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创新论
46. 豫皖淮北平原:以农业现代化为导向的区域发展战略探讨时间: 2018-03-03信息来源: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文献 作者:谢培秀 责编:万山
专著连载四十六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文献
区域发展创新论
主 编:罗布江村 陈达云 陈栋生
副主编:肖金成 郑长德
主 编:罗布江村 陈达云 陈栋生
副主编:肖金成 郑长德
豫皖淮北平原:以农业现代化为导向的区域发展战略探讨
谢 培 秀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
谢 培 秀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
豫皖淮北平原总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其中河南主要涉及开封、商丘、周口、信阳、驻马店5个地市,面积约5万多平方公里;安徽主要包括阜阳、亳州、宿州、淮北4个地市和淮南、蚌埠的部分县区,安徽淮北平原约3.8万平方公里。豫皖淮北平原一般高程约为100~15 m,沿淮低洼处约40~15 m。豫皖淮北平原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上,受梅雨影响降雨集中,易旱易涝。豫皖淮北平原人口密集度高,总人口约6574.4万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在650人左右,其中河南5个地市约3954万人,安徽淮北平原约2621万人;农村人口约5402万人,河南部分约3256万人,安徽约2146.5万人,城市化率合计仅为17.8%。
一、豫皖淮北平原经济发展现状
衡量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通过衡量人均GDP水平判断。先来看安徽淮北平原经济发展现状。2002~2003年平均来看:安徽阜阳、亳州、宿州3市人均GDP在2376~3631元之间,合计人均为3117元。同期,安徽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4个发达地市人均GDP为11340元,两者之比为1:0.275,即淮北平原经济发展水平只及省内发达地区的1/4强。再来看河南淮北平原经济发展现状。2003年,河南开封、商丘、周口、信阳、驻马店5个地市人均GDP在3806.3~5917.6元之间,合计人均为4322.5元。同期,作为发达地区的郑州市人均GDP为15796.2元,两者之比为1:0.274,即河南淮北平原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只及省内发达地区的1/4强。
豫皖淮北平原农业占比重大,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由此造成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加上该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旱涝灾害频繁,处于温饱状态的农民极易返贫,相对贫困人口量大、面广。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河南淮北平原5地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556~2000元之间,以农村人口总量作权数,加权平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739元,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83元。如果以河南5个市农村人口总量计算,合计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87.5亿元,相当于当年河南省财政收入的85.1%。以同样方式计算,同期安徽阜阳、亳州、宿州3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763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59元。如果以安徽3个市农村人口总量计算,合计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4.4亿元,相当于当年安徽省财政收入的83.6%。如果按2003年豫皖淮北平原每个农民人均差额870元计算,该地区5402万农村人口合计收入差额一年即为470亿元,约相当于中西部地区二、三个省的年财政收入!因此,无论是从地域幅员面积看,或是从低收入人口及收入差额总量看,豫皖淮北平原应是当前国内最大的一块“农民收入洼地”,可能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块“相对贫困地区”。
二、豫皖淮北平原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概要来看,豫皖淮北平原区域经济发展面临四个方面的矛盾或问题:
(一)自然条件不利,生态环境脆弱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是地球上典型的孕灾地区。历史上黄河夺淮长达600多年,带来的大量泥沙不仅淤塞了淮河干流河道及入海通道,而且倒灌、淤塞了各支流河口,壅积产生了洪泽湖,使淮河中游河道比降变缓,浮山至洪泽湖成了倒比降,中游沿淮两岸因此出现了一连串的湖泊洼地,成为洪水调蓄的场所。 由于黄河夺淮的灾难性影响未彻底消除,加上不利的气候因素,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时有发生。从1950年以来,淮河流域先后发生了1950、1954、1991、2003年流域性洪水和1957、1968、1974、1975局部大洪水,均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解放后经过50多年治理,淮河洪灾问题初步得到了解决,但由于淮河干流水位顶托,平原及低洼地区经常因洪致涝,防洪涵闸虽可拒外水倒灌,但内水无法外排,形成“关门淹”。如仅安徽省就有瓦埠湖、高塘湖、焦岗湖等9处沿淮洼地约6800km2,其中淮北洼地面积约3200km2、淮南洼地约3600km2。另一方面,由于行蓄洪区内人口剧增、土地高度开发利用,人与水争地矛盾造成行蓄洪区调蓄洪水功能难以发挥。难以根治的水患矛盾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淮河流域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加上淮北平原地理、地貌特点决定的蓄水功能差,淮系之水不仅安全性差,而且支撑淮北平原经济社会发展的可供性弱,经常形成“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 淮北平原人口密度约为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5倍左右,居各大江大河流域人口密度之首。拿淮河中游淮北平原来讲,人均水资源量约1024立方米,仅及全国平均数的37%。加上上中游地区不恰当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导致淮北平原地表水污染十分严重,涡河、颖河、泉河、惠济河等河流几近全是劣五类水体,基本上丧失农灌功能,“水脏、水臭”更加剧了该地“水少”的矛盾。由于地表水难以利用,安徽阜阳地区过度抽取地下水,已形成以阜阳为中心,方圆几百平方公里的地下水“漏斗”区,造成水资源支撑淮北平原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进一步降低。
