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

新常态下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领域与机制研究时间: 2016-06-01信息来源:李姗姗 孙久文 李爱民 作者:hjr_admin 责编:

  摘要:区域开发格局、推动陆海统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新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领域。应通过市场机制、合作机制、共享机制、扶持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和政策保障机制等六大机制,缩小区域差距,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 区域经济 重点领域 协调机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国土开发空间结构优化研究”(批准号10ZD&023)。
  孙久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李姗姗,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李爱民,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十八大以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城镇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四个主攻方向,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将“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指导下,综合新区、改革试验区建设和区域规划等政策不断出台,推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但是也应看到,东部沿海与内陆地区经济差异依然较大,区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有根本性扭转,区域资源开发瓶颈凸显等区域发展中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在新时期,需要以新的思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赋予区域协调发展新的内涵,并推动新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形成,推动制度化、可持续化、全面化的区域协调发展。
 
  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常态
 
  (一)
区域经济相对差异缩小,绝对差异扩大 
    
  国家内部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均衡是一种常态,区域差异会逐步缩小,但不会完全消失。从图1可以看出,人均GDP的加权变异系数和泰尔系数测算的中国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相对差异是缩小的,尤其是“十一五”时期,人均GDP相对差异缩小幅度较大,进入“十二五”时期以来变化则相对平稳。而由标准差测算的人均GDP的绝对差异是逐步扩大的,从2000年的5887.2上升到2012年的19878.2。
 
 
 
  (二)五大区域内部差异、区际差距双降
 
  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等区域战略后,国家相继设立了重庆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等9个国家级新区,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等6个产业转移示范区,并且在中西部地区批复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成渝经济区规划”等14个区域规划,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推动区域差异缩小。从图2可以看出,2000-2012年,我国泰尔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十一五”以来,总体区域差异(T)、区际差异(Tb)和区内差异(Tw)均呈现下降趋势。
 
 
 
  将中国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分为东部、中部、西北、西南和东北五大板块之间和各自内部的差异。从图3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呈现稳定下降的态势,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扩散作用,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了东部地区内部差异,促进东部地区均衡发展。中部地区内部经济差异变动较稳定,并呈现微弱的下降趋势。东北地区内部差异有扩大态势。西北地区内部差异扩大的原因在于经济增长集中于增长极,如关中—天水经济区、天山北坡经济带等区域规划的批复,使当地经济发展获益,但是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
 
 
 
  (三)城市群的整体形态作用更加显著
 
  近年来,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江淮城市群这十大城市群成长为引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的主导地区,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尤其是近年来广大中西部城市群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这意味着城市群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主体形态,是城镇化过程中城镇新增人口的重要载体。
 
  (四)经济带成为中国区域经济的新支撑
 
  经济带是新常态下中国区域经济的重大变化,目前已经形成或重点建设的国家级经济带是长江经济带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成为中国区域经济新的支撑带,更是促进更广泛的亚太区域合作的突破口。长江经济带将最终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形成转型升级新的支撑带。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通过沿线贸易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将进一步拓展市场规模,挖掘市场潜力。
 
  二、新常态下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特征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到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经济动力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在新的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实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推动陆海统筹和推动区域协调机制法制化成为新常态下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特征。
 
  (一)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区域间和区域内部的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协同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促进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的协调; 也要保证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福利,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提升。从整体来看,要保持整体国土空间开发的相对均衡,协调经济密度过高地区和过低地区,通过援助政策促进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衰退的老工业基地摆脱贫困和边缘化。
 
  (二)统筹海洋开发与陆地开发
 
  随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日益恶化的矛盾加深,海洋资源蕴含着广阔的开发空间。中国海域面积达到473万平方公里,可管辖面积达到300万平方公里,统筹陆地和海洋的产业布局、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成为新时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陆海统筹不仅包括陆地-海洋经济一体化,使沿海经济和腹地经济形成有力支撑;也包括加强陆地-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防止陆地污染和海洋污染的相互破坏。
 
  (三)法制化区域协调机制不断完善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兼顾区域福利共进、利益共享和机会平等是新常态下构建区域经济协调机制的新要求,法制化是持续、稳定地推动区域协调机制形成的根本手段。中国近年出台了多项区域政策、规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但是区域政策和规划泛化和碎片化的趋势,使其在实施和落实上大打折扣,因此,在新的阶段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将政府、政策协调转向法律协调,推进区域立法工作,完善区域协调的法律体系。
 
