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聚焦 > 城市群(都市圈)
城市群(都市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近期要事概览时间: 2021-07-17信息来源: 中国城市与区域实验室 2021-07-16 作者: 潘雪婷 责编:qgy

导语:我国在区域发展上形成了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为引领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国家战略联南接北、承东启西,构建起了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

中国城市与区域实验室(CCRL)持续关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黄河流域等区域的最新发展动向,努力做好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的研究者、组织者和传播者。本期【热点追踪】重点关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现整理推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最新发展动态。



到2025年,成渝地区基本建成“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 

出行实现3个“1小时”通达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着力构建对外运输“一张网”,打造1小时交通圈、通勤圈,推动出行“同城待遇”、安检一体化等。到2025年,成渝地区基本建成“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到2035年,将全面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作为国家层面绘制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交通一体化“蓝图”,《规划》有何亮点?就四川发展现状来看,要实现这些目标,还需补齐哪些短板和弱项?



看“蓝图”

构建陆海互济、四向拓展的综合运输大通道


      “畅通陆海互济、四向拓展运输大通道”——《规划》把成渝地区看作一个整体,提出了对外综合交通运输通道的布局。


     根据《规划》,到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衔接联通设施网络总体形成。对外运输大通道、城际交通主骨架、都市圈通勤网基本完善。基本建成“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1万公里以上,其中铁路网规模达到9000公里以上。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力争接入比例达到85%,长江干流主要港口基本实现铁路进港。公路通达能力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万公里以上。内外通达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世界级机场群航线网络通达全球,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日益凸显,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基本建成,国际铁路港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规划》起草组相关人士介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中国经济第四极、西部唯一的发展极核,《规划》突出了其战略定位和对外开放能力,提出加快构建陆海互济、四向拓展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实现国内通达、国际开放,支撑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并明确了具体到东向、西向、南向、北向分别构建哪些通道;近期重点建设哪些综合交通项目,包括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国家公路、干线航道、油气管道及储气设施等。


      其中,《规划》提出,重点打造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推进泸州-宜宾、万州-达州-开州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万州-达州-开州是首次在规划层面被明确了‘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身份。交通运输厅规划处相关人士说,明确“全国性”身份后,万州-达州-开州必将更好地发挥多种交通方式衔接转换和辐射带动作用,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提供交通支撑。



补短板

打造3个“1小时”交通圈、通勤圈


      “双核”引领,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别于其他城市群的最大特点。如何便捷沟通“双核”、以“双核”带动其他节点城市的发展,《规划》中有很多落脚点,比如,《规划》提出到2025年,重庆、成都“双核”之间以及“双核”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中心城市、主要节点城市1小时通达,重庆、成都都市圈内享受1小时公交化通勤客运服务;在重庆都市圈、成都都市圈、广安川渝合作示范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等率先推动交通出行“同城待遇”等。


      在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看来,要实现《规划》提出的3个“1小时”交通圈、通勤圈,还需进一步提升城际间的交通互联互通水平。“虽然市(州)之间的主要干道已基本畅通,但随着物流人流快速增长,公路等级、交通的便捷性需进一步提升。”他建议,构建城际之间多方式、多路径通道群,积极推动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建设,织密高快速公路网,实施普通国省干线扩容提质。此外,提升交通枢纽的辐射带动力和运输服务质量,包括建设立体换乘的综合客运枢纽和多式联运综合货运枢纽,推动跨运输方式和跨城的客运一体化发展。


      “《规划》明确提出以补短板、强弱项为重点,成渝地区可抓住此机会补齐短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盛毅表示,以高铁为例,目前我省的高铁运营里程相对较短,与贵州、广西等西南省区都有差距。他说,《规划》着力补强四川的铁路、货运等短板、弱项,为成渝发展交通提供了追赶发展的机遇,四川需要建设以铁路为主、更加通畅便捷的多向出川战略大通道,支撑内陆对外开放高地。



