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风采
新常态下的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合作时间: 2017-11-08信息来源:王苏生 胡王江 付波航 作者:qgy_admin 责编:
新常态下的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合作
——第二十届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年会观点综述
——第二十届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年会观点综述
摘 要:在第二十届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年会暨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合作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中国经济地理的理论与方向、区域协调发展重大问题、区域合作途径与模式、经济带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区域创新与转型等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为新常态下中国区域创新发展、开放合作、区域协调发展建言献策,反映了“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地理和区域合作的新动态、新进展。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合作;区域创新;区域空间格局
中图分类号:F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66(2017)04-0140-07
收稿日期:2017-04-27
作者简介:王苏生,男,致公党深圳市委会副主委,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深圳 518000)。
胡王江,男,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创新办、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博士后,理学博士(深圳 518000)。
付波航,男,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创新办、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博士后,经济学博士(深圳 518000)。
第二十届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年会暨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合作研讨会于2017年3月25—26日在深圳召开。本届年会由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共同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承办,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南方科技大学和深圳市公共管理学会协办,来自全国各地近20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采取主旨发言、平行论坛和总结讨论的形式,以新常态下的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合作为主题,围绕中国经济地理的理论与方向、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区域合作途径与模式、区域创新与转型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一、空间格局新变化重塑中国经济地理
“十三五”规划为中国区域发展描绘了一幅新的蓝图: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形成以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这意味着中国区域空间格局正面临着重大变化,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时不我待,为此,与会专家就中国经济地理理论、原则与方向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教授作了题为“重塑中国经济地理的方向与途径”的主旨报告。他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区域空间格局的演化分析入手,剖析了中国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主要内涵和区域空间布局模式的变化特征。他指出,中国区域空间格局是中国经济地理的核心内容,形成这种格局的过程就是重塑中国经济地理的过程。区域空间均衡协调演化是一个区域空间发展不平衡、但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水平总体提升的过程,在不同时期呈现“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网络布局模式—经济带布局模式”的模式递进。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区域空间格局表现出三个基本特征:多支点的空间骨架逐渐形成、产业转移是区域空间变化的主导力量、宏观经济因素对空间均衡的影响逐渐加大。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新战略的实施,是重塑中国经济地理的重要抓手。他从三个方面探讨了重塑中国经济地理的途径,一是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加快贸易自由化;二是突破胡焕庸线,平衡区域空间的人口与经济总量疏密度;三是依托“三大支撑带”助推板块重组,实现区域空间均衡协调发展。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李小建教授作了题为“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思考”的主旨报告。他分别从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地理学科定位及政治文化环境三个角度分析经济地理学差异及中国独具特色的经济地理学。他认为,不同的发展阶段(早期阶段/后工业阶段)由于关注焦点和考虑因素不同而使得经济地理学存在差别,即便是相同阶段也会由于后发优势、资源条件、世界格局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国家间的机理差异。中国经济由于后发展与快速发展、阶段跨越的时空叠加,经济地理具有独特之处:在考虑区域发展时寻求经济可持续、兼顾效率和公平、全球化的深刻影响。在学科定位上,西方经济地理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而中国经济地理是自然科学属性,中国特殊的政治制度、文化及思维也会对中国经济地理造成较大影响。他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的三个重要基点:一是反映发展中大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地理特殊事实并给出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理论解释,二是基于地理学的研究框架并吸纳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三是考虑中国特殊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对经济地理现象的重要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孙斌栋教授针对大国经济地理和城市化空间格局的争论,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以人口规模和国土面积表征的国家规模与国家经济地理的均衡分布正相关,验证了“经济中心的辐射半径不是无限的,大国的经济地理更倾向于多中心均衡布局”这一判断。此外,他还发现: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经济地理格局呈现先极化后均衡的演化趋势,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及稳定的政治环境也会促进均衡的经济地理格局。他建议大国的经济地理和城市化格局应该走适度均衡发展之路,认为国家采取空间干预政策促进中国中西部发展有其合理性。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李俊博士剖析了空间的位置性、差异性、距离性以及势能性四个内在基本属性,将空间(属性)因素引入到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按照四个视角进行区分:交通运输成本、引力场、冰山交易成本和异质性视角。在各个视角下,详细论述了空间分析的经济理论的研究历程,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为今后理论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借鉴启发,并给实证研究提供了背景支持。
