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人口空间分布与城镇化演变态势及发展趋势预时间: 2021-03-17信息来源: 经济纵横杂志社 2月8日 作者:肖金成 洪晗 责编:XHY
肖金成简介: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一、引言
改革开放的深化及差异化区域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人口流动十分频繁,人口的空间分布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我国实施城市群战略由来已久,早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就指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也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作为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和区域发展的战略支点,城市群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的藩篱,提高产业集聚与关联度,促进不同层级城市的优势互补,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就业岗位、承载人口增长、提高城镇化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城市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与主导地位,理清城市群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有助于把握人口空间分布的客观规律,对制定合理、科学的人口和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及城市群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口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着劳动力的分配、市场的规模及经济发展活力。本文基于现有研究成果,以中国15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2000—2018年城市群的人口空间分布及城镇化格局演进特征进行分析,并预测2025—2035年各城市群人口分布和城镇化发展趋势,以期进一步丰富研究内容,同时也为促进人口合理分布、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市群竞争力,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参考。
二、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地级市的统计年鉴与统计公报,人口普查年份的数据来源于当年的人口普查分县资料。研究对象为中国15个城市群,共涵盖了148个行政单元,以下简称“地市”。
(一)城市群的界定
目前,关于城市群的界定主要有政府和学术两个角度。政府视角以其所发布的城市群规划为主。“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后,正式被政府部门公认的城市群有19个,其中大多数都有相应的建设规划,也明确了各城市群的行政范围。考虑到对周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和促进跨区域合作的需求,政府部门对城市群范围的界定普遍较广。而学术研究角度,对城市群的数量和范围的界定则不尽相同。考虑到各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有些地区与城市群中心地带相隔甚远,城市之间经济、社会联系都不强,或不适合纳入城市群的范畴,或是还未形成成熟的城市群,因此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参考前期学者的相关研究,以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为主要参考依据。具体来说,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大于1000万人的,辐射半径为200公里;中心城市人口规模达500万人~1000万人的,辐射半径为150公里;中心城市人口规模为300万人~500万人的,辐射半径为100公里。再辅以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各地区进行具体分析,得到15个城市群及具体范围。(参见《经济纵横》2021年第1期19-30页)
这15个城市群中,有10个已是较为成熟的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成渝、长江中游、关中、中原、海峡西岸、辽中南城市群),2018年十大城市群土地面积共113.5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1.83%,人口所占比重为45.33%,GDP占比62.31%。也就是说,十大城市群以1/10左右的土地,承载了近1/2的人口,创造了2/3的GDP,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除此之外,以长株潭为中心的长株潭城市群、以合肥为中心的江淮城市群、以哈尔滨和长春为中心的哈长城市群、以南宁为中心的北部湾城市群、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城市群,未来都有希望发展为规模较大、较为成熟的城市群。2018年,这5个城市群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81%,人口占比10.3%,GDP占比9.57%,这些城市群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从GDP所占比重来看承载人口的潜力还很大。
(二)研究方法
通过人口分布结构指数,分析城市群人口的集中程度,城镇化水平与人口数量的预测值主要采用logistic模型、等维递补灰色预测模型、经济模型法计算得出。
三、15个城市群人口分布格局特征与城镇化演变态势
(一)人口分布格局特征
1.城市群人口总量不断增长,但各城市群人口增长幅度差异明显。2000年15个城市群常住人口为67 053.5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约为51.77%;2018年,城市群常住人口上升至77 627.5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55.63%。19年间城市群内常住人口共增加10 573.98万人,年均增长约587.44万人。而在城市群之外,人口总量由2000年的62 479.41万人下降至2018年的61 910.43万人,表明人口向城市群迁移、集中的趋势愈加明显,城市群已经成为承载我国人口的重要载体。
