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专题报告二:长江上游经济区的功能定位与战略思路 第一章时间: 2018-11-19信息来源: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肖金成等著 责编:柳敏 宋涛
长江“黄金水道”是贯穿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脉络,历史上以江兴城、以江兴市、以江兴业,无不与长江息息相关。虽然过去一段时期内,由于运输方式的扩展和运输结构的调整,长江“黄金水道”似乎有些沉寂,但随着近几年“煤电油运”的全面紧张及长江沿线的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等七省二市合作加强,长江“黄金水道”的航运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沿岸中心城市也得到快速发展。本研究将在这种新的形势下,重新审视长江上游(重庆-宜宾)经济区的发展,并且结合沿岸省市的发展战略和国务院颁布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提出长江上游经济区的功能定位与战略思路。
一、促进长江上游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长江上游经济区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但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同时,由于长江上游经济区生态脆弱地区人类活动不断加剧,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要求,加快长江上游经济区有条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无论是对促进长江全流域及区域协调发展,还是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优化配置长江上游经济区的资源
长江上游经济区水能资源、煤炭和硫磷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但由于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长江上游经济区川南部分地区、贵州省的毕节市和六盘水市以及云南省的昭通市都是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积极开发长江上游水能、矿产等优势资源,优化水矿资源的配置,加快能源、原材料基地的建设,并建立符合本地特色的加工工业,逐步提高资源深加工水平,发展能源、原材料等需求量大、运输量高的产品和项目,不仅有利于缓解云贵川渝对外交通运输的压力,克服地区产业同构的现象,而且有利于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资源,促进沿海与内地、长江中下游与上游地区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以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开发长江上游经济区的水能和煤炭资源,可以建设起相当于1990年全国电力装机发电总量的重要电力工业基地。开发利用该地区丰富的黑色和有色金属资源,建立起年产钢2000万吨、有色金属300万吨的钢铁和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不仅可以满足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可以支援毗邻省区。加快开发全国独具优势的硫磷资源,可以建立全国重要的磷肥生产基地,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因此,加快长江上游经济区优势资源的开发与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优化配置长江上游经济区的资源,而且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
(二)有利于加快川南、黔西北和滇东北贫困地区的发展
黔西北和滇东北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也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地区。2009年,贵州省六盘水市农村贫困人口为46.03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8.7%,毕节市农村贫困人口为125.28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8.9%;云南省昭通市农村贫困人口为82.9万人,贫困发生率14.78%。仅六盘水市、毕节市和昭通市的贫困人口总数就占全国贫困人口的7.07%。这三个地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61%,甚至昭通市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为保证这些地区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国家近几年不断加大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和劳动力培训转移等扶贫举措也不断加强,这些地区经济社会也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但由于地处内陆腹地,交通闭塞,人才短缺,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限制,经济发展潜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沿海省市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也越拉越大。改善长江上游经济区对外交通条件,促进该地区向东开放,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不但有利于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也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表2-1长江上游经济区贫困地区基本情况
(2009年)
地区 |
农村贫困人口 (万人) |
贫困发生率 |
农村人均纯收入 (元) |
六盘水 |
46.03 |
18.7% |
3046 |
毕节 |
125.28 |
18.9% |
3100 |
昭通 |
82.9 |
14.78% |
2455 |
乐山 |
—— |
—— |
4892 |
宜宾 |
—— |
—— |
4873 |
泸州 |
—— |
—— |
4679 |
全国平均 |
3597 |
3.6% |
5153 |
资料来源:各地提供资料整理。
(三)有利于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国土开发空间“两横三纵”发展格局中重要的横轴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1990年,原国家计划委员会编制完成的《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草案)中就提出,“2000年前后,我国生产力布局以沿海、沿长江、沿黄河为主轴线,结合陇海、兰新、京广、浙赣-湘黔、太焦-焦枝、哈大、南昆铁路沿线地区等二级轴线,构成我国国土开发和建设总体布局的基本框架”。在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开”字型国土开发格局中,长江也是重要的轴线之一。因为长江轴线在我国国土开发中的重要地位,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就做出重大决策,即把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江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不仅使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率先成为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之一,而且推动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十一五”以来,国家又将武汉都市圈、皖江城市带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到国家战略,加快长江中游地区的发展。但仅有中下游的发展,长江经济带难以真正形成。2011年,《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出台标志着长江上游经济发展将进入快车道。如果长江上游地区能加快其优势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将有力支撑上海浦东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和有效缓解中下游地区能源、原材料供需矛盾,同时也有利于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促进繁荣富庶长江经济走廊的建立。
(四)有利于巩固与发展我国战略后方基地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国家在包括长江上游经济区在内的“三线”地区投入巨额资金进行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形成了以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六盘水、自贡、乐山、泸州等长江上游经济区的城市都是伴随着“三线”建设发展起来的。但是,“三线建设”由于过于分散,过于强调隐蔽性,使得所有企业转向市场经济之后,逐步丧失了竞争力,经济转型缓慢的城市发展受到重大影响。加快开发长江上游丰富的水能和矿产资源,建设相应的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将为实力雄厚的“三线”军工、机电企业提供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的良好机遇。目前,大多数“三线”企业已通过军转民和调整产品结构,承担了民用飞机、大型电站设备、综合采煤设备、液压支柱、大型矿车、铁路车辆、冶金选矿设备、各类载重汽车等重大装备的研制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三线”企业的技术优势和生产潜力,将在长江上游资源大规模开发建设中得到进一步发挥,并与地方经济融为一体,为促进长江上游的发展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五)有利于开展与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合作
长江上游经济区涵盖的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四个省市的部分城市,既是西南省区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邻近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洋的战略要地,具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该区域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供给充沛,是我国最具开发潜力的地区之一,且区内各地市在产业结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和交通网络布局上,具有较大的互补性和联合发展的巨大潜力。近几年,随着川渝、贵州、云南等省对外通道建设的加快,长江上游地区与东南亚和南亚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加快长江上游经济区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将有力推动西南省区市之间的联合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区域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中的整体竞争力,更有利于我国开展与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合作。
(六)有利于长江上游经济区生态环境保护
长江上游地区历史上曾森林茂密,古木参天。据资料记载,四川在元代时期森林覆盖率超过50%。在20世纪30年代,长江上游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也达30~40%。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于不合理的耕作方式、过度的采伐和人为破坏,长江上游森林植被大量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水源涵养能力下降,致使全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的封山育林措施,特别是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程”以来,森林恢复和水土保持工作有了较快的发展,森林覆盖率在多数市、县达到20%。但由于长期以来长江上游地区人口持续增加,使得各支流源头的恢复工作进展缓慢,森林采伐量超过其生长量,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的扭转。加快长江上游经济区的发展,将吸引高山区、生态脆弱地区人口向城市和城镇转移就业,大大降低人类活动对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