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经济
煤炭行业脱困的关键在于行业整合时间: 2016-07-01信息来源:李继峰 陶丽萍 作者:hjr_admin 责编:
[内容提要]我国煤炭行业告别“黄金十年”,目前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产销量下降、价格持续下滑、库存居高不下、企业利润大幅减少。虽然国家对煤炭行业实施了一系列脱困政策措施,但效果并不显著,整个行业运行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煤炭行业经营困难是多种因素共同叠加作用的结果,但作为矿业行业的自身特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本文认为,煤炭行业脱困既不能依靠行政手段控制产量,也不能依靠减税来降低企业负担,需要通过三步走整合战略实现良性发展。[关键词]煤炭行业 脱困 行业整合
中图分类号:F4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670(2015)07—0037—3
一、煤炭行业经营困难原因分析
我国煤炭行业目前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自2012年5月份以来,我国煤炭经济下行态势已经持续了近3年,企业经营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2015年以来,煤炭产销量下降、价格持续下滑、库存居高不下、企业利润大幅减少。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今年前两个月,90家大型企业亏损131亿元(去年同期赢利112亿元),亏损面80%以上,煤炭市场经营陷入了本世纪以来最严峻的危机时刻,煤炭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困难。虽然国家对煤炭行业实施了一系列脱困政策措施,但效果并不显著,整个行业运行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目前煤炭行业的困难是多种因素共同叠加作用的结果。
(一)产能严重过剩,煤炭库存高
在“黄金十年”里,伴随着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煤炭企业加速了产能的布局和扩张。自2006年以来,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3.31万亿元,产能建设严重超前。国内现有煤矿产能40亿吨,在建煤矿产能10亿吨以上,还有部分违规建设的产能,即使考虑今后一个时期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全国煤炭产能过剩的问题仍十分突出。截至3月末,全社会煤炭库存已经连续39个月超过3亿吨高位,去库存任务艰巨。3月末,煤炭企业存煤约9000万吨,比年初增加343万吨,增长4%;主要发运港口煤炭库存为4955万吨,同比增加857万吨,增长20.9%;由于市场供应充足且价格不断下行,下游主要电厂采购意愿较低,存煤6281万吨,同比减少665万吨,下降9.6%。同时进口煤仍然维持一定规模,对国内市场冲击依然不容忽视。
(二)下游需求增长乏力,煤炭消费低迷
受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节能环保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煤炭等基础能源消费缺乏强力支撑,动力不足,需求整体疲软。今年第一季度全国煤炭产销量、消费量均出现负增长,其中煤炭产量8.5亿吨,同比下降3.5%;煤炭销售量8亿吨,同比下降4.7%;煤炭消费量约9.19亿吨,同比下降4.8%。具体表现为:一是下游行业整体低迷,煤炭需求下滑,其中四大耗煤行业中,电力行业煤炭需求下降7.3%,钢铁行业下降2.6%,建材行业下降6.3%,化工行业增长11.1%。二是清洁能源挤占市场份额。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步伐正在加快,节能减排力度逐步加大,国家支持清洁能源发电的优惠政策相继出台,风能、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对火电替代加快。
(三)市场恶性竞争
尽管主管部门鼓励煤电企业签订中长期合同,并且煤炭、电力企业在国家发改委协调下,按季度定价模式完成了2015年年度合同的衔接工作,但由于缺乏监管措施,受现货市场成交价格低于长协价格以及电力企业加大现货采购比重的影响,年度长协合同根本无法执行,各大煤炭企业竞相推出优惠等变相降价的方式进行促销,为争夺市场大打价格战,陷入恶性竞争,致使煤炭价格呈螺旋式持续下滑。降价不但没有起到拉动需求和降低库存的目的,反而加速了煤炭生产企业经营状况的进一步恶化,煤炭行业脱困更加困难。
二、煤炭企业难以脱困的深层次原因源于行业特点
煤炭开采业与下游制造业存在较为明显的经济性差异。煤炭行业有两个主要特征: 一是产品同质化。在市场上,具有差异化的产品才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作为自然资源开采业,煤炭品质主要取决于所占有的资源品位,与生产技术等关系不大。基于这样的行业特点,企业增强产品竞争力的手段只能是降低生产成本。这也是为什么小煤窑、没有社会负担的私营煤矿比国有煤矿、地方煤矿更具有竞争优势的根本原因。二是生产投入以前期资本投入为主。只要前期投资形成了产能,企业的开采活动受其他投入的约束相对较小,可灵活调整产量,甚至是超产能生产。调研显示,国内井下采煤可根据需要超过核定产能25%,露天矿可超50%。
煤炭的行业特征、完全竞争的供应格局、产能严重过剩和市场需求萎缩四方面因素叠加,导致煤炭行业陷入泥潭难以自拔。由于国内煤炭行业中既有国有超大型煤炭集团,也存在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市场供应充分竞争。除了神华、中煤等大型央企在市场价格上有一定影响力外,绝大多数企业都是价格接受者。基于煤炭产品的同质性和容易超产能生产的特点,企业增加盈利的唯一方式就是尽可能地压低成本、增加产量,扩大市场份额;同时,产能过剩也必然加剧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令市场价格持续走低。但是即使如此,只要企业有现金流、只要边际生产成本(可变成本)比市场价格低,企业就一定会继续增产。即使神华等央企率先减产,所腾出的市场份额也会被其他企业侵占,而无助于整个行业的脱困。
