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地区发展
地区发展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思考和建议时间: 2015-08-07信息来源:阮青 赵宇刚 作者:wyg_admin 责编:

摘要:在世界新科技革命和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是一个全新的命题,要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式,更新理念。面对大量的企业创新活动,政府部门要大力简政放权,放开管制,避免行政干预,尊重和相信市场内生的创新力量。

  关键词:科技创新中心 企业创新 创新体系

  一、为什么要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深刻认识重大意义

  科技创新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极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使产业和经济竞争的赛场发生转变。未来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在于科技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较量,在于一国能否使其全社会的创新潜能有效地释放出来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等重大决策,从国家战略和布局上落棋下子,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向未来、关系全局的大棋局,上海被赋予了重大使命。

  (一)服务于大国崛起的战略目标

  当前,我国正处于大国崛起和民族复兴的历史阶段,科技创新能力是大国崛起的核心支撑和主要标志,任何一个真正的大国,必然也是科技强国。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首先要服务和围绕国家战略,着眼于全球视野,发挥中心城市的综合优势,定位于前沿窗口和国际化平台,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创新枢纽竞争,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为根本改变我国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作出上海全面而独特的贡献。

  (二)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支撑、带动和示范作用

  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过去依靠少数一些政府支持下的科研机构承担创新主力军的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今天更加快速、更加复杂、更加融合的创新态势,必须建立系统化的创新体系,在激烈的国际创新竞争中形成整体优势。这不仅需要科研基础设施、全社会研发投入、专利发明成果等硬件条件,还需要人才、环境、制度等软件要素。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依托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综合服务功能和国际影响力,着力发挥人才优势。综合来看,上海无疑具有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基因。在实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中,上海要着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向中高端转型,为国家增加自主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可借鉴的方案和可推广的经验。

  (三)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迈向世界前列,培育和树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标杆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基础科学领域正在或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互联网+”不仅快速催生了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而且使创新创业成为人们一种常态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呈现出大众化、低门槛、高活跃度的特征。正如《第二次机器革命》作者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所说,“我们非常有信心地认为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上——和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深刻变革几乎相同的重大转折的早期阶段,这不仅仅是新技术指数级、数字化和组合式的进步与变革,更多的收益还在我们前面”。新科技革命呼之欲出,已经在我们身边发生。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要牢牢把握这场千载难逢的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顺势而为,瞄准全球影响力标杆,立足上海优势和特色,选准主攻方向,努力在某些领域实现由“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的转变。

  (四)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方针及至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目标紧密结合

  “十二五”以来,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已见成效,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上海已呈现一些趋向性变化。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为上海未来发展设定了新坐标系,对“四个中心”建设进行新定义、提出新需求,是上海城市功能定位的升级版。从历史上看,全球中心城市的更迭兴替,往往与科技和产业革命具有高度相关性,在未来全球城市间的新一轮角力中,创新成为共同的目标取向和价值追求,上海应坚持走全面创新之路,赶上和引领世界创新潮流。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为上海到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目标赋予了新内涵和新动力。科技创新中心不只是“四个中心”的组成部分,而应是“4+1”或“4×1”关系。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既要依托“四个中心”集聚和辐射创新资源,为实施国家战略服务,也要叠加、渗透和融合到“四个中心”的功能之中,为上海的经济转型注入强大动能,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建什么样的科技创新中心:科学把握内涵

  在世界新科技革命和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是一个全新的命题,要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式,更新理念,重新审视过去积以成习的一些做法,使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根植于大众创业的沃土,成就于万众创新的伟力,汇成全社会创新的交响乐。对于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内涵,应从遵循创新规律,厘清多重关系入手,避免陷入笼而统之、以偏概全的认识误区。

  (一)区分科学研究和技术活动两个概念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发现人类未知的事实和规律,技术活动一般采用已知的科学原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特定问题。纵观人类历史上多数主要的技术进步或发明,与科学研究既有联系更有区别。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厚度往往决定了技术创新的广度和强度。同时,技术活动本身也会为科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方向,自我封闭式的科学研究往往缺乏真正的生命力。但应该看到,科学研究与技术活动毕竟属于不同的概念,遵循不同的内在规律,现代社会专业化分工也使科学家和工程师分化成为不同的职业。鉴于此,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立足“两手抓,分别抓”的思路,对于科学研究,要发挥好政府主导和组织作用;对于技术活动,要更多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同时,还要推动政府与市场共同建立科学研究与技术活动的互促和结合机制。

