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地区发展
地区发展

宁夏红寺堡:十年开发建设 十年铸就辉煌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南武征 作者:admin 责编:

    党和政府决策开发建设红寺堡意义深远
   1999年1月红寺堡移民开发工作正式启动。开发建设的初衷,就是为贯彻实施国家“八七”和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计划,实施移民自愿搬迁和整体搬迁,从根本上解决宁南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问题。随着移民搬迁进程的加快,考虑到移民开发、生态建设、承载能力等综合因素,自治区党委、政府放缓移民搬迁步伐,并对宁夏移民规划做了适当调整,规划开发土地40万亩、搬迁移民20万人。

   历时10年的建设已圆满画上了句号。长期缺水受穷的宁南山区农民走出了祖辈居住的大山,喝上了黄河水,种上了水浇地,彻底告别贫困,揭开了他们生活新的一页。移民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将解决贫困问题与土地整治、资源开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改善宁夏南部山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该工程的建设,不仅减轻了宁南贫困山区人口压力,而且使宁夏中部荒漠化土地得到开发性保护和治理,不仅为西部干旱荒漠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对全国范围内的移民扶贫开发工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10年建设规模初具

   红寺堡自1999年开发建设以来,目前,已开发水浇地40万亩,搬迁安置移民群众近20万人,划定行政区域面积1999.1平方公里,辖2镇2乡47个行政村2个城镇社区,基本达到一个中小型县城的规模。开发建设10年来,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按照“边开发、边搬迁、边建设、边发展”的思路和“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主导优势产业,全力改善生态环境,着力强化社会管理,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从经济综合实力看,2008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60元,比2002年780元增加了1880元。开发建设10年间,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年均增幅分别达到10%、20%和11%以上。

   从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看,结合红寺堡扬黄灌区的实际,提出了实施“3211”产业的发展思路,计划到2012年,发展葡萄30万亩,以红枣为主的经果林20万亩,设施农业10万亩,黄牛饲养量达到10万头。截至目前,已累计发展葡萄9万亩、经果林3.65万亩、设施农业3.45万亩,黄牛饲养量达到2.6万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来自“3211”产业收入。近六成土地告别了传统种植模式。

   从工业经济增势看,我们围绕“3211”产业、光热、风力以及煤炭资源,大力发发展以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太阳能风力发电以及农副产品初、深加工为主的新型工业经济。相继建成了长山头和红寺堡两个5万千瓦风电场,累计发电1.47亿度,实现产值8279万元;土坡矿区煤炭资源开发也全面启动,已生产原煤6万吨,实现产值1800万元;科冕葡萄酒厂一期万吨生产线建成进行试生产;宁夏电力集团投资12亿元,在红寺堡实施50MWp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已开工建设,国家电力集团拟投资60亿元,建设300MWp光伏发电项目已经意向签约,年底前开工建设;投资1亿元的北京老马清真食品加工项目启动建设,随着这些项目的陆续投资建设,工业总量大幅提升。

   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看,十年来,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2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967.6平方公里,林木、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39%、75%。城市建城区面积达到6.4平方公里,建筑总面积60万平方米,城镇化率16%;农村自来水入村、入户率分别达到100%和14.4%;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沙砾路,村村通广播电视、通电、通宽带,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从社会各项事业方面看,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在校中小学生34345人,2005年顺利通过“两基”评估验收,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和巩固率保持在99%和98%以上。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建立,建立县乡卫生服务机构85所,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0%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29%,农村低保覆盖率7.3%,五保户集中供养率100%。

   2008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60元,是搬迁之初500元的5倍多,超过山区平均水平20%,定居群众基本实现了稳定脱贫、解决温饱的目标。

   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

   作为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红寺堡的探索通过了实践的检验。

   其一,宁夏扶贫扬黄工程的定位,就是为保障宁夏南部山区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维护民族地区稳定与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而脱贫致富奔小康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体现着国务院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亲切关怀,承载着自治区党委、政府为提高南部山区人口素质、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跨世纪工程。

   其二,生态建设与移民开发并举。不少移民当年盖好房屋后又返回原居住地。恶劣的环境,给移民工程提出了严峻挑战,必须要走生态建设与移民开发并举的路子,对移动沙带和沙壤土进行综合治理,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禁牧封育,围城、围乡、围村造林,实现绿染荒漠、人进沙退。

   其三,综合配套措施先行。移民开发过程中,水利设施、农田建设、渠系配套、庄院配套等移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先行建设,实施生态移民,保证了移民群众“搬得来、留得住、能致富”。

   决定一个舰队速度快慢的不是最快的船只,而是最慢的船只。红寺堡的实践证明,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一个更新更美的红寺堡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责任编辑 :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