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学术园地 >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魏建国:要特别重视金融如何滋润“新基建”时间: 2021-05-15信息来源:理论周刊 2021-01-24 作者:魏建国 责编:SJW


        


魏建国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 1月28日


“双循环”提出以后,各地、各领域响应很快,但也出现了一些误解,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认为“双循环”的提出源于疫情期间我国一些关键技术、关键零配件、关键装备被“卡脖子”,因此需要根据国情出台一个临时的、当务之急的举措。实际上,“双循环”是未来一个较长时期的中国经济总路线,是一个新的经济布局和决策,至少事关20年到30年。


二是认为打造“双循环”就有可能又回到过去闭关自守、自力更生、关起门做事的状态。这也错了,我们打造的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循环,40余年的改革开放经验证明,正是改革开放倒逼了我国国内改革。


三是认为“双循环”就是为了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其实不然,我国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尤其最近筹备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以及中日双边投资合作,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也已提上日程,这是中国向全球发出将进一步加大对“一带一路”65个沿线国家双边及多边FTA(自由贸易协定)关注的信号。

同时,考虑到沿线65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为最大限度开放合作,我国将实施降税的商品范围拓宽,周期拉长,这将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产业补贴、国有资产特别是央企、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金融业开放的压力可能会增大。

除了这三个误解之外,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即新基建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以5G为引领的包括高压电网、数据中心、新材料、新工艺等七个领域将是关键。

所以,要特别重视金融如何滋润新基建,输液的办法很多,但不应仅是输送营养,更要注重再造和再生。我们要向日本好好学习一些经验,例如日本在“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方面采取的办法是金融与项目结合,比如三菱、三井等企业与银行、智库相结合,所以它们在项目的风险、投资回报率方面考虑得非常全面。

我国“走出去”应该说是成功的,但有的企业“走出去”之后就走不回来了,因为没有全面预估整个项目投资的风险和回报率。所以,要实实在在学习借鉴别国经验。在“一带一路”合作中,日本拿出了63项,包括在阿联酋打造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与我国企业合作共同在哈萨克斯坦建全球最大的炼钢厂等。金融方面,日本走了20年,我们现在刚刚开始,要加速改造和开放。

金融如何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关注市场。中国这个超大市场,全球瞩目。幅员辽阔的中西部地区、乡村生活消费以及高速发展的生产消费,这些都需要进口,市场巨大。据预计,2020年全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超过2019年的41.2万亿元,达到45万亿元。


第二,切勿搞重复性建设和省内“小循环”。要着眼于全国甚至全球,将资本、土地、技术、人员和生产要素等有机结合起来,并实现最佳配置。


第三,“双循环”路线顺利推行后,可在新型全球化方面提出更有力、更响亮的口号和建议。


作者简介:魏建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员。


(来源:理论周刊 2021-01-24

  责任编缉:祁国燕



阅读 103
文章已于2021/02/01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