,逐步缩小各地区的差距”这一目标也得到确立,作为今后十五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贯彻方针之一。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1996年3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系统、明确地阐述我国各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
 
  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做出指示:“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模式,并且制订了以下目标:率先对东部地区实现现代化,加快对中西部地区的开发与改革开放,逐步缩小各地区间的发展与差距;中央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仍需加大,加强沿海与内陆、东部与中部以及西部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等。此外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根据科学发展观对区域经济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逐步发挥各区域、各地区的积极性与优势,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以及振兴东北工业基地的战略,逐步改变地区贫富差距扩大的局势。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现状
 
  在改革开放前,中央重点强调地区经济的自成体系建设,注重地区内经济的发展,导致区域之间商品以及要素流通较少。同时经济联系与交流较少,地区产业与部门的关联度小、区域之间的分工关系不密切;尚未形成良好的区域协作局面。
 
  改革开放之后国内各地区的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纵向对国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均为历史上发展最快的阶段,但从横向比较而言,仍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现象,同时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逐步扩大。同时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有待健全,部分地区片面强调价高利大的加工工业,片面发展经济;部分地区更实行严格的地方保护主义,造成市场的分割与封锁。此外部分地区出现了重复投资与建设以及重复生产的经济现象,影响了国内统一市场以及区域合理化分工格局的较快形成;各地区间的经济存在差距大、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行业比例与产业结构趋同或失衡、宏观调控的职能削弱等问题,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从深层次而言,加工工业与基础工业地区的布局合理性弱,造成运输距离出现过长现象;加工地与资源产地以及消费地三者在地域分布上存在严重的错位。由于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有限、市场经济管理体制欠缺或规章制度的不明确等原因,导致地方经济未形成良好的自我发展与调节以及自我约束的长效机制,导致经济效益偏低、未形成规模经济,严重制约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全面发展。为此从总体布局与战略高度出发,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着重解决各地区经济出现的不平衡格局,推进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
 
  纵观国内经济发展的战略,并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与战略,将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相互有机结合,从而形成有效的循环及联动机制与战略布局。同时应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加强人才培养;积极与国内外企业进行交流合作,借鉴优秀的经验结合国情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确保总体布局合理化;促进沿海与内陆地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坚持发展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确立符合国情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并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意见,坚持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针,较快地寻求经济的全面综合发展战略。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到扬长避短并且突出重点,有目标、有秩序地并以点带动面的形式发展经济。走市场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经济的产业化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不断改进生产与工艺水平;加强人才引进与技术创新,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与市场的整体竞争力。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方针与开发模式,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应重视资源、人口、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
 
  (二)促进东西部经济的交流合作与共同发展
 
  加强东西部经济的合作与交流,坚持创新与实事求是,分阶段、有序地扎实推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与人口、环境、生态资源的协调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核心原则,促进各区域间经济的全面发展;进行统筹安排,将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作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之一。不断加快中、西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进一步提升产业的结构与水平;加强经济交流与技术合作、发掘、培养并引进人才,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保障。


  (三)不断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当前市场的经济体制,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取得更大的进步;构筑有序、畅通的公众参与、决策机制。充分听取企业、民众的合理化意见,完善市场经济的各项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管理等);促进宏观调控体系的发展,保持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维护良好的、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经济体制的改革,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
 
  (四)强化政府职能的保障机制作用
 
  各地方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成员之一,应不断强化对市场经济的指导职能,正确处理好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多重关系。政府应积极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提高区域公共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为区域经济、企业及居民提供更高效、更快捷的服务。积极营造公平发展与竞争的市场经济格局;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决策机构体系,建立分工明确与权责一致的规章制度,确保经济决策实施过程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五)统筹城乡的全面与协调发展
 
  建立灵活、有效的市场经济体制,有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尽早实现以工促农、以乡带城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及经济目标。加快制度创新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沿海地区的区域经济优势与强势效应,较快构建并不断完善环渤海经济圈,不断提高沿海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速度。做好城市经济的总体规划与分期规划,为城市与乡镇经济的发展提供规划信息,发挥城乡经济中心的协调职能,把统筹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放到突出的位置,切实推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不仅要加强宏观经济的引导,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更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促进沿海与内陆、东中西部经济的同步增长。由此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全面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有序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左聪颖.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D]. 江西财经大学,2010
  2. 周四成.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 [D]. 福建师范大学,2002
  3. 左倩倩.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治因素影响研究 [D]. 西安科技大学,2013
  4. 高颖飞.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的再思考 [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7,8(3)
  5. 郭倩.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D]. 云南财经大学,2013
  6. 李磊. 论十六大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的调整 [J]. 商业时代,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