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这么多项目,苏州和上海这是要干什么?时间: 2022-03-31信息来源:东老师 瞭望东方周刊 2021-04-25 18:33 作者:张学良 责编:SJW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万宏蕾
2021年初《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发布后,苏州和上海“更近”了。
《方案》明确的102项主要举措中有21项涉及苏州,覆盖了航空产业集聚培育、产业支撑体系、跨区域轨道交通网、港口集疏运体系等多个方面;而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功能布局中,苏州工业园区也被纳入以虹桥商务区为起点延伸的北向拓展带,未来要重点打造中央商务协作区、国际贸易协同发展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拓展区。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在2020年苏州市赴上海举办长三角一体化对接说明会和城市推介会上曾表示,长期以来,苏州发展得益于紧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得益于上海的辐射带动。接下来,苏州将深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找准定位、深化合作,在迈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积极探索推进“沪苏同城化”。
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教授,探讨沪苏强强联合,如何共筑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极。
沪苏一体化“前传”
《瞭望东方周刊》:长三角地区是国内城市协同发展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而沪苏两地“互动”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张学良:历史上,沪苏两地就是相对完整的经济区域,地域相连、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作为江南文化发源地,长三角地区历史上经济富庶、文化昌隆,包括财富、文化、从商精神、商业文明的传承都汇聚于此。明清两朝的苏州,凭借农业的坚实基础、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以及内河运输的突出优势,其政治、经济、文化空前鼎盛发达,成为江南地区的中心城市。而公元1292年始设立的上海县,虽然地处长江入海口,拥有既可作河港、又可作海港的区位优势,但当时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中对外贸易严重闭塞,导致上海发展缓慢。因此,彼时的苏州是上海的“向往”。
1843年上海开埠以来,上海的区位优势得到发挥,通过对外贸易学习和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西方文化,形成了新的生产力,与处于封建时代生产力水平的苏州形成了鲜明对比。逐渐地,上海不仅成为了整个江南地区的中心城市,还成为了长三角地区连接国内国外两大市场的枢纽,全国对外贸易的“心脏”,苏州则渐渐被称为“小上海”。
改革开放特别是上海浦东开发以来,上海重新崛起,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经济中心。20世纪90年代苏州高新区和工业园区的设立,表明苏州凭借最靠近上海的区位优势,主动接受上海辐射,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通过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定位,与上海错位发展,形成了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建立了良好的竞合关系。
如今,上海与苏州两地的地区生产总值之和接近6万亿元,如果视为单独的经济体,经济总量在全球可以排到前20位,体现出强劲活跃的全球竞争力。“大上海”“强苏州”在很多方面成为全国城市新型合作的标杆,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城市新型合作标杆
《瞭望东方周刊》:随着长三角区域统一市场逐步建立,沪苏两地的良好竞合关系又有怎样的发展?
图为2008年和2013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夜间灯光空间分布
张学良:首先看经济活力。根据长三角地区夜间灯光空间分布可以发现,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等长三角中心城市之间呈现出夜间灯光连绵成片的发展态势,特别是上海和苏州,灯光已跨越行政边界、连成一片,可以说基本实现了同城化发展。
其次看交通网络。根据百度地图和12306网站,我们搜索整理了上海大都市圈九个城市两两之间的地理距离、高铁最短时间距离以及高铁运营班次数据。结果显示,上海作为都市圈中心城市,在高铁网络中的核心节点作用较为突出。在上海大都市圈外围八个城市中,苏州与上海的地理距离和时间距离均最近,沪苏两地之间每天单向就有近200班动车与高铁,最短时间仅需21分钟,在早、晚班高峰期间约每4分钟就有一个班次,“打高铁”上班成为现实。在此基础上,沪苏两地还在积极对接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对接体系,以期通过轨道网络化互联互通更好支撑沪苏同城化发展。
再看协同创新方面。作为中国科技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较早就积极探索建立了多种科技创新合作路径,包括确立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长三角知识产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长三角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1)》、探索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兑新方案等(长三角科技创新券是指利用长三角试点区域财政科技资金,支持试点区域内科技型中小企业向长三角区域内服务机构购买专业服务的一种政策工具,采用电子券形式)。根据2019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申请数据,在长三角地区各地级市中,苏州是与上海专利合作申请的主要城市之一。
据统计,长三角地区首个两地共建的上海苏州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协同发展服务平台自2018年底启动以来,约有1800家苏州企业共享使用上海65家服务机构的近540台/套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机时14.2万小时,服务金额约4600万元,可见沪苏两地已经迈出了科技资源深度融合、开放共享的重要步伐。
建成全国模范合作区
《瞭望东方周刊》:苏州明确将深度参与、共建共享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唱好沪苏未来“新双城记”?
