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经济
曲靖:绿色转型样本时间: 2015-08-04信息来源:王辉、杨维富 作者:wyg_admin 责编:
应跳出文化旅游业看文化旅游发展,把文化旅游业作为改善形象、提升人气、集聚要素资源、激发创新活力的手段,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为区域发展提供支撑。文化旅游业发展对有条件地区实现绿色转型意义重大
推进区域绿色转型,是经济新常态下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应对资源环境挑战、培育增长新动力的战略任务。当前,一些资源型经济特征明显、产业结构偏重、抗风险能力差的地区,面临着十分突出的经济下行压力,通过深入实施绿色转型优化经济结构、重塑增长动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近年来,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推动绿色转型的有力抓手。国内外一些资源型地区正是通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成功实现了绿色转型,如荷兰,河南焦作等。文化旅游业对区域绿色转型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着传统需求空间收窄、投资和出口驱动力弱化等严峻挑战,培育增长新动力的任务紧迫。随着中国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将进入成熟的度假经济阶段,休闲度假及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健康旅游等高端旅游消费将持续增长,成为重要的消费增长点。同时,在传统投资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文化旅游业正在成为新的投资热点,2014年旅游直接投资同比增长32%,高于全国投资增速16.2个百分点,未来三年旅游直接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并带动综合投资15万亿元,对稳增长的作用举足轻重。
二是绿色发展的助推器。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环境承载力濒临极限,是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特别是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问题更加突出。文化旅游业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特征,在推动节能降耗、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优势明显。研究表明,旅游业万元产值能耗约为全国单位GDP能耗的1/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1/11,分别是汽车、房地产、家电产业单位能耗的1/7、1/5和1/7。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业,能够有效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加快探寻绿色发展新路径。
三是民生幸福的催化剂。文化旅游业在富民增收、增加就业等方面作用突出。据统计,2013年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总人数644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数的8.4%。尤其是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而言,旅游业能够有效带动脱贫致富、实现同步小康。同时,通过向广大国民提供体验式、特色化、差异性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文化旅游业也能够增强国民身心健康和幸福感水平,增进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人群之间的交流沟通,促进社会和谐和包容性发展。
因此,在具备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对绿色转型要求紧迫的地方,通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拉动消费与投资需求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社会就业和民生改善,不仅是短期稳增长的有力举措,更是立足长远形成绿色发展新模式的战略选择,具有全局意义。
曲靖文化旅游业发展经验
文化旅游业发展虽然前景广阔、意义重大,但受实践中一些主客观因素制约,在推进区域绿色转型中的作用还远未充分发挥。近期,笔者对云南曲靖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实地调研表明:作为重要的资源型城市,该市面临的转型发展压力巨大,如何适应新常态、打造新思路、探索新模式,充分发挥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潜力,把文化旅游业作为促进区域绿色转型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值得深入研究思考。
作为资源型城市,曲靖目前的稳增长压力巨大。2014年以来,受市场需求不振,工业品价格下滑、煤矿复产缓慢、投资意愿不强等因素影响,曲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14年曲靖生产总值增长4.0%,同比回落9.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0.7%,同比回落16.2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曲靖生产总值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6%,同比回落11.7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居后。一季度,在主要工业类别中,煤炭行业降幅最大,同比下降44.5%,拉动工业增长-9.8个百分点;烟草行业受政策调控等因素影响,对工业的贡献逐步减弱;其他电力、化工、冶炼等行业都面临着突出困难,企业亏损形势不容乐观。
与之相比,曲靖文化旅游业延续了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趋势,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2014年,曲靖共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129万人,增长10.0%,旅游总收入93亿元,增长22.9%,增速比上年有所提高。今年以来,曲靖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超过6%。同时,随着一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运营,曲靖文化旅游业的品质和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文化旅游业作为支柱性产业的战略意义更加突出。
曲靖当前面临着的困难在全国具有共性。归根到底,是由于资源型经济强大的路径依赖性,导致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进程迟滞,产业结构单一,抗外部冲击能力不强。曲靖应紧紧抓住“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东盟桥头堡、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滇中城市群建设等战略机遇,把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放在统揽全局的位置,加快推进绿色转型,着力培育增长新动力。在这一过程中,应立足资源禀赋,顺应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赋予文化旅游业更加重要的功能使命,充分发挥其在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内需、生态保护和社会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样,既能直接为短期稳增长、保民生提供有力支撑,又能为更长时期内深化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创造更大的空间。
曲靖探索文化旅游业发展新模式面临的难点
虽然曲靖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潜力巨大、意义深远,但从现阶段实际情况看,文化旅游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与国内、省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当地对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仍存在着一些体制机制层面的制约因素。
