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创新论
41. 构建和谐社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时间: 2018-02-10信息来源: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文献 作者:朱文 责编:万山
专著连载四十一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文献
区域发展创新论
主 编:罗布江村 陈达云 陈栋生
副主编:肖金成 郑长德
主 编:罗布江村 陈达云 陈栋生
副主编:肖金成 郑长德
构建和谐社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朱文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一、区域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朱文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根据不同时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地区发展政策几经调整,虽有过失误,但总体上是成功的,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实行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内生的一系列矛盾逐渐暴露,其中区域发展失衡特别是东西部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不仅影响到国民经济健康运行,也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巩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以及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世纪之交,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试图遏制和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党的十六大以来,逐步确立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路,提出了统筹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目标,进一步完善了区域发展新战略,即坚持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新的区域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协调,通过统筹兼顾达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任务。和谐社会在空间结构应该均衡,在时间顺序上应该收敛。区域是经济社会的载体,是人与自然共存互动的空间形式,区域结构失衡、发展进程和水平过大,和谐社会就失去了依存的基础。区域过度失衡将导致利益分配不公、地区差距鸿沟、城乡发展割裂的矛盾,这将从根本上动摇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统筹和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从世界上各主要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史可以看出,各国都曾不同程度地存在区域差距,造成社会动荡、经济发展迟缓甚至衰退的问题。然而,这些国家大都及时采取措施,缩小区域差距,促使区域得以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从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及教训来看,正确处理区域关系,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对于国家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问题
(一)区域差距进一步扩大
当前, 我国总体上既处于不发达状态,又处于不平衡状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地区间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和地区间经济总量的差距都在不断扩大。
1、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在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前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略高于东部地区。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开始落后于东部地区。1981年到1990年,东部地区GDP增长率为9.98%,中部地区为8.75%,西部地区为9.12%;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高于中西部地区分别为1.23个百分点和0.86个百分点;1991年到2001年,东部地区年均GDP增长率为12.94%,中部地区为10.7%,西部地区为9.63%,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率领先中部、西部2.24个百分点和3.31个百分点。自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势头。1999-2003年中国GDP增长速度达到9.98%,其中,东部为10.69%。西部为8.93%。这说明在全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下,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见表1)。
表1 1999年-2004年东中西部GDP增长速度对比
年份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各地区平均 |
1999 | 9.74 | 7.83 | 7.25 | 8.79 |
2000 | 10.37 | 8.78 | 8.47 | 9.62 |
2001 | 9.87 | 8.99 | 8.74 | 9.45 |
2002 | 10.62 | 9.29 | 8.97 | 9.99 |
2003 | 12.87 | 10.36 | 11.25 | 11.97 |
2004 | 14.13 | 12.73 | 12.75 | 13.45 |
2005 | 12.11 | 11.02 | 10.51 | 11.32 |
2、地区间经济总量的差距在不断拉大。
这种不平衡的增长格局,势必导致全国经济总量向东部集中,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见表2)。从1978年到2003年,东部GDP占全国的份额由50.6%上升到58.4%,上升了7.8个百分点。中部的份额由29.3%下降到24.6%,下降了4.7个百分点。西部的份额由20.1%下降到17%,下降了3.1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东中西部地区在1980-2003年期间GDP的相对比例来看,按当年价格计算,西部地区GDP总量在1980年相当于东部地区的40%,1990年是东部地区的39%,2002年下降到东部地区的43%。这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后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速度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表2 1978-2003年东西部GDP在全国GDP总量的比重变化
地区/年 | 1978 | 1985 | 1995 | 1997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东部 | 50.6 | 50.7 | 55.7 | 55.5 | 56.7 | 57.3 | 57.5 | 57.9 | 58.4 |
中部 | 29.3 | 29.2 | 26.1 | 26.7 | 25.8 | 25.6 | 25.4 | 25.1 | 24.6 |
西部 | 20.1 | 20.1 | 18.2 | 17.8 | 17.5 | 17.1 | 17.1 | 17.0 | 17.0 |
