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主报告 第三章时间: 2019-03-22信息来源:国家计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著 作者: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 责编:qgy
第三章 我国地区经济合理分工
建立合理的新型地区分工协作体系是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地区的比较优势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地区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选择的主要依据。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将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这为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只有各个地区在利益动因的驱使、引导下,立足其比较优势,明确在全国地域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才能提高资源的宏观配置效益,才能塑造合理的空间经济格局,才能实现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一、我国地区比较优势分析
按照传统的分工和贸易理论的观点,地区的比较优势最终反映到地区生产活动所提供商品的价格上,是依靠市场力的推动、通过地区间的贸易来实现的。地区的比较优势在根本上取决于地区的要素禀赋,即要素的禀赋状况决定了要素供给的可能性,要素供给的可能性决定了要素的价格,要素的价格决定了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最终决定商品价格。这里所说的比较优势,主要指的是自然资源、资金和劳动力。而且,这种比较优势理论的立足点是假设要素在地区间是不流动的。因此,这种理论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地区比较优势所包容的内涵十分广阔,除了以上所指的以外,科学技术水平、区位条件、市场容量、历史文化积淀、交通运输设施、政策体制因素、社会发展状况等等,都是地区比较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国内各个地区之间的可达性和经济联系已大大增强,要素在各地区之间的流动性也大为增强。因此,我们在分析地区比较优势时,既要继承传统理论的合理内核,又要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扩展和延伸,使我们的分析能够准确地把握地区的发展条件,揭示存在的问题,并为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塑造合理的新型地区分工格局提供可靠依据。
我们认为,地区比较优势实际上就是一个地区对经济活动的吸引力,这种引力源于各种要素的综合作用所形成的引力场。一般来说,引力场主要包括:劳动力场、资金场、技术场、市场场、资源场、区位场和政策场等。廉价的劳动力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有很大吸引力,但其边际成本将随着经济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上升,优势会渐渐丧失;而具有较高文化水平、掌握熟练技术的高素质劳动力将成为吸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重要优势,但这样的劳动力供给有限,因而劳动力场是一个递减函数。资金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对一切经济活动都有强大的吸引力,尤其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发展,更是倚重的因素;对于象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资金不足常常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和生产创新活动的源泉,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根本原因。市场是商品的价值得以实现的场所,经济活动主体是在市场上取得其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市场场的作用更加突出。丰富的资源常常吸引资源指向型传统产业,但由于资源开发利用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而且科技进步使得资源替代产品日益增多,产业层次的提高使资源的使用量越来越少,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有减少的趋势,因而资源场的引力是十分有限的。优越的区位条件可以使地区获得级差利益,并且可以使之弥补其他要素的不足,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有着特别的意义。政策因素是一种非经济的因素,是叠加在其他要素影响之上的行政干预,它可以增强或减弱各种要素作用的效果。在本文中,将地区比较优势归纳划分为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以下将分别论述之。
(一)静态比较优势
静态比较优势是指自然形成的比较优势,人类活动可以在数量上影响其赋存状况,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其禀赋格局。它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态势较为稳定,其组成要素是缺乏可流动性的,这是因为这些要素的流动或因流动成本过高而难以为经济活动主体所接受,或因技术上的不足而难以实现。如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虽然可以通过大规模的运输而改变,但由于调运成本过高,在经济上是缺乏合理性的;又如水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可以通过引水或跨流域调水而改变,但这种办法通常因工程浩大、技术复杂和环境、生态影响而不易实施,尽管国内外有一些跨流域调水成功的典型,但也有不少失败的实例,因此,水资源严重缺乏仍旧是许多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至于土地、气候等资源,则根本无法使之发生位移。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种静态比较优势对生产活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生产活动对静态比较优势的依赖性逐渐减小。但是,无论什么样的生产活动都无法完全摆脱静态比较优势的影响。还需指出的是,静态比较优势只是地区潜在的比较优势,它能否真正成为地区现实的比较优势还要取决于市场的需求情况和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只有地区的静态比较优势符合市场需求,其组成要素的开发利用在技术上可行、在经济上合理,其产品在运输上便捷通达、在价格上有竞争力,这种潜在优势才能真正实现,拥有静态比较优势的地区才能在地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中获得其比较利益。
同世界许多国家相比,我国的静态比较优势并不突出。从总量上看,静态比较优势的各主要组成要素储量较丰,但人均量较少,大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水资源总量较丰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和按耕地面积计算的亩均水资源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1/2,国外一研究机构将中国列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我国耕地面积约18亿亩,人均约1.5亩,属于世界上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国家;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量排在世界第三位,但人均量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居世界80位左右,各种矿产丰缺不一,但优势矿产多半用量不大,需求量大的大宗矿产又多半储量不足,贫矿、难选矿、综合矿、中小型矿多。有鉴于此,仅仅立足于国内的静态比较优势是难以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所以,我们一方面要重视国内静态比较优势的发挥,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利用量大、质优、价廉的国外资源。对于静态比较优势较为明显的一些省区,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这种优势条件,以加快地区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我国静态比较优势关系到加快我国基础产业的发展、缓解“瓶颈”制约、实现产业结构的协调化,并关系到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和稳定性。
