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学内容体系创新与学科建设研究*时间: 2017-11-27信息来源:刘俊杰 白雪冰 作者:qgy_admin 责编:

摘 要:随着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及产业空间分工的深化,经济地域系统及区域资源配置问题日趋复杂,区域发展实践的不断创新对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与培养模式变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探讨区域经济学内容创新、教材建设与培养模式改革思路上有四个关键点:其一,及时借鉴新的区位选择、区域增长、分工演进、城乡转型、空间不完全竞争等理论,推进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其二,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导向,坚持全球化与本土化结合、继承与创新结合的原则编选优质教材;其三,采用新的研究技术手段,促进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教学资源建设;其四,革新课程教学内容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区域经济学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与时俱进、健康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内容体系;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66(2017)05-0072-07
收稿日期:2017-7-10


 *基金项目:中央财政专项“广西国家级开发区创新发展研究”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桂财教函〔2014〕204号)。
作者简介:刘俊杰,男,经济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广西教育厅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执行主任(桂林 541004)。
    白雪冰,女,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桂林 54100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近10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中国区域发展动力转型及区域资源配置问题日益复杂化。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学的实践要求、理论体系和教学内容也呈现出不断变化的态势。全球经济一体化及跨国经济联盟的变动态势,地方经济本土化及互联网经济的深度融入,导致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实践基础、理论方法都被注入了新的内容,区域经济实践对区域经济理论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相较而言,承担区域经济学人才培养职能的高校区域经济学课程或专业建设,在理论体系构建、教材内容变革、研究范式优化、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都存在滞后实践要求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与高校区域经济专业人才成长,以及社会需求和区域经济学知识结构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促进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内容体系与培养模式的优化势在必行。
    一、区域经济学内容体系创新背景辨析
    1.区域经济问题的日益复杂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的产业转移与要素重组导致后发地区的区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作为后发开放型经济体,中国在资源配置模式、经济增长动力、产业组织与空间结构日益具备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同时,区际联系与区际要素流动更趋紧密。区域经济要素的密切关联决定了要素变异及要素流动对区域整体发展的敏感性。如,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对中国处于不同价值环节的地域在空间转型、产业结构演进方面产生的驱动作用;重大投资项目布局引发的要素流动及资源开发通过乘数效应和空间集聚效应对区域发展格局形成的新空间效应;价值链低端的经济系统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如何避免利益的非均衡输出及其生产过程对脆弱生态环境的“扰动效应”;利益格局重塑、区域非均衡、城乡差距、传统二元结构的淡化与新型多层次二元结构的形成等。
    随着中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与区域结构的转型发展,新型要素的出现会在一些领域对传统要素产生替代效应,与此同时,为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既定目标,也需改变一些要素及产业的规模、结构和方向。如,“一带一路”倡议,自贸区、京津冀一体化、主体功能区以及多项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心城市与外围地区的一体化发展、重点开发区和对外出口通道的选择以及农村区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等区域开发实践,这些问题都随着增长模式的改变及区域发展动力的转型而变得更加复杂。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急需区域经济学改变以往在经济转型初期以生产力布局为主要内容的研究模式,以静态的劳动地域分工为理论基础的思维范式,在竞争与合作机制、价格杠杆与政策导向互动协调的基础上探寻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的新理论、新方法,以保证不同区域在参与国际国内合作及分工与竞争中取得最佳效果。
    2.区域发展实践对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要求
    全球化在促进区域联系、实现利益共享、推进后发经济体迅速崛起的同时,也加剧了区域竞争,甚至催生了民族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对特定区域而言,要素的可获得性及经济主体在进行空间决策时选择区位的自由度不断提高,企业可以用脚投票放弃失去比较优势的区域。为了留住企业,各地区努力创造优势,从而加剧了区域间的竞争,使区域所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更加多样化。与区域竞争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诸如区域创新竞争动力的形成机制及评价指标体系,区域竞争优势、区域比较优势及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结合方式,产业柔性集聚体与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关系,集群竞争力的形成机理、空间非均衡发展的评价与价值导向等问题,成为当今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大前沿课题。而与此相关的区域经济实践也为区域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研究方向的转变提出了新要求。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伴随着结构调整、资源重组而产生的结构性失业大军正在 形成。区域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发展同样面临不断推陈出新的代谢过程。在区域经济实践迅猛发展的年代,区域经济研究每走过哪怕是很短的一段路程,都必然催生一些新思想、新知识和新研究手段,这同时也意味着区域经济原有的、不合时宜的思想、知识和手段方法因日渐陈旧而被改造或淘汰。诚然,理论创新相对滞后于实践发展是众多学科特别是社会科学形成演进的常态,因为理论发展需要经过对现实的大量观察和实践总结,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为理论的辩证过程。但在改革开放的近4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的现实情况日趋复杂,急需新理论的创新发展和引导。