  三、新常态下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领域
 
  新常态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通过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打造中国区域经济的“升级版”。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缩小政策单元,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深化区域合作,推动重点地区一体化发展,优化区域发展总体格局,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
 
  (一)理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制,完善区域政策体系
 
  理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制,关键点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区域政策应当建立完备的政策体系,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有机结合指导我国区域发展宏观布局,形成完备的区域政策体系。加快构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立法工作,完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建立健全符合新时期发展要求的区域管理体制与利益调节机制。


  (二)建立多层次区域空间体系,形成全方位区域开发格局 

  建立“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经济区”区域空间体系,逐渐形成以“城市群发展为核心、发展轴打造为引导、经济区合作为重点”的国土开发空间组织模式,实现点、线、面的耦合,达到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目的。强化城市群的主体形态作用,建立城市群协调发展机制;加快经济带建设速度,培育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支点;促进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增强重点城市群的控制力和国际竞争力,形成全面区域开发新格局。
 
  (三)推进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注重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落实,应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破解城镇化发展难题、加强城镇化管理创新等。完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引导,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加强城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加快人口管理制度改革,推进人口有序流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在空间上形成疏密得当的国土开发利用格局,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在空间上的协调。
 
  (四)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缩小地区间差距
 
  按照“分别对待,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县域经济发展为核心,以城镇化和“精准扶贫”为抓手,以自然资源开发为基础,侧重人力资源培育,注重发展能力提升。结合开发式扶贫与保障式扶贫思路,实现专项扶贫、产业扶贫、社会扶贫的有效对接,建立专项扶贫、产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体化综合扶贫体系。最终实现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联动,“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带动区域发展”的目标。
 
  (五)推动陆海统筹战略,建设海洋强国
 
  根据不同地区和海域的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容量、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按照以陆促海、以海带陆、陆海统筹、人海和谐的原则,积极优化海洋经济总体布局,形成层次清晰、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海洋经济空间开发格局。从陆海资源统筹管理、陆海经济统筹发展、陆海环境统筹管理、陆海灾害统筹防范、陆海科技统筹创新五个方面实现陆海统筹、海陆联动。加强海洋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推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
 
  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
 
  (一)区域协调发展系统
 
  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也绝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若干个各有其作用,并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机制构成。区域协调发展涉及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环境系统的有机配合和协调推进,包括地区协调、陆海协调、城乡协调、经济社会协调、人与自然协调五个方面,通过以市场决定机制、共享机制、扶持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政策保障机制六大机制,实现各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差距保持在适度范围,实现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各地区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处于和谐状态四大标准(如图4所示)。
 
 
 
  (二)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市场决定机制是推动要素流动、均衡资源区域间配置的重要机制,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市场,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和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之间的分工。合作机制是指各区域在要素流动、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等诸多方面,采取联合行动,形成发展合力和关联互动的发展格局。共享机制是让各区域走共同富裕发展道路保障机制,重点包括资源共享、机会共享、利益共享三个方面。扶持机制是通过区域互助、国家扶持、生态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对欠发达区域进行持续性的帮助,并使其进入到全国空间经济系统的分工链条之中。空间组织机制是指运用经济区划、主体功能区划、区域发展战略、区域规划或空间规划、空间开发模式、空间管制等多种空间组织方式,对全国的区域空间开发进行全局谋划,提高空间开发效率。政策保障机制是指政府通过制度改革和创新,为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共享机制和扶持机制的形成和有效发挥作用提供条件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中,科学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孙久文,《城乡协调与区域协调的中国城镇化道路初探》,《城市发展研究》,2012. 5。
  魏后凯、高春亮,《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机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10。
  徐康宁,《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与新思路》,《江海学刊》,2014. 2。
  魏后凯、高春亮,《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与政策调整思路》,《河南社会科学》,2012. 1。
  高国力,《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战略性重大问题研究》,《中国物价》,2014. 7。
  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经济学家》,2011. 4。
  杨荫凯, 《推进陆海统筹的重点领域与对策建议》, 《海洋经济》,2014. 2。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刘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