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三角一起走过的10年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张娜 作者:admin 责编:
从黄三角提出概念到规划再到现在上升为国家战略,张卫国为之奋斗了10年。
张卫国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承担过10余项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获得过省级以上政府科研奖励10余项,1999年以来连年主编《山东经济蓝皮书》。
讲起十年来自己与黄三角的缘分,张卫国自豪中带着一份谦虚。山东社科院每年无论是报给省里还是报给国家的计划选题,几乎都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的题目。
张卫国回忆,“不管这个选题最后是否进入计划,我们每年都要提。”为了把这个课题做好,他们和市委调研室和政府调研室经常一起办公。
“我们经常派人过去帮他们决策、咨询。他们为我们调研提供办公场所、资料以及调研现场的一些时政信息等。”这些已经形成一个学者型的生态群落。“我们本身先有学者型的生态群落,然后去搞黄三角的高效生态研究。”
张卫国所在的山东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是山东省唯一一家高效生态经济研究基地的挂靠单位。
山东省生态经济的重点研究基地也在经济研究所,而张卫国本人是基地的首席专家。正因如此,在山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机构设置中,专门有一个生态经济研究室,这在地方社科院里并不多见。山东社科院在经济所里有两个重点学科,其中的一个学科就是生态经济研究学。所以,你会发现,在张卫国的单位里,现在中青年学术骨干都以搞生态经济见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现在山东省生态经济研究基地的课题很多,作为首席专家,张卫国参与黄三角的产业、区域规划、发展战略等许多选题的调研。
张卫国亲自参加过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前期调研,参加过山东半岛城市群的调研,这些都在黄三角覆盖范围内。不仅如此,他还曾参加了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执笔与起草。参加了山东省的“一体两翼“战略的前期调研和《黄河三角洲和鲁南经济带发展战略比较研究》的调研,一直到黄三角规划出台之前。
可以说,张卫国从参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前期调研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到论证,十几年来,他的脚步紧跟黄三角的发展。
让张卫国最难忘的是他参与了山东省委、省政府的“一体两翼”调研。关于山东怎样把黄三角拓展成为一个环渤海地区的大概念,他给当时的省委书记、省长写了一个呈阅卷,几个月后,省里就在东营开会,将烟台、莱州、淄博、潍坊等市纳入黄三角区域规划范围内,这是他最早给省里提的内部建议。当时,是在省委书记与省长征求意见的会上提的。对《黄河三角洲和鲁南经济带发展战略比较研究》,省委书记予以批复。
在张卫国看来,无论做任何一个规划,首先,一定要把思想与科学决策摆在第一位。仅仅从利益出发,这个事情是办不成的,前期的科学论证很重要。其次,一定要有一个比较好的程序安排。如果乱了程序肯定是做不成的。如果没有具体的规划、没有周密的调查研究和战略,概念的提出,就会拖拉很长时间。第三,千万要避免恶意竞争,如果个人想个人的就会是一盘散沙。因为区域的整体开发一定要合作竞争,不要恶意竞争。
黄三角成为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后的新增长点,未来它的爆发力在哪里?
对此,张卫国说,黄三角的开发建设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起点高,定位在高效生态就等于它一定要把研发和世界市场放在优先位置考虑,这样就不可能像珠三角和长三角那样长期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是V型曲线,发展一些传统的工业,然后再去换代更新,再去清除污染。
“现在我们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开始就是高起点发展高效生态,环境保护,这是国内两个大河三角洲和世界其他很多三角洲比不了的。另外,黄河三角洲的独特优势是它在整个环渤海地区,正好处在三级地域之中的金三角地带。一个是京津冀,一个是环渤海。它将来在产业结构的构建上,不论是对东北亚、日韩、辽东南还是对天津滨海新区,它都站在了专业化分工很有利的战略地位上。这是任何地区都替代不了的。
“专门搞高效生态农业、高效生态工业与高效生态服务业,好像进入了一个三角无竞争领地,这个爆发力相当强。”张卫国说。
山东省作为全国经济总量前三甲的人口大省,黄三角是它的一个独特的桥头堡和平台。其他三角洲散布着很多的城市,这些城市中间距离很长,空间布局比较散。而黄三角的空间布局比较集中,就是环渤海湾,另外,它的海洋与陆地资源非常好,人均耕地,有的县达到9亩,而环渤海湾的海洋资源不仅有在水域里的生物资源,石油与天然气资源,还有错落有致的沿海海岸线,深水大港与小港都可以错落有序地建立,这些都是其他三角洲无法比拟的。
张卫国认为,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环渤海湾这块一定是山东省未来10到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地。
“这是一个高效生态经济区,它在实现城乡一体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方面会走在全国的前面。它甚至可以成为东亚地区、世界上经典的一个崭新高地。”在张卫国看来,黄三角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功能上,它在整个环渤海地区都是一个亮点。它会给人类开发高效生态的大河三角洲创造一个崭新的模式和路子。它在中国未来的科学发展道路上、又好又快发展道路上、发展方式转变上、低碳经济上,一定是走在前面的排头兵。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