从总体上看,静态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中、西部。东部沿海地区除了石油、天然气、水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条件目前占有较大优势外,其他资源均较贫乏。中部自然资源储量较丰,开采条件较为优越,而且空间组合情况较好:我国能源容易开发的部分主要集中于此,如山西、内蒙古、河南以及安徽的煤炭,大庆和石油;水资源能够基本保证生产、生活之需;多种有色、稀有金属储量较大,湖南、江西都是著名的“有色之乡”,湖南的钨锦铋储量居全国首位,江西的铜、银、旦居第一,钨、锂占第二位,河南的铝土矿也有一定优势;一些非金属矿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如湖北的磷矿、河南的天然碱储量占全国首位,安徽的硫铁矿、明矾石占全国第二位。西部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都很突出,西部主要的优势在于能源矿产资源方面,被认为是我国能矿资源的战略大后方,但有地质勘探程度低和开采条件不好的弱点,水资源缺乏和交通设施薄弱更是两大限制因素;西部一次能源资源的探明储量占全国比重比东部和中部之和还大13个百分点,水、煤、油、气四者兼备,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的红水河、雅碧江、大渡河、乌江、金沙江、澜沧江和西北的青海、甘肃、宁夏的黄河上游地区;煤炭主要分布在陕北、消北、宁北、黔西和新疆两大盆地边缘;石油的后备资源主要在新疆;四川的天然气储量居全国首位,陕北的天然气资源前景看好。西部45种主要矿产资源工业储量的潜在价值量接近东部与中部之和,以铝、铅、锌为主的有色金属,以锡、镍、钒、钛、稀土为主的稀有战略型矿产,以铂族金属为主的贵金属等都占有较大优势,如陕西的钼、铅锌,甘肃的镍、铅锌,贵州的铝,四川的钒钛等;非金属资源也较丰,如云南、贵州的磷矿,川南的硫铁矿,青海的钾盐资源。
(二)动态比较优势
动态比较优势是指可以由人类的经济活动造就出来的比较优势。它的组成要素的空间流动性或变动性较大,其分布格局表现出明显的非固定性,既然它是由人的活动创造出来的,那么也同样容易为人的活动所改变。在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或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动态比较优势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力大大增强,其重要性往往超过了静态比较优势,成为决定产业布局、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我国这样一个静态比较优势并不突出的国家,发挥动态比较优势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
1、生产要素优势
土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和科学技术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由于对于土地是静态比较优势的因素,前已论及,故在此仅论述后三者。
(1)劳动力要素。在我国,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作为生产要素,劳动力在数量方面的地区差异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明显,劳动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质的方面。地区劳动力的质用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指数来表征,即用地区在业人口中大专学历以上的人的比重除以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的比重来衡量。劳动力文化素质指数东部为0.17,中部为0.11,西部为0.06,占全国前十名的依次是北京、天津、上海、辽宁、黑龙江、吉林、山西、广东、新疆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占5个,中部地区占4个,西部地区只占1个。
(2)资金要素。同劳动力的丰裕形成鲜明对照,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要素高度稀缺,这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不仅如此,资金在各个地区的分布又极不均衡。因此,地区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资金要素的多寡。尽管地区资金要素的集聚状况可能通过吸引区外资金或向区外流动而改变,但其主要决定因素是地区依靠自身力量形成资金的能力。这种资金的形成能力可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来表示,其计算式为地区实际积累率除以地区资金利用系数,其中地区实际积累率等于地区国民收入生产额与地区国民收入消费额的差再除以地区国民收入生产额,地区资金利用系数等于地区工业资金总额(固定资产净值加流动资金年平均余额)除以地区工业净产值。据测算,我国东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为0.10,中部地区为0.07,西部地区为0.06。自我发展能力居全国前十位的依次是:北京、上海、浙江、江苏、辽宁、广东、山东、天津、河北和河南,其中属于东部的有9个,属于中部和西部的仅1个。
(3)科学技术要素。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人类历史上所发生的三次世界性的科技革命都对经济活动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直接表示科学技术要素的禀赋有较大困难,因此我们只能采取对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两个方面即综合科技实力指数间接地比较。据测算,这项指标占全国前十名的依次是:北京、上海、江苏、辽宁、四川、山东、广东、湖北、天津和陕西,属于东部的有7个,属于中部的有1个,属于西部的有2个。
2、经济水平优势
经济发展水平是地区经济活动成果的综合体现,是地区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也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1)经济产出总规模。地区经济产出总规模用地区新创造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的总和即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东部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6.7%,中部和西部分别占27.8%和15.4%;国民生产总值居全国前十位的依次是:广东、山东、江苏、四川、辽宁、浙江、河南、河北、上海和湖北,其中有7个属于东部,2个属于中部,1个属于西部。
(2)生产率水平。地区生产率水平代表着地区的经济效运行效率,它反映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管理方式优劣、科技水平高低等等。为了能综合表示全部资源的产出水平,我们选择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评价指标。全要素生产率在计算时以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代之,即以工业总产值除以全部要素的投入量。东部的全要素生产率为2.19,中部和西部各为1.37和1.38;该指标占全国前十位的依次是: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北京、天津、山东、广西和安徽,除1个属于中部外,其余9个均属于东部。
3、基础设施优势
基础设施是地区投资硬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吸引生产要素、促进经济活动的高涨有很大作用。
(1)城市化水平。城市作为经济活动和产业布局的主要依托,各种设施较为完备,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往往代表着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用地区城市化指数来衡量,即城市市区人口数占全地区人口数的比重同地区城市市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的几何平均值。东部的城市化指数为0.49,中部和西部分别为0.44和0.33;该项指标居全国前十位的依次为:天津、北京、辽宁、吉林、上海、湖北、山东、浙江、江苏和内蒙古,其中有7个属于东部,其余3个属于中部。
(2)交通运输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标志着地区内部商品、要素流动的难易程度,是地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可用地区运输线路的路网密度来表示,即单位面积的地域上所拥有运输线路的长度。东部的路网密度为0.33公里/平方公里,中部和西部分别为0.15公里/平方公里和0.07公里/平方公里;路网密度居全国前十位的依次是:上海、北京、江苏、天津、浙江、海南、广东、福建、湖南和辽宁,除中部有1个省以外,其余9个均属于东部。
4、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是自然要素同经济要素相结合产物,而经济要素所起的作用更大,在动态比较优势中显得十分重要。良好的区位条件能够使地区原有的劣势得到有效的抑制、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可以造就、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东部地带濒临海洋,是环太平洋经济圈的组成部分,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海港,具备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的优越的经济地理条件,比较容易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弥补自身的不足;;东部还位于我国主要东西向大江大河的下游,河宽水深,通过沿江航线以及其他交通线路可深入内陆腹地,有利于开展同内地的经济联合与协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生产力重点布局轴线一一沿海轴线和沿长江轴线的交汇部,可谓“重中之重”,区位条件极佳。
中部地带处于东、西两大地带的结合部,位于我国的腹心,位置适中,既可以同时吸取东、西部之长,补己之短,也便于东西进击,向两个方向开拓市场,扩大经济活动空间。
