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发展
关于北京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的几点建议时间: 2018-02-14信息来源:肖金成 作者:qgy_admin 责编:
21世纪前20年,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不断加快的时期。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国际性大都市,产业和人口的集中速度也将不断加快。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既是北京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基础条件,也使北京面临前所未有的城市发展的压力。如何根据这一历史发展的大趋势,通过合理可行的城市规划,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使北京市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化解经济与社会、人口与自然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是需要审慎对待,认真考虑的重大问题。应根据历史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辨证的观点,分析城市规划和现实中的问题,使城市规划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一、疏解主城,构建新区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聚集了许多功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交通中心、体育中心和旅游中心等等,且这些功能多聚集于市区的中心地区。在有限空间内,城市功能的高度叠加,造成城市建设的高容量、高密度,导致历史风貌不断丧失,交通压力与日俱增,环境压力日趋严峻。近年来,人口、产业、建设在市区的集聚过程进一步加速,引发了城市外延不断扩展(摊大饼)、古城风貌难以保护、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降低了城市的运行效率,工作环境与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影响了作为首都的主导功能的发挥。面对这种情况,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市民,疏解主城城市功能的呼声不断响起。
1993年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已注意到了北京城市功能过于集聚的问题,明确提出疏解市区、开拓外围、集中紧凑发展的规划方针,并规划确定了14个卫星城:通州、亦庄、黄村、良乡、房山(含燕山)、长辛店、门城、沙河、昌平(含南口、埝头)、延庆、怀柔(含桥梓、庙城)、密云、平谷和顺义(含牛栏山、马坡)。十年过去了,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变得更加严重。原因固然很多,如对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估计不足等,但根本的原因是卫星城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卫星城规划的规模小,交通不很便捷,设施不很完善,功能不太健全,经济不很繁荣。根据1993年规划,14个卫星城的城市人口从1990年的80万到2000年增至120万左右,2010年增至160万左右。也就是说到2010年,平均每个卫星城的人口不到12万人。一个近千万人的城市,用十几个10万左右的卫星城来疏解主城区的功能和人口很显然是做不到的。犹如面对滚滚而来的洪水,只准备了几个碗来接。
90年代,在北京市区的外围,建立了若干个住宅区,集聚了相当数量的人口,如望京、天通苑、回龙观等。由于没有产业支撑,那里的居民虽然在市区外居住,但工作仍在市区。早晨,千家万户一齐奔向市中心区;傍晚,又一齐回到居住区,造成了更大规模的交通拥堵。事实证明,上述疏解主城功能的两大举措都是不成功的。
我国已经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期,北京市作为十多亿人口大国的首都,对全国人来说有极大的吸引力,必然会成为人口的主要集聚地之一。根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预测:2010年,北京市人口规模为1720万人;2020年为2100万人;2050年为2800万人。分别比2002年增加296.8万人、676.8万人、1376.8万人(2002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423.2万人,户籍人口1136.3万人,流动人口286.9万人,其中城八区户籍人口689.2万人)。至2020年,且不说疏解城区内的人口,仅把全国转移来的676.8万人吸纳进来,就需要建设6个百万人以上的新城市。
要从根本上疏解北京市主城区的功能,必须跳出原有构建若干50万人卫星城的思路,要构建两至三个百万人以上的新城区。这些新城区须离开主城一段距离,在原有卫星城基础上打造比主城区交通更加便捷、设施更加完善、功能更加健全、经济更加繁荣、环境更加优美的城市新区。
新区的建设应以第二产业为中心,第三产业和居住应与工业区发展相互配套,交通体系既与主城区有机联系,又能够内部循环。笔者建议在东部产业带上构建两个工业集聚区:一是以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起点沿京津塘高速公路两侧向廊坊——天津方向延伸,2010年可发展到50平方公里,2020年可发展到100平方公里以上。因此,可按100~200平方公里进行规划;二是以林河工业园区为起点向通州方向延伸,2010年可发展到30平方公里,2020年可发展到50平方公里,可按50~100平方公里进行规划。这两个工业集聚区将是未来北京市的制造业基地,成为支撑北京市经济发展的两个支撑点,加上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
在建设工业集聚区的同时,必须同时考虑为工业区配套的居住、商贸和其他服务业基地的建设。根据功能分区的原则和未来工业区与居住区适当分开的要求,可在亦庄西部以黄村为依托,在亦庄东部以通州为依托,发展商贸、居住及其他第三产业,形成“一体两翼”的新格局,即亦庄、马驹桥、采育为一体,以黄村、通州为两翼的东南部板块或东南部新区。林河工业区以顺义、怀柔、密云城区为依托,形成三角形居住区和三产服务业基地,可称为东北部板块或东北部新区。黄村和通州距亦庄约15公里,为了克服空间上的距离,建议首先修建大兴—亦庄—通州—顺义—怀柔—密云之间的轻轨铁路,将这四个地区用快速轨道交通联系起来,除了六环路之外,再修一至两条一级公路,逐步形成新的街区,使交通不再成为该地区发展的瓶颈。
二、工业外移,三产升级
