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经济
全球铁矿石定价机制的演变历程和博弈分析时间: 2017-03-16信息来源:徐唯燊 作者:hjr_admin 责编:
【摘要】2008年起,全球铁矿石定价机制开始不断进行调整。在简要介绍全球铁矿石市场分布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描述和分析了全球铁矿石定价机制从“长协价”到“季度定价”、再到“月度定价”的演变历程,并对铁矿石供需双方的议价决策进行了博弈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关键词】铁矿石 长协价 季度定价 月度定价 博弈分析
【中图分类号】F7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25(2015)06—0006—04
【收稿日期】2015—04—01
【作者简介】徐唯燊(1987.5—),男,回,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
铁矿石价格历来受到各方关注, 其价格合同年度谈判曾经是铁矿石供求双方较量的重点。目前铁矿石定价机制已经从“长协价”到“季度定价”再到“月度定价”经历了重要演变,在此背景下,作为铁矿石主要进口国的中国必须做出相应政策调整。
一、全球铁矿石市场分布基本情况
根据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矿产品摘要,2015)估计,全球铁矿石储量大约为1900亿吨,但铁矿石分布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其中仅澳大利亚和巴西拥有的铁矿石储量就超过了全球铁矿石储量的1/3,2014年全球铁矿石储量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铁矿石分布的非均衡性和铁矿石需求的广泛性促成了国际铁矿石市场交易形成。铁矿石是钢铁冶炼的主要原料之一,只要一国的铁矿石供给无法满足其钢铁工业需求,就必须到国际市场上购买。目前铁矿石主要进口国为中国在铁矿石主要生产国中, 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石品位相对较高,中国的铁矿石品位相对较低,平均品位不足澳大利亚和巴西铁矿石品位的一半。因此,虽然中国铁矿石产量很高,但依然是全球铁矿石最大进口国,其中2013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占到全球铁矿石进口量的64.3%。澳大利亚和巴西则是铁矿石最大出口国,其中2013年两国的铁矿石出口量超过全球铁矿石出口量的70%。基于运输成本因素,澳大利亚和印度的铁矿石出口主要满足亚洲市场需求,巴西的铁矿石出口主要满足欧洲市场需求。
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中,供给方和需求方相对集中,双方均具有较强的垄断力量。从供给方面来看,澳大利亚铁矿石市场主要由必和必拓和力拓两家公司垄断,巴西铁矿石市场主要由淡水河谷公司垄断,这三家公司被称为全球铁矿石市场三巨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际市场铁矿石出口主要由这三大巨头垄断。从需求方面来看,铁矿石需求国的钢铁企业组成了联盟,共同完成全球市场铁矿石采购行动。
二、全球铁矿石定价机制演变历程
(一)铁矿石市场的“长协价”机制形成
2010年以前,铁矿石供需双方主要使用“长协价”机制制定铁矿石价格。该机制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其主要内容是:铁矿石供给方和需求方签订长期(通常是5年~10年)合同,其中只确定供给量,并不规定价格。铁矿石交易价格通过年度谈判确定,该谈判通常于每年11月开始,由全球铁矿石主要出口国供应企业和主要进口国钢铁企业进行谈判。由于铁矿石市场结构相对单一,实际上的年度谈判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参与。全球铁矿石市场三巨头——必和必拓、 力拓和淡水河谷构成谈判一方,日本新日本制铁、韩国浦项制铁、德国蒂森克虏伯、法国于齐诺尔、欧洲安赛乐米塔尔等构成谈判另一方。
“长协价”机制形成之初,中国钢铁企业几乎没有参与过年度价格谈判,仅仅是作为“长协价”被动接受者。随着中国钢铁企业对全球铁矿石供需影响的逐步增强,从2004年起,中国宝钢开始代表国内钢铁企业加入到了铁矿石年度价格谈判队伍中。谈判首先由铁矿石供给方企业代表和需求方企业代表召开大量专业性会议,就市场供求情况进行充分沟通。其次由谈判双方对影响铁矿石的价格因素进行讨论,进而确定价格变动方向。最后,通过艰苦的谈判达成年度铁矿石价格协议。在具体谈判过程中,只要供给方任一企业和需求方任一企业就铁矿石价格达成共识并签订协议,其余未完成的谈判均不再继续进行,谈判的全部参与者均需接受这一价格,并将该价格作为本财年(当年的4月1日~次年的3月31日)铁矿石基准价格,即所谓的遵循首发定价。该价格通常是以本年度相对于上年度价格涨(跌)幅代表的离岸价格,并且对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价格予以区分。年度价格谈判只确定不同种类铁矿石价格,往往忽略同种类中的铁矿石品质差异。因此,同种类铁矿石只存在唯一涨幅或跌幅。
在供需双方均具有较强垄断力量的铁矿石市场中,“长协价”机制成为最合适的定价机制。由于铁矿石市场主要参与者极为有限,且参与者交易量占到交易总量的绝大部分,故主要需求方和主要供给方达成的“长协价”有利于双方的制度安排。在“长协价”机制下,虽然铁矿石价格具有刚性,无法对市场冲击进行有效反应,限制了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但该定价机制可以有效降低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成本,兼顾交易双方长期利益,增进供需双方相互信任,维持市场平稳运行,因而该机制在当时有其存在价值。此外,在当时市场结构下,也不可能通过市场竞争来形成更有效率的价格。实践证明,“长协价”机制对当时的全球铁矿石市场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长协价”机制的解体
