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西部大开发 >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实施对策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实施对策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实施对策 地区篇 构建西部战略高地和充分发挥成都市中心城市作用的研究(下)时间: 2019-06-10信息来源:课题组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2年12月第一版  作者:徐国弟 陈玉莲 主编 成都市计委研究室 责编: qgy 陈国平

三、成都市作为西部战略高地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现代化第三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需要几代人艰苦奋斗的事业。初步设想,从现在起,用30~50年左右的时间,分三个阶段实施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面貌的根本性变化:第一阶段,从现在起到2005年,西部开发要有明显进展,力争做到:西部地区产业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经济总量相对于全国的比重不再下降;扶贫攻坚的成果得到巩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不再扩大;节水等实用技术推广有明显进展,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新的进展,基本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完成有条件的乡级行政村广播电视覆盖工程,成人扫盲率明显提高;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第二阶段,在“十五”计划完成的基础上,再用10年时间,到2015年增强西部自我开发能力和建立良性开发机制,明显提高投资效益,使西部开发初见成效。第三阶段,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21世纪中叶,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山河秀美的西部地区。

从西部开发的阶段和重点看,成都市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撑点,可以在以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先导作用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情况下提出的。近年来,我国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显著变化,在一定范围出现了买方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持因素已经不是生产能力的规模扩张,而是产业结构、技术和工艺水平、产品创新以及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靠大量消耗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支撑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西部地区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偏重矿产资源开发和盲目扩大加工能力的发展思路,着眼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产业素质和产品竞争力。成都市要担负起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撑点功能,必须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结构、技术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及建立适应结构升级和科技创新的资源配置机制等方面走在西部地区的前列,在此基础上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只有这样,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撑力才能得到提高,才能真正发挥先导作用。

 

(二)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示范作用

西部大开发是在全新的背景下提出的一项跨世纪工程,是一项需要勇气和创新精神去奋斗开拓的事业。鼓励国内外各类投资王体来蓉投资或以成都为据点向西部地区投资,特别是鼓励沿海地区企业到蓉投资或承包经营管理企业。将对外开放作为体制转换和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将发挥成都市在西部地区大开发中的窗口和示范作用。还要积极筹划建立西部开发综合试验区,为参与西部地区开发的国内外投资主体建立据点提供场所。

 

(三)在西部大发展中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创新源地的作用

成都市所拥有的雄厚科技实力和各种便捷的信息来源,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使其最有实力成为为西部地区开发提供科技产品和技术资源的基地,支撑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升级。要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等高技术产业和航天、航空等高新技术产品,强化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校科技园区的技术创新和“孵化”功能;以大中型企业为依托,建立一大批研究开发中心(R&D)并合理布局,鼓励大型企业集团与跨国公司联合建立研究开发中心;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城市科技服务中心,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对市场反应灵敏的优势,鼓励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采取措施,吸引国内外科技人员到蓉创业;着手建设西部地区高技术产品交易市场。

 

(四)在西部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中发挥依托作用

成都市城市功能建设和成都平原经济圈建设,是增强其经济辐射和扩散能力的前提。近期要以建设若干中心商务区和建设高效、便捷、外向、立体的都市轨道交通为启动,优化大都市的城市布局与形态功能,强化城市的现代服务功能。中期重点加强以成都为核心的成都平原经济圈(都市圈)建设,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卫星城市,通过轨道交通联为一体,重点建设区内的主要通道,增强各城市间的通达性(2小时工程),建设一批有西部大区域意义的标志性工程,形成经济区的支撑点。

 

(五)与重庆、西安等西部中心城市合理分工,共同支撑西部地区大开发的功能

成都和重庆过去是西南地区两大经济中心城市,又同属于一个行政区域,长期以来形成了千丝万缕的经济联系。行政区划变重后,成都经济区与重庆经济区的相对分离,并不意味着相互之间经济联系的削弱,而只是联系方式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两区之间地域相连、互为市场的格局不会改变。重庆将继续发挥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城市的作用,支撑长江经济带、三峡工程和库区的开发建设,成都则可以更好地发挥成都平原经济圈核心的作用。成都与西安分别是西南和西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产业结构有别。经济辐射范围既有不同,又有重叠,两地可以优势互补,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和技术协作,共同参与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构建西部地区区域市场,为西部地区参与全国统一市场建设作出贡献。

