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主报告 第二章时间: 2019-03-22信息来源:国家计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著 作者: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 责编:qgy
第二章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评析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地区政策作了重大调整。一方面我们审时度势地及时改变了均衡发展的战略,并实施了非均衡发展的战略;二方面我们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和以钢为纲、以粮为纲的战略,产业发展以劳动密集型和轻加工工业为指向;三方面我国的地区发展重点由三线转到了东部沿海。总之,我国的经济发展,把注重效率摆到了突出的地位,把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指导原则。经过十来年的实践,我们取得了成功,我国地区经济开始朝着协调发展的方向演进;但是,我们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主要是基础结构的建设。
一、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
(一)基础产业出现战略西移
地区经济活力大大增强,比较优势得到初步发挥,地区分工和二元经济有了一定的改善。在权力下放、财政包干的推动下,我国省级政府的经济实力和决策权逐渐增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已不再完全受制于中央的决策。在全国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指导下,各省区市都制定了相对独立的发展战略,资源配置也由计划变为计划与市场结合,并向市场方式渐进。总的来说,各省区市的经济都有了较快的发展,与自己纵向比的发展速度、经济总量都大大超过了历史水平。所不同的是横向比还不尽人意,有些地方快,有些地方更快。与此同时,一些省区利用比较优势加快了经济发展。我国的煤、石油、水电、有色金属和粮、棉、食用油、糖等主要工农业基础产品,中西部地区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这些产品的生产有战略西据的趋势。东部地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加速,中西部地区三线企业调整和军转民的进度也在加快,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的结构,大大促进了各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地区经济集聚化发展
初步形成了发展轴、核心区、经济区的空间发展态势,构成了我国未来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和生产力布局的初步框架。《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由沿海和长江组成的全国“T”字型布局主轴线的构想,在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大背景下,得到了逐步完善和发展。80年代,国家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一个由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区组成的沿海经济发展轴逐步形成,在这条轴线上,分布有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厦门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沿海地区发展格局。这些地区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实力雄厚,科技、人才优势突出,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明显高于全国其他地区,是实现我国经济分三步走的第一个战略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在带动全国经济、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加工化”和“技术知识密集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形势下,国家明确提出加快发展长江经济,并制定了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规划,这一条发展轴的建设是我国能否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也是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能否协调发展的关键。长江这条发展轴线已有6个沿江开放城市,并以上海为龙头,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沿岸地区和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地区等具有全国意义的经济核心区,其中长江三角洲是沿海和沿江轴线的结合部,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和川东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水陆交通方便,经济和技术基础比较雄厚,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发展潜力很大。由于建设浦东和兴建长江三峡是我国本世纪两个最大工程,为加快这一轴线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此外,陇海一一兰新沿线和黄河中上游地带也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发展轴,陇海—兰新线是我国东西交通的主要干道,也是亚欧大陆桥的组成部分;黄河中上游地区是我国能矿资源最密集的地带之一,已形成一批工业基地并拥有若干区域中心城市(如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这轴线,有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以西安、洛阳、郑州为中心的原材料和电子机械工业基地,以兰州为中心的水能、有色金属和化工基地,这三大工业基地各有特色,是我国未来战略西移的一个主战场。京广、京九、哈大、南昆铁路以及沿边地区也是或也将是我国经济的重要发展轴线。
(三)地区经济外向型发展
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空间格局,为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加快了全国经济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沿边,包括不同开放层次,具有不同开放功能的全方位开放的地区格局。沿海开放带已成为我国最具有活力的经济高速增长区,并通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为内陆地区腾出了部分发展空间,带动了全国对外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我国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有利于沿海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沿海和长江两条作为全国生产力布局的主轴线地位也将因此得到加强,也有利于外资在我国的合理布局,我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互补合作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结构性的问题,包括地区分工和生产力布局等;二是公平性的问题,包括地区差距和区域政策等。正确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推进我国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地区分工明显弱化
1、旧的地区分工格局已被突破,新的分工格局尚未形成
