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将迎来新机遇时间: 2015-08-01信息来源:吴建有 作者:wyg_admin 责编:
7月28日,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形势新要求,国家发改委拟会同有关部门和中部六省共同研究编制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6-2025年)》,进一步明确今后十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加大对中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支持,推动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更好地发挥对全国发展的支撑作用。
这表明,中部崛起将迎来发展新机遇。专家学者也呼吁,中部地区各省不要各自为战,应该相容共生,共同发展。
中部地区一度落后
国家发改委介绍,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个省份,国土面积102.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0.7%,人口约占我国总人口的27.3%。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能源原材料、现代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基地、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在2005年,中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28.1%,地区生产总值为3.34万亿元,只占全国的18.8%;人均生产总值1.04万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7.1%,相当于东部地区的40%多一点;人均财政支出1339元,为东部和东北地区的50%多,甚至只相当于西部地区的77%;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8817元和2958元,均不到东部地区的2/3;城镇化率36.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16.7:46.8:36.6,相比全国的12.5:47.3:40.3,中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明显偏大,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小。
“中国中部地区一度在东部大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夹缝’中,处于‘塌陷’境地。”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冯德显博士介绍,“不东不西,不是东西”,这是很多人用来形容中部省份的。论发展程度,中部比不上东部,论发展速度,比不上西部,中部塌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中部落后,有很多原因,“中部拥有雄厚的发展基础,中部塌陷不是实力上的塌陷,而是政策层面的塌陷。”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宋向清研究员也表示,中部地区地处中国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从中国整体发展的角度考虑,中部就是中国的“腰”,只有“腰板”直了,中国这个巨人才能走得正、走得稳,中国经济才能协调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部地区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战略屡次失之交臂,经济综合实力、发展水平与东南沿海地区差距拉大,甚至增长速度还落后于一些西部省份,GDP规模、投资增长速度和居民收入三大经济指标显示中部经济凹陷,曾经设想的东、中、西梯度递进的格局并没有形成。”
2004年3月,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引起中部省份极大关注;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这表明,中部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
2006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2007年4月,在国家发改委设立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中部崛起进入了更具操作性的实施阶段。
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会议提出,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争取到2015年,中部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的目标。
“至此,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东部加快发展,构成我国完整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谷建全表示,这种东部带动中部、再由中部带动西部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佳格局。
中部崛起成效显著 问题也很突出
随着国家 “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山西省谋划建设太原经济圈;安徽省沿长江发展,构筑皖江城市带;江西省以南昌、九江为支点,力推昌九工业走廊;河南省以郑州为龙头,着力建设中原城市群和中原经济区;湖北省围绕武汉市,着力建设武汉大都市经济圈;湖南省以“长株潭”为中心,打造长株潭城市群。
用国家发改委原地区司司长、现任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2013年2月份时的话说就是,过去6年,是中部地区自我创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发展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的6年,是中部地区走出“塌陷”困境,实现跨越式发展的6年。中部地区已经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发展起点上,进入了加速崛起、全面崛起的新阶段。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表示,近1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中部地区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三基地、一枢纽”建设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稳步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但是这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中部具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和优势,特别是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工业基础优势、科技教育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但也存在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水平低,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活力不足。虽然具有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但也存在不沿边、不临海的区位劣势,政策环境总体逊于西部地区。”宋向清介绍,“从整体上看,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还较大,与西部大开发所取得的成绩也有距离。中部地区离真正实现‘中部崛起’还有较大差距,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目前,中部六省都有各自的 “国家战略”,竞争大于合作,区域分割明显。“一些省份在高谈‘中部崛起’的同时,还在做‘两手’准备:湖南、江西加速融入泛‘珠三角’;安徽则大力实施‘东向战略’,加速融入长三角;山西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共建与合作取得了成效。”冯德显表示,而今年4月5日,由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组成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正式获批,“这些战略的实施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产业竞争加剧、地方保护障碍难除、资源分配不合理等,纵向的合作明显不足,在南、北对接上还有很大的难度。这些都制约了中部地区的长远发展。”
建议相容共生,共同发展
所以,中部崛起问题再次引起了国家的重视。
7月28日,国家发改委地区司表示,他们拟会同有关部门和中部六省共同研究编制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6-2025年)》,进一步明确今后十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加大对中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支持,推动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更好地发挥对全国发展的支撑作用。
“这个规划的编制,将为中部地区崛起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冯德显介绍,“因为,在第一个中部崛起5年规划中,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有了很多的经验教训。这次,我们是在上次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少走弯路,而且这次的规划是一个十年规划,持续时间长,力度将更大。”
在为中部地区高兴的同时,专家学者们也提醒,在做好规划的同时,中部地区各省不要各自为战,应该相容共生,共同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区域间的竞争,将主要体现为城市的竞争,尤其是中心城市的竞争。从全国经济格局来看,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以及环渤海湾经济区,都以中心城市为代表,彰显区域中心城市的强大力量,带动地区经济快速的发展,而中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区以及西部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的核心作用却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宋向清介绍,“如何发挥各自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是下一个10年中部地区发展最大的考量。”
“目前,六省各自为战的局面并没有被打破,紧密联系的中部经济板块未能形成。中部六省各自为战既分散了精力,竞争又激烈,还有内耗。”谷建全说,“合作才能共赢。合作有利于实现合理的分工,避免低水平重复和恶性竞争,有利于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现良性互动;有利于延伸发展空间,在更大范围内运用资源和要素发展自己;也有利于促进相互支援,实现协调发展。”所以应该相容共生,共同发展。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