 

四、成都市建设西部战略高地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增强成都市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市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形成了一些在西南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产业。但由于种种原因,现有的对国民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的产业,有些已失去了原有的优势,企业的竞争力普遍不强,而新兴的主导产业尚未形成,与西部地区的其他中心城市相比,支柱产业不明显,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在实施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成都市要扮演更加举足轻重的角色,要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撑点和重要依托基地,对成都市的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势在必行。通过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成都市真正成为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点。

首先,要确立在发展中调整,以调整促发展,“放弃一批、培育一批、壮大一批”的调整思路。成都市产业结构调整要立足长远发展,果断放弃一些没有竞争力产业,大力培育支撑未来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壮大一批具有较好基础和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对当前仍有相当规模,但竞争力弱,技术层次不高,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的产业,如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中的一些门类,在“十五”期间,政府不应将其再作为主导产业加以扶持,应逐步放弃。

其次,要以大西南市场为着眼点,努力壮大在西南地区具有重要意义的,体现和发挥成都市资源丰富和技术优势,能带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并能得到国家大力支持的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食品等主导产业。通过政府的扶持,形成5—10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有相当市场份额的大型企业集团。并以此为基础,构筑21世纪初期成都市支柱产业的基础。

第三,要充分利用成都市和四川省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可能将旅游业列为重点扶持产业的有利时机,把旅游业作为成都市战略性产业来培植。

第四,要通过科技与市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和创新,率先在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结合方面进行根本的制度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在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科技产品开发为主线的科研开发体系,建立和完善科技风险投人机制,大规模地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和市场化,大力培植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名牌产品。要积极培育金融保险、教育、文化、体育、咨询、技术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

 

(二)推进城市聚集式发展,强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成都市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高地作用

聚集是城市化的内在发展规律,是城市化前期不可逾越的阶段。成都市目前城市化总体水平较低,中心城区总体实力偏弱,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对区域发展带动能力的发挥。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必须通过城市的聚集式发展,大幅度提高城市综合实力,提高现代服务功能,增强经济辐射能力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组织协调能力。在近期内,聚集式发展要在三个层面同步推进,即通过中心城区的聚集发展以强化辐射能力,通过县域中心城镇的聚集发展以提高市郊城市化水平,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的聚集发展以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圈的建设。

首先,要加快中心商务区建设,推进城市向东向南发展,强化中心城区功能。中心商务区是城市功能的重要体现。成都要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建设西部地区最发达的中心商务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主要城市都十分重视中心商务区的规划与建设,北京已经建成以王府井为核心的中心商务区;上海建成以北京路一外滩一带为核心的中心商务区;深圳建成罗湖——福田中心商务区。这些中心商务区都在不同层次的区域内产生了巨木的辐射和吸引作用。与之相比,目前成都中心商务区范围尚不明晰,城市中心经济聚集程度不高,市中心行政管理用地比重较大,生活居住用地比重更高达46.01%。作为西部地区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其运行效率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其辐射力和影响力,与成都在西部地区的地位和作用不相适应。要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及地价级差调节作用,逐步降低城市中心城区生活与居住用地比重,缩小城市中心区实际居住人口规模,为中心商务区的建设与发展置换出更宽广的空间;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吸引国内外著名工商、金融、信息咨询业的公司或企业集团来成都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加紧制定《成都市中心商务区建设规划》。

城市向东向南发展,不仅在于有效保护成都平原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应该有助于中心商务区的加快建设,更加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影响力度。在近期内,城市向东向南发展重点是:建立若干副中心,将中心城区内居住、商业零售等功能逐步疏解,同时通过旧城改造和中心商务区建设,重点发展金融、商贸服务业;新上工业项目优先安排在东部和南部;在条件成熟时要考虑中心城区党政机关向南迁移。