  (二)区分科技研发活动和应用创新两个层面

  科研活动是把金钱变成知识,面向市场的创新活动则是把知识变成金钱。按照首次提出“创新”概念的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原意,创新是企业家发现市场机会(需求),把想法变成产品或服务、获得利润的过程,是企业家对包括技术在内的生产要素进行的“组合”。区分本来意义的创新活动,而不是使之与科研活动概念混同,有助于我们准确认识在竞争性市场环境下企业家在创新活动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试错过程中,应让企业和企业家有更多挥洒的空间,应吸引和激发更多的初创企业和个人加入到创新行列中来,依靠市场力量内生驱动众多主体创新。

  (三)区分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两种形态

  要着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方位推进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的成果往往物化为实体产品,这是创新的基础。但我们同样要看到,现代经济创新本身也在演化出多元不同的模式,创新的“跳跃式”“开源式”“分散式”特征日益明显,尤其是基于互联网的创新,更多的是一种综合了多种形式的“混搭”创新。比如,在应用软件领域,大量开源平台的出现,让更多的创新创业者参与其中,谷歌、英特尔、微软等科技龙头企业通过开放自己的技术平台,催生出一大批应用软件企业;再如,阿里巴巴的出现改变了中国的商业模式和购物方式,把中国的电子商务产业带到了世界前列,解决了上千万人的就业,创始人马云曾多次表示他不是工程师或技术专家,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大企业家。实际上,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最终是殊途同归,商业模式创新由于切近市场需求的最前端,是从解决生活、生产的直接问题入手,因此能够最大程度地集成已有技术创新成果,并牵引技术创新向着更有效的地方突破,最终产生倒逼和放大技术创新的效果。今天阿里巴巴的主要业务覆盖了电子商务、金融、物流和云计算等诸多领域,其背后自然靠新技术和高科技支撑。一直以来,我们重视技术创新,很大程度上是供给导向下的传统科研路数,容易闭门造车、产销脱节形成路径依赖,有些科研创新成果曲高和寡,在市场上消费者并不买账,而消费者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则发端于需求方。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当下,要克服重技术、轻市场,重实体产品、轻商业模式的固有观念,鼓励更多企业立足大众消费需求、产业升级需求来探索商业模式创新,由商业模式创新、企业组织方式创新催化、引致进一步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形成良性循环,这对开发我国巨大的内需市场意义重大。

  (四)区分战略性和市场性两种需求

  需求是科技创新的动力源,需求形成和满足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科技创新会走出不同的路径。战略性需求主要是发轫于国家战略需要,如军工装备研制、重大产业突破等,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性,我们应充分发挥大国优势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由政府主导,超前布局,形成战略需求,组织各方力量进行自主创新技术的攻关,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突破,牵引并形成若干产业集群,对此今后不仅要坚持,还要推动军民技术领域的创新融合,使战略性需求引导下的技术创新之果在民用领域和商用市场生根开花。对来自大众的市场需求,必须依靠众多企业的创新活动和竞争来满足。应鼓励企业重视研究市场需求特别是差异化、细分化的市场需求,研究不同群体消费者心理并据此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的主观能动性和独具慧眼的能力成为创新不可或缺的要素,由众多企业家来发现、识别和捕捉市场机会,创造和满足需求,形成多姿多彩的产业生态。从根本上说,消除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就是要在市场这个大平台上,把需求导向更加深入彻底地贯通于创新活动的全过程。