3、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差距明显扩大。1980年中西部人均GDP按各省加权平均计算,分别相当于东部地区的65%和43%。2000年,这一比例分别降到了49%和39%。1988-2000年,我国东西部的人均GDP绝对差从934.46元扩大到了9132.24元,东南沿海与大西南的绝对差从934.46元扩大到了1万元以上,年均差距增长达1141.51元。在省际之间,最高的上海市与最低的贵州省,差距由3923元扩大到了37493元。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2004年上半年人均收入最高的5个省、市(上海、北京、浙江、广东、福建)人均收入为7453元;而人均收入最低的5个省、区(宁夏、青海、甘肃、黑龙江、新疆),2004年上半年人均收入为3661元,仅相当于人均收入最高的5省人均收入的1/2(见表3)。
表3 东、中、西部人均GDP与全国人均GDP之比
地区/年 | 1980 | 1990 | 2000 | 2005 |
东部 | 1.34 | 1.37 | 1.47 | 1.69 |
中部 | 0.88 | 0.83 | 0.78 | 0.76 |
西部 | 0.70 | 0.71 | 0.61 | 0.67 |
4、从外向型发展上看,东中西部发展差距尤其悬殊[1]。2003年,在全国出口总额中,东部地区出口总额占91.3%,中部和西部分别只有5%和3.7%。东部出口依存度已高达42.0%,而中西部地区则不到6%。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角度看,至2003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有86%集中在东部,中部只占9.1%,而西部只有4.9%。东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差距也在拉大。从工业化的进程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已开始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中部地区的某些省区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而西部地区仍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从城市化进程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低,且城市化水平不仅落后于其工业化水平,而且也远远落后于其地区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此外,东中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的层次和范围、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国家对不发达、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的加大,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将会得到有效遏制。但由于经济增长惯性、运行机制以及发展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加上发展泛长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大京津唐经济圈等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东部沿海地区将继续在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处于优势地位,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不发达、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需要时间,发展潜力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在以后的一段时期内会继续存在下去。全国各地区除辽宁、海南、湖北、云南以外,人均GDP的翻倍时间相差不大,区域差距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比较明显,但中西部可能会有几个省份崛起。
(二)区域内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差距严重[2]
尽管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央政府为缓解区域差距采取了“八七扶贫攻坚”,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实施措施,1999年的“西部大开发”以及2003年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但“向东倾斜”依然上主导性的区域政策。通过1995年与2004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区域差距并没有实质性的改观(见表4)
表4 1995年与2004年我国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比较
地区/年 | 1995 | 2000 | 2005 | |||
总量(亿元) | 比重(%) | 重量(亿元) | 比重(%) | 重量(亿元) | 比重(%) | |
东部 | 12188 | 62.7 | 14015 | 59.9 | 45626 | 52.4 |
中部 | 4121 | 21.2 | 5432 | 23.22 | 16145 | 18.5 |
西部 | 2387 | 12.3 | 3945 | 16.86 | 33493 | 20.3 |
(三)第三轮区域经济冲突有可能爆发。
21世纪前半期是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国际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竞争国内化和国内竞争国际化的环境将毫无条件地要求中国各区域加强合作,克服冲突。因为内耗丛生将必然使中国在全球竞争中失去主动,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可能再次被延缓;在国内方法,这一时期将进行以“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与改造”为重点的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区域利益格局肯定会随之发生一定变化。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国际环境还是从国内形式来看,协调区域经济关系无疑是21世纪前期社会经济发展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然而,从目前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来看,协调区域经济关系的任务仍十分艰巨。除前两轮的区域经济冲突尚未得到根本性治理外,新的重复建设苗头已开始显现,新的区域经济冲突有可能再次爆发。仅从宏观经济的总体趋势、未来的战略重点项目、产业发展方向三个方面来分析,重复建设死灰复燃的可能性非常大。
(四)区域经济关系不协调
综合上述分析可见,21世纪前期有爆发第三轮区域经济冲突的可能,只有统筹区域发展,才能化冲突为合作,全面提升中国的整体竞争实力[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税收体制改革和市场化的加快,我国区域经济主体的利益意识不断强化。由于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利益的追求,竞相发展附加值高、利润空间大的产业,满目布局与重复建设,致使区域产业结构雷同,区域经济冲突不断,表现在原料大战、封锁市场、地方保护等方面。近年来,随着国家许多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如被称为“改写中国经济区域版图的四大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项目的实施,钢铁、水泥等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煤炭、电力等能源短缺,使得小煤窑、小钢铁等企业死灰复燃,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的投资激增,低水平重复建设显现。与以前相比,新一轮的重复建设还蔓延到高新技术产业。各地竞相发展高新技术,兴起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热”[4]。一些地方从省到县都在搞“软件园’,“高新技术园区”。如“长三角”地区有14个城市的“十五”规划中排在前四位的支柱产业是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趋同率达70%[5]。重复建设必将出现原材料争夺、市场封锁,从而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和恶性竞争。中央政府己经注意到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和区域经济冲突现象,从2004年开始加强了宏观经济调控,并在一年之内连续下发了《关于清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规定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推进清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规定工作的通知》,以打击地方保护势力,规范市场秩序。
