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

国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时间: 2017-08-06信息来源:《区域经济评论》2017年第4期 作者:郝寿义 责编:qgy 张子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尚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虽然冯·杜能、韦伯、霍特林、廖什等学者为空间经济分析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区域经济学才作为地理区位—配置问题研究的分析框架,被人们接受。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阿朗索的《区位与土地利用》一书的出版,城市经济学才成为一门具备统一理论基础的学科。虽然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只有50多年的历史,但是其已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及巨大研究潜力的新兴经济学科。由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集团于1986—2015年出版的《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第1—5卷较为全面、系统地归纳和总结了各个时期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本文基于对《手册》第1—5卷的梳理,从各卷《手册》涵盖的主要研究内容、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关系、空间分析、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区域和城市发展与政策等方面对国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及其演进趋向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对中国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提出了一些启示性建议。

一、《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各卷涵盖的主要研究内容

在国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科作为独立的经济学科形成于20世纪50—60年代,并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然而,“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衰落……这一领域不再有20世纪70年代那样的活力和能量……但是转折始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学科重新获得了动力。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再次成为热点……”(阿诺特,2005)。这主要得益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经济地理等理论研究的兴起为区域和城市经济学中的空间经济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手册》第1—5卷涵盖了国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这一历史演进过程中各个时期的主要研究成果。《手册》第1卷主要总结了1986年以前的区域经济学研究成果,归纳了区位分析(包括产业和居住区位)、区域经济模型的建立与空间相互作用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和政策分析等区域经济学中三个重要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手册》第2卷比较全面地概括了1987年以前城市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主要归纳总结了城市区位分析(住宅区位、企业区位以及城市均衡结构)、特定城市市场(住房市场、城市交通与城市公共设施等)与城市问题、城市土地租金和土地利用、城市政府行为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问题。《手册》第3卷归纳总结了1999年以前应用城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对《手册》第2卷的补充,应用城市经济学更多地强调应用研究以及对城市经济现象的分析方法,该卷主要概括了城市空间及相关研究、城市的特定市场、城市公共经济学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手册》第4卷是继第1—3卷之后,对2004年以前区域和城市经济学领域学术研究进展和知识的又一次全面、系统地归纳总结。第4卷的重点集中于对集聚经济研究的总结,包括对城市集聚经济性质和来源、城市集聚经济的微观基础、集聚和贸易、集聚和区域增长等的研究;不同空间规模(邻里、城市和区域)的集聚和城市体系理论。《手册》第5卷则是对第4卷出版后十年间研究成果的归纳,既对集聚及相关领域取得的学术成果进行了概括,又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学其他研究领域和方法的扩展进行了总结。

综上所述,《手册》第1—5卷比较系统地反映了国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理论体系与应用研究的演进过程,较全面地概括了不同时期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研究成果,体现出了国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主要方法和研究方向,是中国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需要重点参考的研究文献。

二、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的关系

区域和城市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主要区别在于将空间因素纳入经济分析中。区域和城市经济学致力于分析各种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配置现象以及地理空间的内在本质和复杂空间经济系统的时空演化等。在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形成和发展初期,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是相对独立的。随着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越来越走向融合。

《手册》第1—3卷对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分别进行了归纳,具体而言,《手册》第1卷总结了1986年以前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指出区域经济学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区位分析、区域经济模型的建立与空间相互作用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与政策分析等三个重要领域。《手册》第2—3卷则着重概括了城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应用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以阿朗索—穆特—米尔斯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型与亨德森的城市体系模型为基础的统一城市理论体系,进而对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微观基础、城市特定市场与城市问题、城市土地租金与土地利用、地方政府支出和税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然而,在《手册》第4卷归纳的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成果中,城市和区域被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概览,很多主题体现了城市和区域研究边界融合的趋势。《手册》第5卷中也对城市和区域研究的渐趋融合进行了概述,如克劳斯·迪斯梅特和弗农·亨德森在国家内部发展的经济地理中指出,一旦一个国家变得日益城市化,这些变化以及空间分布经常会从较为狭隘的视角加以考察,只关注城市部门。根据《手册》第1—5卷对区域和城市研究成果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渐趋融合。

