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和趋势探究时间: 2016-05-06信息来源:翟璐 唐连印 作者:hjr_admin 责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经历了高速发展期,目前部分核心城市已经出现资源紧张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等现象。文章以泛长江三角洲为实例,以“一核九带”经济模式为切入点,从综合发展、资产投资结构演变角度剖析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征和未来趋势,通过数据分析探讨核心城市同邻边及外缘城市经济整合规律,为实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区域经济 一核九带 产业升级 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区域经济研究成了各界的热点话题。我国对区域经济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区域优势被逐渐重视并在东部地区进行试点,针对区域特质实行倾斜性政策等优惠措施。
非均衡经济的市场经济体高速发展三十多年来,长江三角区域已经出现了土地、人力等资源紧张问题,工业增长速度停滞造成了经济效益下降。而新型的泛化长江三角区域把江、浙、沪、皖三省一市通过“一核九带”模式改变过去的粗放型经济,成功实现区域结构产业升级和优化组合,这对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未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区域经济的“核心与边缘”理论
我们把经济发达的城市或城市密集区域称作核心区域,把相对落后的地区或者核心区域的前沿地区称为边缘区域,如果把核心和边缘区域整合起来发展,他们的空间结构会随着经济增长发生变化,区域空间结构演变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这是美国区域发展规划专家弗莱德曼(J. R. Fiendmann)根据区域经济增长特点提出的“核心与边缘”理论,他认为区域核心城市和核心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相互作用的规律,这个规律表现为:区域个体互不关联—进入相互联系状态—不均衡发展模式—区域系统后的相互联系和平衡发展。
区域经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空间组合形态,它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工业初期到均衡发展的区域经济状态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下面以我国长江三角区域的发展变化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泛长江三角区域“一核九带”经济现状
长江三角区域是最早受益于国家优惠政策的区域,地处黄金海岸,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资金吞吐量大,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的重点支柱。而泛化后的长江三角州经济区域以上海为核心,沿沪宁、沪杭俑线发散型发展,呈现出多层次的经济格局和变化。根据泛长江三角区域的经济、土地及人口数据的比较分析(见表1),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2005年~2010年期间,泛长江三角区域GDP一直呈增长形势,2010年区域GDP增长率为11.5%,达到了2005年的两倍以上,占全国总产值的24.4%,人均GDP高出全国水平1.4倍。
第二,江苏在三省一市中实现经济总量40903亿元,排名第一;按照城市排名上海第一,合肥排在第七。
第三,泛长江三角经济生产总值均高于全国各大区域,增速大多维持在两位数以上。核心区上海已基本处于经济发展后的回落阶段,以9.9%的增长率排在末尾。邻边城市宁波和杭州则处于后三位,相反处于核心外缘的合肥则出现最快速增长,紧随其后的是苏州、南京、无锡。
从三省一市各方经济增长比较(见图1)可见:2010年泛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增速总体呈现放缓趋势。统一呈高位增长的是出口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则出现平稳轻快的增长趋势;投资增速大于消费增速的是安徽、江苏;消费增速大于投资增速的是上海、浙江。
泛长江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特征
泛长江三角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家区域发展政策有很大关系。先天优势加上政府政策性辅助,就能使区域经济的格局变化和发展更符合人类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区域最初采用“T”型东西梯度模式,沿海沿江一带迅速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也造成了和苏北和浙西南地区的差异。又由于长三角地区受资源和环境限制,国家又通过对江苏安徽进行东部规划,把他们作为中部区域承接东部的梯度,实现西部对发达区域的战略性输出和转移,各项技术和资金的注入,无疑为安徽和皖江部分城市的发展铺垫了优势和条件。
长三角产业向安徽和苏北转移使区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其梯度模式不仅收获了经济效益,也完成了泛长三角的区域升级,从泛长三角区域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各种数据比较可以看到其区域经济结构演变特征(图2):
第一,2010年三省一市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出现新突破。根据中央扩大内需的政策,民间投资增长速度加快。因为差异性存在,泛长江三角区域的投资情况各有不同。核心城市上海在投资情况方面明显下滑,浙江地区增速略慢,边缘外围地区安徽则出现高速增长。
第二,通过2005年和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比较得出:2010年上海固定资产投资为5317.67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1倍多,浙江增长将近2倍,江苏23186.75 亿元出现2.7倍喜人增势,安徽以4.7倍的惊人速度位居全国同期最高水平增速。
第三,2010年的非国有投资比重明显提升(表2),非国有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国有资产投资,其中浙江非国有资本投资占到65.9%的比例,而安徽更是占到67.2%。投资主体的变化使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得到良性发展。
第四,从三产业投资比较可以看出:在第一产业投资上,沪、苏、浙、皖投资比例百分比分别为0.3%、0.3%、0.5%、1.9%,可以说非常微弱,第三产业投资占最高比重。从三次增速上说,上海第一,浙江排在最末,安徽在二、三产业投资产业中比重再占最高。