发挥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是实现地区经济增长和协调发展的首要原则,而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是以地区间的合理分工为前提的。近年来,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分工淡化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价格机制开始发挥作用,原来的垂直分工体系——中西部提供原材料、东部进行加工——已经逐渐突破。以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地方的经济活力大大提高,但由于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致使一些地区盲目地发展价高利大的加工业;对本地工业进行保护,导致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阻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区域合理分工格局的形成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间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经济协作区、区域合作网络和一些跨区域的企业集团,但这种联合和协作主要是“东东”合作或“西西”合作,所追求的不是比较利益,而是规模经济效益。分工协作的双方发展水平、生产要素禀赋相近,优势互补很不明显,分工协作关系比较松散。“东西”合作虽然也有所发展,但规模还很小。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没有得到较好体现。因此,建立新型的有效率的能够充分发挥我国各地区比较优势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地区分工格局,是今后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当然,地区分工不可能是一陈不变的,重要的是要形成合理分工的动力机制,以适应未来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2、不少中心城市和国有企业的发展速度、经济效益赶不上小城镇和集体企业,城市的经济中心地位正经受考验
城市经济的走向会对全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运行的,企业间所有制结构、地区间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并缺乏完善的市场规则,因而,从这些方面来说,市场竞争是不太公平的,不公平竞争带来了负效应。从城市经济上来说,这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上海、天津、北京三大直辖市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10.8%;下降到1993年的8.5%。全国国有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由1990年的54.6%,下降到1993年的43.1%。与此同时,乡镇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由1990年的30%上升到1992年的34%;乡镇企业上交国家的税金占国家各项税金的比重由13.9%提高到20.3%。这种情况,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尤为明显。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令人鼓舞的,但是中心城市和国有企业的落后也是需要深思的。中心城市、国有企业的经济,在我国仍占有主导地位,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是需要很好研究的。
(二)地区差距加速扩大
1、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拉大,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带沟”越来越明显
“带沟现象”将对地区分工、生产力布局等产生负效应,也不利于社会稳定。由于一个时期以来,国家以东部沿海地区实施经济优惠,西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经济要素东流,形成“孔雀东南飞”的态势,这是东部沿地区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对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困难。在资源开发上,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能源、原材料及一些工农业初级产品有战略西移的趋势,这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显然会有重要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西部地区投资不足,企业改造乏力,加上这些产品的价格被扭曲,运输费用的成本日益加大,比较优势大大降低,生产获利不多。又由于这些产品东运的压力很大,致使西部地区向东运输的能力长期被困于运煤和运原料上,其他物资东运的机会大大减少,严重影响西部地区经济的综合发展。1993年中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份额为34.9%,比1979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人均国民收入相对比值由1979年为1:0.60:0.56扩大为1:0.58:0.50。199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2812元、1601元、1391元,相对比值为1:0.57:0.49。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内部的不同省区之间,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也存在着很大差距。
我国人民虽然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但贫富的差距正在扩大。我国西部与东部地区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绝对差距,1952年为70元,1978年上升到106元,1985年为477元,1992年达到1164元。这种不平衡现象,发达国家都曾经历过,不需要也不应该去人为地拉平,但要防止差距悬殊,两极分化。解决地区差距问题需要有正确的区域政策来引导,为中西部地区发展市场经济鸣锣开道,并创造与东部地区平等竞争的条件。
我国目前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即使东部地区也未完全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地区间差距扩大是不可避免的。过早地追求地区间的公平,会造成总体经济效率方面的损失和影响整体的发展速度。
2、城乡差距超过东西差距,并呈现西部城乡差距大于东部城乡差距的趋势
城乡差距拉大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标志。我国城乡差别按时间来说,城乡居民收入比1978年为2.33:1,1984年为1.56:11988年为2.05:1,1992年和1993年分别为2.33:1和2.34:1,呈先缩小后扩大然后加速扩大的趋势。发展水平按三大地区来说,城乡差别的特点是西部最高,中部扩大居中。按《迈向市场经济的区域合作》(刘振亚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年9月版)表列,199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西部城郊乡之比为4.2:1.7:1,东部为3.5:1.6:1,中部为3.0:1.4:1,按地区看,东中西部城市间差距比乡村间差距要小,东中西部城市间差距为1.6:0.98:1(其中大城市间为1.4:0.97:1),而乡村间为1.9:1.4:1。也就是说,我国东西差距的重要因素是农村。从以上的情况可以得出二个结论,一是我国城乡差别的问题已相当严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二是城乡差别的重点在西部,应该对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采取重大措施,以扭转西部农业有衰落的危险。
(三)地区发展有所失控