“长协价”机制形成后,全球大部分铁矿石交易都遵循这种定价机制。然而,规模相对较小的现货市场依然存在。现货市场参与者通常是无法参加年度价格谈判的中小型钢铁企业,大型钢铁企业偶尔也通过这个市场平衡余缺。当时铁矿石现货市场交易量相对较小,只是作为主体市场的必要补充,对铁矿石价格影响较小。
随着中国铁矿石进口量持续攀升,铁矿石现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大型企业对铁矿石需求量极大,有意愿和实力与铁矿石出口企业达成“长协价”。另一方面,中小型企业由于进口量较小,无法与铁矿石出口企业达成“长协价”,部分中小型企业甚至不具备进口资质。通常情况下只能选择购买国内市场的铁矿石,在需求无法满足时还会到现货市场购买铁矿石。随着中小型钢铁企业产能迅速扩张,其对铁矿石的需求推动了现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此时,“长协价”与现货市场价格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
由于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基本不参与现货市场交易,现货市场上供给的增长严重落后于需求的增长,推动了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不断走高。2004年,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超过“长协价”,并不断拉大二者的价差,其价格曾一度达到“长协价”的2倍。此外,中国大型钢铁企业在达成“长协价”后,又在现货市场上向国内中小型企业提价出售其以“长协价”购得的铁矿石。这些情况都使“长协价”机制无法维持而趋于瓦解。
2008年,三巨头对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长期超过“长协价”且价差极大的情况作出了应对,在新日铁和淡水河谷签订的价格合同中,两种不同品质的同类型铁精粉价格分别上涨71%和65%,“长协价”机制中同种类型铁矿石只存在唯一涨(跌)幅的原则被打破。2008年,淡水河谷和新日铁首先签订了价格合同,但必和必拓和力拓拒绝接受这个首发定价,力拓和中国宝钢在之后也签订了涨幅不同的价格合同,首发定价原则被打破。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铁矿石需求锐减,中国钢铁企业希望大幅度降低铁矿石价格。因此,在新日铁和力拓签订价格合同后,因宝钢拒绝接受其价格,价格谈判相持不下,最终宝钢也未能和三巨头中的任意一家公司达成协议,“长协价”机制难以为继。2010年,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宣布从第二季度起实行“季度定价”,“长协价”机制最终解体。
(三)铁矿石市场现行定价机制的形成
“长协价”机制解体后,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最初采用了“季度定价”机制,该机制将价格协议期限由1年缩短至1个季度,铁矿石价格按季度确定,具体价格由新季度起始月份之前第2月至第4月的中国铁矿石现货市场平均价格确定。由于中国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为到岸价格,所以该价格还需减去铁矿石运输成本。三巨头主要通过铁矿石价格指数——Platts IODEX来估计中国铁矿石现货市场平均价格。2011年,推行不到1年的“季度定价”机制再次发生变化,定价期限被进一步缩短至1个月,“月度定价”机制粉墨登场。必和必拓于当年2月份开始执行“月度定价”,具体价格按上月中国铁矿石现货市场平均价格为基准。6月份,力拓也开始采取类似定价机制。从“长协价”到“季度定价”再到“月度定价”,全球铁矿石市场价格正在向中国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靠近。由于“季度定价”和“月度定价”中的价格决定全部是依据铁矿石价格指数估计的,这一定价机制也被称作“指数定价”。
三、全球铁矿石价格形成博弈分析
(一)需求方博弈分析
目前全球铁矿石需求企业比较分散。如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就达到70多家,中小型钢铁企业更是超过了1000家。将钢铁企业分为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两类,在铁矿石供给受限的条件下,假定理性的企业只能选择接受涨价和拒绝涨价策略,此时的需求方博弈支付矩阵如表2所示。
在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静态博弈中,如果双方均拒绝涨价,收益分别为h;如果双方均接受涨价,收益分别为l,且h>l。如果双方选择相反,则选择接受涨价的企业收益为k,选择拒绝涨价的企业收益为-j,且选择接受涨价的企业可以购得大部分铁矿石资源,假设k>h。该博弈的纳什均衡解是双方均选择接受涨价策略。在铁矿石供给受限情况下,由于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均希望购得更多铁矿石, 双方合作的可能性较小。在两类企业内部,由于企业数量较多,在类似机制作用下,是无法完成必要整合以形成统一力量的。因此,需求方在铁矿石定价过程中是十分被动的。
(二)供给方博弈分析
全球铁矿石供给企业非常集中,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几乎垄断全球大部分铁矿石供给。将这3家企业分为澳大利亚企业和巴西企业, 并假定理性企业能够选择较高价格和较低价格策略,此时的需求方博弈支付矩阵如表3所示。
静态博弈结果与上述需求方静态博弈结果类似。如果双方均选择较高价格,收益分别为h;如果双方均选择较低价格,收益分别为l,且h>l。如果双方选择相反,则选择较低价格的企业收益为k,选择较高价格的企业收益为-j, 且选择较低价格的企业可以出售大部分铁矿石资源,假设k>h。该博弈的纳什均衡解是双方均选择较低价格策略。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重复博弈存在合作解。因为澳大利亚企业和巴西企业长期垄断全球铁矿石供给,所以他们之间的博弈可以是无限次的,在信息充分条件下,双方极有可能通过沟通或合作采取一致行动,共同选择较高价格。因此,供给方在铁矿石定价过程中是十分有利的。