西部地带远离海洋,通过海路对外联系不便,但地处边陲,同15个国家接壤,可以通过陆路开展与邻国的经济技术交流。随着沿边开发开放战略的实施,一个以边贸为先导、以边境口岸为窗口、以沿边开放城市为重点、以沿边首府城市为依托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这对于带动西部地带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也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5、市场优势市场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是商品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场所,市场容量的扩大可以从需求上拉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市场优势的内容可用需求量来简示,在这里用地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代表消费需求)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代表投资需求)之和来表示,这种需求虽然遗漏了流动资金需求(因为缺少统计数据),但仍可反映出总体趋势。东部的市场需求量达10778.64亿元,中部和西部各为4962.74亿元和2792.64亿元,东部远高于中西部;位居全国前十位有:广东、江苏、山东、四川、辽宁、浙江、上海、河北、河南和湖北,其中有7个属于东部,2个属于中部,1个属于西部。
6、政策优势
政府按照其经济发展的战略意图,通过制订有关政策对地区经济运行进行规范、引导和干预。政策因素可以促进或阻碍地区其他比较优势的发挥,也可以扶持产生出新的比较优势,因此,它对地区经济活动有重大影响。
受政策梯度的作用,东部地区已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三个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并且在投资、财政、税收、信贷、外贸等方面享受优惠,获益匪浅,此外,东部还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先行一步,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较高,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该地区作为生产力布局的重点依托地区,主要依靠它的经济的迅猛增长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总体经济实力,这又为这一地区的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中西部地区在解放后两次生产力布局重点大规模西移过程中打下发展的基础,但80年代以来发展步伐相对东部要小,与东部的差距逐渐拉大。近年,随着对外开放由沿海向沿江、沿边和内陆地区推进,这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国家关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问题,重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在资源开发利用和大中型建设项目的布点上实行同等优先的政策;国家开发银行对中西部老少边穷地区的电力建设继续给予政策性贷款支持;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决定》,为这些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此外,国家在扶贫方面加大力度。
二、我国地区分工格局现状
不同的产业对各种生产要素有不同的指向性。采掘业是自然资源指向性最强的产业,除交通条件外,对其优势区位的确定最具影响力的是矿产资源的丰度、品位、开采条件和开发潜力。原材料工业的生产对象是采掘工业的产品,它是采掘工业的后续产业,一般说来,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其中一些行业的自然资源指向性也很明显,但资金、技术、市场等要素的约束力较采掘业大大增加,而且对经济规模的要求较强。重加工工业是以部分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产品为加工对象的生产资本品的产业,采掘业产品在其所需要素中的重要性下降,而其他要素(如资金、技术、劳动力)的重要性增加,产品的流动性不及原材料工业产品,一些资金、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在布局上强调资金、技术、熟练劳动力和市场指向。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加工工业所需生产要素中矿产资源的份额更小,而技术和劳动力的比重加大;而且这类工业的产品主要是满足最终消费的,市场指向性非常突出,因此,在布局上要求接近工业发达、技术力量雄厚、市场广阔的地区。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加工工业比较特殊,有一定的自然资源指向性,主要强调同作为其原料的农产品分布地区相吻合,而对其他生产要素禀赋情况的要求较弱。由于比较优势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各个地区都应重点发展能够更好地利用本地区比较优势的产品,扬长避短,并使产品参与地区间的商品交换,从而使各地区取得较大的分工利益,同时也可以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益。
(一)纵同型分工格局逐渐淡化
我国静态比较优势赋存重心偏西,而动态比较优势赋存重心偏东,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前,基本上按照“资源互补”或“产品互补”的原则来实行地域分工的。“资源互补”或“产品互补”是指: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以部门管理为主来组织经济运行,各职能部门分割区域经济,形成中、西部以开发生物资源(农业)、矿产资源和能源以及发展原材料工业为主,东部以中、西部的产品为原料发展加工制造业的垂直型地区分工。
这种分工格局尽管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发挥了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但却造成了两方面的不利影响:
一是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超稳态化,阻碍了地区产业结构的演进。国家通过中、西部能源、原材料产量的增加来保证东部加工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通过东部财政收入的增长来保证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包括对中、西部省区的财政补贴)。由于条块分割和排斥市场竞争,致使各地区普遍缺乏产业结构转换和技术升级的动力机制,造成超稳态的区域产业结构。
二是不利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形成二元结构经济的主要原因。在这种分工格局中,东部同中、西部产业之间的联系以纵向关联为主,中、西部地区以上游产业为主,在价格扭曲的情况下造成大量的价值向东部流失,而且中、西部这些产业同当地其他行业的横向关联极其微弱,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很小,地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很差。
这种分工格局同计划经济紧密相联,不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单一的计划经济模式已不复存在,以垂直型分工为主的分工体系丧失了赖以存在的基础,已逐步淡化,而相同产业或行业内部的地区分工即水平分工得到加强。
(二)封闭性倾向受到抑制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地区经济的活力增强,各地经济发展步伐普遍加快,以此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同时也出现了新问题,主要是地区出现封闭型倾向和产业结构趋同。这些年来,地方政府在组织和管理经济事务中的相对独立性得到了承认,其事权、财权与经济控制权逐步加强,地方利益日益强化,原有的地区分工格局受到了冲击。为了改变在地区分工格局中的不利境地,某些中、西部省区不顾自身的条件和特点,盲目扩大产品附加价值高的加工工业,增加资源的自销份额。东部地区在享受国家投资倾斜和政策倾斜优惠的同时,并未真正承担起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在当时的计划和财政体制下,东部地区一些技术水平落后的一般加工工业得以保存下来,已取得优势的继续占据市场,没有取得优势的也可以通过非经济的手段分割到一部分市场;一些资源依存度较高的加工工业,由于资源产品价格过低和国家低价调拨,具有与中、西部资源富集地区同样的发展条件;对一些高利的新兴加工工业,更是一哄而上,大量引进。东部地区的某些省区过分追求短期利益,未能抓紧时机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高、精、尖的技术密集型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总之,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封闭性倾向加强,地域分工弱化,从不同的起点走向产业结构趋同。1981年,全国各省、区、市(西藏除外)40个工业行业的产值结构与全国工业行业的产值结构的平均相似系数(可表征趋同程度)为0.91,相似系数在0.90以上的省、区、市有18个;1986年,全国各省、区、市的平均相似系数达0.92,相似系数在0.90以上的省、区、市增至22个;1989年,全国各省、区、市的平均相似系数为0.87,相似系数数在0.90以上的省、区、市仍为有17个。如果把以重加工工业或轻加工工业为专业化部门的地区定为加工型地区,以采掘业或原材料工业为专业化部门的地区为资源型地区,二者之间的过渡地区为综合型地区,那么,从1981年至1989年,资源型省区的数量减少,加工型省、区、市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云南、新疆、江西的加工工业增长较快,由资源型省区转变为不同类型的综合型省区;河北在采掘工业相对地位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加工工业相对地位有较大幅度上升,从资源型省变为加工型省;上海、湖北、四川、湖南和吉林由综合型转化为加工型省市;北京、辽宁随还属于综合型省市,但原材料工业的专业化优势持续下降,加工业特别是重加工工业的优势度上升;山东尚属以轻工业采掘工业为相对优势的综合型省,但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的相对优势持续下降,轻、重加工工业的相对优势持续上升。地区产业趋同的主体是化纤工业、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它们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是我国现代工业的骨干,它们的发展无论对专业化分工协作还是对经济规模都有较高的要求,其地区趋同完全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
