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经济
生态型土地整治大有可为时间: 2017-05-14信息来源:范金梅 作者:hjr_admin 责编:
DOI: 10.13816/j.cnki.cn11—1351/f.2017.03.007土地生态环境整治是针对区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盐渍化、土壤污染、土地生态服务功能衰退和生物多样性损失严重的区域,结合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治理水土流失,采取的控制土壤污染,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提高退化土地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等一系列措施,土地整治过程也就是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体现在土地整治的规划与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
土地整治生态环境治理模式
“十二五”时期,土地整治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和农田生态防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土地整治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如生态网络构建模式、水土安全控制模式、景观特征和遗产保护模式以及绿色基础设施总体规划模式。不同的土地整治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其关键内容各不相同。
基于生物安全的生态网络构建模式。关键内容:一是确定关键物种和栖息地,分析并确定当地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的物种和种群,明确其在规划区域内的空间分布和生态特点,包括濒危物种、关键物种、受干扰处于高风险的物种,以及迁徙物种在本地区的栖息地。二是根据关键物种生态习性和规划区土地利用现状,开展生物生存适宜性评价,分析确定不同关键物种适宜生存的最小生存环境及其空间分布。三是综合叠加核心区、缓冲区、战略点和廊道图形成生态网络规划图。
以防治自然灾害为目的的水土安全控制模式。关键内容是:采用分析评价流域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综合考虑洪涝安全、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及面源污染风险等要素,科学合理进行洪涝安全评价、水土流失分析、地质灾害评价和面源污染分析,并加以综合叠加分析,确定安全的水土空间格局。
保护地域、文化景观特征和遗产保护模式。关键内容是:根据景观特征的重要性、容忍性、条件性等,并结合土地利用现状提出不同景观特征类型的建设构想和战略,确定景观维护、提升和重建区域;考虑到历史文化遗产的特殊性,根据历史文化遗产景观的现状分布、保存质量和文化价值,对文化遗产保护涉及的乡土文化景观、自然景观河道观光资源进行保护、整合和特色强化,形成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络规划图,并提出遗产保护的优先等级。
绿色基础设施总体规划模式。关键内容是:通过绿色基础设施现状与需求分析,评价现有绿色基础设施数量、质量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绿色基础设施空间功能现状,重点关注功能受威胁区域,确定绿色基础设施提升的空间机会及未来可能导致绿色基础设施变化的驱动力,提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整合方案。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生物生息安全的、水土安全的和地域特征与文化得以延续的多功能网络,强调空间结构的完整性和多功能性。
生态型土地整治的发展方向
在继承“十二五”土地生态环境整治理念与操作模式的基础上,“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我国土地整治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助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增强耕地生态服务功能。通过土地整治,加强农田生态设施建设,对于城市近郊地区,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农田和绿色隔离带建设,控制城镇无序扩张;对于平原农业地区,能够优化农田生态系统,发挥农田的基础生态作用,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能力;对于山地丘陵地区,能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促进国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加强损毁退化土地治理。通过土地复垦、土地生态整治等多种途径,加大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盐碱化、土壤污染和土地生态衰退严重的区域治理力度,能够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促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村庄建设用地整理,能够调整优化农村建设用地结构布局,形成功能结构协调有序、空间布局合理的农村居民点体系;打造设施完善、生活便利、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管理有序的新型农村社区,全面改善农村整体面貌;保护乡村风貌保护,加强人文历史景观、地质遗存等保护,实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和谐。
促进山水林田湖综合整治。通过在重要生态区域内开展沟坡丘壑综合整治,平整破损土地,实施土地沙化和盐碱地治理、耕地坡改梯、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工程,确保实现对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