(二)传统产业比重大,产业结构层次低
从安徽淮北平原来看,人均农业总产值要高出省内发达地区约20%左右,而人均二产增加值仅相当于发达地区的1/10,而第三产业发展又基本上取决于第二产业发展,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从河南情况来看,2003年,省内发达地区郑州市二产增加值占比为52%,洛阳市二产增加值占比为57%,而河南淮河平原5地市二产增加值平均占比为40%。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来看,豫皖淮北平原原材料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轻工业占很大比重,加工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除安徽淮南、淮北和豫西煤矿外,豫皖淮北平原多数地区矿产资源贫乏,可供民私营经济利用的加工资源有限。由于传统农业占比重大,农业人口多,豫皖淮北平原城市化率十分低。2003年,河南周口市城市化率为11.2%,驻马店市为15%,河南5地市城市化率平均为17.7%,大大低于省内其他地区。同期,安徽淮北平原平均城市化率为18.1%,与河南情况大体相仿。
(三)发展加工制造业面临区位劣势
无工不富,这是当前许多地区采取的“工业强区”战略的理由。然而从地理位置上看,豫皖淮北平原距离国内发达地区市场和中心城市遥远,如距离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均在千公里以上,而距离珠江三角洲则在数千公里以上。虽然其周边有着诸如郑州、徐州、蚌埠、淮南、合肥、平顶山等大中城市,但这些城市本身经济、市场容量不大,辐射带动力较弱,而距离武汉、南京、上海、北京、广州这些具有强经济辐射作用的中心城市遥远,信息闭塞,运输成本高,这样发展市场在外的加工制造业无疑处于区位劣势。此外,加上该地区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影响,以及工业集聚度较低、信息交通不便、科技人才缺乏、人口素质不高、生态环境脆弱等限制因素,也不适宜采取以农村工业化为主导的区域发展战略。
(四)人口生存压力大,社会发展滞后
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占比重大,农民收入低,农村传统观念厚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导致豫皖淮北平原经济承载力弱,相对资源承载压力上升,超生情况的大量存在又使人口总量不断增大,一方面加剧了生存需要对地表资源的索取,该区域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一直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受生活所迫,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如吸贩毒屡禁不止,再如阜阳地区的假奶粉事件,安徽临泉县、河南上蔡县文楼村卖血引起的爱滋病问题,诸如此类的社会问题曾引起国内媒体的极大关注。
三、豫皖淮北平原:实施以农业现代化为导向的区域发展战略
豫皖淮北平原的区域经济发展要奠定一个科学的发展思路,如果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仅不可能促进发展,而且可能造成投资浪费。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要遵循市场规律作用,也得依靠市场力量,而不能单纯依赖上级投资。从这一点来讲,理清豫皖淮北平原的经济发展思路至关重要。
依笔者愚见,可以结合新农村及粮食主产区建设,在上级政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实施以农业现代化为导向的区域发展战略,加快豫皖淮北平原经济发展:
(一)改造传统农业,实现豫皖淮北平原的农业现代化
豫皖淮北平原地势平坦,十分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应当制定相关规划,加强政府财力、物质支持力度,加快推进该地区农业机械化步伐。在大量转移该地区农村人口后,作为新农村建设内容,可以适当加快该地区撤乡并村、撤村并组步伐,使农村居民点相对集中,通过土地整理增加耕地面积,促使优质农产品集中连片种植,实施优惠财政政策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逐步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从增加农民收入角度来讲,应当通过逐步扩大户均承包耕地经营规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改进农产品品质提高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和发展农业现代物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等办法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即基点仍然主要放在农业增收上,而不是脱离实际去搞什么遍地开花式的“农村工业化或非农产业发展”增收。
豫皖淮北平原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加快该地区的水利化建设十分重要。建国尤其是农村改革开放以来,豫皖淮北平原利用世界银行和其他国外贷款,进行了中低产田改造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为豫皖淮北平原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由于农村税改后水利设施维护及建设筹融资体制的变化,目前该地区多数水利设施破坏严重、年久失修、欠帐较多,影响了其功能发挥。加快豫皖淮北平原农业现代化进程,需要进一步推动豫皖淮北平原的水利化建设,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当增加专项资金投入,吸引村组和农户资金或劳务配套,不断完善该地区的水利设施,逐步发展节水灌溉、滴灌、喷灌等自动化灌溉方式,提高灌溉效益。
