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

探索协调发展新机制:2019区域发展新棋局时间: 2018-12-28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8年12月28日  作者:段树军 责编:万山


 编者按 站在冬天回望四季,2018年,“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战略加速互动融合,区域发展协调性在不断增强。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区域分化现象逐渐显现,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区域发展机制还不完善,难以适应新时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2019年,击鼓催征,踏浪前行。

 2018年11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公布。对于区域发展来说,这是继十九大把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写入报告之后,我国区域发展的新部署和行动指南,对新时代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虽然在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区域互助机制、区际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的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但我国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区域分化现象逐渐显现,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基于此,在十九大报告中就提出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此次,意见的出台将成为未来30年区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仔细研读意见,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

 其一,2019年,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融合发展将成为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最有力抓手。

 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在建立区域战略统筹机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区域政策调控机制、区域发展保障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

 如何突破呢?意见提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为引领,以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板块为基础,促进区域间相互融通补充。

 事实上,中央赋予这几个国家重大战略的使命非常清晰。

 “一带一路”建设助推沿海、内陆、沿边地区协同开放,以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为主骨架加强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统筹国内国际、协调国内东中西和南北方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推动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探索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等人口经济密集地区有序疏解功能、有效治理“大城市病”的优化开发模式。

 长江经济带充分发挥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区位优势,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

 几大战略共同的着力点都是集中建立经济的关联,通过关联,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释放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能。

 其二,未来,将通过重点中心城市引领,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区域板块融合发展。

 近几年,我国城市群发展进入新阶段。随着多个城市群规划和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城市群在引领区域发展方面效果非常明显。

 此次意见提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以上海为中心引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中心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创新绿色发展。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为中心,引领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

 由此梳理,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从而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将成为未来区域发展主旋律。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随着陆续推出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和协调推进机制,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将得到实质性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