(五)区域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化
粗放式的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剧、产业结构失衡更加严重、社会事业发展矛盾日益尖锐,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家计委“八五”重点遥感调查项目“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沿线遥感综合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陆桥”沿线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优良级以上的地带(占总面积的26%)主要在东部,环境质量状况为中级的地带主要分布在中部,环境质量状况为差级以下的地带(占总面积的58%)多分布在西部。这一研究结论与中国科学院对生态环境脆弱度的分析基本一致(见表5)
表5 我国各省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度
脆弱等级 | 省区及指标值 |
极强脆弱 强度脆弱 中度脆弱 |
宁 夏 西 藏 青 海 甘 肃 贵 州 山 西 陕 西 新 疆 0.8353 0.8329 0.8045 0.7821 0.7153 0.6927 0.6613 0.6537 四 川 河 北 内蒙古 云 南 河 南 安 徽 吉 林 0.6285 0.6204 0.6188 0.5925 0.5893 0.5380 0.5248 湖 北 广 西 辽 宁 黑龙江 江 西 0.4766 0.4507 0.4400 0.4313 0.4137 |
轻度脆弱 |
湖 南 福 建 山 东 江 苏 浙 江 广 东 0.3418 0.3123 0.2575 0.2072 0.2017 0.1604 |
我国东、中、西部生态环境的天赋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加上不合理开发造成的地区环境恶化,成为区域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对我国各地区的评估研究认为,“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呈现由东向西依次递减趋势”。研究表明,在生存、发展、环境、社会、智力五种支持系统中,三大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改善生态状况、增进环境的支持力、形成可持续发展,但西部的环境情势更为严峻。
这些问题和挑战,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产业型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使其向和谐型区域转换。
三、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对策
1、坚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缩小区域经济差距。[6]
第一、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步伐,促进西部经济发展。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实行重点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出境、跨区铁路和西煤东运新通道,建成“五纵七横”西部路段和八条省际公路,建设电源基地和西电东送工程。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继续推进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加强植被保护,加大荒漠化和石漠化治理力度,加强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支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清洁能源、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及加工,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及其他有优势的产业。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优先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推进人才开发和科技创新。建设和完善边境口岸设施,加强与毗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边境贸易。落实和深化西部大开发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
第二,促进中部经济崛起,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中部地区是我国的腹地,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工业门类齐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集中,工农业基础比较雄厚,充分利用中部地区横贯南北、承东启西的区位特点,加快中部发展有很多有利条件。目前已经开始实施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必将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实现中部经济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粮食基地建设,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商品率和附加值。建设先进装备、精品钢材、石化、汽车、船舶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发展高技术产业。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抓好阜新、大庆、伊春和辽源等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搞好棚户区改造和采煤沉陷区治理。加强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和跨省区公路运输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扩大与毗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加强黑土地水土流失和东北西部荒漠化综合治理。支持其他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其次,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能力,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支持山西、河南、安徽加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发展坑口电站和煤电联营。加快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优势产业的结构调整,形成精品原材料基地。支持发展矿山机械、汽车、农业机械、机车车辆、输变电设备等装备制造业以及软件、光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产业。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建设干线铁路和公路、内河港口、区域性机场。加强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体系。