某次,是加快县域中心城镇聚集式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成都郊区县(市)城镇大多具备良好的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有一定的集聚能力,构成了县域中心城镇的主要部分(另有一些不是县城的县域中心城镇,如新繁、华阳等)。在今后5年内力争各县域中心城镇人口达到10—15万人的规模。要扩大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试点,赋予农民在较大范围内自由迁居、自由择业的权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向小城镇转移步伐,并适当吸纳具备迁居城镇经营和生产条件的农民为常住人口。要把乡镇企业调整升级与县域中心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要依托工业企业、乡镇企业及中心城区向外调迁工业企业,建成卫星城镇和县域中心城镇体系。加快郊区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步伐,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高郊区农村非农化程度,全面推进郊区县(市)的城市化进程。

最后,是构建以成都为核心的成都平原经济圈,增强成都市的聚集和辐射能力。成都平原是我国城镇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平原内各(市)县城区之间平均距离仅为25公里左右,形成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域。1997年重庆直辖后,四川省委、省政府决定依托成都构建成都平原经济圈,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中心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充分利用这一地区明显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使之发展成为一个高质量、高效益、高增长的经济区,发挥其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加快全省经济发展。

成都是成都平原城市群中惟一的特大城市,其主要经济指标在经济圈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与经济圈内其他地市形成了广泛而紧密的经济联系。作为成都平原经济圈的核心,成都的发展关系到平原经济圈的发展,平原经济圈的发展关系到四川全省的经济发展,四川的经济发展又将对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成都市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市场体系建设的投入,为成都平原经济圈的构建做出积极贡献。

 

(三)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为西部开发创造经验和发挥示范作用

第一,要进一步争取落实成都副省级经济管理权限,更加充分调动成都市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积极性、首创精神和主观能动性。

第二,要充分利用当前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家转移支付方向及调整力度,努力争取国家将成都列为国家振兴国防军工企业和老工业基地的试点地区,在成都市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

第三,争取国家赋予成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扩大对外开放方面的“政策试行权”。争取在成都设立股份制的中中合资和中外合资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争取在成都市组建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的旅行社和旅游开发公司以及相关服务业;鼓励外商进人零售商业和服务业;争取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积极争取在开展与沿海省市以经济联合、技术协作、人才培训和交流、信息交换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跨省区经济合作机制的试验权。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以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为基础在成都兴办区域性综合性的大型投资贸易洽谈会。

第四,要积极争取将成都市建成为国家在西部地区培育和发展资本要素市场的试验区,积极探索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条件和国际通行规则的投融资机制。逐步对全社会和各类投资者放开基础性和公益性项目投资领域;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在成都发展特许权投资;争取国家支持组建以成都为中心的中国西部开发银行,支持成都设立西部地区开发专项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试点等;支持成都建立证券交易市场。

 

(四)组织和实施对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作用的骨干工程,增强成都市经济发展后劲

第一,全面启动和实施“城市向东向南发展综合开发工程”,“成都市中心商业区综合建设工程”,逐步解决成都市综合功能不强城市职能与分区不明显问题。加快建设以新建城市轨道项目为重点的“成都市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工程”,并以此为契机,使成都市城市整体形象和城市环境面貌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二,尽快启动“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促进成都市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

第三,培育和建设“西南特色旅游热线工程”,创建成都旅游口岸区,发挥成都大旅游枢纽作用。

第四,继续抓紧开展“疆油入川和四川石化工程”的前期立项工作及其相关的协调工作。重点放在组织研究建设这一工程对优化国家生产力布局和提高国家整体综合经济效益的长期经济利益,以及该项目对西南地区政治、国防、民族等方面具有的战略性意义。在此前提下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早日启动这一可以大幅度提高成都以及整个西南地区经济增长后劲的骨干项目。

第五,积极参与构建成都平原经济圈,建议省上加快实施“成都平原经济圈综合开发工程”。重点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以此作为成都市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的综合性品牌,对国内、国外招商。&

 

                                                                   (作者单位:成都市计委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