地区封闭性倾向的产生和产业结构趋同可能在一定时期给某些省区带来一些益处,但却对全国国民经济素质和整体效益的提高极为不利,其后果是严重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合理的地区分工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体现了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原则,能够产生良好的宏观经济效益。而这种地区封锁、盲目重复布点的做法影响了各地区的比较优势的发挥,割断了产业间的有机联系,阻碍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破坏了地域分工格局,首先导致分工效益的丧失。
第二,追求规模经济效益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其“后发优势”、赶超发达国家的主要手段。遍地开花的布局方式分散了许多有限的短缺的资源从而限制了产业的发展规模,致使一些适于大规模生产的企业的生产能力达不到经济规模,造成了规模经济效益的丧失,影响了“后发优势”的正常发挥。
第三,在众多产品市场已趋饱和的情况下,虽然一些企业的利润率很低或陷于亏损的困境,但一些地区仍不放弃这些日渐衰落的产业,仍不将生产要素和企业从这些产业中退出,导致地区间“过度竞争”,造成资源和要素的极大浪费。
第四,在短期利益最大化原则的误导下,各地不顾原材料已十分短缺的困难,争相发展相同的加工工业,必然产生对原材料的过度需求,从而引发对资源的争夺和封锁。一方面,各地加工工业企业普遍开工不足,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另一方面,急功近利的行为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基础产业的发展,结果使本已严重失衡的加工产业与基础产业的结构性矛盾更为尖锐。结构失衡必然导致功能的下降,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第五,各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特别是承担专业化职能并参与地域分工的主导产业的趋同,可能会因产业的生命周期的变动而使各地区的经济系统出现大面积的同步波动和涨落,如果这些产业进入衰退阶段,则容易引起大规模的经济震荡,势必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目益增强,价格体系趋于合理,部门利润平均化的趋势开始出现。投资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受其影响,生产资料工业产生强大的扩张动力,其中的许多部门的区位选择受制于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可能性。各个地区根据其比较优势,重新选择发展方向,确定在全国地域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调整产业结构;行政区划壁垒逐步拆除,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增强,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加,于是,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产业结构重组和地域分工格局重塑的新局面。因此,地区封闭性倾向和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的遏止,地区分工开始向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三)协调型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
当前,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建立合理的地区分工协作体系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专业化行业布局考虑地区的比较优势,地区专业化发展以国家的产业政策为指导以及垂直型分工同水平型分工并重的协调型地区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
从各产业的地域分布看,主要特点表现为:
采据业占优势、能起到专业化分工作用的主要有:东部的河北、辽宁、山东、海南,中部的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和河南,西部的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优势主要在中、西部,尤以黑龙江、新疆、山西和西藏最为突出,其专业化系数均在4以上,这也同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大体一致。
原材料工业具有专业化分工优势的有:东部的北京、河北、辽宁、上海,中部的山西、内蒙古、安徽、江西、湖北和湖南,西部的西藏、甘肃、青海和宁夏,主要集中于中部,这里资源、资金、技术和市场有较好组合。
重加工工业占分工优势的是:东部的北京、天津、上海、江苏,中部的吉林,西部的四川和陕西,优势主要在东部,这些地区非然资源的生产要素赋存条件较好,发展这类工业较为有利。
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加工工业有分工优势的是:东部的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中部和西部均无,明东部占有绝对优势,这也符合这类产业在布局上的指向要求。
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加工工业有分工优势的是:东部的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西和海南,中部的安徽和河南,西部的贵州、云南和新疆,此外,厂东、内蒙古、湖北、湖南、四川和陕西的专门化率也都在0.90以上,这些地区与农业发展条件有一定优势的地区相吻合,符合产业布局的要求。(见附表1)
附表1:各地区工业专门化系数
地 区 |
采掘业 |
原材料 工业 |
重加工 工业 |
轻加工 工业 |
以非农产品为原料 |
以农产品为原料 |
|
东
部
地
带 |
北京 |
0.12 |
1.28 |
1.13 |
0.80 |
1.02 |
|
天津 |
0.42 |
0.92 |
1.19 |
0.87 |
1.17 |
0.69 |
|
河北 |
1.44 |
1.39 |
0.75 |
0.86 |
0.82 |
0.89 |
|
辽宁 |
1.12 |
1.63 |
0.95 |
0.58 |
0.71 |
0.50 |
|
上海 |
0.00 |
1.01 |
1.14 |
0.87 |
1.12 |
0.72 |
|
江苏 |
0.24 |
0.65 |
1.11 |
1.11 |
1.13 |
1.09 |
|
浙江 |
0.13 |
0.48 |
0.87 |
1.35 |
1.32 |
1.37 |
|
福建 |
0.69 |
0.56 |
0.87 |
1.27 |
1.45 |
1.17 |
|
山东 |
1.66 |
0.99 |
0.94 |
1.17 |
0.73 |
1.08 |
|
广东 |
0.17 |
1.44 |
0.98 |
0.71 |
0.99 |
1.16 |
|
广西 |
1.29 |
0.25 |
0.79 |
1.11 |
0.78 |
0.88 |
|
海南 |
1.37 |
1.11 |
1.56 |
1.67 |
0.70 |
0.41 |
|
中
部
地
带 |
山西 |
4.36 |
1.32 |
0.68 |
0.48 |
0.48 |
0.48 |
内蒙古 |
2.14 |
1.54 |
0.53 |
0.81 |
0.53 |
0.97 |
|
吉林 |
1.28 |
0.85 |
1.26 |
0.76 |
0.80 |
0.74 |
|
黑龙江 |
5.75 |
0.75 |
0.51 |
0.69 |
0.55 |
0.77 |
|
安徽 |
0.94 |
1.07 |
0.75 |
1.03 |
0.72 |
1.22 |
|
江西 |
0.83 |
1.08 |
0.83 |
0.87 |
0.89 |
0.86 |
|
河南 |
1.72 |
0.89 |
0.85 |
0. 93 |
0.75 |
1.03 |
|
湖北 |
0.51 |
1.18 |
0..96 |
0.91 |
0.81 |
0.97 |
|
湖南 |
0.74 |
1.12 |
0.93 |
0.85 |
0.70 |
0.94 |
|
西
部
地
带 |
四川 |
1.00 |
0.98 |
1.09 |
0.81 |
0.58 |
0.94 |
贵州 |
0.91 |
0.88 |
0.87 |
0.92 |
0.58 |
1.12 |
|
云南 |
0.67 |
0.69 |
0.60 |
1.19 |
0.44 |
1.62 |
|
西藏 |
4.36 |
1.74 |
0.29 |
0.71 |
0.79 |
0.66 |
|
陕西 |
0.75 |
0.69 |
1.28 |
0.77 |
0.46 |
0.95 |
|
甘肃 |
1.43 |
1.24 |
0.73 |
0.51 |
0.46 |