 开新局

全省高速公路网规划正在调整


      对标《规划》提出的目标,四川相关市(州)和单位已经有了思考和行动。


     公路方面,四川高速公路建设正推进成渝高速扩容、遂渝高速扩容及一批川渝省际高速公路建设,将打造“双六+双八”省际高速公路通道集群。“按照‘强化成渝主轴、密实南北两翼’的思路,我们正在进行全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调整。”交通运输厅规划处相关人士介绍,将考虑新增布局一批川渝省际高速公路,进一步织密高速路网,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突出西向川藏通道和西部陆海走廊建设,对接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巴等国际经济走廊,四川将力争开工建设G0611汶川至川主寺高速公路,全面推动G318川藏公路提质改造,并开展G4218川藏南线、G4217川藏北线国家高速公路前期研究。


      航空方面,作为“双核”之一的成都,正谋划提升国际航运服务水平,强化成都机场与全球枢纽城市直通互联水平,打造面向全球的航空门户枢纽、洲际航空中转枢纽和航空货物转运中心,构建“国内满覆盖、泛亚广加密、洲际深通达”高密度客货运航线网,逐步提升国际枢纽竞争力。


     铁路方面,泸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智介绍,绵泸高铁内自泸段的开通,把泸州带入“动车时代”。未来,渝昆高铁、蓉遵高铁、川南渝西城际铁路环线等多条高铁将在泸州交会,形成四向通达成都、重庆、昆明、贵阳、西安的1-2小时的高铁交通圈。“我们将全面构建高铁客运枢纽,奋力打造货运铁路大通道,当好川南门户。”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正牵头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规划》,将对轨道交通建设进行专门细化和落实。 

来源:四川日报



持续追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圈动“成渝” 双城专家聚焦“一万公里”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6月21日正式印发,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10000公里以上,其中铁路网规模达到9000公里以上;5G网络覆盖交通重点场景,重庆、成都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超过70%,公交、环卫、邮政、出租、轻型物流配送全部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


上期《成都经济观察》刊发了来自北京的中国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国土产业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对《规划》进行的独家解读,引发广泛关注。本周,记者持续走访来自成渝双城的权威专家,更接地气地聚焦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一万公里以上的“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李后强:实施路径 要重点抓好“六个强化”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双核型椭圆经济圈”,其地理位置极其特殊,是东西结合、南北交汇的中间地带,被赋予了“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多项重大使命,是打通“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


      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李后强看来,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的《规划》,既是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也是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有力支撑。他告诉记者,《规划》明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未来5年,甚至15年交通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和主要任务,对有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支撑“两中心两地”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李后强认为,《规划》的最大亮点在于提出了以打造“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为重点,优化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强化成渝地区对外交通、城际交通、都市圈交通合理布局和高效衔接。打造“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必要条件,是成都和重庆两个国家中心城市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的物质基础。《规划》将打造“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整体谋划,精准指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存在的对外运输通道不畅等瓶颈,这为建设“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提出了实施方向和路径。


        为此,李后强提出,要重点抓好“六个强化”:


       一是强化设施互联。打造“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建设以“轨道交通”为骨干,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多种运输方式相支撑,陆海互济、四向拓展的综合运输大通道,优化完善基础设施网络。要充分发挥交通枢纽对产业布局、城镇空间、人口要素等的牵引功能,按照立体、多元、便捷的理念,重点打造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如世界级机场群、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等),以高铁客运站点、轨道交通站点、大型公交枢纽、国家物流枢纽、港口等为重点,强化综合性 交通枢纽打造。


      二是强化融合互通。充分发挥各类交通比较优势,推进站点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市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以及航空、公路、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的一体融合与互通共享,协调系统制式、技术标准、标识信息,强化高效衔接,探索建立多制式轨道交通协同运输机制。通过地下通道、空中连廊、地面交通慢行廊道等,尽可能保证地上地下空间立体通达,实现多种出行方式“零距离”换乘,实现轨道交通与城市协调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城际、城乡互联互通水平,推动成都、重庆“双核”之间、“双核”与两翼等区域中心城市、主要节点城市之间实现1小时交通圈、通勤圈。