(二)结合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双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豫皖淮北平原农村人口众多,生态环境脆弱,旱涝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距离市场遥远,说明在农村地区发展二三产业的条件相对不佳,且短期内难以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在解决农民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问题上,就不宜提倡在该地区普遍实现农村工业化,而应当着眼于大量转移该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农村人口转移,减轻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在淮北平原农村工业化问题上,安徽“七五”末、“八五”初的投资失败已经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在加快新农村建设方针提出后,这样的覆辙再也不能够重蹈。
从转移方向上来看,可以选择的地区:一是国内传统转移地如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二是迎合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攻坚的需要,向西北、东北的农林业开发领域转移农村劳动力;三是结合中部发达地区崛起战略,实施豫皖淮北平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省内跨区域转移替代。如随着河南西北地区城市化及区域经济发展,武汉华中地区城市圈及经济增长片的发展,安徽沿江、皖东南及皖中经济增长片的发展,都可以为豫皖淮北平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新的出路和机会,从而实现该地区跨区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替代,即支持了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又促进了豫皖淮北平原农民增收。
在转移方式上,不论是跨省转移和跨区域转移,从支持该地区执行以农业现代化为导向的区域发展战略出发,应当提倡少发生农村“留守人口”、转移后遗症较小的“携家带口”转移方式,即应当将农民的产业转移和居住地迁移结合起来,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农村人口迁移。采取这种转移方式的好处是:转移的人口素质比较平均,留下一批适宜于农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同时加强对他们的技术培训,可以为该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人才基础。
当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对农业发展具有较大负面影响,探索一条既能够促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又不至于对农业造成损害的“永久性”转移方式刻不容缓。当然,这样做的难度很大,需要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包括输入地、输出地政府的通力配合,应当本着统筹城乡发展的大政方针,克服地方本位主义,可以先行在市内、省内跨区域转移问题上及豫皖淮北平原地区进行试验,然后再逐步扩大到跨省转移,有步骤、有重点、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
(三)加快豫皖淮北平原城市化进程,集中布局发展二三产业
发展豫皖淮北平原的二三产业,应当本着集中原则侧重在重点建制镇或县城以上的大中城市布局,以避免频繁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同时方便集中治理工业污染。如豫皖淮北平原的造纸、制革、纺织印染、食品等加工工业占有很大比重,以往分散布局不仅给治理污染带来困难,而且给该地区的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造成投资环境恶化,招商引资十分困难,二三产业反而发展不起来。应当侧重在域内县城以上的大中城市集中布局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城市化发展,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既方便治理工业污染,也方便治理生活污染;既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也节约基础设施投资;既有利于工业发展,也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实现。
(四)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不断提高科技含量
豫皖淮北平原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有广阔的前景。一是农业秸杆资源丰富。安徽颖上、涡阳、河南邓州等地的造纸企业,采用亚铵法制浆造纸黑液综合利用技术等新技术,成功解决了秸杆造纸的黑液污染问题,除生产出了高质量的瓦楞纸和复合肥外,还利用造纸黑液生产出了木质素、水泥减水剂等系列产品,大大提高了企业效益。通过这些造纸企业的运作,不仅解决了淮北平原农副产品利用问题,也解决了农业产前的肥料供应,且避免了焚烧秸杆引起的环境污染,可谓是一石三鸟。由于造纸企业对麦秸资源的需求,安徽涡阳当地麦秸价格已由原先的0.13元/斤上涨到0.21元/斤,老百姓无故焚烧秸杆的现象已基本杜绝了。二是农畜产品资源丰富。安徽蒙城的牛肉制品加工,安徽界首的制革业,蚌埠丰原集团的玉米深加工及精细化工产品生产,河南周口的莲花牌味精、双汇火腿肠等,都是农副产品深加工的代表。三是棉纺资源丰富。安徽淮北、淮南的纺织工业发展势头很好。
总之,通过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就可以为淮北平原的城市化发展奠定工业基础,从而为该地区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第三产业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提供可能。未来的豫皖淮北平原,应该是一个运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备耕作的现代化农区,拥有主要为农业服务的发达的城市工业、农业流通业和服务业,区域生态环境良好,天蓝水清,适合人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