0.54 |
|
青海 |
1.91 |
1.34 |
0.66 |
0.58 |
0.49 |
0.63 |
|
宁夏 |
2.08 |
1.01 |
0.73 |
0.71 |
0.77 |
0.68 |
|
新疆 |
5.01 |
0.91 |
0.36 |
0.88 |
0.34 |
1.20 |
(1)根据《’93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数据计算。
(2)专门化系数的计算公式是:
E =Ri ÷R/ D ÷I
其中:E为专门化系数(或称专业化系数),Ri为地区某工业行业总产值,R为地区工业总产值,D为全国某工业行业总产值,I为全国工业总产值。
从地区分工情况来看,属于资源型的地区有东部的河北和辽宁,中部的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江西、湖北和湖南,西部的西藏、甘肃、青海和宁夏,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尤其是中部,它们基本上属于资源大省区;属于加工型的地区有:东部的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中部的安徽,西部的贵州、云南和陕西,其中上海和陕西属于重加工型,这一类型的省区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其余属于综合型地区。同1989年相比,资源型地区的数量有所增加,多增加了河北、辽宁、江西、湖北、湖南、青海和宁夏,表明资源省区开始注重其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而不一味追求加工工业的扩张;加工型地区的数量略有减少,原来的河北、湖北和湖南变为资源型,原来属于综合型的云南和贵州转为加工型。
三、我国地区经济合理分工的指导原则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已进入起飞阶段,从现在起至下世纪初,推进工业化进程将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任务,而工业化任务的完成将主要依赖于重化工工业的迅速发展。也就是说,从90年代开始,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成长阶段,即第二次重化工业阶段,经济增长已从轻纺工业为主导转向重化工业为主导。在这个时期,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对长期存在的“瓶颈”产业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产品将产生更大的需求,这就要求大力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尽快摆脱“瓶颈”制约,迅速增加产品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又需要培育一批技术和知识密集、产品附加价值高、需求弹性大、联锁效应的重化工工业作为主导产业,这不仅可以迅速扩大工业规模,增强工业经济实力,而且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腾飞。这就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也是重构新型区域分工格局的宏观背景。
传统的分工理论认为,只要各个地区根据其比较优势(资源,资金、劳动力)来选择专业化发展方向,就能获得比较利益,就能形成较为合理的地域分工格局。这个理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看国际间、地区间的分工和贸易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不小的局限,其中最突出的是不利于依托自然资源、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地区的发展。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情况来看,发达国家大多以加工度较高的制成品生产、出口为主,而不发达国家则以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生产、出口为主。由于加工度较高的制成品的附加价值、收入弹性系数和价格弹性系数较高而初级产品的附加价值、收入弹性系数和价格弹性系数较低,在分工和贸易中比较利益较多地为发达国家所占据,这种分工和贸易格局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利于不发达国家。因此,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纷纷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希望改变自己的国际经济地位。对于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来说,也有类似情况,在我国还由于产品比价关系尚未理顺,以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地区比较利益的流失更为严重,更不利于这类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些地区是我国能矿资源富集地,依托优势资源发展起来的能源、原材料工业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我国完成工业化任务的重要保障。此外,这些地区大多位于我国西部,靠近边境,且为少数民族聚居地,他们的发展关系到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能否有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所以,在建立未来新型的地区分工协作体系时,主要考虑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但不仅仅局限于地区的比较优势;同时,还要从增强中西部地区发展能力、协调区际关系出发,在这些地区适当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的加工深度,提高分工层次,牺牲部分直接的经济效益以获取更大的间接的社会效益,这将更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地区分工是通过商品在区域性市场上的竞争来实现的,区域市场的发育程度、价格信号的准确性和市场规则的合理性等是新型地区分工格局能否顺利形成的外在条件,因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大力建设区域大市场,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结构完善的市场体系,使商品和要素按照价值规律和供求变化实现跨地区的流动。
(一)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
按照产业发展和布局的原则,动态比较优势禀赋条件较好的东部地区将主要致力于最具优势和竞争力的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加工工业、重加工工业的发展,自然资源赋存条件较好的中、西部地区仍将以采掘业、原材料工业和部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加工工业为主。这种分工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基本符合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也有利于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的提高。但是,这种分工格局不利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因为中、西部所选择的专业化产业基本上属于基础性的上游产业,投资大,回收期长,单靠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产品附加价值低,需求弹性小,如果长期以发展这类产业为主,势必在今后的市场竞争和贸易交换中处于更为不利的境地;产业的联锁效应较弱,对地方经济的驱动作用有限,不能满足迅速增加地方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的要求。此外,原材料和产成品在地区间长距离的往返运输须支付高昂的流通成本。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中心任务,这就要求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为主,要求维持上述分工格局;但与此同时,又要有效地控制地区差距的扩大,实现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改变这种分工格局。二者出现了矛盾。从总体上说,“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应当是第一位,因为只有在国民经济实力得到增强以后,国家才有力量帮助落后地区的发展,地区差距的缩小才有可靠的物质保障,共同富裕才有可能;但地区差距的过分拉大,势必会恶化宏观经济环境,增加不安定因素,反过来又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正确的选择不是非此即彼,而是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即在原有的分工体系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在东部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出一部分产业和产品到中、西部,并在某些资源条件较好的省区,发展原材料工业;在中、西部地区,延伸产业链条,适当扩大加工工业的份额,并在少数条件适宜的省区发展重加工工业。
(二)扩大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分工
