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发展是必由之路时间: 2015-07-28信息来源:苏南 作者:wyg_admin 责编:
“中国经济正在进入高速增长转向中高增长、经济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的新常态,而‘绿色化’是新常态下的必然要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国际低碳研究所所长赵忠秀在2015年科博会“循环经济研讨会暨环保科技项目推介会”上表示,2014年6月提出的“绿色化”,正是顺应了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产业结构升级、资源环境修复的必然要求。
“绿色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赵忠秀表示,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我国环境容量已经达到或接近极限。河北、天津、安徽、河南、山东和北京6省市污染物排放量均超过环境容量一倍以上。2013年我国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占到GDP的9%。
可以说,向“绿色化”要生产力,培植绿色经济增长点,正是吸收了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中国发展的新模式。同时,“绿色化”也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理论指导。有数据显示,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性在95%以上。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中国计划在2030年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
下月正式发布的国际低碳研究所编撰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称,“绿色化”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中的重要方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内地区主要经过我国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十分严重。从总体来看,我国西部约1/3的地区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部分省份荒漠化严重,其中新疆沙化率达到64.34%,宁夏55.8%,内蒙古52.2%,甘肃45.12%,青海26.7%;沿线的中东、中亚等地区,荒漠化也日益加剧。
“新常态下的‘一带一路’战略,不是简单的基础设施建设,而是要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合到‘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建立一个绿色低碳的‘一带一路’,建设一个节能环保的‘一带一路’。”赵忠秀说。
低碳、智慧是城镇发展趋势
《报告》称,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基础上提出的“绿色化”,既是新常态下的迫切需求,也是新常态下的主动选择,是从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上确立绿色发展的价值,把绿色发展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用绿色发展观、绿色能源、绿色工业化、绿色城镇化、绿色消费和绿色制度保障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竞争力”。
以绿色城镇化为例,去年我国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用“绿色化”推进城镇化,通过城镇化的宏观布局绿色化、主体形态绿色化、城市规模绿色化、城市开发绿色化,城市分区绿色化以及城市建设绿色化,实现城镇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
“上述目标的提出,给中国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我国仍处于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区间。”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博士周蕾在论坛上表示,中国的能耗结构中,建筑的建造和使用占据了大约30%,我国现有建筑480亿平方米,2020年将新增约300亿平方米,即有建筑99%为高耗能建筑,1/3需要改造。
“环境代价不可逆转、生态恶化,资源和能源的严重短缺已成为限制发展的瓶颈,传统高投入、高消费、高排放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周蕾说,新城镇化发展趋势是绿色城市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建筑新型城镇化发展是核心。
“而加快发展低碳建筑、实现节能技术创新,建立建筑的碳排放控制体系,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周蕾说。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