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经济
关于提升我国大宗资源类商品定价权的思考时间: 2017-03-16信息来源:宋琳 邢珺 作者:hjr_admin 责编:
【摘要】我国是大宗商品的进口大国,但同时又是大宗商品定价的弱国。我国大宗资源类商品由于在定价权方面的缺失所遭受的损失备受关注。基于大宗商品及定价权的含义,对我国大宗资源类商品定价权缺失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所面临的机遇提出提升大宗资源类商品定价权的建议。【关键词】大宗商品 定价权
【中图分类号】F7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25(2015)05—0008—03
【收稿日期】2015—03—1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形势下防范金融风险研究”资助(编号:08BJY155)。
【作者简介】宋琳(1981.8—),男,汉,辽宁辽阳,山西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组织治理;邢珺(1988.12—),女,汉,山西忻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
doi:10.14076/j.issn.1006—2025.2015.05.02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我国已成长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与此同时,进出口规模的日益扩大也使我国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不断提高。虽然从数量来看,我国在重要资源类商品进出口总量方面均在国际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进出口定价上始终受制于人,处于“中国买什么什么涨,中国卖什么什么跌”的尴尬境地。中国企业缘何与商品定价权“失之交臂”,我国如何充分发挥自身出口规模优势, 增强对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定价权和控制权,减少国际价格波动对国内企业的负面影响等一直是外贸行业热切关注的问题。
一、何为商品定价权
(1)定价权是在议定商品价格时所拥有的主动权力
广义而言,定价权就是在议定商品价格,包括商品买进价格和卖出价格时所拥有的主动权力,国际定价权是指在某种商品上的定价得以影响甚至左右国际市场对该商品进行定价的能力。国际市场定价权体现了一国在全球产业链中所处的地位,也可以反映出利益的分配格局。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在某一特定时期,价格更容易受到供求关系的制约。也就是说,商品的供求状况是由买卖双方市场的激烈竞争程度决定。商品生产市场的竞争程度高,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这时定价权在买方,反之,如果卖方高度垄断,或消费市场竞争程度高于生产市场,在此背景下,即使出现供过于求,定价权也不一定会在买方手中。因此,商品定价权是供求双方综合经济实力较量的结果。定价权决定了利益的分配格局,夺取国际市场定价权的最终目的是获取高额利润。对于我国而言,定价权是指国家能够在合理的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形成过程中发挥积极影响力,避免遭受重大经济利益损失的能力。
(2)定价权的实质是利益分配权
业内专家认为,在信息对称、完全竞争和交易成本公正三个前提得以满足的条件下,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再加上国际市场上较高的交易成本,一些实力雄厚或者利益相关的企业会采取一定措施(主要是资本实力)对某种商品的国际贸易价格产生影响,促使利益分配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定价的获得不可能一蹴而就,夺取国际市场定价权的最终目的是获取高额利润。
(3)大宗商品价格主要通过国际期货市场或商业谈判确定
在国际市场上,初级商品贸易定价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国际期货市场上形成的商品合约价格,即基准合约价格加上该商品现货市场升贴水等费用来确定商品的国际贸易价格,另一种是由国际市场该商品主要供求方经过商谈来确定。全球主要商品价格中心大多聚集在美国和英国,如美国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伦敦国际金融期货及期权交易所(LIFFE)的期货价格反映国际原油、黄金、白银等价格走势;纽约期货交易所(NYBOT)、洲际商品交易所(ICE)、伦敦金融期货交易所(LIFFE)和英国利物浦棉花交易所价格反映国际原糖和棉花市场价格走势;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货价格反映国际铜、铝、锌、镍、锡、铝合金等有色金属价格走势,是国际有色金属定价中心。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是主要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豆油、豆粕、贵金属等价格参考中心;新加坡交易所(SGX)是国际燃料油价格参考中心;新加坡商品交易所(SICOM)和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lV)是国际橡胶交易中心。
二、我国大宗商品定价权缺失的原因
(1)占据国际分工产业链的低端环节
在当今国际分工产业链中,谁占据核心技术、规则制定能力、稀缺资源、品牌等国际贸易中的“要害”部位或环节,谁就拥有优势,掌握产业链的定价权。如果不拥有研发和销售渠道等产品增值能力, 而只是处于简单加工环节,那么需求量越大,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就会越高,也就无从谈及定价权。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存在“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中国卖什么,什么就跌”的现象反映出我国在全球分工中所处地位低下。当既不掌握上游资源和设计研发,又无法控制下游制成品销售网络和渠道,仅靠低劳动成本,在全球产业链中部的最低环节开展加工制造业时,就注定无法拥有商品的定价权。被国人引以为豪的处于“微笑曲线”中端的加工制造业,只不过是国际产业链分工中利润最薄的一环。从目前我国进出口商品构成来看,大量进口资源性产品,大量出口工业加工、制成品具有典型的世界工厂或加工厂特征。在此发展模式下,由于缺乏创新能力和品牌效应, 很难获得与生产主导权相匹配的贸易主导权。原因很简单:商品定价权不会因为中国是某些商品的最大买方或卖方而自动获得。
(2)进口需求和出口供应缺乏弹性是导致定价权缺失的症结所在
我国无论在进口或出口方面均无法获得定价权,从表象看是由于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强劲和向国际市场的供给过剩所致,但更深层次原因则在于国内相关行业,如钢铁、有色冶炼加工、大豆压榨业等产能严重过剩,导致在进口方面对铁矿石、石油、铜、大豆、棉花、糖等大宗商品需求刚性过强;在出口方面则由于国内资源性开采加工行业以及低端制成品生产行业产能过度扩张,企业间恶性价格竞争和毫无节制的出口,导致对国际市场的供给刚性大大增加,使稀土等资源类出口商品价格长期与其稀缺性相背离。同时,行业集中度低也是影响我国定价权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参与大宗商品国际贸易的企业太多,平均规模普遍较小,很难形成有效的统一定价联盟,国内单个企业的声音很容易被湮没,企业在谈判能力方面很难与国际大集团抗衡。