我国虽然地域辽阔,但除了煤炭之外的资源储量均不丰富,再加上人口因素的影响,使得主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排在世界第80位以外。随着重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如果能源和矿产资源供应问题得不到解决,我国今后工业化的任务将难以完成。因此,加强国际合作,争取利用国外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理论上讲,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实质上就是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资源的配置,有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对各个参与国均有益处。我国全方位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前景广阔。东部沿海地区应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深水港口优势,选择适宜的地点,依靠廉价的海运,从国外运进需要的矿产品,发展临海型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并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如大型火电站、钢厂、炼油厂和石油化工厂等,产品不仅可就地消费,支撑加工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还可能将能源、原材料产品向邻近地区输送。东部地带还应充分发挥其创造比较优势,提高产业层次,以更多的高加工度、高附加值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提高国际分工地位。西部沿边地区应摆脱仅仅作为东部原材料基地的状况,围绕当地资源和邻国资源的开发,发展加工工业,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并将产品运往邻国以换回所需的生产原料。
(三)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并重
长期以来,我国地域分工的基本形式是纵向垂直型的,即资源型地区生产原材料等初级产品,加工型地区利用资源型地区提供的原料生产制成品,并向资源型地区提供。这种分工格局是在自然资源禀赋同经济要素禀赋在空间上错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同质型地区之间的水平分工则明显不足。水平分工是一种重要的分工形式,这种分工的基础是地区之间在生产规模、经济结构以至消费偏好等方面的差距,其分工利益在地区间的分配比较公平,易于为参与分工的地区所接受。因此,鼓励开展水平分工,对于克服重复、分散建设,达到经济规模,共同开发跨地区的资源有重要作用。同时,原有的垂直型分工也应保留,尽管这种形式的分工有利于加工型地区而不利于资源型地区,但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仍旧是利多于弊的,况且我国地区差异很大,许多异质型地区之间也需要这种分工。因此,未来的分工形式应当是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并重的协调型分工。
(四)静态分工向动态分工转移
地区分工的重要基础是地区的比较优势,但比较优势并非一陈不变的,而是随着技术创新、生产要素的跨地区流动以及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动。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比较优势的增强有重要作用。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在80年代初研究了后发工业化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提出了比较优势转移的阶段理论,即国家的比较优势可以随其经济发展水平的改变而分阶段转移。该理论的核心是政府的公共政策对于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影响,这又影响到一国比较优势的形成和创造。这一理论给予我们的启发是:经济落后地区为了改变在分工体系中的不利地位,要充分利用、发挥原有的比较优势,但不能局限于此,更重要的是设法培养、产生出新的比较优势,以它作为专业化分工选择的依据,从而形成强大的“后发效应”,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地区分工格局不能长期固定,而应根据地区比较优势的变化适时调整。
(五)注重分工效益和减少分工成本
一般说来,分工成本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地区分工的机会成本,二是地区分工的运输成本,本文所考虑的是后者。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地区分工而造成产品的长距离运输不仅需支付高昂的运输费用,而且还给原本十分紧张的运输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影响了许多物品的正常运输,造成了巨额的间接损失。未来的分工体系应注重分工效益,降低分工成本。具体而言,就是加强相邻地区的分工、联合与协作,尽量使参与地区分工产品的运距在合理的运输半径之内,减少大宗货物的长距离调运,代之以运量小、附加价值高、技术含量大的产品。
四、我国地区合理分工的基本构想
我们认为,中近期合理的区域分工体系的建立主要着眼于三个层次:
(一)三大地带的分工
这是最高层次的分工,是我国分工格局的总体概括。
1、东部地带
东部地带应发摔其区位优势、经济优势、科技优势和智力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国外资源和技术,扶持发展技术含量高、创汇高、附加价值大、能源原材料消耗低的新兴产业和产品,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2、中部地带
中部地带要利用其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充分发挥承东启西的作用:一方面依托储量丰富、匹配条件好的优势资源,接纳东部地带转移过来的传统的资源指向型产业,不但有利于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而且还使东部地带腾出力量和发展空间,支持它完成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另一方面,又要加强同西部地区的联合协作,利用其技术力量强的优势帮助开发资源,共同修建跨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培育区域市场,促使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
3、西部地带
西部地带要立足于优势资源的开发,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资源开发,同时也要发展适度加工工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并发展同临近国家的经济技术使用与交流,此外,还要发挥“三线”企业的资产存量、技术优势,加强改造,使之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生长点或突破口。
(二)七大经济区的分工
这一层次的分工主要解决生产要素跨省区市优化配置和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1、东北地区
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内蒙古的东四盟也可考虑进去。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兼有海岸线和边境线,具有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基础雄厚、科技水平较高的优势。今后,要大力推进区域经济外向化,积极参与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合作和沿边外向型经济,迅速形成若干国际性的经济增长中心城市。发挥科技力量的优势,加强科技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有重点地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壮大;通过技术改造,进一步壮大机械工业的实力,重点发展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设备、重型机械、精密机床)、投资类电子产品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继续巩固和发展石油化工、钢铁工业以及建立在优势资源开发基础上的森林工业。
2、环渤海地区
包括河北、辽宁、山东、山西四省和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也可把内蒙古中西部考虑进去。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能矿资源丰富、配套条件好、开发程度高,经济结构比较完整,科技实力较为雄厚。今后,要积极发展汽车、电子和高新技术工业,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并提高钢铁、石油化工、重型机械等优势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加强以煤炭和电力为中心的能源基地建设,不仅满足本地区的能源需求,而且向区外输出能源;大力发展金融、贸易、信息咨询、房地产、旅游等第三产业。
3、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