华南师范大学桑曼乘博士认为,网络社会的崛起使得区域空间结构出现了新变化,流动空间逐渐与地方空间融合,形成新的区域经济活动空间,区域经济网络化特征日益明显。在区域经济网络中,不同的网络节点可通过竞争合作使资源重新组合和再分配,产生协同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他通过拓展Lotka-volterra方程,将协同效应分解成竞争、合作、互补三个维度,建立了协同效应的动力学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网络的增长弹性约为0.37%,公路网络和信息网络是合作协同网络,表现出了更强的合作和互补性,而城市网络是竞争协同网络,表现出了更强的竞争性,网络协同效应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
二、区域协调发展是新常态下的内在要求
当前,中国经济在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地区间的分化态势日趋明显,经济发展与环境间的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引起广泛关注,区域一体化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协调、产业分工与区域协作、区域增长要素和差异化等成为本次年会讨论的焦点。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龚维进博士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以2008—2014年全国273个地级市的样本数据,考察了财政支出不同结构的减贫效应。他发现,财政支出对全国或分地区均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减贫效应的大小和作用机制取决于不同的财政支出结构,其中,教育支出减贫效应最大。同时,邻居区域的收入水平、资本存量和交通基础设施对贫困减少也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邻居区域的收入水平,其对目标区域的减贫效应超过了财政支出不同结构减贫效应总和。这为中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提供了新的思路,即通过实现邻居区域收入水平提供的空间外溢减贫效应,来间接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石林博士等对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作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从分地区、分城市规模看,高铁建设显著提升了东中部城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其中中部地区的高铁效应最高,西部地区明显小于中部地区,但其效应仍显著为正。从城市分类看,高铁建设对较大城市的影响要大于省会城市与一般地级市,这表明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异。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刘镇研究员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探讨内部区际贸易对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分工互补的影响。他将货物发送省份列为源地,货物到达省份列为汇地,借助考虑了省份异质性特征的三维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长江经济带省际贸易源地和汇地效应的大小,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源地与汇地效应整体上自东向西不断增大,且汇地效应远高于源地效应;长江经济带省际贸易表现出明显的产业间贸易,其互动性和协调性不明显,省际贸易仍具备较大的贸易潜力。他建议东部省份应优化出口结构,内陆省份则积极吸收东部产出,加强铁路设施建设,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推动市场经济法规建设和地方政府简政放权。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王桂新教授等作了题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报告。他们认为,人口迁移打破了老龄化的空间分布格局,产生老龄化和经济增长时空分布的异质性,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还不明显。随着中国完成人口转变和老龄化的深化,必须重视未来人口老龄化的负面作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石敏俊教授作了题为“水资源约束下城市发展转型:从效率优先到总量控制”的主旨报告。他以北京为例,探讨了城市转型与应对水资源约束的关系,利用1992—2012年的数据和优化的投入产出模型,揭示了北京城市发展经历了从GDP导向(1992)到用水效率优先导向(2002)再到用水总量控制导向(2012)的三个发展阶段,这是北京市应对水资源承载力硬约束的适应性策略,为城市转型路径研究提供了借鉴。
鲁东大学商学院亓朋副教授等考察了经济增长和贸易开放等因素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效应及地区差异。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他发现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和生态福利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与生态消耗之间呈“U”型关系,存在“福利门槛”和“生态门槛”效应。贸易开放有利于社会福利提高,但也会导致生态资源消耗增加和环境污染恶化,即生态福利绩效总体效应显著为负,且此效应存在地区差异。人力资本积累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和生态福利绩效,在超过阈值后,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影响由负向转为积极,从而显著改善生态消耗和环境污染。此外,收入分配不平等、产业结构以及市场化环境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改善生态福利绩效水平。
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张可副教授探讨了区域一体化的环境效应及理论机制。基于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区域一体化显著促进了城市间污染排放强度的收敛,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且近年来这种减排效应更加明显。他建议,中国应利用好区域一体化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和减排的双重政策红利,大力发展城市群经济,构建城市间共生互利的发展格局。
江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孙华平副教授等以河南省为例,测算了区域能源、经济与环境三个系统的综合协调发展水平。研究发现,能源与经济基本处于协调状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将会更加突出;能源与环境、经济与环境均处于极度不协调状态,未来环境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制约。他建议从建立政策保障体系、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扶持环境友好型企业及始终坚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等方面实现能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史雅娟博士等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研究了中原城市群的分工格局演变及功能定位。他们发现: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吸纳就业的能力逐渐增强,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其他工业和其他服务业,而生产性服务业发育迟缓;中原城市群的产业发展趋同性增强,而专业化分工正在弱化。因此,他们建议构建功能互补、分工协作的城市关系,以有效支撑中原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
