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中部崛起
中部崛起

创新创业助推农村改革时间: 2016-07-19信息来源:卫战胜 作者:ws 责编:

 
  中国的农村改革一定要走创新创业的改革之路,组织农民办公司、发展农业、振兴农村经济的改革。中央鼓励农民创业创新,没有钱怎么办?农民的贷款,不能只靠商业银行这一条路,我们必须探索新出路,创业投资就是其中之一。但针对农村改革的创业投资,不应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创投,而应当是政策性、普惠性的创投。
 
  创业投资作用大 
 
  有人说,创业投资就是为了解决产业问题,靳海涛说是对国民经济起先导作用。商业银行的特点是低风险、高流动和稳定收益,其对象主要是有健康现金流的成熟企业,这与农民的资产结构、农业的发展模式极不匹配。此时,创业投资可以成为最佳的补位者。虽说创业投资在国内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创投理论和思维方向总体上仍跟不上创业投资实践的快速累进。国内创投如果理论武装不足,光靠引进外面的经验,是远远达不到卓越的境界。国资的创投要有为人民创新创业服务经营理念,尤其是为贫困地区贫困人群的创新创业服务。中国的创业投资事业的火力应该分流一部分在青山碧水间翱翔,这也是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需要。按照中央的计划,整个“十三五”有两大任务要完成: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两个任务没有主次之分,是同步进行的。第一个任务要完成,包含了亿万农民的创新创业的完成;第二个任务,包含了知识分子,尤其是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业的完成。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辜胜阻在2016年中国风险投资年会上说,“创业、创新、创投是铁三角”。没有创投、创新创业就是无源之水。没有创投,创新创业就是无本之木。亿万农民与科技工作者都需要创投支持。
 
  很多人谈改革,那改革究竟是什么?中央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项改革,而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毛泽东时代国家没有条件让农民创业;如果说邓小平时代是允许农民创业办企业,那么习近平时代则是创造条件让农民创业。创造条件,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在农村竞相迸发;创造条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在农村充分涌流(如图1所示)。创业资本介入应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解放人。什么时候能把创业投资事业上升到“解放人”的高度,它就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机制优势,化解社会深层次矛盾。劳动生产和社会再生产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创业创新改变的是劳动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一般形式,比街头运动深刻得多。我们拥有五千多年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利天下”的价值观,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个优势,引导中国资本在创业投资的轨道上驶向农村改革。
 
  农村创业创新改革重人文 
 
  马克思经济学的一个鲜明特征,就在于强调劳动者组织和组织起来的劳动者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现在改革的方向,就是用股权的纽带,把千家万户凝聚成一个经营实体经济的市场主体,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的方向万众创业。按照熊彼特经济社会学理论,中国农村改革除了经济要素外,还要重视其他的要素。比如,培育职业农民、现代农民;开展教育,让农民具有人文精神。农村的衰败绝不仅是与几十年没用大规模资本下乡有关,更主要的是农村传统人文精神的耗散。
 
  农村改革需要付诸人文精神。七亿农民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将决定我们这个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农村改革需要创新,涉及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领域构成一个网络,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互作用(如图2 所示)。只有在充分把握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要素的交互作用的基础上,才能全面理解创新农村改革的概念。熊彼特的“经济社会学”理论对于中国农村创新改革具有指导意义,尤其是熊彼特将经济分析与社会分析结合起来讨论经济问题的方法是科学的。的确,我们不能将经济问题理解为仅仅受经济因素制约,我们要将经济问题纳入社会环境之中,从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关联中来理解农村经济问题。西方经济学并不是一无是处,至少科斯让中国人认识到产权的重要性,熊彼特让中国人明白一个道理,企业家创新精神对于促进创新型社会形成有多重要,中国农村的改革当然也需要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本土企业家。
 
  缩小差距不是让富人变穷,而是让穷人变富。穷人想创业,没有启动资金,他们只能世世代代穷下去。创业资本的供给是让农民自主创业的重要保障。创业的原始动力来自于农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第一次创业是发展乡镇企业,第二次创业是进城务工经商,第三次创业则是近几年蓬勃兴起的乡村旅游及一二三产融合。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要实现全面提升农村综合改革效益的目标,主要靠什么?没有大量的投资,只依靠小农户那一点点辛苦积累来发展农业,是中国农业迟迟不能成为世界农业强国的主因。农村要好,现在要投资,要对劳动者组织的创业项目进行投资,这是重塑乡村经济活力的唯一途径。
 
  农村安全食品和乡村旅游产业是重点 
 
  货币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不断生成和农村经济的结构性问题。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并不是社会真正缺少资金,而是因为过剩流动性不能有效转化。需要资金的得不到资金,不需要资金的有的是资金,这就是中国的“流动性过剩”。民间资本为什么投资不振?这是因为民营企业由于自身与外界等客观和主观原因影响,成本及收益难以掌握,所以才造成民间投资不振。据了解,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只有1.5%,而三月份CPI增幅却达2.3%。高于利率0.8%个百分点,如果按照M2减去GDP增速的数值计算,目前我国真实通胀水平基本达到6%左右。这标志着我国负利率时代已来临,10万元存银行,一年净亏537元。现在最大的风险就是不投资,第二大风险是高利贷,第三大风险是投资传统过剩产业。
 
  现在是投资安全食品产业、乡村旅游产业最好的机遇。对于乡村和偏远落后地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或许是最适合的产业发动机。城市的拥挤喧嚣、环境的不断恶化,让人们迫切渴望逃离人造空间,到丛林山谷、自然乡野,而且这种需求日益显现。因此,深处交通不便、偏僻原生态的乡村逐渐成为人们的出游热门之地,也正是这种需求催生了乡居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民间资金有意愿投资美丽乡村的选择是对的。以风险投资机构IDG投资乌镇旅游为例,2009年7月,IDG以4412万元入股了乌镇旅游,占其15%的股份。四年之后,也就是2013年7月23日,IDG成功退出,以4.4亿元的价格将股份转给了中青旅。四年800%的收益率,足以震撼资本市场。
 
  缩小城乡巨大差距,要结合实际,有计划的发展乡村旅游。以发展乡村旅游为契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创新等目标。今年以来,深圳两家规模较大的孵化器“地库实验室”“孔雀机构”相继倒闭,说明城市孵化器已经处于过剩状态。但农业创业孵化器还在萌芽状态,乡村旅游孵化器可能会成为孵化器行业中新的增长点。
 
  关于乡村旅游的创新创业,当前应当关注以下几个焦点问题:首先,民间资本踊跃进入乡村旅游的迹象非常明显,而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是让土地资源在法律框架内充分协调乡村旅游的需求,这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前提条件;其次,乡村旅游的发展如何协调好公司与农民的关系,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包括乡村旅游企业与从业者专业性、稳定性的培育等一系列问题;再次,乡村旅游与金融机构怎么合作,这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点。此外还有乡村旅游如何与媒体打交道,这是市场营销领域的问题。
 
  (作者系原中央苏区创新发展投资基金筹备组组长)


                                                                                        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