三、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空间分析

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协调,空间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土地利用强度的差异很大,即生产消费活动往往集中于某一特定空间,而不是均匀地分布在空间上。这也使得人口、就业和财富的空间分布不均衡成为一种常态的经济景观。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则把研究重点放在解释经济活动非均匀分布上,分析经济主体分布不平衡的结果和空间经济的效率。《手册》第1—5卷对空间分析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区位分析和集聚经济分析来考察空间经济活动的本质。

首先,区位分析是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中心议题,传统的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强调活动的空间集聚产生的经济和不经济之间的权衡。《手册》第1—3卷对区域和城市区位分析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手册》第1卷归纳了基于冯·杜能、韦伯、克里斯塔勒、廖什等学者对区位分析的成果发展来的现代区位理论。《手册》第2—3卷重点对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和应用进行总结,一方面,城市经济学的空间分析继承冯·杜能、廖什等古典区位论学者的研究思想分析城市企业的区位选择;另一方面,城市经济学的重要核心思想基础是阿朗索提出的标准区位模型。其次,《手册》第4卷详细总结了集聚经济的本质以及城市集聚经济的微观机制,弥补了《手册》第1—3卷中对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成果研究的不足,为学科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该时期的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更加注重对集聚经济本质的研究。《手册》第4卷在对集聚经济的微观基础、性质和来源文献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体系、城市规模演进、蔓延与城市增长等理论文献。《手册》第5卷总结了新新经济地理学异质主体的集聚理论,论述了集聚经济的实证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手册》第4卷杜兰顿和普加(2004)所编写的关于城市集聚经济的微观基础。再次,城市住宅区位和企业生产区位的选择以及两者相互作用决定了城市区域的一般空间均衡模型。《手册》第1—5卷总结了已有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对空间均衡与空间体系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对城市的形成、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规模与分布、城市空间的动态变化等进行研究。首先,解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主要描述了城市内部建筑物的密度和高度、居民和企业的分布,并分析了封闭城市和开放城市下结构、城市数量和规模分布的变化。城市均衡模型多是单中心城市假设,并且忽略了城市的运输系统,对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处于描述阶段。其次,研究了城市规模分布及其规律,如帕累托分布、随机分布、齐普夫法则。同时,基于对城市集聚经济理论的研究,寻找城市的最优规模以及影响城市增长的决定因素。最后,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所研究的空间具有动态性。很多区位在经济地位上表现出了很强的持续性,且经济地位的巨大差异在邻里和大都市区两个层次上都是常见的,由各种人均收入指标来衡量的经济地位的变化也是常见的。

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对空间分析的研究表明,区位分析和集聚分析均对经济活动分布的集聚本质进行了研究。两者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前者假设集聚经济收益外生存在,而后者则没有;但两者均是建立在均质空间上的空间分析,直至异质集聚理论的出现,才开始对集聚空间的异质性进行研究,这表明将微观主体的异质纳入微观机制的研究成为空间分析的重要趋向。

四、区域和城市经济模型与实证研究方法

彼得·尼茨坎普和埃德温·S·米尔斯(1986)在《手册》第1卷中指出,经济学的计量革命对区域经济学方法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区域和城市计量经济模型的出现,使得分析手段更加严谨以及进步,且大量可获取的数据以及现代方法的采用深刻改变了经验研究的性质,使得实证研究越来越重视模型的调整而不是刻意加工数据,因而基于经济理论模型构建与检验的结构化方法被更为广泛地使用。《手册》第1—5卷论述总结了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中构建的模型,尤其是《手册》第5卷对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这是《手册》系列第一次明显包括关于方法学的章节。