各城市群人口数量差异较大,长三角、京津冀城市群的常住人口最多,其次是成渝、珠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而位于西北部的天山北坡人口分布最为稀疏。从增速来看,在不同的时间段,各城市群人口数量变化呈现不同特点,但总体上,2000—2010年城市群人口的年均增长率普遍高于2010—2018年。2000—2010年,天山北坡、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常住人口的年均增长率最高,同时期,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常住人口呈负增长。2010—2018年,大多数城市群常住人口的年均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哈长城市群,年均增长率为-0.068%,成为这一时期唯一一个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为负值的城市群。而长江中游、成渝、江淮、长株潭、北部湾等城市群的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则较2000—2010年有上升趋势。
2.城市群人口分布不均,整体呈集中趋势。从人口分布结构指数来看,15个城市群的人口分布结构指数不断上升,其中,人口分布不均衡指数由2000年的0.021 384上升至2018年的0.024 461;集中指数也由2000年的0.159 732上升至2018年的0.189 534。两项指数持续增长表明我国城市群人口空间分布不均,人口集中趋势明显。人口主要流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2018年,三大城市群常住人口为28 583.4万人,占城市群总人口的比重为36.82%,15个城市群中超过1/3的人口在此集聚。
3.人口密度分布的“极化效应”日趋显现。2000年、2010年和2018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分别为134人/平方公里、143人/平方公里、145人/平方公里。根据各城市群人口密度的统计结果,除天山北坡城市群外,其他14个城市群的人口密度都超过了所在年份的全国平均人口密度。本文将人口密度划分为5个等级,并统计15个城市群人口密度及其分级情况:高密度(人口密度高于1000人/平方公里)、较高密度(人口密度为500~1000人/平方公里)、中密度(人口密度为200~500人/平方公里)、较低密度(人口密度为100~200人/平方公里)和低密度(人口密度低于100人/平方公里)。
我国城市群的人口密度整体以较高密度、中密度为主,高密度和低密度的城市群都只有1个,城市群人口分布的“极化趋势”日趋明显。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的人口密度最高、增长较快,表明人口向这些城市群集聚的趋势明显;而辽中南、哈长、天山北坡城市群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且增速较慢。
(二)城镇化演变态势
根据诺瑟姆对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划分,分别将城镇化水平低于30%、30%~70%和高于70%定义为低城镇化水平、中城镇化水平和高城镇化水平。对城市群城镇化水平分时期比较发现,2000—2018年各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高城镇化水平的城市群数量不断增多,城市群之间的城镇化水平差距有所缩小。
2000年大部分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低于50%。从空间分布来看,城镇化水平的高值区域分布在珠三角、辽中南、长三角城市群,其他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均低于50%,整体呈现沿海地区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高、内陆地区城市群城镇化水平偏低的格局。
2000—2010年城市群城镇化水平增长速度较快,2010年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较2000年普遍有较大幅度提升,其中,珠三角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高达82.72%,步入城镇化后期发展阶段;长三角、辽中南、天山北坡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也都超过60%。京津冀、海峡西岸等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增长速度较快,突破了50%的城镇化水平大关;低城镇化水平的城市群数量减少,15个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皆超过40%。
2018年多个城市群进入高城镇化水平发展阶段,15个城市群城镇人口上升至49 817.38万人,较2000年增加21 531.92万人。除珠三角城市群外,长三角、辽中南、天山北坡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也在2018年超过70%,进入高城镇化水平阶段。与此同时,各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大部分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都越过了50%。从空间格局来看,东部沿海城市群依然是城镇化水平的高值区域,内陆地区城市群次之。值得注意的是,长江中游和成渝等城市群城镇化水平提升迅速。
进一步对各城市群内地市、人口数量及其占比情况进行统计,可以看出,城乡人口的分布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格局,城镇化水平处于30%~70%的中城镇化水平的地市数量最多,人口分布也最为密集,高、低城镇化水平的地市和人口数量都相对较少。
四、2025—2035年15个城市群人口分布与城镇化趋势预测
(一)人口分布趋势预测
1.城市群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但城市群间人口数量差距拉大。根据logistic和等维递补灰色模型,对15个城市群2025—2035年的常住人口数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2025年,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依然是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群;常住人口数量高于5000万人的城市群有成渝、珠三角、山东半岛、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口数量较少的为天山北坡城市群。2035年,成渝城市群的常住人口也突破1亿人大关,15个城市群中,除辽中南、哈长城市群人口呈负增长外,其他城市群的人口规模都呈上升趋势,但人口增速整体较2000—2018年普遍有所放缓,其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珠三角城市群,其次为海峡西岸城市群,人口向发达地区城市群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
2.人口分布结构指数持续上涨,城市群人口分布不均衡现象加剧。根据测算,2025—2035年,人口分布结构指数将继续呈上升趋势,其中人口分布不均衡指数将从2025年的0.032 83上升至2035年的0.033 493,集中指数也将由0.263 581上升至0.266 505,二者的共同上升表明我国城市群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现象将进一步加剧,人口集中趋势愈加明显。2025—2035年,人口将继续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集聚,除此之外,中原、成渝等城市群的人口数量也呈较快增长趋势。