    毋庸讳言,在总结区域发展实践并上升到新理论视角、新研究范式方面,中国区域经济理论供给的严重滞后已成为区域学科发展的软肋和挑战,原有的零散化、碎片化的西方经验主义理论已不足以解释和引导中国区域发展的实践。一些面临重大挑战的学科理论,如静态区位理论、传统分工理论、边际均衡理论等,以及高度简化的新古典分析方法和技术,必定是一部分区域经济学研究者原有知识结构的中心。对这些研究者来说,只有积极开拓并占领新的学科边缘,转移旧中心并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才能暂时摆脱区域经济研究“结构性失业”的困扰。区域经济学研究者应在充分理解经济科学领域也存在创新发展和边缘效应的基础上,清醒地看到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脱节所带来的供给性矛盾,以及知识更新所导致的“结构性失业”现象产生的机理及其必然性,大力开拓区域经济研究的知识边缘和创新空间,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从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创新、开拓型转化,从而不断满足结构性变革和创新驱动对区位决策、区域资源配置、区域开发规划、区域经济教学等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
    3.“五大发展理念”对传统人地关系模式的再审视
    区域经济学主要从经济角度研究区域资源配置与人地关系。传统的人地关系思想都可以归属为人类中心主义范畴,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市化,过度注重物质财富和对资源的无节制攫取滥用,是长期以来人类之所以会面临环境问题的思想本源。“五大发展理念”就是在区域资源竞争与资源配置导致人地关系矛盾日趋尖锐的情况下,对传统人地关系思想中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反思后得出的新型价值观。它一方面成为区域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又成为判断区域资源配置优化与否的标准。
    “五大发展理念”是立足国情和辩证法,把握区域发展大势、区域转型规律,从认识论和方法论出发,对区域发展理论创新做出的价值判断和科学发展导向。在区域发展如何从追赶型向内涵发展型、从追求规模报酬向结构优化、从粗放模仿向集约创新发展转化,以及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小康社会,如何建立科学的人地关系和实现国土空间的优化等,都成为关系国家全局发展的重大区域经济课题。习近平指出:“准确把握中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而基于这一科学方法论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了客观决定性与主观能动性、合目的与合规律的有机统一。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对人地关系矛盾凸显、区域内生动力转换风险叠加的中国而言,在矛盾与现象中认识规律,探求区域发展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创新发展从科技竞争、区域创新能力出发,注重区域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从高速增长与不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突出矛盾出发,注重增强区域发展的整体协同效应;绿色发展从破解粗放型传统人地关系矛盾出发,注重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双赢;开放发展从国际国内开放水平总体不高的突出矛盾出发,注重内外联动、一体化效应;共享发展从立足分配不公的突出矛盾出发,注重区域公平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在于正确辨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求人类以最高的智力水准与泛爱的责任感,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创新、营造和谐的世界。人与自然的互为调适,区域与区域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衷共济、平等发展;从乌托邦式的人类终极目标,复原到可操作的持续发展现实,传统的思维定式正在被逐渐突破。区域科学发展观,在于深刻揭示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行机制,在这个复杂的区域系统领域,自然、经济、人文及其互相交叉的规律应被充分体现。对区域经济学而言,与相关学科一起探讨在区域资源配置过程中,如何建立创新、稳定、和谐、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人地关系调控机制是当前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二、区域经济学内容体系与学科建设现状
    1.学科内容体系滞后于学科建设需求
    首先,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滞后难以适应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要求,难以从总体上分析、解决全球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如,大多数区域经济学教材的理论脉络基本沿袭了运用发展经济学理论解释区域发展问题,运用产业组织与产业结构理论解释区域产业问题,运用主流经济学的增长理论解释区域经济增长,运用人文地理学城乡转型、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理论阐释区域空间结构问题的思路。研究内容、研究体系和研究方法都存在明显的差异,缺乏统一的研究语言和研究范式。由于理论基础薄弱,区域经济学呈现出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现象。
    其次,学科研究中描述性内容多,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少;静态研究多,动态分析少;专题研究多,综合研究少等。尤其对区域不完全竞争、区域人地关系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区域科学理论体系,新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及报酬递增理论没有有机融合到学科内容体系中,从而致使区域经济学面对新的实践和区域经济综合性问题时束手无策。同时,学科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的滞后使这种局面显得更加被动。