首先,与昆明、大理、丽江等地相比,曲靖文化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产业规模较小,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不足。由于本地文化旅游资源的异质性不够突出、特色不够鲜明等因素,加之长期以来有 “滇东无旅游”之说,在客观上制约了曲靖文化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和市场主体发育。2014年,曲靖国内游客和旅游总收入分别仅占全省总量的4.0%和3.6%,大致相当于昆明的1/5和1/7,在全省处于中游位置。同时,由于曲靖长期以能源重化工和烟草工业著称,对自身城市文化定位和城市形象的宣传塑造不够,珠江源、爨文化等文化旅游品牌尚未得到广泛认知,影响力有待提升。
其次,进一步提高文化旅游业之于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战略意义的认识。实践中,一方面,受制于传统发展思路和资源型经济发展路径,投资拉动和工业增长仍然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对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性作用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由于在客观上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不够高,仍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尚不突出,需要长期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才能见到成效,也导致当地扎实推进相关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第三,加快理顺文化旅游业发展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文化旅游业是一种特殊的综合型业态,政府和市场的作用都至关重要。总体而言,政府应把握好文化产品和服务导向,同时为产业发展和业态创新创造良好环境,市场应在优化文化旅游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在实践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仍未理顺,一方面政府对文化旅游业仍管得过多过死,在项目审批、土地管理等方面简政放权不到位;另一方面政府在产业政策扶持、市场公平准入、投融资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力度不够,一些优惠政策难以落地,地方配套政策缺位。这不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产业良性健康发展。例如,曲靖“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确定的“爨都御园”重点项目,由于土地调规报建过程冗长等原因,在项目启动近两年之后仍未完成审批程序,导致不能按照规划进展,影响了爨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
第四,尽快明确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新形势下文化旅游业发展已不是一个产业单兵突进的问题,必须从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协同推进、统筹谋划,实现文化旅游业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及绿色化发展的内在协调统一,在业态升级、模式创新、产业融合等方面做大文章,确立大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和战略格局。从曲靖实际情况看,如何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大背景下,实现文化旅游业发展和区域总体战略的高度契合,需要尽快明确文化旅游业发展战略、竞和战略及策略、项目策划及可行性选择、空间规划布局等重大问题。
促进文化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曲靖的情况既有个性问题,更有共性特征,具有启示借鉴意义。从促进文化旅游业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建议如下:
一是应从经济新常态下培育发展新动力的战略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业发展。应改变传统发展理念和狭隘的工业化、城镇化思维,摒弃把文化旅游业仅作为一般服务业的简单认识,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它在拉动需求增长、优化投资环境、集聚创新要素、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发展成果共享和人民幸福感提升等方面的战略性作用,以及在构建绿色发展新模式中的重要意义。要把文化旅游业发展置于关系一方长治久安、永续发展的全局性地位系统规划、战略统筹,真正抓住制约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短板,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加大投入等方式切实为文化旅游业发展扫清障碍,使其成为蓬勃有力的新增长点。
二是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因地制宜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人文价值的文化旅游品牌。应避免文化旅游投资一哄而上、盲目圈地的现象,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要特别注重挖掘地域特色明显、文化内涵丰富,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心理和需求特征的文化旅游资源,鼓励和引导文化创新创意,打造高质量的文化旅游品牌。在文化旅游业发展初期,政府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引导作用,在形象塑造、品牌宣传、旅游推介、区域竞合、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应积极投入。例如,曲靖应加大珠江源和爨文化的品牌宣传推广力度,以“珠江源头”和“爨乡福地”为核心塑造鲜明的城市名片和城市精神,扎实推进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实现曲靖文化旅游业的后发追赶。
三是要实现文化旅游与生态建设、新型城镇化和相关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应跳出文化旅游业看文化旅游发展,从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出发,把文化旅游业作为改善形象、提升人气、集聚要素资源、激发创新活力的手段,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上为区域发展提供支撑。就曲靖而言,如果单以文化旅游一个产业的规模、贡献看,难以在绿色转型中起到实质性作用。然而,如果统筹考虑文化旅游业与珠江源生态保护、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工作,实施多规合一、保护性开发,推动文化旅游与休闲、健康、养老、商贸、会展等服务业态的融合创新发展,积极培育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增强文化旅游业的辐射力、集聚力,在资源有序开发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在产城融合、产城互动中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在区域一体化的大格局下谋划资源优化配置,就能使文化旅游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走活区域经济发展这盘棋。
四是要切实为社会资本参与文化旅游投资营造宽松有利的政策环境。社会资本是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资本将成为文化旅游投资的主力军。切实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就必须为社会资本参与文化旅游投资提供更加公平、规范、高效的政策环境。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尤其需要关注这一问题,如以上提到的“爨都御园”面临的困境。各地方应继续深入实施简政放权,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切实消除政策歧视和不合理的准入条件,为各类所有制文化旅游企业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
来源: 《中国经济报告》2015年第8期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