(三)供需双方博弈分析
在当前市场结构下, 铁矿石议价过程更接近于讨价还价的博弈形态。在此过程中,供需双方的收益分配取决于耐心程度,而耐心程度又取决于双方成员结构。铁矿石供给方垄断程度较高、企业间的合作可能性较大,加之铁矿石能够长期储存,供给方的耐心程度相对较高。反观铁矿石需求方,企业相对分散、各企业意见难以统一,加之铁矿石是钢铁企业不可或缺的原料,因此,需求方的耐心程度相对较低。全球铁矿石市场三巨头完全可以利用了这种耐心程度差异,通过降低出口量和延迟出货时间等方式,有意推高现货市场价格,进而推高指数价格,中国钢铁企业因此丧失对全球铁矿石价格的话语权。
四、政策建议
首先,在铁矿石定价机制出现重大调整的情况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市场变化,首要任务是取得企业对铁矿石价格的影响力。如果中国钢铁企业通力合作,在价格决定过程中统一意见,就能够取得更加有利的铁矿石价格定价权。因此,必须有效整合中国钢铁产业,提升产业集中度,形成统一力量参与全球铁矿石价格决定,在铁矿石价格博弈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中明确指出:“支持钢铁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互相持股等方式进行战略重组,减少钢铁生产企业数量,实现钢铁工业组织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集团,进行跨地区的联合重组”,“支持具备条件的联合重组大型钢铁企业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适当扩大生产规模,提高集约化生产度。”为钢铁企业兼并融合与整个产业集中度提升提供了重要制度与政策保证。
其次,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的大环境下,钢铁企业还可以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铁矿石相对丰裕的国家寻求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合资、合作、兼并、收购等途径参与矿山建设和矿石开采,利用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确保铁矿石持续稳定供给。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对前期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以及综合研究、信息服务和管理项目,专项资金给予一定额度的经费支持”,“对矿产资源勘查项目,专项资金以无偿补助的方式予以支持”,“对矿产资源开发项目,专项资金以贷款贴息的方式予以支持。”这些措施对于降低企业投资风险、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最后,中国要想增强对铁矿石价格的影响力,需要借鉴发达经济体的已有经验,逐步建立铁矿石期货市场。期货市场能够充分汇总各方信息,交易过程也相对透明,所形成的期货价格可以促使现货价格回到合理区间。基于长远考虑,有关各方需要加快相关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进程,在时机成熟时建立铁矿石期货市场,为中国钢铁企业提供抵抗铁矿石价格波动的金融风险工具,从根本上化解中国缺乏铁矿石定价话语权问题。
【参考文献】
[1]郭镇,孙国辉,东岗. 长期协议、价格指数和铁矿石定价研究 [J]. 经济与管理,2012(5):34—38.
[2]刘春长. 我国铁矿石供需态势分析与国际定价权争取策略研究 [J]. 宏观经济研究,2011(12):41—48.
[3]涂庆,黄启,陶靖. 中国争获铁矿石定价主导权之对策分析 [J]. 资源与产业,2011(4):53—56.
[4]王洁. 垄断性资源定价、竞合博弈与序贯决策——以铁矿为例 [J]. 财经研究,2011(5):101—111.
[5]汪俊. 多方博弈条件下的铁矿石定价模拟及策略研究 [J]. 求索,2011(10):37—38.
[6]朱灏,全继业. 铁矿石国际贸易价格机制及调控策略研究 [J]. 中国软科学,2012(3):49—59.
Evolution and Game Theory analysis of Global Pricing Mechanism of Iron Ore
Xu Wei—shen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2488)
【Abstract】Global pricing mechanism of iron ore has started to adjust constantly since 2008. This paper introduces briefly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of iron ore, describes and analyzes in detail the whole adjustment process of global pricing mechanism of iron ore, from long term agreement pricing to pricing quarterly, and then to pricing monthly. The paper utilizes game theory to analyze the bargain between supply side and demand side. Finally,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Chinese steel industry should integrate firmly.
【Keywords】iron ore long term agreement pricing quarterly pricing monthly pricing game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