区域经济结构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长三角之间因为客观及主观条件的差异性和资源配置不同,造成区域内部的不均衡发展。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差异性的存在,使区域合作关系的互惠互利和联系作用变为可能。整个区域系统呈现梯度特征,以沪、浙、甬、杭为内核心,逐渐向边缘地区渗透的一个作用体系。核心城市通过对外围乡村城市的投资为其带来发展动力,作为经济统筹发展的要素,其还在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的同时完成生产结构的自我升级,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发展地区和经济腹地;而外围皖江一带经济则在核心城市带动下得到提升,这种扩散式的合作和相互影响可以使泛三角区域的经济实力更加强大。
泛长江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空间结构扩散效应在作用和反作用后产生演变。泛长江三角区域的城市空间体系以经济利益共同发展为目标,推动各空间区域相互合作,彼此产生影响。差异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呈现纷繁变化,这种变化构建了空间演变的各个阶段。现代城市腹地带动周边乡村发展,成为区域生产核心,同时乡村又被中心城市向外推动着加深经济发展的道路,这样的作用与反作用必然使彼此的关系疏密有致,参差错落,在相互施加后作用发生显著的变化。
因为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的差异,导致了各地区发展进程各一不足,相差甚多。从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江三角区域空间结构扩散效应影响来看,主体城市影响着区域分布:1978年长江地区和杭州湾一带是受到城市影响最大主体,并呈现“之”字形状。其中合肥及徐州两地尤其明显;1990年开始,安徽沿江城市的发展迅速加剧长江三角地带影响区域的变化,“之”字形从“几”字形演变成“鳊鱼”形状。
安徽承接泛长三角区域核心向中部产业转移。我们可以从安徽中部区域和沿江城市来看其主体影响分布情况,1978年的合肥和芜湖等城市受到的影响还极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到了1990年后,皖北皖南的快速发展引人瞩目,其点状分布开始细密起来,皖北和淮南区域已经呈现大幅度的块状,到了2000年的时候开始以三角形状合围,并和江浙地带紧密相连,并顺势在2010年基本呈现无缝对接,以一个大的团状出现。
泛长江三角区域以上海、杭州、浙江、宁波为核心三十多年来高速发展,其资源受限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不仅在土地和电力问题上受限,还存在其劳动力价格攀升等问题,经济发展受到重重障碍。经济差异导致区域内部竞争恶劣,无法保证企业合理的利润空间,加工制造业更是因为国际市场需求疲软而雪上加霜,2010年很多城市第三产业比重在40%徘徊。面对弊端和境况,迫切需要拓展产业升级和重组的空间,实现初级产业转移,加快高级产业结构升级,从核心向核心外围寻求机遇和发展。而安徽因为泛长三角区域格局的提升,又处于长三角经济腹地,它的经济将在今后有更多的发展机遇,其优势如下:
安徽和东部地区相邻,临江近海、地跨江淮,地理位置可谓优越。它交通便利,是中部地区的铁路运输中心,处于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最佳承接位置。安徽的煤炭储备丰富,其矿产资源和水资源都很丰富,是江浙沪一带的能源基地和粮食基地,其劳动力成本低廉可以让商务综合成本减少,具备竞争优势和合作优势。安徽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科技产业,在原有建材和冶金等支柱产业支撑下,日益成为长三角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机车制造业的创新基地。
“内核向外缘”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空间结构经过优化整合后形成新的经济体系,泛化后的长江三角区域推动整个经济结构的发展,在区域经济结构的演变和升级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构造和变化,但其演变和规律都符合历史的发展及人民的需求。整个泛长江三角经济跨越三省一市,在内部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客观条件下,若不把区域联动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战略意识,就很难实现经济一体化。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关键期,我们应本着立足全球的超前意识,把区域联动作为共同发展的战略基础条件,从国家利益和大局出发,为长远发展创造契机和沟通交流机会,这样才能让长江三角区域实现共赢共荣并获得国际经济竞争上的成功。地方政府更应该相互合作,以跨行政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着眼点,实现基础设施及环境和生态平衡层面的一体化发展。
泛化后的长三角区域,“化点为轴,立轴铺面”,可通过以江浙沪为核心的城市群带动周边二级城市的发展,并积极培养和加快皖江城市的开发,成功与相邻区域实现对接,和外缘区域进行优势互补,实现区域双赢和共同发展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理顺和优化城市结构层次的关系,完善网络体系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企业联动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区域经济的重新组合,通过发展开辟新的区域经济结构图式。一些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可推动产业结构提升,在生物工程和信息网络上实现从低中端到高端的进化。产业转移可以采取收购、技术转让,也可以采用兼并、控股等方式,低成本的战略方式一定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大力提升。
结论
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地区之间的优势资源不断重新整合、再分工的优化组合过程。以区位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为主导的区域经济模式能更快获取市场份额,当区域优势产业和优惠经济政策挂钩,资源优化配置的改革方式就可以层层推进。泛长三角区域“一核九带”模式,立足上海发动长三角,实现皖江的开发和发展,也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做了很好的探索。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沈阳师范大学财务与资产管理处;本文系辽宁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支持沈阳经济区工业绿色转型的财政政策研究”和沈阳师范大学博士、引进人才科研项目启动基金“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对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C050、BS201425)
责编/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