(3)缺失有效避险工具使我国企业处于劣势竞争地位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全面建立国家层面的大宗商品战略库存和企业层面的商业缓冲库存机制,企业难以通过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弱化商品进出口活动的需求刚性与供给刚性,降低对境外市场的依赖程度。另外,企业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措施,不善于利用国际期货市场进行保值和规避价格风险。从硬件来看,国内缺少与国际市场在规章制度、交易规则、合约标准、结算、实物交割等方面完全对接的保值和对冲交易风险的期货交易场所,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企业提高进出口商品的议价能力。
三、提升我国大宗资源类商品定价权的路径
(1)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坚决削减过剩产能尽快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竞争中的地位,单纯在劳动成本上面下工夫的中国制造已经走到尽头,不会因为中国是某些商品的最大买方或卖方而自动获得商品定价权。降低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应真正从源头抓起,削减产能过剩,严控新增产能,将提高产业集中度落到实处,降低需求和供给的刚性,加强国家对相关产业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力度, 产业政策的出台应与国内外市场发展、进出口政策以及上下游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相协调,保证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2)建立健全战略商品储备和缓冲库存制度
建立健全重要资源的战略储备制度可以有效缓解国内资源的供求矛盾,稳定市场价格。但由于我国的战略储备缺位,企业的购销价格弹件相对较小,即使在市场价格水平处于低位时也不得不卖,在市场价格水平处于高位时也不得不买,从而陷人“买什么什么涨,卖什么什么跌”的怪圈。而商品定价权以拥有巨大商品贸易量和库存量为依托,只有具备一定数量的缓冲库存,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某些大宗商品的短期供求关系变动,以商品供需的时间错位来换取价格空间的主动。因此,我国应尽快完善大宗商品战略储备制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大宗商品国际价格波动对国内相关企业的负面影响。
(3)利用国内税收政策调节重要资源类商品进出口规模
为遵守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减少某些国家利用WTO规则对我国为配合宏观经济调控和节能减排目标所采取的“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限制措施的指责,除了继续推进和运用现行的出口限制措施外,还应加大运用国内税收政策的力度,高额征收资源税和环境保护税,通过加大稀缺性资源的开采成本,在保护国内矿藏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同时,调控国内稀缺矿产品市场供求,提高产业链相关环节的市场集中度,控制稀土等资源性矿产品在开采、加工规模和出口数量等环节的过度扩张。
(4)建立统一对外的进出口企业联合与协调机制
建立进出口企业联合采购或销售联盟,统一对外,提高对等议价能力。大中型企业间应建立统一对外的进、出口联合机制集中对外签约,或考虑实行公开市场拍卖制,价高者得,减少中间环节。同时要成立具有公信力和去行政化的行业协会, 真正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桥梁和协调功能,一方面为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维护企业利益,代表企业进行对外谈判和交涉,协调、优化行业内成员企业的货物进出口数量、渠道和进出口定价方式,杜绝国内企业竞相抬价或压价。另一方面要积极向政府表达、反馈企业意愿和诉求,对政府相关产业和进出口政策施加影响。
(5)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从长远来看,构建长期稳定的原料供应产业链是我国企业打破国际寡头垄断的必由之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只有积极鼓励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通过参股、投资控股等多种方式,加大勘探开发和收购海外矿产、油气资源的力度,构建长期稳定的原料供应产业链,最大限度降低原料成本,拓宽重要商品进口供应渠道,才有可能摆脱受制于人和屡屡丧失“话语权”的尴尬处境。目前国内主管机构已经充分认识到稀缺性资源对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已开始着手对混乱的商品进出口秩序进行整顿。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在波动日趋频繁的国际市场上充分利用贸易大国地位,降低进口需求和出口供应刚性,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积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使更多企业走出国门,深化境外资源互利合作。
【参考文献】
[1]范林泉. 我国争取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困境及路径 [J]. 现代商贸工业,2014(9):58.
[2]吴朝阳. 中国大宗进口商品国际定价权缺失原因及优化 [J]. 现代经济探讨,2011(11):65—69.
[3]金永. 中国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J]. 特区经济,2009(4):209—210.
Thinking on Improving Pricing Rights of China’s Bulk Resource—type Commodity
SONG Lin1 XING Jun2
(1.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aiyuan Shanxi 030006;
2.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29)
【Abstract】China is a big country of importing bulk commodity while a weak country of bulk commodity pricing. China’s bulk resource-type commodity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due to the lack of the pricing rights. Thus,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bulk commodity and pricing righ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 of the lack of pricing rights,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pricing rights according to the opportunity.
【Keywords】bulk commodity pricing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