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特写 > 长三角
长三角

长三角城市群增长极发展策略研究时间: 2016-04-16信息来源:张红 于渤 鞠立新 作者:hjr_admin 责编:


        内容摘要: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进一步发挥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环渤海湾城市群增长极的作用。长三角城市群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镇密度最高、产业门类最齐全、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此城市群区域未来将成为我国最主要的人口流入地和最主要的人口聚集区,也是我国融入全球化进程首要的全球区域和全球城市形成地区。作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场所和单元,长三角城市群已经步入世界第六大城市群行列,因此,长三角城市群增长极发展策略研究意义重大,其将为我国城市群的发展和建设走向成熟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长三角 城市群 空间组织 增长极发展策略 结构特征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进一步发挥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环渤海湾城市群增长极的作用。因此,长三角城市群增长极发展策略研究意义重大。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城镇人口增长较快,城市数量和规模迅速发展,城市体系日趋完善,空间组织结构日趋合理,一批新兴城市不断出现。
 
        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以江苏、无锡、宁波为次级中心的城市群空间格局得到优化,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进一步增强。另外,长三角城市群由沿铁路开发向沿江、沿海开发转变,使长三角原有的“Z”字型发展格局逐步转化为反“K”字型格局。尽管如此,长三角城市群仍存在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发展策略存在缺陷、城市群整体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等问题,本文对长三角城市群增长极发展策略进行研究,为我国城市群的发展和建设走向成熟起到借鉴作用。
 
        长三角城市群成长现状分析

        长三角城市群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前点状结构。该阶段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尚未得到足够重视,上海作为核心城市对其他节点城市的影响仅辐射到苏南及杭州湾部分城市,各节点城市间联系不紧密,以上海为核心,南京、杭州为次核心,形成点状布局。20世纪90年代点—轴结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的改变主要以1992年浦东开发为起点,带动周边地区沿沪宁、沪杭、杭甬“Z”字型发展轴快速发展。三条轴线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副中心的“Z”字型空间发展格局,南京、杭州作为城市群次中心的作用得以放大。
 
        21世纪以来的多中心网络化结构。随着江苏沿江、沿海战略,浙江沿湾战略的实施,以及苏通大桥、杭州湾大桥的建成,长三角城市群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轴带,即沿海经济带,从而使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由沿路的“Z”字型发展转向沿江、沿海、沿湾的反“K”字型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化布局开始形成。长三角地区不同层次、结构和功能的大中小城市通过产业、交通、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联系已经形成了“金字塔形”的城市群结构体系,其空间组织结构呈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轴线特征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组织结构按一定轴线发生联系。沿沪、宁、杭三大节点城市交通轴线,平均每30公里便有一座城市,形成了大中小城市梯度发展的城市群。尤其是苏锡常地区,形成了“交通走廊式”的城市分布格局。

        (二)产业一体化特征
 
        随着劳动分工的不断深化,长三角各城市之间不仅存在着产业分工、部门分工、产品分工,而且存在着大量的产品内分工。从产业结构来看,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呈“三、二、一”格局。从制造业内部看,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产业联系紧密,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了沿江、沿海和周边城市群产业带,以产业集群为标志的专业化分工初步形成。
 
        (三)交通反“K”字型特征
 
        经过多年的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已形成了北、南、东三条基本轴线。这三条基本轴线所依赖的交通框架分别是:长江沿岸河港航运、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沪杭、杭甬铁路和沪杭、沪甬高速公路;东部沿海城市的远洋运输港口运输。
 
        (四)“两横两纵”生态网架结构
 
        近年来,为了加强长三角城市群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区的保护与建设,长三角区域建设了两条横向生态水廊及两条纵向沿海湿地和山水复合通道建设,由长江干流洪泽湖—入海水道、富春江—钱塘江三条生态水廊,以及连云港—盐城—南通—崇明岛东滩—宁波象山—台州—温州沿海湿地、骆马湖—高邮湖—邵伯湖—茅山—天目山—千岛湖—浙西山地共同构成了“两横两纵”的生态网架(见图1)。
 
 
 
       (五)网络化组织结构形成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经济交往的加强,长三角城市群网络化特征已初现规模。依据经济关联度的大小,围绕上海这一经济增长极,长三角城市群可分为三个圈层,联系密度从里向外逐渐减弱。第一圈层包括苏州、无锡、杭州和宁波,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达到36%左右,民营经济十分繁荣。第二圈层包括南京、嘉兴、绍兴、常州和镇江,机械、电子工业发展较快,产业结构处于“二、三、一”阶段。第三圈层包括扬州、南通、湖州和舟山,一产所占比重较大,产业结构水平偏低。
 
