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服务”应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时间: 2015-08-10信息来源:网易新闻 2015年8月5日 作者:林江 责编:wyg_admin王宇光
从硬的指标看,广州拥有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00万箱的实力以及南沙、黄埔等深水码头,加上拥有广州远洋、广船国际等大型远洋船队和造船企业,我们说广州已经成为了国际航运中心也不为过,为何还要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呢?其实广州欠缺的是航运中心的软实力,也就是说,广州的国际航运资源的集聚度还是不理想,而无论要集聚航运人才,还是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资源,离不开广州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近日,广州市出台《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三年行动方案》,希望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自贸区战略的重大契机,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围绕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以及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建设,突出“广州服务”的整体形象,使广州成为珠三角工业生产服务中心、全国生产服务创新基地和国际生产服务枢纽。
“广州服务”既有迫切性,也有现实意义。作为省会城市和商贸中心,2014年广州市服务业的增加值已经突破1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65%以上,这对于广州传统的支柱产业,包括汽车、电子信息和石油化工等的发展影响深远,毕竟上述三大支柱产业对广州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然而,我们这里强调的“广州服务”其实已经不局限于广州传统的服务业,而是生产服务业了,如果说餐饮、酒店算是传统服务业的话,生产服务业则更强调现代金融、商贸会展、融资租赁,尤其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P2P、O2O等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其实也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广州发展知识型经济的基础—依托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和研发服务、专利服务、创业投资等也属于“广州服务”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抓手。
之所以说“广州服务”形象的打造具有现实意义,指的是如果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不同步,会直接影响后者的前进步伐。例如,3D打印、无人驾驶汽车等先进制造业属于工业4.0的范畴,其与工业2.0时代最大的差异是,后者强调的是标准化的大规模生产,通过规模经济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从而产生效益。如果说工业2.0时代的特征是模块化生产,那么工业4.0时代则属于复杂技术生产,其主要特征是就地设计、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和就地售后服务,工业4.0强调的是个性化服务和小批量生产,生产制造过程的价值日益突出,工业制造将逐步告别“微笑曲线”而转变为“沉默曲线”甚至“愤怒曲线”,制造环节不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了,背后的重要推手就是生产性服务业。可见,“广州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将引领广州先进制造业尽快形成规模,并通过自贸区乃至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走出去”和“引进来”;与此同时,广州加工制造业的产业转型升级也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事实上,科技研发和创新、专利服务、产品设计、管理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一直为广州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广州要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也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例如,广州正在大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而国际航运中心有硬的一面,也有软的一面。硬的方面指的是港口、码头、航道、船队的建设,在衡量指标上,就有集装箱处理量、货柜码头吞吐量等;软的方面指的是航运人才的聚集程度、航运中介,包括货运代理、船级社、船舶登记服务代理、航运保险代理以及燃料油期货买卖等,在衡量指标上,就有国际船东聚集度、国际船舶登记数等。显然,从硬的指标看,广州拥有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00万箱的实力以及南沙、黄埔等深水码头,加上拥有广州远洋、广船国际等大型远洋船队和造船企业,我们说广州已经成为了国际航运中心也不为过,为何还要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呢?其实广州欠缺的是航运中心的软实力,也就是说,广州的国际航运资源的集聚度还是相当不理想,而无论要集聚航运人才,还是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资源,离不开广州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这次广州市出台的生产性服务业的三年行动方案之中,在论及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时,还专门提到了要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把国际航运资源聚集到广州。
如果一家民营企业愿意参与航运业,其要投入数以十亿美元计的资金才能购买一艘大型集装箱船,然而在互联网+的时代,这家企业可以通过众筹的方式吸引众多的民间散户集资购置这艘船,然后再通过与投资人签订长期租约的方式为其带来稳定可观的租金回报,对于后者的投资回报率来说,与其购买物业收租,不如通过众筹方式购置集装箱船,所得到的租金回报率可能更为吸引,换言之,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可能做船东,而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航运企业要寻找投资人是要付出高昂的寻觅成本的。上述用众筹形式让众多市场散户变身为船东,就是让传统的航运业从重资产模式向互联网+背景下的轻资产模式转换,其中,航运业的融资租赁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这其实是国务院批复广东自贸区的总体方案之中所提及的南沙自贸片区需要发展特色金融的关键所在。
换言之,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所依托的金融业,不一定是指传统的银行信贷,而是指通过金融创新所推动的、为航运业度身订造的航运金融,包括海上保险和融资租赁等。如果广州在包括航运金融在内的特色金融服务的创新和应用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子,这其实既是广州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包括先进制造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也是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引领传统行业,包括航运业在运营模式上实现华丽转身方面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成功的典范。
那么,广州如何实现包括特色金融在内的生产性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呢?我认为就是要充分与香港合作。香港既是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国际航运中心,香港在航运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的人才、管理等资源相当丰富,是广州成功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以及实现“广州服务”目标的坚强后盾与合作伙伴。可见,通过南沙自贸片区的机制体制创新构建与香港实现错位发展的既竞争又合作的新型格局是广州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