地区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尚未健全,区域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失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放权让利,国家的资金、物资、外汇分配权越来越分散,中央财力、物力集中度越来越低,主要表现在国家预算内投资的比重急剧下降。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财力不断扩大,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日益起主导作用。由于国家与地方在事权、财权方面,很长时期内没有明确的划分与制约,1994年以来财政、税收、金融等体改措施相继出台,要达到理想的运行状态尚需有一个过程,因此可以说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分级调控体系,国家对地区经济运行的调控能力较弱。其后果:一是一些地方在地区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盲目发展加工工业,小规模、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加剧,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趋同,从而抑制了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丧失了地区分工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并成为影响国民经济整体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二是地区封锁与市场分割比较严重,由于地方利益强化,地方政府可以利用行政、价格、信贷商检、土地和物资供应等多种手段,树立名目繁多的非关税壁垒对资源、技术、人才、信息和商品流动实行封锁和垄断,人为割据成为形成全国统一市场的障碍。
三、我国地区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一)地区经济发展导向性因素
今后十几年,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素
本世纪末我国要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地区经济也将会出现重大的变动。今年国家对财政、税收、金融、外贸、投资体制等一系列重大的结构性改革措施相继出台,今后国家对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也将做出新的部署,其根本任务是把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的功能,同公有制维护社会公正、促进其同富裕的目标结合起来。很显然,这方面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2、世纪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因素
目前我国不少地区的经济在向外型方向发展,按外贸依存度指标测算,1979年为9.9%,1993年已达到35.9%,15年间增加了26个百分点。虽然由于汇率、统计上的问题,测算指标可能偏大,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国经济的外向度确实增大了。从省区市来看,沿海地区要更高一些,中、西部地区相对要低一些,但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也有利于各地区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对于我们这样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尤为重要。但是也有另一方面需要考虑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也存在一个“度”的问题,这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另一方面,由于世界经济向区域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不能不影响到我国经济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正在形成欧洲、北美、亚太三足鼎立之势,我国周边也将构成东北亚、中亚、东南亚经济三角的态势。这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必须认真对待。地区经济必须适应这种形势的变化,国家制定区域政策也必须考虑这一因素。
3、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正在加速发展,地区间的经济依存度随之会有较大提高,区域合作、地区联合的内在要求也将大大增强。由于我国区域发展的情势将发生重大变化,重组区域分工格局将在所难免,这必将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4、重大工程建设因素
目前我国有一批巨大的跨世纪工程正在加紧建设,如上海浦东新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京九铁路、南昆铁路、兰新复线等等,这将改变相当一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不仅增强了经济竞争能力,而且大大增强了地区融资能力,从而大大增强了有关地区的经济发展潜能。必须充分认识和利用这方面的有利条件,加快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地区经济发展前景展望
90年代和下个世纪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将加快,区域之间的关系将得到改善,但同时也会出现一些新矛盾、新问题。
1、新的地区经济运行机制将逐步完善企业将成为地区经济活动的主体。根据市场条件和资金约束,企业在利益动机的驱使下,自行决定投资方向和投资数量的选择,物资和人员的安排使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政府部门减少对经济运行的行政干预,而通过制定地区发展规划、区域政策以及财政、信贷、投资、税收等经济杠杆对区内经济活动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调控;通过培育市场体系、健全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等手段为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通过发展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为企业提供适宜的发展环境。整个地区经济系统处于高效、有序、协调的运行状态,以各地区经济活动的高涨来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2、地区产业结构将不断调整并渐趋合理
地区比较优势成为区域产业结构建立和调整的重要依据。东部沿海各省、区、市,将利用其优越的区位条件、较高的经济技术水平、雄厚的科技实力及相对宽裕的资金供应,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利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吸纳、接受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资金及生产原料,及时实施产业结构升级战略,大力发展以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将区域产业向技术密集化、资金密集化方向推进。广大中、西部地区将充分发挥其自然资源优势和大存量的重化工工业优势,建立“多元主导型”产业结构,其主导产业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支持产业结构协调化,并为进一步发展积累后劲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已有相当基础,通过结构调整和内涵式发展而得到加强的重型加工工业;建立在对区内优势资源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基础上的轻工业;此外,还有以航空航天、仪器仪表、通信设备等为主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3、区域经济将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随着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的形成,区域共同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向一体化发展。一是同质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生产要素禀赋、产业结构及发展方向大体类似),通过区域协调或联合,实行“水平分工”,从而可减少分散、重复建设所造成的浪费,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二是异质型区域,通过区域协调或联合,实行“互补性分工”,各展所长、互补优劣,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今后我国有可能形成三个层次的经济核心区,全国一级的经济核心区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经济区、武汉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关中经济区、沈阳经济区等7个;二级经济区有兰州经济区、哈尔滨经济区、昆明经济区、乌鲁木齐经济区、厦漳泉经济区、钦州湾经济区等5个;三级经济区以有关省会城市、特大城市为中心组成。