        长三角城市群成长机制分析
 
        长三角城市群能否成为增长极,其成长机制至关重要。本文从市场、产业以及政府协调机制等三个方面探讨其动力。
 
        (一)市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力量在长三角城市群发挥着重要 作用。目前长三角地区已经呈现出消费品批发市场、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工业品批发市场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现货与期货成功实现对接的市场结构。此结构具备较高的交易效率和商品流通功能,在促进长三角区域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发展的同时,也推动着市场所依托的城镇空间的拓展。目前长三角正着手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资本、技术等各类要素市场,实现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推动和培育消费品、技术、资本、人才和产权交易市场的一体化。
 
        (二)产业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制造业加快了向中国长三角地区的转移步伐,外资企业在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聚成为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动力。上海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以其良好的金融环境、政策环境和成熟的配套设施成为跨国公司总部的首选地。而高昂的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又驱使跨国公司将生产基地向上海周边地区转移,使与上海临近的苏州、无锡、南京、杭州、宁波等城市成为外资转移的重点基地而获得优先发展。随后,外资进一步向中小城市扩散,带动了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不断流动。产业集聚扩散,形成了长三角城市群功能互补的产业分工体系,也加强了各节点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特别是在外资的主导下,长三角城市群出现了以上海、南京和杭州为中心,以苏州、昆山、无锡、宁波、嘉兴等城市作为加工制造企业聚集的“总部—制造基地”的城市功能分工协作体系,形成了中心城市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外围节点城市以制造装备产业为主的分工格局。
 
        (三)政府协调
 
        中央和地方政府协调机制影响到长三角城市群间的合作和一体化进程,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长三角逐步形成在各级政府引导下的资本、资源和劳动力等生产和生活要素有目的流动的统一协调的经济区。各城市政府间基于竞争与合作基础而形成的利益协调机制和制度的建立完善,成为直接推动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的主要力量。目前,长三角的16个城市重点在交通、科技、能源、环保等30个领域开展合作,实行长三角区域通关一体化,建立政府各职能部门间的联席会议或信息交流制度。
 
        长三角城市群增长极发展瓶颈
 
        (一)资源环境约束加大
 
        第一,资源能源严重短缺。长三角城市群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国比重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达7.19%,高于全国同期6.7%的增长水平。第二,人地紧张。高密度的城市社会仍然是长三角城市群的基本现实。第三,水质性缺水问题严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大,是我国工业和生活废弃物排放强度最大的地区。第四,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快速城市化使生态用地被大量挤占,景观斑块日趋破碎,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破坏严重。上述问题已对该城市群区域人类生存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成为制约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瓶颈。
 
        (二)发展战略存在缺陷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定位于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低端的增长战略,该战略存在的两大主要问题是:第一,国内市场开放程度不够。由于该战略坚持以工业为主导、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发展,以廉价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参与竞争,导致国民的人均收入增速低于经济增速。通常情况,国内市场开发程度主要受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及其分布的影响,人均收入增长缓慢必然影响和制约国内市场的开发,而只有扩大内需,才可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第二,工业技术的弱原创性和强模仿性始终没有突破。目前,长三角大多数企业均是以扩大量来获得规模经济,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绝大多数企业的核心技术仍是以引进为主,企业只是加工组装的生产中心。调查显示,长角地区生产最终产品的企业达70%以上,其中80%以上是在从事贴牌加工(OEM),只有18.3%的企业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ODM),拥有自主品牌、从事终端销售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
 
        (三)城市群整体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当前,长三角一体化的障碍依然较多。虽然在长期的经济互动和区域合作中,各级政府对合作共赢、协调发展已达成共识,但在涉及到具体利益时,各级政府仍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并非从区域整体发展考虑,因而影响了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并且,由于长三角各城市地域相邻,资源禀赋相近,技术水平相似,各城市间发展定位雷同、职能分工不明确等城市功能同构问题长期存在,作为全球价值链中的一环,长三角代工企业与国际主导企业之间实现的是纵向分工,而与国内其他产业内企业形成横向分工,致使各城市企业间竞争关系强于合作关系,从而降低了城市群整体经济效益,影响了区域整体优势的发挥。
 
        长三角城市群增长极发展策略

        目前,长三角城市群经过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各种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开始显现。城市群应基于现有的资源、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有意识地对城市群进行引导,并通过最佳的配置使个体要素充分发挥作用。具体策略如下:

        (一)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步伐,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参与国际分工,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以若干大的城市群通过资源整合和产业协作来发挥整体竞争优势。依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但在我国沿海三大城市群中,目前长三角第二产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是唯一产业结构呈“二三一”分布的地区。2012年,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比重为4.8:48:47.2,重工业化特征明显,产业转型势在必行。今后,长三角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正确处理好“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相互关系,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现代服务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把长三角地区打造成全球重要的服务外包基地和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

