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

以“六个强化”提升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时间: 2018-03-19信息来源:吴 维 海 作者:qgy_admin 责编:

编者按:2017年9月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出台,其中提到中国建设质量强国的一大主要目标是要注重区域质量水平的整体跃升。区域协调与共享、区域创新发展、主体功能定位、产业布局与转型升级、区域环境容量与绿色发展、区域科技发展、产业梯度转移与升级、特色小镇建设与区域质量品牌打造等问题再次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实现质量提升需要关注的重点。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当前,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互联互通和差异化发展格局,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困境有哪些,着力点在哪里,如何破除区域发展质量提升的瓶颈,如何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如何打造中国品牌、树立中国区域经济新形象等问题是以区域经济质量提升实现对中国经济带动式发展的重点问题。本期特别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上述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国建设质量强国与实现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绿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66(2018)01-0001-11 收稿日期:2017-11-09


党的十九大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描绘了新的蓝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未来30余年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战略目标,这段时期也是各地区、各城市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立足本地优势和产业基础,进行区域经济结构性调整,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机遇期。

近几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四大板块看,在国家三大战略的驱动下,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和改善,工业机器人、虚拟现实、移动支付等新型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东部各省市的生态环境条件显著改善。长江经济带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部崛起战略等的陆续实施,刺激了中部地区的经济繁荣与发展,中部地区的钢铁、煤炭、水泥等传统产业技术升级以及新兴产业培育工作进入了新阶段,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等细分行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出现向园区聚集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新态势。随着国家大量财政资金投入和扶持政策的出台,西部地区的高铁、飞机、高速公路等交通与物流条件得到改善,区域经济发展速度近年来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在生态旅游、休闲产业、大数据、有机农产品和特色产业领域出现了一些品牌化、高端化的产业基地和企业集团。东北地区的经济结构经过最近几年的调整和优化,逐步向技术高端化、产业融合化、循环低碳化等方向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比重显著提升,传统制造业和传统农牧渔业比重不断降低,东北地区的创新能力和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包括:东部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口聚集过于集中;人才、资金、医疗、教育等稀缺资源过度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区和特大型城市;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产业集中度不高,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协同与产业融合水平偏低;以各类开发区、国家级新区和自由贸易区等为载体的产业集群形成了区域性资源虹吸效应;东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产业同构问题明显;不同板块、同一板块的跨区域合作机制缺失和产业链互补功能不强;各类园区过度开发,招商成本、开支巨大,而回报与效能不足;违规超占农业用地、未批开工项目数量巨大,长期闲置大量工业用地与新的项目土地指标不足的矛盾并存;大量农地撂荒、农村青年劳动力流失和现代农民数量不足的矛盾凸显;少数地区环保指标考核“红线”执行的“一刀切”和整建制的传统产业如建材、水泥、陶瓷、服装等关门停业导致的民营业主资产贬值,大量工人失业带来的家庭贫困和社会不稳定的矛盾已经聚集,等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国家区域政策的顺利实施和全国范围内经济统筹与协调发展长远目标的实现。

鉴于此,国务院、国家部委、地方各级政府、各类园区等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重点做好“六个强化”:

一是强化国家层面的全局统筹引导,推动跨区域产业协同。国务院和国家部委应深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优化区域发展战略和引导政策,采取可行的措施和手段,以“飞地经济”模式下的税收分成和业绩统筹等创新的政府管理模式,持续提升国家层面对地方政府、各类园区区域统筹、产业聚集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思想灌输能力,增强各地区的全局意识,增强各地区的责任意识,克服区域壁垒和本位主义,挖掘和释放东部地区尤其是上海、北京、深圳等特大城市对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技术传导和人才外溢效应,提高大城市和国家级产业园区周边的技术应用与产业配套水平,推动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板块的产业协同和资源互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区域协调和资源优化配置,进而提升国家和区域层面资源与要素布局的科学性和协同性。