首先,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对模型的理论框架和微观经济基础的研究,更多的是基于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其中主要是微观理论工具。最初,冯·杜能、韦伯和廖什等学者的区位选择理论更多的是借鉴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的厂商区位选择;同时,将新古典经济学的供求理论和定价理论应用到区域和城市经济分析中,构建空间生产均衡模型。其次,区域和城市经济与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学科的联系日益紧密,研究领域已经变得越来越具有实证导向。对区域和城市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是数据的有效性和对数据的正确处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使得应用更为复杂但更为精确的模型成为可能。《手册》第5卷中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统计。再次,区域和城市经济的经验研究不仅通过计量模型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而且还注重评价性模型分析。这主要体现在通过借鉴统计学、运筹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构建合理的空间经济评价体系,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做出评价和决策。区域和城市研究的实证分析不仅在于简单地引用计量模型,而且注重在识别区域和城市经济现象因果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符合经济理论模型的结构化方法,评析区域和城市问题与政策。

根据《手册》第1—5卷对区域和城市经济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的总结,基于经济理论的实证模型识别、选择与估计是未来区域和城市经济理论与实证研究的主要方向。

五、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与政策分析

空间经济活动分布不平衡是一种常态的经济景观,不平衡的分布往往会进一步影响人口、就业和财富的不均衡。空间经济不平衡会造成区域和城市间的差异,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区域和城市发展与政策问题,常出现在经济效率和社会经济公平的界面上,效率目标总是在区域和城市政策分析中起重要作用。协调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发展中出现的区域差异与不均衡以及解决区域和城市发展遇到的问题,需要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加以弥补。《手册》第1—5卷对区域和城市发展与政策进行了总结,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政策,也强调了针对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问题区域的政策。

《手册》第1—5卷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政策进行了总结。空间经济的集中分布,必然造成人口、就业和财富的非均衡发展,区域差异现象较为明显,这不仅表现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还表现为城乡差异。与发达的核心地区相比,落后地区(常常是边缘地区)的增长率低、产业结构陈旧和失业率高等问题突出,对于这类地区如何发展,区域和城市经济已经给出相应的对策。《手册》第1卷中,H·W·理查森和P·M·汤罗(1986)指出空间上的不均衡发展,可由累积因果模型、基本模型和新古典模型来解释,这些解释方式存在不同的政策含义,如新古典主义观点侧重强调生产要素以及标准化的制造业部门的作用。《手册》第2、3卷集中对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增长、公共政策与城市问题(土地使用、交通和环境等问题)、贫困以及移民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总结,并归纳了城市有效和平等发展的政策。伊森·刘易斯和乔瓦尼·佩利(2015)在《手册》第5卷的移民与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分析了移民及其对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关注的是生产率和劳动力市场,并指出移民政策通常是国家层次的,但国际移民往往更容易影响地方经济。简·K·布吕克纳和索米克·V·拉尔(2015)在《手册》第5卷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乡村—城市迁移、土地使用权缺乏保障和可负担住房的短缺中,总结了乡村—城市迁移的经验以及影响迁移因素的实证研究,如把接近公共服务引入迁移决策、气候移民等因素,并归纳了对城市最优规模的理论模型和经验研究以及发展中国家房地产市场的特点,即土地使用权缺乏保障。因此,对发展中国家区域发展和政策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城市化、人口迁移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平衡问题上。

