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连载
33. 城市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影响时间: 2018-01-21信息来源: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文献 作者:李全胜 责编:万山
专著连载三十三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文献
区域发展创新论
主 编:罗布江村 陈达云 陈栋生
副主编:肖金成 郑长德
主 编:罗布江村 陈达云 陈栋生
副主编:肖金成 郑长德
城市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影响
李全胜
(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
李全胜
(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
城市是各种经济活动因素在地理上的大规模集中,它不仅是区域内部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的空间交织,而且是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的核心构成部分,特别是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指挥中心、调节中枢和服务中心的作用。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S·库兹涅茨认为:经济增长是指“人均或每个劳动者平均产量的持续增长”。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质是使区域内外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和更加高效的配置,从而实现经济总量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区域内外生产要素流动的方向和流量以及产业的区际转移和扩张都会受到各类城市的影响,特别是区域内的核心城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城市发展和城市化。
一、城市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1、城市的经济、社会、市政等管理系统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
城市是一个各种物质要素、能量要素、信息要素、结构要素、层次要素和功能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大系统。其中主要包含经济管理系统、社会管理系统、市政管理系统这三个大系统①。每一个大系统又有自己的子系统,如经济管理系统有工业、商业、农业、财政、金融、外贸、交通、运输、仓储、旅游等子系统;社会管理系统又有人口、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育、公安、司法、劳动、民政、人防、等子系统;市政管理系统有规划、设计、建设、土地、住宅、供水、供电、供气、邮电、道路、环保、园林、卫生、水务等子系统。他们彼此影响、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城市的规模经济社会效益。区域经济增长的传递机制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区际间产业的扩张,另一种是区际间产业转移。而无论是区际间产业的扩张还是区际间产业的转移,都必须以城市的系统为条件和依托,否则区际间产业扩张和产业转移就会受到阻碍。导致这种阻碍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产业扩张或转移所需的经济管理系统不配套,如工商管理上人为设制的关卡和烦琐的手续,交通、运输的瓶颈等;也可能是市政管理不完善,供水、供电、供气跟上产业发展的需求,环保要求过高;还可能是社会管理系统不断地干扰影响所致。如卫生、公安、司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反复经常检查。
2、城市的集约性和高效性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外部推动力。
一方面,城市的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技文化的集约,推动城市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随着生产要素市场竞争的日益增加,就会使产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土地要素、管理人才要素,技术、信息要素的质量得到提高,从而使产业的区际扩张和转移具备物质条件,并很可能取得较高效益,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外部推动力。另一方面,城市的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技文化的集约,使城市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等不断优化,通过乘数效应产生规模经济效益,进而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外部推动力。
3、城市的开放性使区域经济增长成为可能。
城市开放性是指城市不断地与国内外其他城市与农村腹地进行的物质、能量商品、人口、信息的交流。城市的开放性表现为一个吸引和辐射的双向过程。一方面,是利用城市自身的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人才管理、资金、区位优势,吸引周边农村腹地的原料、燃料、资源、人才、劳动力等向城市集中;另一方面,又通过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的输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城市的这种开放性就为区域内的经济增长提供可能,无论是产业的区际扩张和转移,还是区际间的要素流动,都必须在这种吸引和辐射的过程中得以实现。一般而言,城市的开放性越大,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能力就越强,如香港、上海、广州、深圳等。反之,城市的开放性越小,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能力就越小,西部地区的城市大都如此。
4、城镇规模体系的构成状况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
区域经济增长中产业的扩张和转移都是以城市为物质载体的,城市是产业建立和发展的依托。在区域经济增长的产业扩张和转移过程中,新的企业根据其自身的特点,要么建在城市中心区域,要么建在城市郊区。但是,不同产业的扩张和转移过程中,新的企业首先选择建立在哪些城市或什么样规模的城市是有条件的。一般而言,技术含量高的重工业,商贸活动频繁的金融服务业和会展业等首先选择向特大和超大城市扩张。如当前国外的汽车制造业向中国的扩张就是选择上海、长春、天津、北京、西安、广州、成都等特大和超大城市;银行业、保险业、会展业等也是如此。而技术含量较低的资源粗加工型的、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则会选择中小城市,如酿酒、制糖、纺织业、林果业、奶制品业等。因此,区域内城镇规模结构的状况会影响产业区际扩张和转移。技术含量高的重工业是不会选择小城市为转移和扩张对象的,银行、保险、快餐业、旅游业也会对中小城市的消费能力产生怀疑,从而限制其产业扩张行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城镇规模体系构成状况会影响产业的区际扩张和转移,从而影响区域经济增长。
5、城市自身现有的发展状况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
就单个城市或城市群而言,其自身现有的工业、贸易、金融、科技、信息、通信、政治和服务等发展状况会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产业扩张和转移的主体会对城市的各种条件做综合考察和评估,进而做出选择。具备条件的城市和城市群就会被移入新的产业,而那些不符合要求或不具备新产业进入的城市就会被排除在外。虽然某一产业在区域间的扩张和转移会产生新的潜在利润,但产业扩张和转移主体更关注这种潜在利润实现的可能程度。因此,城市自身的发展状况是区域间产业扩张和转移的基础,它会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
二、城市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影响
区域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是经济增长决定城市发展,城市发展又影响和制约着经济增长。这是因为,城市发展或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是工业化,而工业化的进程又是主要依赖于经济增长。但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又会受到城市的经济、社会、市政等管理系统发展状况和水平的影响、制约。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是指区域增长的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和互为因果的联系与作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传递机制、协调机制等。因此,城市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制约就主要体现在城市发展对动力机制、传递机制、协调机制的影响和制约上。
(一)、城市发展对动力机制的影响
根据引发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因的不同,我们认为区域经济增长机制可分为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两类。
市场主导型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模型