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市,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共14个市以及长江沿江的14个城市和8个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是我国的精华之所在,也是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龙头。本区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优越,海陆空综合运输网络初具规模,工农业发达,生产的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综合经济实力雄厚,多种工农业产品的地区专门化程度较高。今后发展的重点是:通过引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开发具有高精尖特色的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高中档轻纺工业,积极发展以金融、贸易为重点、服务全国的新兴第三产业,开发建设综合农业生产基地,为我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协调化做出应有的贡献,并更大规模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更好地发挥对内、对外的辐射和扇面作用。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布局重点适时向长江两岸转移,促进沿海经济走廊的形成。要选择若干工业基础好、资源富集的区段,集中力量,建成一批投资开发区。要保证长江三峡工程顺利建成并投入运行,同时将兴建三峡工程与库区的开发建设结合起来,布置一批大中型耗水、耗能项目。
4、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
包括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海南和广东西部的湛江、茂名、肇庆。从历史和发展看,西藏也应纳入这个地区。这个地区水电资源和以钒、钛、铝、铜、铅锌、锡、汞、锰、磷、岩盐、石棉、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而且资源的地域组合、空间匹配状况比较理想;部分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与今后的发展任务是:利用沿边、沿海、沿江的“三沿”优势,发展有特色的外向型经济;农业以实现区内粮食基本自给和发展经济作物为重点,特别要重视发展区域优势明显的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建成全国重要的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建设大中小并举的水电站群,并利用煤炭资源发展坑口电站,形成水主火从的能源基地;在此基础上,发展有色、钢铁、磷硫化工等高耗能工业;利用“三线”企业存量大、技术水平高的优费,通过改组、改造,建立高新技术生产点和重大装备的生产基地: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特色轻纺工业。
5、西北地区
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西藏。这是我国煤水油气等多种能源富集,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储量巨大,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发潜力极大但开发程度很低。经过40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了一些专门化率高、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优势行业,建设起为数不多但总体水平较强的经济中心城市,拥有一些可以发展现代工业的“点”。主要问题是经济技术基础薄弱,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差,“二元结构”在产业上和空间上表现突出,产业结构层次低,缺漏大,自然障区分布广,自然条件恶劣。今后发展的任务是:-以水电开发为龙头,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为主体,建设煤、水、油、气四者兼备的综合性能源基地;依托丰富的能源,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建设以多种有色金属冶炼、盐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为主的重化工基地,发展沿边经济和大陆桥经济。
6、中部地区
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五省。这个区表现出较强的均质性的特点,如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收入水平、居民消费层次以及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相似性;区内各省通过长江水道、京广、陇海、浙赣、湘黔、焦枝以及将要建成和规划修建的京九、沿江铁路建立紧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发挥各自的特长,形成整体的优势;地理位置居中,便于向四周拓展,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并在全国经济的集聚、扩散、接纳、传送等活动中起到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作用。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通过建设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发展以水电为主、火电为辅的强大的电力工业,以电力为依托,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有色金属、钢铁、化学等高耗水、高耗能、大运量工业:利用原有基础,进一步发展优势汽车工业和机电工业;巩固农业基础,努力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不断扩大其商品化率,并发展农产品为原料的轻纺工业。
7、东南沿海地区
主要包括广东、福建两省的沿海地区。这个地区毗邻港澳台和东南亚,集中了全国四个经济特区、三个沿海开放城市和两省94个市县的经济开放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先行区,而且,在我国远洋航线中,通往东南亚、大洋洲的“南行线”和通往南亚、非洲和欧洲的“西行线”均以本区港口的航程最短,因而具备参与现代国际分工极为有利的经济地理位置,可用为外引内联的桥梁和技术转移、信息传递的跳板;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著名的鱼米花果之乡和热带、亚热带宝地;经济基础雄厚,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是全国最具活力的经济核心区之一,闽南三角区是发展势头迅猛的后起的经济小区。今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贸工农的顺序发58展加工工业和商品性外向型农业,即电子、仪表、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及后续工业,热带亚热带作物和海产品生产及其深加工工;以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为依托,进一步密切与港澳台、东南亚及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联系,将外向型经济发展到新的阶段。
(三)各省区市的分工
这是最基层的分工。省区市是我国的一级行政管理单元,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力较大。可以这样认为,能否有效地组织各省区市进行合理的分工协作,是能否在我国建立多级地域分工体系的关键。以下列出各省区市的主要分工任务。要给各省区市作出准确、合理的分工定位,是一项很大的系统工程。作为第一步,我们重点对主要产业进行了一些初步分析,提出各省区市的主要分工任务设想。
北京:全国政治、文化中心,首都经济区的中心城市。重点发展电子工业,汽车工业、机械装备工业以及商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区域开发重点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易庄)、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
天津: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金融、商贸中心和综合性工业基地。重点发展以汽车工业及机械装备为主的机械工业,以通讯设备、计算机为主的电子工业,以石油化工、海洋化工和精细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以及以优质钢管、高档金属制品为主的冶金工业。区域开发重点是塘沽,发展以港口为中心的产业带。
河北:重点发展建材工业、黑色治金工业、化学工业、机电工业、纺织工业以及以粮食、油料和棉花为主的农业。区域开发重点是环京津经济圈、石家庄经济圈和沿海经济产业带。
山西: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重点发展煤炭工业,以火电为主的电力工业,以铝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和以煤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区域开发重点是太原经济圈,并参与环渤海经济圈的联合协作。
内蒙古: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业、稀土工业基地。重点发展以煤炭、火电为主的能源工业,钢铁、稀土、有色金属工业,盐碱化学工业以及毛纺、乳制品、甜菜制糖业和畜牧业、森林工业。区域开发重点是呼包东三角区域,这里是全自治区经济核心区,发展沿边经济和参与东北地区、环渤海经济圈及西北经济圈的联合协作。
辽宁:全国重化工业基地。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冶金、电子信息和机械四大产业,以及轻工、纺织、建材、医药等产业。建设以沈阳为中心的辽中经济区,以大连为中心的辽南经济区,以锦州为中心的辽西经济区。区域开发重点是沈大经济产业带。