如把一、二、三产业分为传统和现代两部分,北京仍有相当数量的传统产业,如冶金工业、石化工业、机械制造业、电力生产等传统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仍相当高,这些工业企业分布于朝阳、石景山、丰台、通州和房山,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北京市的经济仍以传统农业、传统工业、传统服务业为主体。这些工业企业多数建于六、七十年代,是在“把北京市由消费性城市变为生产性城市”为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确为北京经济发展、居民就业、财政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些产业至今仍是北京市经济的重要支撑。上世纪90年代,北京市对产业结构进行了重要调整。将污染比较严重,占地比较多的企业搬迁到郊区,如一些化工企业、机械制造企业等等,“退二进三”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仍有一些企业分布于市区和郊区,如焦化厂、化工厂、钢铁厂、电厂等,这些企业都是耗水大户、耗能大户、占地大户、污染大户。鉴于北京作为国家首都,承担着特殊功能,具有发展现代产业的巨大优势,不再适合发展传统工业,因此,北京市应痛下决心,将众多的传统工业迁移出去,腾出足够的空间发展现代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应该正视北京市资源缺乏的现实。北京市水资源缺乏,土地资源缺乏,环境容量小,这些都是发展传统工业的制约因素。从水资源情况看,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300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全国人均的1/8,世界人均的1/32。北京常年可供水资源总量为32亿立方米,而城市的水需求量约为42亿立方米。虽然可通过跨流域、远距离调水解决用水不足的问题,但调水成本不是传统制造业所能承受的。限制耗水产业的发展,限制传统工业的发展,把耗水工业迁出城区甚至迁到北京市域之外,应成为北京市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传统工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由于进入门槛低,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收益率都相当低。市场竞争实质上是成本的竞争,不具有成本的优势,或迟或早都会被淘汰出局。北京市消费水平偏高,低附加值的产品难以消化过高的土地、水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传统制造业很难发展起来。因此,北京市应充分考虑发展传统工业所固有的劣势,将一些产业从城区搬迁出去。有些可搬迁到郊区,有些则应搬迁到市域之外。
北京市中心区面积不大,但集聚了太多的功能,行政中心、商务办公、商贸旅游、教育居住等等,这是造成北京市交通堵塞的重要原因。由于北京市地租尚未市场化,在市中心居住办公的人们并未付出与实际价值的成本,为空间上的调整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从长期来看,应通过租金市场化的措施促进市中心区产业的升级。将低附加值的产业逐步转移出去,代之于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业、咨询业、旅游业、娱乐业等等。依托金融街和商务中心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应作为主城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了给现代服务业腾出发展空间,应考虑将一些行政单位、科研单位、医院学校等搬迁到主城区之外。
三、集中布局,集群发展
北京市存在产业布局分散的问题。除市中心区之外,各区县、乡镇都设有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确定的支柱产业也大同小异。对于地域辽阔的省市来说,区县、乡镇设立工业园区本无可厚非,但作为地域狭小、环境容量不大的北京市来说,分散布局不仅浪费土地,也不利于其他资源的节约。因此,建议取消各乡镇设立的工业园区,每一个县区设立一至两个规模较大的产业园区,并严格控制非农用地。高新技术企业应向中关村高新技术开发区及其他科技园集中,制造业企业应向亦庄、林河和各区县的工业园区集中。
为了提高产业竞争和企业的竞争力,北京市在产业布局上应走集群发展之路。集群经济是指各种规模、各种性质的企业在空间上的相对集中而产生的经济性。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企业对相关产业内其他企业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集群经济的实质是企业通过空间上的相对集中和集聚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获得额外的经济效益。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和其他社会化服务,有利于技术创新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还有利于降低企业的风险。世界范围内产业集群的实践充分展示了产业集群对提高产业素质,提升城市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巨大作用。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产业集群很自然地成为很多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在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区域,具有高度集聚化和专业化特征的产业集群正不断崛起,“一镇一品”、“一县一业”正蔚然成风,如轻纺城、服装城、小商品城、化工城、五金城、建材城等等。北京市各区县和各开发区内部应根据集群发展的要求,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并吸引同类企业和相关企业入驻园区,办出自己的特色。集群发展在北京市已具雏形,如金融街、海淀科技园、朝阳电子城等。本次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集群发展的要求,规划建设教育科技城、汽车城、IT产业城、物流城、商贸城、都市工业城、印刷出版城等,建设或发展特色文化街、特色食品街、特色小商品街等等。一方面满足城市居民的不同偏好,另一方面也吸引外地游客观光购物的要求,还可营造企业集群发展的生产贸易环境。
四、各具特色,加强合作
从各区县工业园区的产业结构来看,产业雷同的现象相当严重,招商引资的目标多数都是高新技术、现代制造业、都市型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除了中关村等科技园区集中了一批高科技产业之外,多数园区的主体仍是传统制造业,入区的项目中有不少占地多、耗水大、附加值低。总之,除中关村软件园、大兴医药基地等园区外,一些园区特色不明显。彰显特色应是产业布局优化的一个重点。无论是工业园区,还是农业、服务业都应有自己的特色。各区县应根据所在区位,确定自身的功能定位,并根据自身的优势,选择具有明显特色的主导产业,着力发展。在产业选择上应各有侧重、避免雷同、发挥优势、功能互补。
各区县应加强合作,打破行政区域壁垒,避免在招商引资方面进行恶性竞争,主动拒绝不适宜在本区县发展的项目。为了保护北京市的自然环境和整体利益,有些区县需要作一些牺牲。北京市应对财政体制和考核体系做一些改革,摒弃从80年代即开始从区县到乡镇实行的财政包干制度和以GDP总额和增长速度为主要考核内容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协调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加强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拉动中国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所在和全国有识之士的共识。本属于一个区域的京津冀地区由于行政体制的割裂、经济的落差和产业链的断裂,使整体优势难以发挥。北京市应从京津冀区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考虑,发挥北京、天津两大中心城市在京津冀区域整体发展中的核心与带动作用,提高区域竞争力,积极推进区域产业、城镇、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 q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