  (五)区分政府和市场两种作用

  在“科学研究—技术发明或进步—商业创新”的整个链条中,政府和市场应有不同角色定位和组合方式。在我国现阶段,科学研究活动主要由政府主导,公共财政要保障科学家和科研人员专注于科研工作。但在更广的商业创新领域,应让各类市场主体和企业家发挥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完善有利于全社会创新的制度大环境。在技术开发领域,政府和企业也要有所分工,政府可以在一些特定领域或技术环节发挥作用,如组织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依托企业或院所进行特定技术攻关,也可以推动企业联盟或产学研联合体进行共性技术或竞争性技术研发,但更广更多的技术创新活动应放手让企业自主去做,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价值,优胜劣汰。

  三、怎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重在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器。改革的任务就是要打通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的体制机制关卡,让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同样必须破除不利于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以政府自我革新为重点,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

  (一)定准政府角色

  在支持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动中,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就是抓好基础性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对大量面向市场的企业创新活动,政府部门要大力简政放权,放开管制,避免行政干预。要尊重和相信市场内生的创新力量,对创新事物保持容忍、克制和审慎,要改变政府部门过去分钱分物当裁判的工作方式,改变资源向国有企业、科研院所倾斜的习惯做法,改变偏重于供给侧配置资源的导向,切实在创造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形成普惠性政策安排和开放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

  (二)放大多主体力量

  构筑和维系上海科技创新之果生生不息的“热带雨林”系统,一定要保持众多创新主体、创新模式、创新组织的开放性、多样性和竞争性,让更多主体参与其中以释放全社会创新潜能。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一定不能仅靠体制内国企、事业单位单打独斗。诚然,我们要通过改革攻坚解决体制内机构创新活力不强的问题,但应更加重视通过不断开放来引进创新主体和资源,以增量激活推动存量调整。比如,针对跨国公司在沪研发中心溢出效应不强的问题,要淡化“求所有”的观念,注重“求所在”“求所用”,“风物长宜放眼量”。跨国公司在沪研发中心自然有其封闭性,但其研发资金和人才在上海集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海研发生态的适宜性。跨国公司在沪研发中心由于其母国公司研发战略安排,利用上海相对低成本的研究资源,进行基础研究,我们认为这有助于上海院校科研力量走出自我循环的封闭圈子,这也是一种“外溢效应”。对跨国公司在沪研发中心希望能更多参与上海本地科研活动的意愿,上海也应更加重视和响应,选择一些领域对其开放,扩大对外研发合作,探索形成共享研发资源的机制和有效途径。又如,针对上海本地民营企业实力不强的软肋,要切实改变轻视甚至歧视民营企业的相关政策,打破“玻璃幕墙”,优化服务,在培育和扶持小微民营企业方面不断探索和推出新举措,夯实全社会创新的微观基础。

  (三)增强市场激励

  创新火花需要利益之油浇燃才能形成燎原之势。就激励全社会创新主体而言,上海应在保护知识产权、大力吸引天使投资等各类风险资本、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方面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在财税金融等相关政策设计上要争取国家支持上海先行先试。同时,要加快体制内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市场化激励机制改革创新,在职务发明人权益保障、国有技术类无形资产评估、扩大股权激励试点以及健全国资国企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尽快形成一整套符合创新内在规律、与市场化接轨的有效办法。

  (四)做细专业服务

  现代科研活动越来越依赖专业化分工合作,上海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已构成一个新兴的行业。与科技创新活动相关的服务业种类繁多,包括科技中介服务、技术推广服务、专业技术服务等。据普查资料,至2013年末,上海该行业法人单位数、从业人员数和法人单位资产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22.7%、57.9%和80%。上海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其现代服务业的基本特征是知识密集,具有“隐性创新”属性,这是上海的优势所在。要适应创新主体大众化的新趋势,充分依托上海“四个中心”综合服务功能,优化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完善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优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打造支持创新活动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链,为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五)植厚创新土壤

  将科技创新中心打造成为生生不息的“热带雨林”,说到底是要靠肥沃的创新土壤承载和滋养。这其中包括: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一流大学,着力培育具有怀疑精神、批判性思维、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完善有利于吸引海内外创新人才的工作和居住证制度,形成生活便捷、宜居生态环境以及信用诚信体系等。总之,上海在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征程中,只有持续完善创新生态、厚植创新土壤,才能源源不断收获丰硕的创新之果。

  来源:《科学发展》2015年第6期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