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西部开发
西部开发

从城市发展新趋势看西部地区城市化的战略选择时间: 2015-09-11信息来源:佚名 作者:wyg_admin 责编:

一、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1.郊区化

  郊区化是城市在一个特定时间段里的地理空间过程,是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的发展阶段。它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郊区化是城镇化过程的一个发展阶段,它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最早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城市的郊区化开始于改革开放初期,现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城市郊区化有其独特性。第一,从动力机制看,西方国家城市的郊区化是自发的、主动的,而我国城市的郊区化则是有组织的、被动的。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基本动力来自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同时,城市住房制度的改革、旧城区的改造、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新城(包括卫星城市)的建设和外资的进入也起到了巨大作用。第二,从扩展方式来看,我国城市郊区化以圈层扩展为主,社会阶层的地域分异不太明显;而西方城市的郊区化由于追求生态效应,产生了比较明显的、由居民的收入差异所引起的社会阶层的地域分异。第三,从扩展过程来看,我国城市在郊区化过程中伴随着中心城区的繁荣,而西方城市的郊区化伴随的是中心城区的衰退和老化。第四,从发生时序来看,我国城市郊区化比西方城市郊区化晚了近半个世纪,西方国家的城市郊区化是在完成工业化之后发生的,而我国城市的郊区化却是伴随着工业化而来的。

  2.巨型化

  近年来世界城市化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大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大城市以其特有的空间优势和积聚效应吸引着人口和工业,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据统计,从1950年到1980年的短短30年间,世界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由71座增加到了234座,增长了3倍,并且出现了诸如墨西哥、纽约、东京、伦敦、上海等千万人口级的特大城市;目前世界上100万人口左右的大城市有372个,估计到2010年将达475个。1950年,亚洲有百万人口以上城市24个,1970年为79个,1990年为115个,到2000年时达到了150多个;1995年,亚洲拥有1000万人口以上城市9个,据亚洲城市开发银行1997年的报告预测,到2025年亚洲将有20个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成为巨型城市。城市巨型化趋势在我国也非常普遍,究其原因多种多样,其一,城市郊区化使得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展,伴随着城市向外扩展,其规模自然迅速增大,这也说明城市的巨型化与郊区化并不矛盾,两者是相伴相随的;其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步伐加快,使得一大批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从而加快了巨型城市的出现和发展;其三,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密度较大,城市地区更是如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城市的巨型化趋势,而且这种趋势比其它国家和地区更为明显;第四,伴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日益拉大,城市里较高的生活水平、方便及时的服务、众多的就业机会,使得大量农业人口涌入城市,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我国城市的巨型化趋势。

  3.集群化

  城市郊区化和巨型化的一个最为直接的结果是导致了城市的集群化,或称城市的连绵化,从而出现了都市群、大都市连绵区、巨型城市带或大城市经济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产业和人口向城市集聚、城市经济向周围地区扩散是我国城市集群化的主要原因。在城市集群化过程中,大型中心城市起着主导和核心作用。它们既推动区域经济和人口的集聚,又促使城市经济向外辐射。区域内城市间的交通运输网络、通讯网络加速了人、财、物、信息等要素的空间流动,使得人口和产业在交通枢纽地区集聚,并伴随着郊区化继续向外扩散,直至多个城市首尾相接、互成一片,实现城市的连绵化和集群化。我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辽中南等城市群就是分别以上海、香港和广州、北京和天津、沈阳和大连等城市为核心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现已开始进入城市连绵带发展的雏形阶段。

  4.国际化

  城市国际化是指一个城市在文化、物质、能量、信息和人员等方面与国际上其它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逐步密切,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地位不断提高,城市功能日益优化,城市实力不断增强,逐步向世界城市迈进的过程。城市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具有下列典型特征:一是普遍性。在科技日新月异、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的今天,全球已然是一个小小的村落,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孤立于其它国家和地区之外,城市也不例外,也必然与其它国家的城市处在不断联系与交流之中。二是动态性。城市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从总的趋势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不同国家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日益密切的趋势,表现为城市国际化的顺向发展。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城市数量众多、不同城市之间的发展水平、城市精神、对外开放程度等千差万别,而且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动,都将使城市国际化过程出现一些反复和偶然。如国际交流合作的降低使城市国际化进程减缓甚至中断、国际合作交流的增强又使其加速或重新开始等等。三是开放性。城市国际化本身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和结果,是伴随着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外开放而形成的。四是层序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不同级别和性质的城市,其国际化程度往往是不同的,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层次性。