六、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趋向

如何解释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如此集中,是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议题。正如胡佛认为,区域或空间经济学可以归纳为这样一个问题:何事在何地,为何以及应该如何?而对于何地的研究是区域和城市经济的重心。从《手册》第1—5卷对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成果的总结来看,对于何地的研究随着经济理论、计量模型与实证方法、发展阶段的演变,逐步揭开了集聚经济的本质,研究也从均质空间逐步向非均质空间转变,更加注重对微观主体异质性的分析。根据《手册》第1—5卷的总结,可以发现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呈现如下趋向:首先,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的空间由均质化向非均质化转变,空间经济主体由宏观同质性向微观异质性转变。集聚经济是区域和城市的本质特征,其微观基础仍是研究的重点。通过引入微观异质性,如厂商生产成本的差异、劳动技能的差别、消费偏好的不同,弥补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宏观同质性假设,从而使得对空间经济活动的解释更加现实。其次,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越来越具有实证导向,其实证分析使得对方法论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因此,评价性研究越来越重要。如何构建符合经济理论的实证模型,并识别其中的因果关系,对区域和城市经济现象做出评估,成为当前实证研究的主要方向。再次,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对象重叠,区域和城市经济学越来越被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克劳斯·迪斯梅特和弗农·亨德森指出传统的农村和城市地区的划分,未能发掘一个国家空间转变全面而丰富的内涵。人口和经济行为沿着连续性区位的分布,随着发展而发生显著变化,这一变化将影响我们如何看待一个国家的经济地理。

《手册》第1—5卷对国外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的归纳表明,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把重点主要放在空间的内在本质以及复杂空间系统的时空演变;同时,空间只有加入要素才具有研究意义,要素的配置需要空间主体来完成,不同的空间主体决定了区域和城市经济的研究必须注重微观主体的异质性研究。此外,国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更加注重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并不断完善实证研究的方法论。

七、对中国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的启示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中国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已获得快速发展,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但是,国内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认识的偏差、理论和实证模型与方法的欠缺、政策设计与评估经验不足等。本文基于对《手册》第1—5卷所归纳的国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认为对中国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有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要正确认识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的关系。通过对《手册》第1—5卷的梳理可以看出,国外对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从早期分开研究逐渐转向把区域和城市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二者的研究边界逐渐重合。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推动城市地区范围扩大并逐渐融合成为区域。空间的差异在于土地利用的强度存在差异,简单地将空间划分为城市和农村隔离研究,并不能从整体上发掘空间的转变,而应探究在连续性区位上,人口的移动、要素的流动对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影响。

其次,注重空间研究的多维度、多重要素分析。空间本身就是一个有机整体,一方面,考虑到存在空间尺度和空间分割问题,研究空间就需要考虑不同区域主体内部和主体之间溢出的内容,这体现了空间研究主体视角下的开放性;另一方面,任何尺度的空间都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分析不仅要关注资本、劳动力、技术、资源和能源等经济要素,也要关注社会、文化、政治、生态等其他因素,这体现为空间研究因素层面的开放性。目前,国外学者通过邻里效应和网络效应分别考察了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要素对经济活动分布的影响。未来中国的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应该更具开放性,从多区域、多要素的角度,研究中国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扩宽空间研究的范围。

再次,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在宏观研究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微观机制的研究。通过运用与主流经济学、地理学、数理经济学等相关的微观经济分析理论,研究空间要素配置主体的经济行为,能够揭开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本质,解释现实的空间不均衡现象。中国的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较晚,尚未形成比较统一的理论体系,缺乏基于中国经济活动现象的微观机制的研究,更多的是借鉴国外的研究,应用到解释中国的经济活动。由于缺乏对空间要素多维性的考虑,使得一些理论研究难以有效对经济活动的现状做出合理解释。未来中国的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应该在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纳入中国异质要素的空间经济的微观经济机制。

最后,对区域和城市经济的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进行有效创新。《手册》第1—5卷总结了很多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手册》第5卷对研究方法论的总结,启示我们要对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的方法进行有效创新,尤其是应充分重视评价性研究。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除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外,城市区域内部的差异问题也在逐渐凸显。如何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解释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并对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政策做出评价,应该成为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特别是,如何对区域和城市发展政策做出正确评价,这需要通过创新方法论来科学地研究政策效应。

作者简介:郝寿义,男,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3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