三、区域合作的途径和模式
通过区域合作,建立区域间协调互动机制,是解决中国区域发展中多元结构不平衡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与会专家围绕区域合作的途径和模式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部研究室主任刘勇研究员作了题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三个基本思路”的主旨报告。他从区域空间市场一体化、区域经济分工合作及区域经济政策等三个方面出发,谈论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他认为,空间市场一体化主要有交通道路、信息通信、水电热气等网络型基础设施以及区域之间的制度、政策和文化历史的一体化;区域经济分工合作即依托各级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体系,构成宏观区域、综合经济区、省区经济、特色经济区和基本经济区等“二实三虚”五个层次的区域分工合作体系;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逻辑是抓重点发展区域(发展条件优越的地区和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地区)、促进特殊发展区域(“问题地区”、海洋开发区、主体功能区等)。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杨龙教授等以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机制为例,探讨了省际交界地带区域合作的政策创新。经过30年的发展,自发组成的黄河金三角区域已形成紧密合作机制,除已成熟的联席执行会议制度外,区域合作推进的策略也十分得当,主动发起并积极争取中央支持设立国家级功能区。在国家级区域合作规划中提出“次区域”的空间设计;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提出四层级的区域协调机制。这些合作策略可为其他地区的区域合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指导。
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王娟娟教授认为“一带一路”区域以互补性地缘经济关系为主导,在国内横跨了西北、东北、西南、东部、中部等多个地区,在中国“一带一路”重点区域,地理位置毗邻的地区进行产业合作的可能性较大,唯有以产业合作为纽带,才能切实落实地缘经济互补性。
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协同创新中心郭淑芬教授等认为,山西应借助融入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的机会窗口,加快对接京津冀产业转移,推进产业转型。她通过产业集聚指数和构建产业引力模型,确定了山西最可能承接的京津冀转移产业主要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通过找准功能定位、加强政府引导、探索能源创新、选准资本投入方向、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等,实现山西与京津冀协同合作发展。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杨英教授等认为珠三角地域和粤东西北地区区域产业共建和新经济增长极培育是广东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他提出将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发展纳入广东省新产业体系,多圈层推进区域产业共建及新经济增长极建设,“量身定做”优化产业共建及新经济增长极的投资环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白永亮副教授在交通可达性视角下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网络中的中介程度较高,城市之间资源交换的程度较好,然而行政藩篱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区域协同发展的步伐。他建议重点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内城市之间的直接联系。
广西大学商学院孟祥宁博士等从技术外部性视角,采用泛北部湾各国1990—2014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开放经济合作战略。研究结果表明,泛北部湾国家主要通过模仿和学习中国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进口产品提升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相比FDI,中国与泛北部湾国家的进口贸易更能促进泛北部湾国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他认为,中国在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应着重扩大技术正外部性,根据国家间技术水平差异采取相应的技术、经济合作战略。与技术水平较低的国家合作时,充分发挥技术中转站作用,树立技术拓市场的战略思维;与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合作时,应扩大技术投资的反向技术溢出效应,重视市场换技术战略;与技术水平相近的国家合作时,应多元化技术合作模式并深化政府全方位合作,承担起提供国际技术服务的角色。
四、经济带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区域空间布局模式的最新发展特点是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经济带的布局模式是在一个比较大的空间范围内,由区域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等交汇而成的一种模式。经济带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相对落后区域的生产力布局,促使区域要素配置发生积极变化,进而推动产业布局模式的高级化。为此,与会专家围绕经济带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筹建办临时党委书记唐杰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大都市群发展:以美国为借鉴”的主旨报告。他比较了美国城市与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大珠三角城市群城市相关指标,认为中国已经是高度大城市化的国家,以单一城市为目标的城市化过程是中国城市群空间收敛水平低的重要因素;大城市过度工业化是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打破行政垄断,实现大城市去制造业是提高中国城市化效率的关键;判断中国城市群发展是否健康合理,应当以空间均衡为基础,综合考虑城市群内城市间实际收入均衡化、城市规模阶梯化、人均名义收入和单位土地产出差别化与产业结构调整良性互动等指标。
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王振坡教授等研究了中原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与演进特征,发现中原城市群城市规模结构呈现橄榄型,首位城市带动作用不强;大城市的规模转型较难;首位城市与中小城市规模差距大,城市体系不均衡,高位序城市规模集聚不明显。为优化中原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演进机理,他建议:一是加强首位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大都市区国际化发展;二是突破城市间行政壁垒,完善城市群城镇发展体系;三是加快构建跨区域快速交通通道,优化产业分工协作。