  我国城市的国际化,除具有上述普遍特征之外,还有自己的独特性。其一,区域差异性。我国城市的国际化是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实施和逐步推进而不断发展的,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性,如东部沿海地区、内陆沿边沿江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因而这些地区城市的国际化程度远远高于其它地区。其二,发生机制与西方城市不尽相同。虽然城市国际化都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但我国城市国际化与西方城市国际化的机制存在较大区别,主要表现在:西方城市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自发产生的,而我国城市国际化带有明显的国家政策烙印,它首先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然后才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5.信息化

  所谓城市信息化就是在城市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设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本城市和国内外的信息资源,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城市的信息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含量达到主导地位。城市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信息化有助于一个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助于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有利于城市自身同国内外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加速城市国际化进程,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有利于促进城市信息产业的发展,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市经济实力与竞争力;有利于完善城市创新体系,增强城市科技实力与创新能力。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信息化还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那就是它有助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城市信息化是当前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新潮流,建设网络城市、信息城市已成为世界许多城市的发展目标。西方这几年就相继提出了“信息首都”(information capital)、“智慧城市”(intelligent city)和“有线区域”(wired region)等概念,香港也提出要兴建“硅港”和“信息港”。在这样的国际和时代背景下,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已刻不容缓。当前,我国一些大城市虽然也相继提出了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规划,如北京出台了“首都信息化工程”建设方案,提出力争成为全国信息中心;上海计划实施“上海信息港工程”等等;但是我国城市信息化整体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差距较大。因此,应尽快制定中国城市信息化发展总体战略,确定城市信息化建设模式,并提出城市信息化发展方针;加快数字城市与城市信息港建设,培育若干个数字中心城市,增强数字中心城市的区域带动作用;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为骨架,加快城市间信息通道建设,构建区域信息网络;第五,积极发展城市信息产业,创立信息产业基地。

  6.生态化

  城市生态化过程是指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这里“生态化”已不再是单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一个综合、整体的概念,蕴含着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等诸多内容。城市生态化强调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体现人与自然共同演进、和谐发展、共生共荣,它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市建设中的体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动力和模式。城市生态化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第一,工业文明引起近代城市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工业革命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城市人口增加、规模扩大、污染加重,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诸如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等城市问题的严重性唤醒了人类的生态意识,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探寻人与自然、城市与生态之间的协调发展、和睦共处。第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它是一种崭新的发展观,旨在谋求人与自然、城市与生态之间的共生共处,因而成为城市生态化的直接认识来源,为城市生态化起到了思想准备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良人居环境的追求成为城市居民的共识,生态城市理念在我国渐入人心,许多城市如上海、大连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并在城市环境整治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也得以大幅度提高。以上海市为例,近年来,上海不断加大绿化建设力度,绿化建设实现了超常规发展,相继建设了世纪公园、黄兴公园、太平桥绿地、陆家嘴中心绿地等一大批公园和开放式大型公共绿地,市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稳步提高,到2003年底,三项指标分别达到35.2%、32.1%、9.16km2,均已超过国家园林城市的基本标准,上海也因此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的光荣称号。

  二、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的现状

  1.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城市化水平低


  西部地区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57%、总人口的23%,而GDP只占18.7%, 设市城市数量占全国总数的24%、建制镇占31.8%,市镇非农业人口占全国市镇非农业总人口的22.32%。2000年,西部地区人均GDP只有4506元,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42%,以城镇非农业人口计算的城市化水平为18.24%,与东部地区相差近10个百分点。市镇密度分别为0.233座/万km2和8.66座/万km2,分别相当于东部地区的8.77%和12.75%。