      三是强化TOD综合开发。铁路土地综合开发模式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已有了成熟的实践模型。当前,TOD开发存在站城产割裂、多元开发协调难、利益共享意识弱等难题。在打造“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过程中,要以创新思维推进TOD综合开发,切实发挥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功能布局优化的引导作用,发展“轨道+住宅+商业+”等模式,推动站城融合、站商融合、站学融合、站医融合等,将铁路单纯通勤转化为产业融合、功能复合、站城一体、生活枢纽、文化地标、艺术典范的新兴应用场景,形成轨交建设与地区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四是强化服务运营。坚持“出行即服务”“交通即服务”的理念,构建便捷舒适、服务优质的客运服务系统,积极推进旅游交通便捷服务网络建设,更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便捷化的美好出行需要,支撑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强化综合客运枢纽衔接,推动城乡客运服务均等化,提升都市圈通勤服务质感。以成德眉资、广安川渝合作示范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等为重点,推动区域同城融合发展试点先行,推行“一卡通”“一票式”“一码畅行”,采用“站站停”“大站停”等灵活运输组织模式,加快实现运营公交化,提升出行服务品质。


      五是强化智能低碳。当前,以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群落在交通领域广泛应用。打造“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全面赋能基础设施升级、运输组织优化和治理能力提升,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为全国智能交通发展高地。同时,轨道交通建设具有减少“碳源”的巨大潜力。据统计,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占全国终端碳排放15%左右,是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部门,仅次于能源供应和工业生产部门。为此,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强化清洁能源利用与替代,加强污染防治,有效控制碳排放,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国家“双碳”目标实现的示范地。


       六是强化机制创新。打造“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涉及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等众多跨区域、跨部门的重大问题,必须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壁垒,强化协同对接,突破机制难题。为此,要积极探索共建共享利益联结机制,在规划共绘、设施共建、服务共享、运营共管、毗邻地区交通融合发展试点等方面创新协同治理体制机制。如可建立跨省(市)综合交通运输规划联动工作机制、开展跨省(市)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共同审批制度、建立跨区域运输服务联合运营管理机制、建设毗邻地区交通融资平台等。


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智慧物流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甘蜜:亮点观察 八个关键词读懂《规划》

      在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智慧物流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甘蜜看来,《规划》立足区域交通基础,把握总体要求,从构建高品质对外运输网络、完善成渝“双核”辐射综合交通网络、打造高品质出行服务系统、构建高效率物流体系、提升绿色智能安全发展水平、创建一体化协同治理样板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划部署。


       ——可落地性。《规划》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可落地性,在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智慧物流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甘蜜看来,这是由于其编制既立足于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利用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域、网开发模式,又考虑了城市间固有空间联系、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和未来需求,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过程中支持“双城两极”和“双城圈域”发展的基础交通轴和网络进行了科学布局。


      ——内外循环。“《规划》提出了打造高品质、高水平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提出具备精细的内部微循环和外部大循环的综合交通网布局规划方案。”甘蜜分析表示,如内部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无缝衔接、多网融合”,实现1小时通勤圈;外部则强化成渝地区作为国家立体交通网中西部关键极点的重要地位,大力发展与另外三极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通过强化高品质道路网、铁路网、机场群、国际铁路港、航运中心、航道网和管道网的建设,实现成渝地区与国内、国际重要经济区高效互联互通,强化对“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的支撑作用。


      ——先导引领。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与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成渝地区未来的空间发展格局、产业发展格局、对外开放格局、城镇和人口布局都将形成重要的先导引领作用。甘蜜认为,“这样的《规划》既有助于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的经济联系和活力,又能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效率通欧达海、立体互联、作为国际门户枢纽联通全球的战略目标。”


      ——以人为本。与此同时,《规划》还注重民生和可持续发展,规划以人为本,多次提出以“Maas(出行即服务)”为发展方向,加快建设便捷舒适、服务优质的客运服务系统,满足人民多样化、个性化的美好出行需要,具体为客运枢纽的一体化衔接换乘、一卡一码畅行、出行线路互联互通、枢纽无缝衔接、安检互信、1小时通勤圈、城乡同质化发展、交通文旅业务等。


      ——科技创新。不仅如此,甘蜜同样注意到,《规划》中注重新技术与科技创新,发展生态、清洁、安全、智能的交通系统,“随着5G技术、物联网、智慧物流转运装备装置等发展将助推一系列新型运输组织方式的诞生,如面向旅客联程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城际铁路的联动开行、城际铁路与航班的联程开行等,将促使原有枢纽和节点的智慧化转型升级,并催生一批超级枢纽,而在硬件建设的同时,高效实时的综合交通感知和数字孪生系统、运维管控系统、一体化调度系统的开发和研究将是科技创新的重点。”