河北金融学院阎东彬副教授通过对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及子系统承载力进行评估和历史轨迹模拟,提出京津冀城市群建设应注重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承载力、关注交通管理现代化和高效化、树立相对均衡的城市发展观以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立泰教授等从生态环境、综合交通、要素市场和产业经济四个方面构建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整体及其包含的五大城市群和86个城市的综合承载力时空分异状况。他建议优化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系统结构,发挥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整体优势,通过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提高系统整体的承载能力;在城市生态环境可承载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分布格局,促进城市群之间的协调发展;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中小城市发展,实现“大带小”“强带弱”的城市群协调发展格局。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吴传清教授等通过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全国30个省(区、市)的产业转移态势,发现京津及东南沿海地区是主要的产业转出地,中部、西北和东北地区是主要的产业转入地,不同产业的转移态势不尽相同。他还发现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各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能力和分模块能力差异显著,省会城市、沿江城市及中游城市具有更强的产业转移绿色承接能力。2004—2014年间,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各城市的产业转移绿色承接能力普遍增强,不均衡状况有所改善。他建议在因地制宜制定产业转移承接规划的基础上,促进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基础设施共享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创新产业转移方式,实现长江经济带产业的分梯度、有序转移。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涂建军教授以长江经济带129个地级及以上行政等级城市为研究单元,识别2000—2015年间不同城市城镇化建设对于城市生态安全状态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城市生态安全水平总体较好,但在时间序列上表现出逐步下降恶化的态势;城镇化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但呈现稳步提升的势头;城镇化对于中小城市生态安全的扰动效应以正向为主,而武汉、无锡、苏州等10个城市的城镇化建设则损害了地区的生态安全。为更好地提升长江经济带城市的生态安全水平,他建议,一方面,更新城市建设理念,明确城市发展定位,严格城市建设执法,提高城市建设与治理水平;另一方面,要整合城市建设资源要素,推动集约节约发展,加强生态保护。
五、加快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转型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创新摆在首位,创新驱动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区域创新与区域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能够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创造新的内生动力。与会专家围绕区域协同创新、区域产业转型、绿色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交流。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安虎森教授作了题为“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机理分析”的主旨报告。他发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无法解释区域经济结构演进及其基本机理,而时空角度可以满足这一需求,故而将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结构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并对此进行了解析。一是高技能劳动力的转移、聚集在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二是随着新兴产业部门单位面积产值超过传统产业部门,传统产业的生产区位被新兴产业所取代;三是高生产率的新兴产业部门占据优势区位,较低生产率的传统产业部门转移到土地价格较低的地区,这种过程是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本重新配置的过程,也是产业重新布局的过程。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赵作权研究员作了题为“全国国土规划:空间经济学视角”的主旨报告。他详细解读了《全国国土规划纲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比了二者中“战略格局”“集聚开发、集聚形态、市场作用、开发方式”等要义,包括构建多中心网络型开发格局,优化现代产业布局发展,以培育重要开发轴带和开发集聚区为重点建设竞争力高地,以现实基础和比较优势为支撑建设现代产业基地,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建设统一市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金凤君研究员作了题为“沿海地区产业转型路径研究”的主旨报告。他以沿海12个省(区、市)和116个地级行政单位为对象,探讨了沿海地区产业发展格局与特征、环境污染的时空演化格局以及产业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提出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绿色化改造以及产业布局优化等方面进行产业转型的总体思路。针对都市群核心区,他建议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关联程度;加强产业自主创新和智能制造。针对新型工业基地和产业转移承接基地,他提出应以产业准入和空间准入为抓手,促进产业优化集聚布局,形成产业集聚区;根据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关键生态约束因素,制定产业负面清单和产业发展规模。针对核心区外围城市,他建议应注重加强与核心城市的合作与分工,形成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协作体系;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传统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海洋保护战略。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吴传清教授、黄磊博士基于2004—2014年中部六省制造业技术创新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度分析中部地区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与变动趋势。他们发现,中部地区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内部差异显著,且省域效率差异有固化扩大趋势;劳动者素质、企业投入、政府支持、环境规制是促进中部地区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上升的主要力量。他们建议从提高制造业创新要素流动性、持续加大政府财政科技支持力度、主动承接发达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入手,提升中部地区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