此外,我国煤炭行业以国有企业为主导,而国有企业又承担着企业办社会的职能,由于涉及580多万职工的就业问题和其他社会责任,煤炭企业的退出相当困难。即便部分煤矿已经亏损,也还要继续坚持生产,甚至为了摊薄吨煤成本还会超能力生产,最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三、2015年煤炭行业走势判断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在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加大、淘汰落后产能措施持续发力及高耗能产品产量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下,预计2015年国内煤炭供大于求的格局难以改变。国际煤炭市场供求总体宽松,进口煤依然拥有价格优势,国内煤炭价格继续下行的压力较大。
(一)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态势难以改变
近期国家加大力度治理违法违规建设生产、超能力生产和不安全生产,对控制煤炭总量、稳定煤炭经济运行将起到积极作用,但煤炭产能过剩的压力依然存在。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经济由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继续推动,煤炭需求将进一步减少,煤炭经济仍将保持低位运行态势,煤炭企业经营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将进一步显现。
(二)受进口低价煤影响国内煤价继续下行的压力依然较大
当前世界经济整体复苏缓慢,国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态势难以改变,同时,国内为减少碳排放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煤炭需求将继续放缓,价格将继续承压。受此影响,国内煤炭价格短期内难有起色。
四、煤炭行业应由完全竞争转变为垄断竞争格局
由于煤炭行业的产品和运行特性,构建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并不利于整个市场的有序发展,反而会导致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过大,而千方百计地压低成本,忽视在环保、安全生产、采后治理等方面的投入; 同时企业超产能生产也会使单位产出所动用的储量过大,造成隐形的资源浪费。这些都显著不利于煤炭行业未来的长期健康发展。
同时,预计前期煤炭行业累计投资释放的产能基本可以支撑未来的需求峰值,因此煤炭领域的投资应该从扩大产能向优化供应格局、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转变。
参考国际上石油、天然气、铁矿石和煤炭等的供应格局,本文认为作为自然资源开采行业,我国煤炭行业应该抓住当前低价时机,形成以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结合的混合所有制大型现代企业,稳定国内煤炭市场。
国际上这方面的成功案例就是美欧石油公司与OPEC国家石油公司的合作。1986年国际油价暴跌50%,使非OPEC国家的石油生产受到重创,1986年美国主要产油区俄克拉荷马州和德州的原油产出分别下降了8.3%和7.1%。此后,美国及欧洲石油公司转变了原来与0PEC 竞争的策略,开始与OPEC国家石油公司进行合作,构建利益共同体,逐步形成了垄断供应局面。此后近30年时间里,随着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这一垄断格局表现相当稳定,即使伊拉克战争、911事件、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等影响供求的重大突发事件也没能从根本上动摇这一格局。在垄断竞争的市场规则下,限产保价策略得到长期有效的实施,油价因此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
参考国际石油供应格局,一方面基于垄断供应的定价原则,可以完全改变当前国内煤炭企业的盈利模式,有助于煤炭产量控制在合理水平,同时帮助价格逐步回升;另一方面国家可加强对煤炭行业的管理,确保企业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生产安全方面的持续有效投入,全面提升煤炭行业的生产管理水平。
五、煤炭行业脱困的建议
我国能源禀赋的特点是“富煤、缺油、少气”。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随着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占一次能源比重将会逐步下降,但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体能源。根据国家能源规划,到2020年、203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仍将占62%和55%以上,我国“煤为基础、多源发展”的能源方针不会改变。
当前,整合煤炭行业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同时也面临着一定挑战。推行煤炭行业企业重组整合,在下定决心的同时,更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确保顺利过渡。具体而言,煤炭行业整合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实施三步走整合战略:第一步,参考国际矿业的商业模式,强力整合现有散乱的供应格局。建议采取混合所有制,以国有资本为主,吸收民营资本,按照现代企业治理模式,组建两三家特大型煤炭开采集团,全面负责全国煤炭的开采洗选工作,形成根据需求合理释放产能的良性供应格局;第二步,加快建立完善的煤炭开采、采后处理以及环境治理方面的行业标准体系,并严格监督执行,确保煤炭资源得到合理开发、环境得到有效治理;第三步,建立科学的税收体系,理顺企业、国家和地方三者的利益分配,协调好煤炭资源利用、矿山环境恢复、二氧化碳减排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综合而言,维护煤炭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避免供应和市场价格大起大落,保持整个产业链的平衡,对于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维护国家中长期能源安全的基础。我国应抓住当前煤炭需求低迷、煤价持续低位的时机,加快推进煤炭资源的整合,在生产环节实现“国进民退”,在资本环节实现“国民共赢”,促进煤炭行业未来的合理有序发展。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陈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