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思路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盛广耀 作者:admin 责编:
“十二五”及到2020年期间,西部大开发将进入全面深入推进的第二阶段,开发的总体思路应当由“夯实基础”向“力求突破”转变。应该注意的是,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中,资源型、初加工型工业比重较高,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西部地区不能长期依赖于资源产品的输出,要防止陷入“资源陷阱”。不可否认,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将长期存在,但其基本公共服务应当接近全国其他地区乃至均等化,使全体人民平等享有发展的权利。在开发重点上,西部地区应由以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核心,向在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体系为核心转变。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西部地区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当前,西部大开发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十二五”及到2020年期间是西部地区立足新起点、形成新突破、迈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在新形势下,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明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定位、重点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努力在新的起点上,推动西部大开发迈出更大步伐,形成新的发展机制,构筑新的竞争优势,取得更大的成就,使西部地区的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和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阶段性调整一个基本思路
“十二五”及到2020年期间是西部地区立足新起点、形成新突破、迈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应尽最大努力保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趋势的延续,巩固近些年来其良好的发展势头,使统筹区域发展进入到缩小地区差距的轨道;在“十三五”时期,继续稳步全面推进,显著缩小西部地区与东中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性突破。这既是西部地区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要求。
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新的战略思路,有必要立足于新的起点,对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路进行调整。“十二五”及到2020年期间,应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深入推进、加快发展”这一主线,全面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西部大开发迈出更大的步伐,取得更大的成就,使西部地区的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和水平,在缩小地区差距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抓住三个有利时机,增强六个发展能力
第一,抓住国际间、地区间产业调整与转移加快的有利时机,推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一方面世界制造业持续向中国转移,这一趋势仍没有改变;另一方面,东部地区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压力很大,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加快。西部地区要素成本低,资源丰富,经过多年的发展,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产业发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近年来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产业转移承接地。这为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应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有序转移,积极鼓励和引导西部各地根据各自的特点承接产业转移,把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作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一项重要战略。
第二,抓住西部地区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的有利时机,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从总体上看,正处于由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而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已进入中期阶段。按照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阶段发展规律,进入中期发展阶段后,工业化和城镇化具备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一般情况下将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将维持较长的一段时间。这一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联系更加紧密,工业化与城镇化将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全面进步。近年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的实际情况与这一阶段发展规律是相符的。可以预计,“十二五”及到2020年期间,在发展环境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西部地区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和发展基础,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第三,抓住金融危机后经济振兴和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推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民生工程建设。国家在扩大内需中所确定的若干重要举措,如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正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也是西部地区亟待解决的急需领域。这些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中,其投资的重点很大部分是在西部地区,其中明确提出了用于西部地区的工程和项目,如游牧民定居工程;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等。西部地区应抓住国家扩大投资需求的有利时机,争取更多国家财政支持,在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取得更大突破,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增强长期发展能力,推动西部地区的持续快速发展。
同时,要继续增强六个发展能力,即继续壮大优势产业发展,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继续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增强公共服务能力;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保障能力;继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增强科学发展能力;继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三、着力实现五个战略性转变
第一,在开发思路上,由夯实基础向谋求突破转变。“十二五”及到2020年期间,西部大开发将进入全面深入推进的第二阶段,开发的总体思路应当由“夯实基础”向“力求突破”转变,其核心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步伐,保持快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发展速度,在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差距、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上实现转折性突破,最终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上实现实质性突破。
第二,在开发模式上,由以资源型为主向以加工制造型为主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地区发展要发挥资源优势,但不能长期依赖于资源产品的输出,要防止陷入“资源陷阱”。目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中资源型、初加工型工业比重较高,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在工业化初期这种情况较为普遍,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患上了资源依赖症,就会掉入发展的陷阱。为防止这种情况,今后西部地区在开发模式上应该有所转变,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完善产业配套,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促使产业结构由资源开发型向加工制造型转变,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竞争力强、具有西部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三,在开发机制上,由政府为主向政府支持引导与市场机制共同推动转变。要把政府支持引导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制定相应的投资引导措施,鼓励、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入,形成多元化开发的格局。
第四,在开发目标上,由单纯的经济发展向更加重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转变。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承认,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将长期存在,但在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以及人居环境方面应该有大的迈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应当接近全国其他地区乃至均等化,使全体人民平等享有发展的权利,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最终目标是在人均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范围的同时,居民综合生活质量趋于平衡。
第五,在开发重点上,由以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核心,向在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体系为核心转变。发展是西部大开发的第一要务,在继续完善西部地区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应着力增强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资源型特色优势产业,继续发展壮大能源及化学工业、重要矿产开发及加工业、特色农牧业及加工业等资源型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力量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非资源型现代优势产业,积极扶持培育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规划发展一批重点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促使产业发展达到新的水平。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