    再次,从教学而言,由于近年区域问题的大量出现引致大量的人才需求,导致高校区域经济学专业特别是区域经济学硕士点激增,专业教学资源紧张,教学质量存在下降的趋势。部分高校盲目上马区域经济学硕士点,而且这些硕士点散布于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等不同专业领域。不同专业背景下,教材的编写选用在内容体系上倾向于任课教师的专业背景,如经济学倾向于区域经济增长和空间竞争,地理学倾向于人地关系和区域分工,管理学偏重于区域政策调控等。从而导致不同教材在内容建设和体系安排上的专业偏向性和随意性较强,而规范性和课程内容体系的相对统一性受到制约,这种学科的多重血统(地理学、管理学等)带来内容设置的参差不齐和任意性,使一些基本区域经济学概念(如经济区、城市化等)的内涵界定也模棱两可,形成了无所适从的尴尬局面。这种局面既影响了课程内容与国际的接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中国特色本土化区域经济学的建立和完善。
    2.学科的快速发展与基础建设、培养模式存在反差
    中国区域经济学科虽然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的研究和教学梯队,课程内容体系在交叉、分割中不断走向融合。但是,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特别是区域经济学专业教学仍然存在学科的快速发展准备不足、课程设置参差不齐、课程体系滞后于国际国内趋向、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于实践等问题。从已有研究看,虽然围绕区域经济学相关的理论研究较多,但从地方经济发展实践出发,特别是围绕区域开发开放战略,服务于满足不同经济区发展现实需求的科研与教学活动仍然较少。从现状看,高校区域经济学专业参与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重大决策咨询,以及为地方发展战略规划提供政策建议方面的实践项目较少,教师很少用自己的亲身体会与科研成就展示区域经济学的应用性特征,不仅限制了该门学科应用指导实践功能的发挥,也逐渐使理论脱离了实际。就长期结果而言,不利于本学科学术地位的提升,更谈不上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从课程教学发展的基础保障看,部分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区域经济学学位点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优质教学资源整合不够、投入不足,教学资源仅仅局限于教材、课件,而基于空间信息平台支撑的空间模拟分析、空间数据挖掘、区域产业集聚的环境响应模拟等实践性研究教学环节严重不足。因此,区域经济学在内容体系、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急需进行改革与创新。
    三、课程内容创新与学科建设的基本设想
    1.优化学科方法论与理论体系
    借鉴与吸收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科学、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并将上述学科与主流经济学、经济地理学有机融合,形成研究的科学思维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区域创新与动力转换、区域经济增长及要素整合、经济地域结构与功能、经济地域类型与系统、经济地域状态与过程、经济地域组织与调控等。以新区位因素、全球区位论、新地域运动规律、新空间集聚等内容为主导的新区域经济学是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直接推动产生的区域研究新范式,是传统区域经济学的创新结果。以学科思维方法为基础,从不同侧面、不同目的出发,选择相应的技术方法。区域经济研究常用的应用型技术方法包括状态辨识方法、问题诊断方法、功能评价方法、类型划分与比较方法、模拟与预测方法、规划与设计方法等,而多媒体通信技术手段为技术方法的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用系统科学的观点改造传统理论体系,把研究对象视为参与不同层次全球分工的经济 地域系统,用新地域分工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区域的边界与区域形成机制、区域生命周期、区域开发与规划等问题,探讨区域经济增长中价值链、技术创新和知识溢出在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与发展,空间转型与空间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战略对策与措施。运用地域分工理论揭示区域差异及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除传统的地域分工发展论、地域分工层次论、地域分工效益论、地域分工机理论及地域分工组织与协调论外,应引入以价值链、技术分工为主要内容的新劳动分工理论,动态地考察区域经济有机体在劳动地域分工背景下的时空演替。
    2.统筹兼顾二级学科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
    国际上,往往将区域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学并列,因为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中国则将城市经济学变成了区域经济学下属的二级学科。这种舍弃城市经济学的做法无疑将会对区域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安排造成影响,因为作为城市与区域经济学最为核心的部分,城市经济学的作用没有被正确认识,城市作为区域核心、枢纽功能的资源配置价值往往在区域经济学内容体系中被忽略。在区域经济学内容体系中,只有将区域与城市经济理论与研究方法有机融合,才能通过区域中心城市、城市群要素流动的聚集和扩散效应,推演、界定区域的边界;才能更好地理解、评价和选择经济活动最具竞争力的区位;才能理解空间报酬递增、空间不完全竞争、知识溢出和区域创新;才能将区域经济系统中空间转型和产业集聚的互动机理结合起来理解区域经济系统运行规律;才能构建系统完善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大厦。
    3.注重区域综合分析,推进多种研究方法交叉互补
    区域性、综合性与开放性是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特征,以往对区域经济要素及产业布局研究往往偏重于某单一或局部要素的最佳发展与空间决策问题,虽在分析中考虑到要素 关联,但由于决策目标的单一性而往往不能同时充分地对有关目标在资源和空间利用上出现的冲突做出协调和综合平衡。因此,在研究地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同时,要对区域要素集聚、结构转型做出总体规划,反映区域内、区域间相互作用、分工协作与竞争的关系,反映这种关系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包括区域内重点开发地带的确定,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的空间结构特征,空间集聚问题的合理规模和过疏过密问题的解决途径以及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区域政策效应、区位变迁与决策、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法则、空间结构发展阶段论、区域经济增长与平衡发展之间相关规律等多种研究方法的交叉互补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的区域经济实践研究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而大量区域问题的出现要求区域分析在立足于区位的基础上,运用计量方法和空间信息系统进行空间模拟、规划、管理、预测及辅助决策等。着力分析区域间及地区内部的物质流、价值流、人流在时间过程中的变化,新的产业领域、新技术及新的生产地域组织在空间的扩展规律;分析区域开发过程中,由于生产要素条件变迁及内部状态变化而使体制机制建设受到约束的原因,制订正确的调整优化方案。