        (二)以上海为核心,构建“多轴线、多中心、网络化”框架

        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多轴线、多中心、网络化的主要动力。国际经验表明,一方面,传统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从城市中心区向外扩散;另一方面,需要大量信息和交流、联系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城市进一步集聚。在布局上,呈现出“大区域集中、小区域分散”的“集中式分散”的“多轴线、多中心、网络化”基本态势。今后,长三角要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城市群网络化的内部循环联系,提升交通、通信、金融、商贸、物流等设施平台的服务功能,提高城市间生产与交易效率,优化基于网络组织结构节点、网络、域面三大要素进行优化重组,调整各组成要素的配比和相互关系,使城市群空间组织结构状态实现最优。而空间组织结构优化可以促进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功能。各城市应注重发展横向多边关系,实现多中心协同发展,中小城市要增强与整体网络的联系,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分工,把分散的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在城市群网络中进行跨区域整合,发挥群体协作产生的正向溢出效应。

        (三)强化联合互动,全面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目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态势日趋明显,在整体布局上呈现以下三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基本形成了长三角城市群布局的基础设施体系,“同城效应”日益凸显。二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趋势加大,区域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2012年城市化率达到了67.17%。三是在城市体系布局上呈现特大及大城市偏少的扁平结构。目前,长三角城市群体制机制一体化仍然存在诸多障碍,主要表现在过度竞争依然存在、合作交流不够充分、行政协调管理职能薄弱三个方面。今后,长三角要进一步加快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速形成长三角地区各主要城市交通“同城化”。加速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建设,保持区域内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的开放性,实现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纽带的区域合作。

        总之,随着工业化进程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创新开放模式要求,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城市群增长极建设迫在眉睫。我国城市群空间组织结构优化,需要充分认识和掌握城市群空间组织结构特点及变化趋势,通过有步骤、有目标地整合地理空间相关资源与要素,使空间组织结构更加高效,使城市群空间利用更加集约,以此获取节约经济、集聚经济、规模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其中,对城市群空间组织结构的整合是城市群空间组织结构优化的重点。通过对空间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以及资源利用的节约化,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增长。
我国政府一直在积极努力完善城市体系建设,城市化率已由1996年的30.48%提高到2012年的52.57%,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城市群的出现,城市间的行政边界逐渐模糊,城市间的经济联系逐步增强,开放型的区域城市系统在逐步确立。中国开始进入城市空间形态及结构剧烈变迁的时代,只有创新开放模式,积极促进沿海内陆开放,才能充分发挥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环渤海城市群增长极的作用。我们需要有效运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优势,进一步挖掘成长空间,使城市体系更加完善,空间组织结构更加合理,城市群空间格局更加优化。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需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新情况,按照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挖掘符合新的发展阶段的城市化发展战略,逐步增强市场力量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重要作用;加快中国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步伐,使之成为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动力;打造在各级政府引导下的资本、资源和劳动力等生产和生活要素有序流动的经济区。真正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制度协调机制,以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区域合作组织框架。联合制定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作计划,探索差别化的区域生态、资源利用政策,建立生态、资源补偿机制,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共同建设、共同保护和共同治理。最终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参考文献
        1.陆玉麒,董平.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功能定位[J].现代经济学探讨,2007(1)
        2.顾朝林,张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6)
        3.张祥健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特征、发展障碍与对策[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6)
        4.李娜.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与特征[J].华东经济管理,2010,24(2)
        5.靖学青.长三角城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发展趋势[J].学习与实践,2007(11)
        6.王红霞.企业集聚与城市发展的制度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路径探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7.姚士谋等.长江三角洲城市空间演化趋势[J].地理学报,1998,53(12)
        8.姚士谋等.中国城市群(第三版)[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9.李晓帆.生产力流动论[M].人民出版社,1993
        10.程开明.长三角城市体系分布结构及演化机制探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8)
        11.赵崇生.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J].宏观经济管理,2007(6)
        12.徐观祥,李郁.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J].经济研究,2005(12)
        13.程鹏,耿双军.模糊综合评价的改进模型[J].知识丛林,2007(7)
        14.单胜道,毕晓航.长三角能源消费特征及合理控制对策[N].中国能源报,2012-2-22
        15.黄永春,杨以文,仲欣等.长三角出口导向产业集群的攀升路径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6)
        16.Batten D F. Network Cities: Creative Urban Agglomerations for the 21st Century [J]. Urban Studies March, 1995,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