3.人口“极化倾向”进一步加剧,主要流向高密度城市群。2025年,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依然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群,两个城市群的人口密度将突破1000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超过500人/平方公里的城市群为中原、山东半岛、海峡西岸、京津冀和江淮城市群。其他城市群的人口密度均低于500人/平方公里,其中,天山北坡城市群的人口密度低于100人/平方公里。2035年,多数城市群的人口密度较2025年有所上涨,其中增幅较大的为珠三角、海峡西岸、中原、江淮、成渝等城市群,而哈长、辽中南城市群的人口密度有下降趋势。整体来说,2025—2035年,人口将继续流向发达地区的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的人口密度进一步提高,而哈长、辽中南、天山北坡等城市群的人口密度增速较慢;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人口承载力逐渐逼近上限,中部、西南等地区的城市群人口密度也会快速上升,成为吸纳人口的重要区域。从城市群人口密度的发展趋势来看,大多数城市群的人口承载力还有很大空间,未来城市群的发展方向应当以吸引人口为主,而不是盲目扩大土地面积。
(二)城镇化趋势预测
2025年,共有6个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超过70%,分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辽中南、海峡西岸、天山北坡城市群,进入城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其他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大多高于50%。2035年,除上述6个城市群外,山东半岛、中原、关中、长江中游、成渝、江淮、长株潭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也将相继突破70%大关,进入城镇化的后期发展阶段。从增速上看,2025—2035年,关中、中原、北部湾、成渝城市群为城镇化水平增长最快的地区,位于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哈长、辽中南及天山北坡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则增长较慢。整体来看,城市群之间的城镇化水平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五、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本文对2000年以来中国15个城市群的人口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了2025—2035年城市群内的人口分布及城镇化的演进趋势,考察了各城市群人口分布的时空差异,主要结论如下:
1.2000—2018年,城市群的人口数量和密度不断增长,但各城市群增长幅度不一,个别城市群人口出现负增长;城市群之间人口分布具有较明显的非均衡性,集中趋势明显,人口整体上向高密度和高城镇化水平区域集中,人口空间分布的极化趋势日趋明显。
2.2000—2018年,各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城市群之间的城镇化水平差异有所缩小,截至2018年,城市群内大多数地市都迈入了中、高城镇化水平的行列。城市群内中城镇化水平的地市、人口数量占比最高,整体呈现纺锤形结构分布。
3.2025—2035年,各大城市群的人口数量进一步提高,人口分布结构指数持续上涨,城市群人口分布不均衡现象加剧,人口“极化倾向”进一步加剧。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的人口逐渐接近承载力上限,中部、西南地区城市群的人口数量显著增加,有望成为人口新的集中区。
4.2025—2035年,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城市群内高城镇化水平的地市、人口数量占比最高。城市群之间的城镇化水平差距将会缩小,多数城市群将处于高城镇化水平,步入城镇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中部和西南地区的城市群将成为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力军。
(二)政策建议
城市群是我国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也成为现阶段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随着城市群的不断发展,各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城市群的人口空间分布将会呈现新的特征,城镇化水平也将进入发展的成熟期。面对未来城市群人口与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应在保持现有城市群规模大致不变的情况下,对城市群分类施策。推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提质减量,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及全球竞争力,提升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力和全球影响力。结合“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点的支撑作用,推动成渝城市群的发展,打造我国西部大开发重要引擎和我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第四极;关注哈长等人口增长较慢的城市群,结合城市群自身特色,打造特色产业,引领城市群结构升级,提升城市群品质;优化发展长江中游、中原、关中等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进一步发挥城市群内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速多核心城市体系的形成。以单核心为主的城市群结构使人口向核心城市快速集聚,对核心城市的人口承载力提出挑战,出现了“大城市病”等问题,导致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城市群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加强交通网络线的建设,促进要素在城市群之间合理流动,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布局,避免极化效应给城市群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形成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相适应、相协调的格局。
责任编辑:晓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