4、地区之间的摩擦将主要表现为对生产要素和市场的争夺
按照市场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资金、人才、生产原料等生产要素总是要流向边际收益最大的行业或地区。于是,这些生产要素便向经济技术水平较高、产业结构层次较高、经济效益较高的发达省区集中,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工工业比较密集的省市,使其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顺利实现产业结构向资金——技术密集型方向转换。由于我国的资金、人才和资源等生产要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将是供不应求的,中、西部广大省区的经济发展对这些生产要素一直有着旺盛的需求,但由于综合经济实力较弱,投资环境较差,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远不如东部一些发达省区,为了求得发展的机会,这些省区一方面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或优惠政策获得这些稀缺的生产要素;另一方面,可能采取逃避市场等不规范的非经济行为来求得较快的发展。这样,区域之间的摩擦就集-30-中体现在对资金、人才、资源等生产要素和市场的激烈争夺上。
5、地区差距将由继续扩大转向逐步缩小
过去多年形成的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依然存在,并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1992年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居全国前10位的省、区、市有9个在东部。但是,地区差距的扩大并非会一直持续下去。首先,国家应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减小地区差距扩大的帽度。其次,对外开放由沿海向沿江、沿边、内陆中心城市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为广大中、西部地区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会。第三,国家在今后十年将加强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新建、扩建和改建一批大中型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这为中西部资源富集省区的开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第四,国家将逐步理顺价格体系,减少生产初级产品的中西部省、区的利益流失,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其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因此,2010年前后,中、西部的发展步伐将大大加快,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将开始缩小。
此外,地区经济中心将出现与政治、文化中心分离的倾向,东部沿海的宁波、厦门、青岛、大连等已逐渐成为所在省的经济中心城市。不仅是省区,一些地区和县城也有政经分离的情况。
(三)需要研究的几个重大问题
1、能源原材料工业战略西移问题我国能源原材料战略西移几乎已成定论,这几年我国煤炭产量东部地区所占比重每年约下降1个百分点,西部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所占比重大体稳定不变。石油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水电建设重点也在西部。原材料中有色金属、建材的生产也明显西移。这种情况应该说是可喜的,将缓解全国瓶颈产业的矛盾,而且对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带来机遇。但是能源、原材料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投入大、周期长、运量大,从近几年的财务情况看,又是微利甚至是赔钱的产业。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一是资金不足,二是交通落后。因此在加快西部地区能源、原材料工业和交通运输发展的同时,应给了西部地区某些补偿政策,以利于增强西部地区积累资金的能力,加速地区经济的发展。
2、陆地边境地区开放的问题
我国有2.2万公里的边境线,跨越9个省区137个市县,与15个国家接壤,因此,开放开发沿边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扩大我国国际影响,巩固边疆和经济利益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一方面,与开发区热类似,沿边有口岸开放热的问题,管理上也不尽人意,假冒伪劣产品已经成为发展边境经济的绊脚石,因此,发展沿边经济往来,应做好可行性研究后才能具体决策,否则将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要不失时机地发展边境经济,否则将会失去难得的机遇,边境经济不只是边境地区的任务,也需要全国的投入和参与,才能加快发展。我们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里,我国一些中低档的工业品在沿边经济往来中还占有一定的优势,但若干年后,沿边邻国一定会赶上来的,如不及时研究对策,前景将是不乐观的。
3、生态环境的问题
我国目前东部地区“三废”污染十分严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都将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作用。我国西北地区雪线上移、湖水变浅、河流缩短、水质变差、土地沙化加剧,如不认真对待,对经济发展将是灾难性的;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酸雨、洪涝灾害频仍,对工农业生产也有相当大的破坏力。生态环境恶化,将严重地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缩小东西差距。然而生态环境的整治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作长期的努力才会有收效。如何以善地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是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4、港澳台回归的问题
港澳回归祖国是本世纪末我国历史的一件大事,台湾的回归虽然不能确定日程表,但是经济的往来将越来越密切。港澳台经对全国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今后十几年内,如何处理好各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与港澳台的关系,既是政治问题,又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从区域经济来说,规划这一地区的经济,要以港澳台的继续繁荣为前提,以促进包括港澳台粤闽琼在内的东南沿海经济区的发展为中心,使我国沿海开放地区经济更上一层楼。这一问题要及早研究,不能回避,也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提到议事日程来认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