张学良:“新双城记”需进一步聚力区域协作,建议以上海、苏州构建“沪苏特别合作”,实现两地的高品质生活达到新水平、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高水平开放取得新提升、高效能治理实现新突破。
首先,以人民为中心应当是沪苏特别合作的核心理念。要逐步引导区域发展从追求生产价值转向生活价值、从经济导向转向人本导向,使高品质生活达到新水平。在建立健全城乡统筹、分布均衡、保障有力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沪苏两地还要率先探索以市场化手段,引导社会资源进入公共服务领域,以竞争机制、供需联动实现沪苏两地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高品质化,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际上,这不仅有利于补齐民生短板,还能够催生出专门从事公共服务的新兴市场主体,以需求带动生产力,化“高品质公共服务”为“金山银山”。同时,要推动数字技术与医疗健康、电子社保、养老服务等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加强数字技术在城管、医疗、房管、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城市治理领域的广泛应用,以数字技术实现居民生活的智慧化、便捷化,不断提升大数据服务的能级、水平和温度。特别地,要注重两地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层面更高的追求,共同努力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成为“世界级水乡人居文明典范”,把江南文化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对外宣传推介、吸引资源要素的靓丽窗口。
第二,必须明确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通过沪苏两市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建立协同创新联盟、强化产业对接、共享智力资源等举措,做好“创新文章”,使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要依托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平台,充分发挥其创新要素集聚功能,深入推进沪苏两地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集群建设和共享,加强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联合攻关。要充分发挥上海高校资源优势,苏州门类齐全、产业链完备的制造业优势,鼓励沪苏两地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设立前沿科技研究院、开放实验室等,并以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机制,形成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创新联盟模式,引领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
第三,打造苏沪两地高目标、高层次、高水平合作的“新双城记”,不仅要扩大对内开放合作,畅通内循环,更要深度参与国际经济循环,使高水平开放取得新提升。对内,要加快推动上海大都市圈建设,以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圈内道路通达能力快速提升为基础,利用好沿沪宁产业创新带、G60科创走廊等交通大走廊优势,积极参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加强沪苏两地产业分工协作、实现错位互补发展。对外,要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在上海加快“五个中心”建设的过程中,苏沪两地特别要聚焦全面拓展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把苏州港打造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助力上海建设全球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引领长江三角洲地区世界级港口群协调发展。
借鉴纽约、日内瓦湖等地经验
《瞭望东方周刊》:两地在协作机制方面可以有怎样的创新?
张学良:为了将沪苏两地建设成为地理距离邻近、文化距离接近、心理距离贴近的全国模范合作区,实现区域高效能治理新突破。建议借鉴国际经验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组织,可率先尝试建立包含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投资机构等各领域部门在内的多元化集群管理组织架构,不断调整和持续跟进产业发展政策,完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
同时,进一步畅通多层次政府间对话沟通机制,探索完善成本共担、利益共享、财税分享新机制,充分调动政府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可借鉴纽约都市区区域规划协会的经验,成立都市圈规划协会,加快上海大都市圈合作机制建设,形成核心城市与毗邻城市双向互动、多方会谈、定期会晤、设立机构等多种工作协调模式。
沪苏两地还可积极推进包括太仓、昆山、吴江在内的环上海毗邻示范区建设,设立上海毗邻示范区市(区县)长、书记联席会议制度,在更小的空间尺度上定期沟通周边城市与上海合作发展、协同治理的诉求、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此外,特别要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和生态发展的协调统一,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找到更多办法。例如,可借鉴日内瓦湖湖区经济发展经验,超前谋划环淀山湖世界级湖区建设。在政府层面,可参考其建立跨界治污合作体系、成立保护湖水免受污染委员会、签订河流治理合同等的方式;在公众层面,可参考其成立湖水保护协会,发动公众参与改善水质行动;在企业层面,可通过签署自查协议,约定企业废水排放条件和权责问题;在产业层面,沪苏两地可联合周边区域,制定湖区产业指导目录,构建以绿色环保、环境治理为核心的产业体系。通过建立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增加生态经济产品附加值。具体地,要注重湖镇协同开发,强化接待设施建设,通过联合举办长三角镇长论坛乃至世界镇长论坛等高端会议,发展以会展、艺术、文化为主的湖区绿色产业;其次,可以通过引进国内外一流大学开设分校,科研机构开设分院等方式,建立国际教育园区;设立环境保护研究机构,推动湖区环保产业发展,共建世界级湖区。
图为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
参考资料:
张学良、吴胜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沪苏特别合作[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94-102.
监制:夏宇
编辑:顾佳贇
制作:张静、万宏蕾
实习生:王思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