  2.城镇分布的空间非均衡性明显

  西北区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等环境问题突出,城市分布受水源制约,水源条件较好的如关中平原、宁夏灌区、黄河河套、陇中及青海东部、河西走廊及新疆天山南北的绿洲地区,是城市分布相对较密集区域;而西南区崎岖多山,气候湿润,地形及交通条件是影响城镇分布的重要因素,地形平坦、交通方便的四川盆地的成渝地区、广西盆地、坝子分布较为集中的滇东高原以及贵州高原中部成为城镇分布较密区。城镇分布相对较密区与其他区域的社会经济差异也很明显。以陕西为例,其城镇密集区只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7%,却占了全省总人口的58.4% 、城镇非农业人口的75%、GDP 总量的81%,城镇密度达71.81 座/万 km2,为陕南和陕北平均密度的2.1倍多。

  3.量的扩张与质的提高不太相称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城镇数量增加远快于城市规模扩张,量的增加与质的提高不太相称。如陕西省1990年有建制镇345座,不到5年就增加到了898座,建制镇总人口增加了390万人,而非农业人口仅增加了110万人,因此导致城镇平均规模由5452人降为3341人,有将近50%的建制镇非农业人口规模不足10000人。从城镇职能看,西部地区约80%的城镇以行政管理、文教卫生和商业集散等初级职能为主,作为城市化和城镇自身增长最重要的动力因素的主导产业则尚未培植起来。设市城市中,多数以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布置的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为主导经济部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在城市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

  三、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的战略选择

  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选择,要以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为中心,以国家政府投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和地方集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为手段,形成大、中、小城市并举,数量和质量并重的符合实际情况的多元复合型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城市化必须遵循城市经济发展规律,各地要在国家宏观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城市化推进策略,既不保守,也不要脱离实际、盲目求高,要把着力点放在解决城市化滞后的主要症结上来,采取切实可行的城市化推进战略。

  1.龙头带动型战略:以大城市为依托,逐步推进城市化

  在一定时期选择并培植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优先发展产生扩散效应来推动区域发展。只有具有或能够迅速建立主导产业的大中城市最有条件充当增长极。西部大开发应该建立以西安为中心,以兰州和包头为副中心的西安经济区;以重庆为中心,成都、贵阳、昆明为副中心的重庆经济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包括克拉玛依、石河子、吐鲁番地区的乌鲁木齐经济中心;以拉萨为中心,包括玉树的拉萨经济中心。

  2.层序推进型战略: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推进城市化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区域差异巨大,其城市化的发展应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分层次分阶段推进。第一,现有大、中城市应发展科技教育,加强研究开发,促进科技创新;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现有产业升级,创建新兴主导产业;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扩大城市辐射影响。特别是大中城市应朝着区域经济开发与城市发展的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发动中心、市场推动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的方向发展,先期通过积蓄聚集力量,而后通过人口与产业的扩散,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而推动区域城市化进程。第二,现有城镇密集区,应重视首位城市的作用,加强各级城镇间的联系,建立以技术信息为“神经”,交通网络为“动脉”的城镇系统,通过首位城镇的技术创新、产业发动和市场推动作用,促进城镇密集区的高效、协调发展。第三,在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区,应创造条件加快资源开发,建立以主体资源开发及其加工利用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并通过有效的规划引导,促使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和保护相协调,使人口和产业合理聚集,从而加快工矿城镇的形成、发展和区域城市化。第四,在旅游资源富集区,应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发展旅游商品生产,增加旅游服务收入,从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旅游业等第三产业部门转移,进而促进该类区域旅游城镇的迅速发展壮大。第五,在以农业为主的广大农村地域,应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专业化、特色化、商品化农业生产,在合理的规划指导下发展农业生产服务和农产品加工贸易,并通过集中布局乡镇企业和适当的并村建镇,促使农村地域城市化。第六,在生态严重失调区和森林禁伐区,应通过政策调控、技术指导和经济援助,引导居民从事二、三产业生产,逐步将其生存的依赖从农业转化为非农业,从而达到既减轻生态压力、促进生态恢复,又推动城市发展的双重目标。第七,在偏僻落后且生存条件差的地区,应将生态保护和治理、扶贫、防治地方病和弱智人与城市化发展结合起来,采取移民建镇的形式,将居民迁出,集中安置到生存条件较好的地区,形成城镇,或直接安置到城镇,从而促使这部分人口的市民化。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