市场主导型区域经济增长动力机制是由社会需求的主体——居民户和厂商对自身利益追求为动力源,通过居民户和厂商利用市场的价格、供求、竞争机制将各种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某一空间内进行集聚,从而形成企业即区域经济增长动力极。然后再通过企业的区际扩张和转移进一步形成区域经济的增长动力区,最后通过增长区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促使城市带、城市群形成,从而生成区域经济增长域(包括增长带、增长圈)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增长又会引发社会需求主体居民户和厂商对新的利益的追求,从而形成新一轮的增长。
政府主导型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模型
政府主导型区域经济增长动力机制是由政府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作为动力源,通过生产力布局、产业区域划分,由政府直接或间接投资引导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空间内的集聚以形成企业,从而形成经济增长动力极。企业通过区际转移、扩张进而形成产业区、城市经济区,导致区域经济增长动力区生成。而产业区、城市经济区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会促使城市带、城市群形成,从而生成区域经济增长域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最后区域经济增长又会产生新的更高层次政府经济利益需求,从而推动新一轮区域经济增长。其动力机制框图类似于市场主导型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模型。
城市发展对动力机制的影响
由上述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的构成要素和运作过程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市场主导型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还是政府主导型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尽管运作的起始动因有差异性,但他们都必须通过市场或计划实现生产要素在某一区域空间内的集中,而这一空间的依托则主要是城市。因此,区域空间内城市的发展、城市化水平高低影响着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的运行。区域城市内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状况、基础设施状况以及资源、环境、人口、社会环境也同样影响着动力机制的运行。他们之间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反过来,动力机制运行状况又会影响区域内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这是因为区域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运行的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增长,而区域经济的增长又会促进区域内城市的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
(二)、城市发展对传递机制的影响
区域经济增长的传递机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中某些因素的传导、扩散而发生相互影响和作用,最终使区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区域经济增长的传递机制主要包括区域产业传递和区域要素传递②。区域产业传递是指在区域竞争优势获取过程中,以产业跨区域扩张和区际产业转移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区域传递类型。区域要素传递是指以产业传递为载体的区域间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生产要传递。产业传递的实质是对要素在不同空间范围内组合的变换,因此产业传递必然伴随着要素传递,要素传递以产业传递为载体和依托。
在上述区域经济增长的传递机制运行过程中,一方面,城市始终是传递的渠道、方式、结果和最终目标的空间依托和物质载体,因此城市的发展状况、城市化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增长的传递机制的运行,它是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传递机制运行的基础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增长的传递机制的运行状况反过来又影响着区域内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他们二者之间是一种互促共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城市发展对协调机制的影响
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协调机制是指区域经济的增长与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人口增长、社会稳定发展之间的和谐一致性关系。其构成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宏观层次,二是中观层次,三是微观层次。
在微观层次的协调机制中,某一行业组织的经济社会目标与行业内企业的经济社会目标的一致性,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章程、制度、规则来实现。某一企业与其内部个人之间目标的一致性,可以通过企业薪酬制度、职工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企业文化来实现。某一行业组织的经济社会目标与行业内个人的经济社会目标的一致性,可以通过行业职业任职资格制度、职业经理人制度来实现。
在中观层次的协调机制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协调,关键是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权利、责任、利益,通过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的调整来实现二者的协调一致性。在协调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行业组织的关系上,都必须明确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对行业的经济活动干预范围(根据公共部门经济学理论,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主要是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矫正外部效应、维持有效竞争、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通过中央的经济和法律政策、地区的经济政策和法规调节来实现他们之间的协调一致性。
在宏观层次的协调机制中,区域经济增长是政府协调经济增长与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人口增长、社会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政府通过立法、行政、文化等手段来实现他们之间的协调是主,而市场调节和引导是辅。特别是在协调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的关系时,就不能利用市场手段。
三个层次的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机制之间是彼此联系的有机统一体。微观层次的协调机制是中观层次的协调机制的基础,而中观层次的协调机制又是宏观层次的协调机制的基础。宏观层次协调机制运行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内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微观层次和中观层次协调机制的良好运转,是宏观层次的区域内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
在上述三个层次的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机制中,无论是宏观层次中的区域经济增长、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人口增长以及社会全面发展进步,还是中观、微观层次中的中央政府、地区政府、行业、企业、个人,他们的运行和活动大都是以城市为空间依托和物质基础,他们之间的相互协调也都是通过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活动来体现,并通过城市的经济、社会、市政等管理系统付诸实施。因此,区域内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决定着三个层次的协调机制的运行和目标的实现。反过来,区域内三个层次的协调机制的运行状况又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综上所述,区域内城市发展状况和城市化水平,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传递机制、协调机制提供空间依托和物质基础,因而影响和制约着动力机制、传递机制、协调机制的运行。而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传递机制和协调机制的运行状况又反过来影响着区域内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他们之间是互促共进、相辅相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