第三,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快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着力发展精加工和高端产品。促进加工贸易升级,积极承接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强耕地保护,发展现代农业。提高资源特别是土地、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加大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其提供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条件
区域间的经济关系不仅有“扩散效应”,而且还有发达地区的“聚集效应”和发达地区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回波效应”,后两种效应都将加剧地区的不平衡,由于基础起点不同,市场的自发调节将强化“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市场力难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而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在于它能通过优化公共资源环境而有效的引导生产力流动,从而引导生产要素在区域间重新配置。由于落后地区公共资本短缺,将导致私人资本边际生产率降低,这将导致私人资本的流出,只有对落后地区进行公共资源的高强度投入,吸引大量优质生产要素聚集才能使区域间实现互补性要素流动,而不是单向流动。虽然我国出现了多个“增长”极、小市场,但这些增长极之间的实力存在着差距,市场化程度不尽相同,只有给后起的“增长”极以充足的要素供给,完善其市场体系,方能使之积极地参与到大市场之中来。
3、构建和谐的区域经济关系。和谐区域的构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经济增长速度、效率、质量和资源的持续性、环境的承受力相结合,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构建和谐区域的路径包括 :首先,要注重公平,建立利益整合机制[7]。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建设和谐区域,须消除传统效率论的误导,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原则,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建立以利用调节为核心的社会整合机制,规范利益表达、对话和协商机制,引导各个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同时,建构合理的区域利益结构,将区域的整体利用置于主导地位,用区域利益来统领地方利益、组织利益和个人利益,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利益矛盾,形成合理的、多层次的区域利益结构,维护和增进总体的、根本的、长远的区域利益。其次,应淡化行政色彩,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内市场。构建和谐区域,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其关键在于建立区域统一市场体系,打破行政区划的阻隔,消除区域内的行政性市场壁垒,实现区域内的市场开放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的原则联合起来,推动城市间、地区间的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通过整合区域资源,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壮大跨区域的龙头产业,以较低的成本促进产业优势的形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同时必须坚持“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社会为依托”理念,激发企业、政府、社会的积极性和活力,在市场一体化的推动下,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构筑产业链,形成一个市场、经济和发展一体化的区域。
4、加强对不发达、欠发达区域的扶持
扶持措施有:一是要加大对不发达、欠发达区域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政府支持政策主要包括:资金扶持政策,在建设资金、项目安排、财政转移支付、金融信贷等方面加大对不发达、欠发达区域的支持力度;通过深化改革以改善投资软环境,实行税收优惠以提高不发达、欠发达区域投资预期回报率,实行土地和矿产资源优惠政策以促进开发,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以提高资源产区比较利益等;二是要鼓励发达区域与不发达、欠发达区域结对互助合作。从战略上讲,没有各区域的平衡发展,和谐社会就难以形成,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振兴。若干区域的长期不发展,或慢速发展,必定会影响到全国和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在加快不发达、欠发达区域发展过程中,发达区域也要积极参与,并与不发达、欠发达区域结对互助合作。互助合作发展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①资源互助合作型。资源优势是中西部不发达、欠发达区域的首要优势。这种互助合作既可以通过资源开发,把不发达、欠发达区域的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当地的市场竞争优势,又可以缓解发达区域资源不足的状况,促进双方共同发展。②产业互助合作方式。发达区域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可以将部分产业适当转移到不发达、欠发达区域,而不发达、欠发达区域在承接发达区域的产业转移中,可以带动自身工业化进程,以此来实现区域生产互补、联动发展。这种模式可以缓解发达区域产业升级与不发达、欠发达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推进跨区域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从而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③市场与科技型互助合作方式。广泛开展多种方式的技术合作和公关,共同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加快科技产业化的速度和效率。三是做好不发达、欠发达区域扶贫工作。扶贫主要措施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开发自然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贫困人口提供经济机会。大力开展科技扶贫,广泛推广实用性技术。在资金、技术、人才短缺的贫困地区,大量培训技术人员,提高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变当地资源优势为市场经济优势。促进贫困地区劳务输出,帮助农村劳动力到发达地区就业,既实现劳动力职业转移,也实现地域转移。建立健全社会安全保障网,为失去劳动力的贫困户提供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平,张桂梅: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2)
[2] 李善民,余鹏翼:和谐社会与区域协调发展经济解释,[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2月
[3] 张可云、胡乃武:中国重要的区域问题与统筹区域发展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J]2004年(2)
[4] 重复建设成为当前经济中突出问题[N]经济日报,2003-7-28
[5] 胡乃武,张可云:统筹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研究[J]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
[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纲要
[7] 梁润冰:构建和谐区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性抉择。当代经济,2006年第2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