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升级机遇时间: 2018-08-10信息来源:《中国投资》 丝路版2018年8月号 作者:肖金成 黄征学 刘保奎 责编:qgy
长江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流,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就像一条巨龙,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千百年来,长江流域以水为纽带,连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形成了完整的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成为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2014年,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沿江地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会议上指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提出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思路。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座谈会上对长江经济带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开启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时代。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支撑带”
长江是一条黄金水道,干线航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区域经济学者提出了“T”字形空间布局的设想,T字母的“一横”是沿海,“一竖”就是长江。国家高度重视长江沿岸的发展,“七五”计划纲要就提出加快长江中游沿岸地区的开发,大力发展同东部、西部地带的横向经济联系。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以上海浦东为开发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区域经济的飞跃”。
其后,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先后实施,长江流域在国家区域发展中一度被忽视。
直到2013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支撑带”,长江经济带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随即,国家发改委组织研究人员对长江经济带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
2013年9月,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在北京召开《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初定)研究起草工作动员会议,邀请上海、重庆、湖北、四川、云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9个省市参加。这次会议,各省都对长江经济带建设提出了建议。
会上,云南省代表提出,云南省在长江上只有一个水富港,应该如何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呢?
参会的领导解释,长江经济带横贯东中西,有向西开放的问题,也有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云南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长江经济带是一个区域概念,不是一个流域概念,并非靠近长江就属于长江经济带,不靠近长江就不属于长江经济带。
会,国家发改委对宏观经济研究院下达了研究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任务,其中,划分综合交通、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对外开放、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六个专题,原定的区域范围是“7+2”,即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七省,上海、重庆两市,不包括浙江和贵州。研究过程中,城镇化专题组研究人员提出如范围限定在9省市,人为割裂了长三角城市群,因为长江经济带最发达的地区是长三角城市群,而浙江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是长江上游最重要的生态屏障,而长江经济带建设应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到最重要的位置,所以,应把贵州纳入,建议规划范围增加浙江和贵州两省。
长江经济带的范围经多次讨论,确定为九省二市,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9省和上海、重庆两市,俗称“9+2”,区域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20%多一点,2014年总人口5.84亿人,占全国的42.9%;地区生产总值28.47万亿元,占全国的41.6%。总体来看,长江经济带以21%的土地面积,集聚了40%以上的人口和经济规模,人口与经济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各专题组在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起草了研究报告,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一些新观点。如综合交通运输专题报告提出“打通最后
研究报告完成后,每个专题组推荐一人参与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组织的指导意见起草工作。2014年9月,国务院批准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指导意见》提出了七项重点任务:一是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二是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三是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五是培育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优势;六是建设绿色生态廊道;七是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指导意见》的批准发布,标志着长江经济带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国务院发布《指导意见》后,纳入经济带范围的各省各市热情高涨,根据思维惯性,都卯足劲准备大干一场。但是,长江经济带建设会不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始终是人们心中的担忧,尤其是长江上游地区生态非常脆弱,一旦破坏便很难恢复。
当时,国家发改委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长江经济带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形成初稿并修改多次,根据习总书记讲话,《纲要》在结构和建设重点等方面进行了根本性调整,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度压缩了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突出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明确提出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推动建立地区间、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形成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流域管理统筹协调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建设上中下游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绿色生态廊道。《纲要》不仅在章节顺序上进行了大调整,还加了“水保护”一章,重点提出做好保护和改善水环境、保护和修复水生态、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序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四方面重点工作,以及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建立长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四方面的体制机制。
为保障《纲要》实施,中央政府构建了“1+N”的规划框架,即,一个总体规划+N个专项规划。《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长江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纷纷出台。长江经济带的9省2市也相应编制了“1+N”个规划。
跨省域的合作也聚焦于生态环保、交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如
2018年: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以武汉座谈会为标志,长江经济带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长江经济带将在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结合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加快推进绿色发展,积极培育新动能,努力建成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试验田、成为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