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经济
城镇化进程中的能源供应体系变革研究时间: 2016-07-01信息来源:肖宏伟 作者:hjr_admin 责编:
[内容提要]本文在分析城镇化发展对能源供应体系变革提出新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应从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优化能源供应布局、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发挥农村生物质资源优势等方面对城镇和农村能源供应体系变革采取新举措,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能源保障。[关键词]城镇化 能源供应体系 可再生能源 分布式能源
中图分类号:F29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670(2015)02—0013—3
基金项目: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能源消费结构的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统计研究》(13BTJ022);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国家低碳创新体系建设研究》(14BGL099);③国家科技部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项目《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与适应策略》(2012CB955700);④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统计测度、国际比较与影响因素研究》(2013LD03)项目成果。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我国城镇化正进入快速发展期,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升到2013年的53.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镇化发展方式及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势必带动能源供应结构调整,并对能源供应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城镇化对能源供应体系变革的新要求
(一)节能减排压力加大要求增加清洁能源供给
加强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城镇化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新型城镇提质扩容的必由之路。“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到2015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0%。但2011-2013年部分指标完成情况落后于时间进度要求,形势十分严峻。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我国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同时受国内能源供给能力和环境容量的制约,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能源环境瓶颈约束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压力加大,亟需构建新的能源供应体系,为低碳城镇化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保障。
(二)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要求发展分布式供给模式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76%的煤炭资源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80%的水能资源分布在西南部,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陆地风能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的“三北”地区。而我国主要能源消费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能源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群之间交通用能、城市中心区、市区、县城、中心城镇、产业园区和偏远农村的生产生活用能将直接面临考验,跨区域大规模供电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持续稳定用能带来挑战。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仅依靠传统煤炭、石油、电力能源供应,已经难以满足城市生产生活需求,必须大力建设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可再生分布式能源供给体系,才能满足未来城镇发展需求。
(三)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要求能源供应结构优化
社科院和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显示,2013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29.9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0.3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13地均创下“历史纪录”。部分地区每年出现霾的天数在100天以上,个别城市甚至超过200天。多次反复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给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由于我国现有的资源状况和煤炭资源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给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改变,要想从源头上切实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需要加快能源供给结构优化。
(四)自身能源供应短缺要求加大能源供给合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能源全球化进程正在加速,能源革命在全球展开,将对能源市场和能源贸易带来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美国页岩气革命为首的能源革命,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抢占新一轮能源变革和能源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和自身能源供应短缺的国家,能源安全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能源就开始供不应求,到目前为止,这种形势愈演愈烈。在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能源需求增加的背景下,给能源供给安全带来挑战。全方位加强国际能源合作,保证一次能源进口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
二、城镇能源供应体系变革举措
(一)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控制煤炭供应总量
据国家能源局预测,到202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仍将占到60%左右。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发生改变。在当前煤炭消费总量大,未来还将增加的情况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城镇能源供应体系变革的主要内容。一是推广先进的型煤生产应用技术,提高炼焦精煤、高炉喷吹用煤产品质量和利用效率。二是限制劣质煤的供应,一方面通过提高国家商品煤质量标准限制劣质煤进口,另一方面限制国内劣质煤的开采和使用范围,迫使煤炭生产企业向社会提供优质清洁的商品煤。三是根据不同城镇的规模大小和功能定位,实行城镇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进一步强化煤炭清洁化要求。