    传统的区域分析主要用于回答区域经济是什么样、为什么会这样以及将来会是怎样的问题,主要起阐明、解释和预测作用。现代区域经济学应在区域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并运用区域经济模型,除回答区域经济未来发展将会怎样外,主要回答区域经济如何增长与发展问题。区域和城市治理、规划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引入,是区域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最新发展,也是检验学科理论和发展理论的有力手段,为区域要素整合、产业集聚与空间转型研究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区域经济学是一个多种经济理论交叉互补,不同学科融合发展的学术天地。如主流经济学强调个体理性选择的均衡,但并没有将理性选择置于特定的区域之中,而区域经济学却在分析特定的区域经济问题时对个体理性选择的结果往往重视不足,所以,只有将两种理论范式统一起来,才能进行更为客观的区域经济分析。近20年,区域经济学在吸收各种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利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区域性、综合性研究的特点。如博弈论、内生增长模型、区域外部性等,这些思想和研究方法给区域经济学带来了新的学科增长点。
    4.教材编选与培养模式与时俱进
    第一,教材建设坚持“三个结合”原则。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打好这个基础,才能保证学科的持续发展。高校区域经济学现行教材内容明显滞后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实践与演进速度,编选与国际接轨并同时兼顾本土化特征的新教材势在必行。将引进和自编结合起来,建设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课程内容体系。根据学科内容体系创新设想及高校区域课程标准,对区域经济学教材编写提出原则建议。首先,内容体系改革应实现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有机整合。理论与工具部分力求引进最前沿的内容,包括新结构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制度经济学、空间不完全竞争、报酬递增理论等;而实践部分力求土洋结合,运用最新的理论分析工具实证揭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这样的内容体系,可以为学生奠定一个坚实、宽广的区域分析基础,提高研究生的决策、协调与思辨能力,使其毕业后能够直接参与区域经济决策与规划。其次,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既要继承传统教材的可取之处,吸取国外教材中适合中国国情的经验,又要根据现代区域经济理论及其空间分析方法的发展要求,创新理论体系与方法论体系,在教材内容中充分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成就、新趋势。再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联系区域增长与转型理论、新地域分工理论、空间集聚与报酬递增理论、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学科主要理论,分析解决区域经济地域系统发展中的各类复杂问题,研究经济区划、区域规划和区域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深化区位决策、产业转移与产业组织、空间转型动力机制与城乡关系、重大项目建设的区域效应预警和评价以及区域政策效应研究,结合区域经济实践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主体内容与辅助手段相结合,重视空间信息系统、多媒体辅助系统在学科中的应用。最后,侧重地域综合分析,兼顾部门及专题研究。主体功能区、城市群、特殊类型发展区(如“一带一路”、自贸区、京津冀、国家级新区等)是全球化一体化、地域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应是区域经济学教材中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和体现的重点。
    第二,坚持实践与理论并重的教学模式创新。作为应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必须能够有效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获得自身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与培养过程中贯彻将国际通用的主流方法与区域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方针。在案例教学中以中国经济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践展开区域经济学研究训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案例,用案例来阐释理论,力求国内案例与国外案例比例协调,前者服务于经济学的本土化,后者服务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区域经济学教学改革,密切联系中国区域发展实践的特色、现状及走势,强化问题导向与问题质疑,强化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区域实践。在课堂教学之余,通过社会调查等方式,创造条件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应用于指导地方经济发展实践,为地方政府与企业提供发展环境分析、问题诊断、决策咨询等服务,为地方政府决策、企业竞争策略选择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第三,坚持“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区域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与培养方式中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对外交流这一“三位一体”的培养方式制度化、规范化,并从服务区域经济人才培养的目的建立“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学位点建设必须立足地方经济特色,与地方政府联合,或是与企业合作,共建区域经济学教学实践基地,这种模式可以大大增加学生接触实践的机会,增强其对地方经济运行规律以及区域发展环境的认识。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或专科教育的区别在于,后者为受教育者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工具,而前者不仅为受教育者提供一整套组合工具,更向受教育者传授如何改善现有工具的方法。