二是强化四大板块和省市层面的区域协同和跨区合作,提高资源配置效能。评估、完善和优化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全国各地区的经济统筹规划与合理布局,重点推动东部地区与中西部、与东北地区在有优势的高端制造、高端研发人才、产业资金、消费市场等方面的开放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打破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在共建利益分享机制的基础上,以市场化的机制,引导各类园区和企业实现跨域合作、资金与股本联盟和共同发展,逐步解决跨区域产业同构和恶性竞争等问题。同时,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于老少边穷地区的结对子、产业扶贫等政策,把新兴产业引入相关落后地区,把高新技术等传授给这些地区的企业和贫困人口,帮助落后地区产业园区和贫困家庭等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实现产业升级和脱贫致富,通过东部地区的新兴产业跨地区布局与战略合作,减少不同板块之间的技术差距、人才差距和管理差距。加强跨省市的产业合作和资源共享,积极推动同一省市的不同地区、不同城市在人才、资金、技术、产业等各个领域的战略协同与主动合作,以市场化的手段,以股权分享和市场分享的模式,推动同一省市跨地区的产业聚集、产业链延伸和上下游企业、同类园区的产业协同、资源协同和要素协同,提高跨地区产业分布的科学性和整体效应。

三是强化各级政府层面对“短板”资源的统筹和培训、培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大财政资金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技术人员、专业工人、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引进和待遇优惠支持力度,稳定增加相关地区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解决人才的地域分布不均衡问题。同时,加大国家和地方财政资金、社会资金等对高等教育、健康医疗、公共卫生和社会综合服务建设等的投资力度,使中西部和东北等边疆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活配套落后、教育文化落后而留不住人才等的状况不断得到改善。实施土地资源统筹管控和严格监督管理、按章清退政策。结合国家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和产业转型政策,对于长期占用园区土地资源而不开发,试图等土地升值获利的项目或企业,对于长期占用土地资源而无力开发的项目,以及违规占用土地资源的项目或产业园区,根据国务院、国家部委、地方政府的土地管理政策和条例,重点监控,分类处置,并追究地方政府、园区、企业等相关责任。要集中闲置的土地用于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对于过度占地、大量产业园区荒废或难以有效开发的,制定考核标准和整改的具体路线图,监督收回土地,转为更有价值的用途。或者,集中土地指标用于重点产业园区和达标园区规模的扩大,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对于确实有高技术、高增长空间和国家大力扶持的重点项目,在集中收回上述闲置土地和荒废园区土地指标的前提下,优先给予土地指标和相关政策扶持。

四是强化对跨区域的痛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把握,实施国家与地方共同谋划、统筹协调的模式,特殊扶持并逐步解决。对于关系边疆稳定和民族和谐的新疆南部地区、广西偏远地区等,对于东北地区重工业大量破产倒闭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和贫穷的农村地区,对于陕甘宁等革命老区,对于因为国家战略调整而出现大面积的工人就业、生活困难的地区,如,三峡库区、黄河滩区,雄安新区等,采取国家财政资金引导、产业政策鼓励、政策性银行投资、社会化资金参与等方式,逐步帮助这些地区形成有优势的产业或重点开发项目,扶持这些地区的重点园区和老百姓发展经济,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五是强化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园区和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建设,以创新驱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以十九大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继续实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结合各地区的双创工程,加大财政资金投资和各地区、企业自身的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强化区域性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产业园和企业共建共享技术研发平台,鼓励与高校、院所和海外机构共建科技研发和成果共享合作机制。同时,鼓励和推动军民融合技术的应用与重大项目的开展,提高科技成果的档次和国际竞争力,以先进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总质量。

六是强化国际视野,以“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供应链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当前,我国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跨区域合作的难度很大,仅仅靠行政手段、产业引导不能解决全部的矛盾和问题,需要眼睛向外,以国际视野审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和问题,从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高度,评估本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不足和优势,把不符合本地区发展的产业、企业或项目,以海外设厂、人员海外输出、技术海外合作、企业抱团设立海外飞地经济和产业园等形式,实现与非洲、南亚、拉美洲等国家的产业合作与资源互补。同时,积极研究和引进美国、德国、以色列、日本等先进国家的制造业技术和高端专业人才,尽快弥补西部和东北地区在产业升级、高端制造、休闲旅游、健康医疗以及生态农业发展中需要的技术人才、技术成果和先进工艺等,以解决国内跨地区资源分布的不均、人才结构和数量的不足、技术研发能力落后、市场需求疲软以及区域性就业不足等问题,从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简介:吴维海,男,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筹)执行院长,管理学博士(北京 100031)。                                          责任编辑  q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