(二)优化能源供应布局,支撑城镇交通运输网络
交通是城镇化、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引领和支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枢纽,随着城镇交通运输网络的全面铺开,未来交通用能将大幅增加,亟需优化能源供应布局。一是在建成“八交八直”的西电东送输电通道的基础上,营建超导电缆系统,满足城市群之间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电力供应。二是在以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为骨干,以普通公路为基础,有效衔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多层次快速交通运输网络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和建设加气、充电等能源供应配套设施,满足城市群内部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能源供应; 三是在以铁路、公路客运站和机场等为主的综合客运枢纽,以铁路和公路货运场站、港口和机场等为主的综合货运枢纽的基础上,完善电力、加油站、航油、充电站等多种能源供应体系,满足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能源供应。四是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交通规划的基础上,完善周边风能、小水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供给利用,建立充电站、充电桩、加气站等小型能源供给配套设施。
(三)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障城镇能源供给多元化
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保障城镇能源供给的必然选择,需要稳步推进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来保障城镇能源供给的多元化。一是加快水电建设步伐,将西部丰富的水力资源送到东部经济发达但能源资源缺乏的地区,实现“西电东送”和“全国联网”。二是加强风电开发规划管理,合理配置并网项目与分布式项目,对发展风电导致的电网成本上升进行补偿。三是大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降低对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的依赖程度,为新型城镇能源供应提供保障。
(四)深化区域能源合作,拓宽城镇能源供应渠道
为避免能源供应来源单一,须深化区域能源合作,拓宽能源供应渠道。一是完善与俄罗斯、委内瑞拉等能源产地政府的高层对话交流机制,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沟通协调,构建更加稳定的能源资源合作关系。二是推动区域能源项目规划和重大项目的衔接,加快形成互通互联的能源基础设施保障体系、互惠互利的资源开发利用合作体系,保障我国能源稳定供应。三是继续坚持“走出去”战略,支持中石油、中石化等重点能源企业,开展与能源产地的投资合作,加快推进重点合作项目建设。四是进一步推动城镇能源供应向大企业集团转移、向优质能源地区转移,完善跨区域的能源运行保障体系建设。五是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创新合作方式,推动大用户直供、点对点供应、能源互保等合作形式,提高重点城市群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三、农村能源供应体系变革举措
(一)以分布式就地供应模式为主,满足农村能源广覆盖
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的影响,我国农村能源资源分布不均。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会发生相应变化,能源消费需求亦会相应增加。为保障广大农村居民的能源消费需求,农村能源供给应以分散式就地利用为主,充分利用我国农村能源资源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在农村、林区、牧区、海岛积极推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设,解决偏远地区生活用能问题。
(二)以集中式供应模式为辅,探索农村节能新路径
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村节能工作形势不容忽视,利用农村居民和农村能源资源相对集中的优势,探索集中式供应模式,为农村节能开辟新的路径。一是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对机组进行改造和扩容,提高发电效率。二是实现水电站自动监控,提高水电站的集中管理水平;三是满足周边农村用电需求,实现水电农村电气化集中供应;四是加大电网改造,网络建设,农网改造,水电站并网运行等农村水电供应设施建设。
(三)充分发挥农村生物质资源优势,大力供应生物质能源
我国农村可利用的生物质资源种类繁多,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传统生物质能人口最多、数量最大的国家。要想突破农村能源供应的瓶颈需要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供应。一是支持发展秸秆、垃圾焚烧和垃圾填埋发电,建设一批秸秆发电站和林木质发电站,扩大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生产能力。二是出台价格补贴和发电上网等特殊优惠政策,扶持生物质能源发展。三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开发应用沼气、热解气化、生产酒精、热解液化、直接燃烧的工业技术和速生林的培育等关键技术。
(四)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创新绿色农村能源供应
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创新绿色农村能源供应的有效途径。一是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根据农村当地经济、生产和生活废弃物资源条件,合理布局农村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推广秸秆固化成型示范、秸秆气化开发利用、秸秆液化示范技术、沼气发电利用等技术,积极引导农村能源产业化。三是因地制宜开展绿色能源示范村工程,加快农村沼气、秸秆等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微水能等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创新绿色农村能源供应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国宝. 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构筑我国能源供应体系 [J]. 宏观经济管理,2009(04).
[2]张国宝. 积极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 [J]. 宏观经济研究,2009(04).
[3]赵庆波. 国家电网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J]. 电力技术经济,2009(05).
[4]张雷,黄园淅,马蓓蓓,杨波.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能源供应时空协调研究 [J]. 国际石油经济,2009(07).
[5]锦坤. 以核心要素促进能源供应体系可持续发展 [N]. 中国电力报,2011—03—21(007).
[6]夏丽洪. 以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能源专家曾兴球谈《中国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 [J]. 国际石油经济,2012(11).
[7]王晓岚. 构建清洁安全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 [N]. 中国能源报,2013—03—18(004).
[8]王美玲. 新型城镇化助推能源体系变革 [J]. 中国投资,2013(05).
[9]肖宏伟. 2013年~2020年能源需求预测及对策建议 [J]. 宏观经济管理,2014(01).
[10]林火灿. 清洁能源发电将成我国能源供应重要支撑 [J]. 广西电业,2014(03).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谢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