浙江理工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陆根尧教授等认为人力资本是推动技术密集型集群升级的关键因素。他们构建了人力资本、企业能力对技术密集型集群升级影响的总体理论框架,并以杭州软件集群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本对集群企业技术能力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管理决策型人力资本对集群企业管理能力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集群企业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分别对技术密集型集群升级(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他们建议,促进产业集群升级的关键在于重视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本和管理决策型人力资本的积累,并优化其配置、激励其功效。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吴殿廷教授等对中国各地区遴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了对策建议。他们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创新性、领先性和高成长性等特点,政府应给予更多的投入和引导。地方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要服从国家战略安排,也要强调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特色,更多地从产业链分工的角度推进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六、沿海地区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一带一路”是一项宏大的区域合作战略新构想,对中国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具有巨大的引领作用,有助于形成陆海统筹、多区域协调互动的发展新局面。为此,与会专家围绕“一带一路”与沿海地区发展、自贸区建设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交流。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覃成林教授作了题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香港经济发展动力研究”的主旨报告。他发现,2001—2014年香港经济发展面临着两个不可逆转的变化:一是支撑香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可逆转;二是香港产业服务化的趋势不可逆转,香港部分产业还面临着生产率有待提高、四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驱动力有所减弱等问题。为避免香港经济发展出现动力青黄不接,他建议香港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调整产业发展思路和方式,转变与内地经济关系模式,在与内地合作中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
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孟广文教授等以天津自由贸易实验区为例,探讨了自由经济区的发展动力机制。他发现政策驱动、环境驱动、要素驱动、产业驱动是影响自由经济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中政策驱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产业驱动、环境驱动以及要素驱动,各关键因素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为发挥自贸区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抓手作用,他建议推动政府从审批型向监管服务型转变、推动要素价格市场化;完善产业布局,加大金融及电子等新兴产业的投入;完善交通设施、保障人才供给。
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李敏纳教授等认为可以以滨海旅游业为切入点,深化与东盟的合作,加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她建议闽粤桂琼应携手东盟规划好滨海旅游业合作发展的总体蓝图,加强联合营销和塑造环南海地区滨海旅游整体形象;加强合作,切实摒弃在滨海旅游发展方面存在的引资竞赛或地方保护,因地制宜和分步推进与东盟各国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世豪教授等也赞同广东应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旅游业方面的合作,通过制定旅游合作的发展战略,优化旅游产业要素,推进广东与沿线国家的旅游合作。
钦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傅远佳教授探讨了广西如何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广西与东盟合作是重要内容,他建议广西要准确界定发展定位,遵循突破通道门户及支点的作用、构建跨国产业带、大力开拓沿线国际市场的思路,通过加快国际航运和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整合开放平台和项目、创新开放平台发展模式、深化海上合作、加强海洋文化交流等,深度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鲁东大学环渤海发展研究院刘良忠副教授等认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需要加强和东亚国家的互联互通。为此,他提出建设中韩跨海通道,近期、远期分别建设铁路轮渡和海底隧道两个方案,以此连接山东半岛和韩国西海岸、连通海陆丝绸之路的战略工程构想。他建议将中韩跨海通道纳入两国政府合作、磋商范畴,合作开展工程方案研究,共同探讨跨境合作事宜,把该通道纳入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实现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衔接,促进区域协调和海陆统筹发展。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under the New Normal
——Summary of Viewpoints Advanced on the 20th Annual Conference of National Economic Geography Society
Wang Susheng Hu Wangjiang Fu Bohang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key academic viewpoints of the 20th annual conference of China Economic Geography Association,whose topic for this year is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Academic experts attending the conference discussed topics about the theory and direction of Chinese economic geography,major issues of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regional cooperation channels and models,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conomic belt,regional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They also offered advice and suggestions for China’s region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opening and cooperation,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under the new normal,which reflected the latest academic research development on regional economic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during the “Thirteenth Five-Year Plan”.
Key Words: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egional Cooperation; Regional Innovation; Regional Spatial Pattern (责任编辑:张 子)
责任编辑 q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