吉林:重点发展汽车工业、石油化工和粮食深加工产业,积极发展食品、医药工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畜牧业。区域开发重点是以长春、吉林为核心的经济产业带。
黑龙江:全国重要的粮食、能源生产和重化工业基地。重点发展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以重大成套设备、仪器仪表及计量器具为主的机电工业,森林工业,造纸工业以及甜菜、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区域开发重点是哈大齐——哈牡绥经济产业带。
上海:全国最大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到2010年,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重点发展轿车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通信设备为主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以大型电站机组为主的大型机电成套设备制造业,以中高档家用电器为主的家电制造业,以乙烯、精细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钢铁工业;发展全国领先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开发重点是中心商务区(CBD)、浦东新区、崇明岛。
江苏:全国重要的机电、化学、轻纺和建材工业基地。重点发展以电子产品、汽车为主的机电工业,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轻纺工业,建材工业以及粮食、肉类生产和水产业。区域开发重点是沿江产业经济带、沿海经济带以及东陇海沿线经济带。
浙江:全国重要的机电、轻纺工业基地。重点发展以电子产品为主的机电工业,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建材工业。区域开发重点是杭州湾经济产业带。
安徽:华东地区能源基地。重点发展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为主的原材料工业,以家电、工程机械、电子材料为主的机电工业,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以及粮食、棉花生产。区域开发重点是皖江经济产业带和阜阳农业综合开发区。
福建:全国重要的对外开放地区。重点发展电子工业、建材工业、造纸工业以及甘蔗和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和水产业。区域开发重点是以厦门、福州为中心的闽东南经济区。
江西: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和稀土工业,以汽车为主的机械工业,食品工业,建材工业,纺织服装工业,医药、化工、林产工业以及粮食生产。区域开发重点是建设昌九工业走廊,形成昌九景全省经济核心区。
山东:全国重要的能源、机电、轻纺工业基地和水产养殖基地。重点发展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业,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以及粮食、棉花和油料作物生产和水产业。区域开发重点是济青工业走廊。
河南:全国重要的能源、有色金属、机械工业基地和粮棉生产基地。重点发展以火电为主的能源工业,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以汽车、农机、矿山机械为主的机械工业,以铝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建筑建材业。发展粮食、棉花和油料作物生产和加工业。区域开发重点是郑洛焦新开中原经济开放区。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抓住京九铁路开通的机遇,振兴豫东经济。
湖北:全国重要的钢铁、汽车、化学、建材工业基地和粮、棉、油及水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发展以汽车为主的机电工业,以钢铁为主的冶金工业,以水电为主的电力工业,以磷、盐化工和石油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以水泥和新型材料为主的建材工业,以纺织、食品为主的轻纺工业和一些具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粮食、棉花及油料作物及水产品生产和加工业。区域开发重点是以武汉为重心,以江汉平原为腹地,以黄石、宜昌、襄樊为顶点的大三角经济区。
湖南: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和非金属工业基地,冶金和轻纺工业基地。重点发展有色冶金工业,以农用化学品、盐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以输变电设备、电机系列产品和汽车零配件为主的机械工业,造纸工业以及粮食生产。区域开发重点是长株潭全省经济核心区。
广东:全国重要的对外开放区。重点发展电子工业,以汽车为主的机械工业,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以新型建材和装饰材料为主的建材工业以及甘蔗和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和水产业。区域开发重点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广西:大西南地区重要出海口,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非金属工业和水电基地。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工业,以水电为主的电力工业,以微型汽车、工程机械为主的机械工业,以水泥为主的建材工业,以造纸、制糖、热带水果加工为主的轻工业以及甘蔗、热带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生产,旅游业。区域开发重点是南柳——北钦防西江经济核心区和沿边经济带。
海南: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重点发展天然气化工,以汽车,消费类电子产品为主的机电工业以及甘蔗和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旅游业。区域开发重点是以海口为中心的环岛沿海地区。
四川:大西南地区经济、金融中心地区。重点发展以水电为主的能源工业,以钢铁、钒钛为主的冶金工业,以投资类电子产品为主的电子工业,以重大成套设备和微型汽车为主的机械工业,以天然气化工、盐化工、磷硫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以粮、油、肉类加工和名酒为主的食品工业,以丝麻为主的纺织工业。区域开发重点是成渝地区及攀西经济区。
贵州:大西南地区能源基地。重点发展以煤、电为主的能源工业,以铝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以磷、煤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以烟酒为主的食品工业,依托“三线”企业建立起来的汽车及其零部件生产等机械工业。区域开发重点是筑遵安清全省经济核心区。
云南:全国重要的能源、磷化工、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和沿边开放地区。重点发展以水电为主的能源工业,以磷、盐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有色金属工业,以烟、糖、茶、胶为重点的经济作物生产和以卷烟、生物资源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区域开发重点是滇中经济区,沿边地区。
西藏:重点发展农畜林产品的加工工业,民族手工业,旅游业,以铬、铜、金和硼为主的采矿业。区域开发重点是“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
陕西:大西北经济中心地区。重点发展以煤炭、电力、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工业,电子工业,以电气机械、仪器仪表、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和交通运输设备为主的机械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有色金属工业,建材工业,医药工业,旅游业以及粮食、油料、畜牧业生产。区域开发重点是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
甘肃: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石油工业基地。重点发展有色、黑色金属工业,以电力为主的能源工业,炼油和石油化学工业,轻纺工业,电子工业。区域开发重点是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和兰州经济区。
青海:重点发展以水电为主的能源工业和以钾肥和盐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及有色金属工业。区域开发重点是西宁经济区。
宁夏:重点发展以煤炭、电力为主的能源工业,以石油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电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以及以食品、造纸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开发重点是银川经济区。
新疆:全国重要的石油、棉花、粮食生产基地和沿边开放地区。重点发展石油和石油化学工业,食品轻纺工业,黄金和有色金属工业,盐及盐化工工业,煤炭工业以及以粮食、棉花、甜菜、油料和瓜果生产为主的农业。区域开发重点是兰新铁路沿线地区和以伊宁为中心的河谷平原产业区、以库尔勒为中心的塔里木北部产业区、以阿勒泰为中心的准噶尔北部产业区、以喀什为中心的冲积平原上部产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