因此,应着力培养应用经济学本科生和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并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从而使其能够不断地自我积累个人人力资本,实现人力资本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相对于其他应用学科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探索而言,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学科建设的创新步伐明显滞后。学科理论滞后于实践,全球化与本土化结合、宏观与微观理论体系结合尚未融入区域经济理论体系,与中国特色的区域发展实践需求还有相当距离,对区域经济现象的现实解释不够、前瞻性预测滞后,个别研究内容泛化、碎片化。存在学科的实践导向不明确,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相对薄弱,对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理论与实验研究相对滞后等问题。区域经济学的应用性特征要求其在学科理论建设方面要兼收并蓄,适度超前于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的需求,以更好地揭示区域发展规律;在学科应用价值方面,必须紧密结合区域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和决策支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导向,以面向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为基础,以区域经济学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在理论创新、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以及设置培养方案、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均需要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改革。
 
参考文献
[1]任理轩.五大发展理念彰显科学方法论[N].人民日报,2016-01-18.
[2]孙久文.论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完善与创新[J].区域经济评论,2017,(2).
[3]魏后凯,白玫.当前经济区域学重大理论前沿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5-12-22.
[4]林毅夫.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J].经济研究,1995,(10).
[5]张可云.论中国区域经济的新常态[J].区域经济评论,2015,(2).
[6]郝寿义.建立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想[J].南开经济研究,2004,(1).
[7]Philip McCann.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8]踪家峰.中国区域经济学教学的现状、问题与改革方向[J].经济研究导刊,2008,(5).
[9][美]WALTER  ISARD.区域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10]颜飞,罗永刚.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演进与应用拓展[J].财经问题研究,2008,(8).
[11]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 (2).
[12]陈平.从华盛顿共识的失败看经济学变革的方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03-28.
[13]白永秀,任保平.区域经济学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5).



Research on Regional Economic Content System Reform an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Liu Junjie  Bai Xuebing
Abstract: Globalization,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the deepening of industrial space division make the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and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plex, the innovative practic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change of training model.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ntent cre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construction and training modes reform, which belong to regional economic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learning the new theory about location choice, regional growth, the evolutionary of labor division, urban and rural transformation, spatial 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so on timely, and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theoretical system. Second,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s about the combination of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the unification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to edit high-quality teaching materials. Third, using new research technique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which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latform. Last but not least, innovating teaching content and training model about professional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bination about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s timely and healthy.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ics; Content System; Training Model; Innovation
(责任编辑:齐 双)

                                                                                          责任编辑 q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