      ——双核特色。不同于其他城市群,《规划》中“双核”引领特色尤为明显。除未来两地将建立更紧密高效的交通运输规划共绘机制外,在共建、共享、共管等领域也有要求。甘蜜分析称,《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成渝地区发展“双核”引领特色,未来将通过健全的机制和管理策略,逐步实现跨行政和区域边界,同步发展以“核”为中心的辐射圈,以及以“双核”带动的轴带,逐步实现以“双核轴带”为中心的全区域发展腾飞


      事实上,成渝两地已在交通互联、产业协作、协同创新、国土空间、生态环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等方面设立专项工作组,促进共建、共享和共管。甘蜜认为,未来亦将在与之相关的多个产业催生发展机遇,迎来如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结合、区域轨道交通产业、临空经济、智慧交通、智慧物流产业等高速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清洁能源、区域综合交通一体化调度和运维融合等方向产生新的发展机遇,“不难预测,更强的交通便捷度和区域联系度势必带来经济活跃度和商业繁荣度,有助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各地区、各产业等健康快速发展。”把握发展的“窗口期”成为关键所在。


      ——产业功能。甘蜜认为,《规划》多次指出集约式发展,区域联动共享发展,也意味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需要对区域产业功能定位进行新一轮的梳理,根据成渝地区空间发展格局和资源禀赋,明确成渝地区优势龙头产业,进行合理的一体化产业功能区定位,并研究区域优势产业“双循环”产业链,从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角度明确区域定位,夯实关键物流通道的快速高效建成。


      ——竞争合作。甘蜜表示,要建立跨区域的管理协调机制,政府主导协调,正确处理成渝城市圈内部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强化重庆都市圈与成都都市圈互动,加强主城都市区与周边市县协同联动,加快培育次级城市,形成一体发展的现代都市圈,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在对外开放政策利好和优势交通条件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定要深化‘下好一盘棋’战略,做大成渝地区在国际市场这块大蛋糕上的份额,促进对外贸易和投资。”甘蜜建议,共建世界级机场群,提升枢纽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共建供需共享的中欧班列和国际货运中;发挥成都陆港以及重庆港口的优势,构建海陆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格局,实现海陆空交通无缝对接;加大对智能交通、绿色交通的投入以及推进基础设施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助力互联互通,利用大数据进行管理决策,优先打造智慧经济圈示范区



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把握机遇 可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根据《规划》,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着力构建对外运输“一张网”,打造1小时交通圈、通勤圈,推动出行“同城待遇”、安检一体化等。到2025年,成渝地区基本建成“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到2035年,将全面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作为国家层面绘制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交通一体化“蓝图”,《规划》有何亮点,又将催生哪些机遇?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关键在“综合”。在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看来,《规划》充分结合成渝地区特点,提出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挥综合交通对城镇化格局的引导作用,将有力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就位置而言,成渝地区地理区位重要,具有打造综合交通枢纽的独特优势。在易小光看来,成渝地区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起点,具有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


     《规划》突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交通第四极,构建国际门户枢纽,支撑双循环发展格局;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目标的先导支撑作用,体现了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突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公、铁、水、空、管网”系统有机结合,支撑区域发展;《规划》重点突出,体现“双核”、两个都市圈引领作用。同时,充分体现了科技进步、绿色发展的要求。


      不同于其他城市群,《规划》中“双核”引领特色尤为明显。易小光还注意到,除未来两地将建立更紧密高效的交通运输规划共绘机制外,《规划》还在共建、共享、共管等领域也有要求。如在共建领域,《规划》中提出,探索开展跨省(市)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共同审批试点、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模式、探索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实行共同出资、交叉持股等


      《规划》将会催生怎样的变化?追赶发展的“机遇”随之而来。易小光直言,高品质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与成渝地区以电子信息、医药健康、清洁能源等为代表的高能级产业集群更为适配,在着力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将进一步支撑成渝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等生产要素高效流动集聚,加速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总结来说,促进区域发展格局的调整,交通格局调整将改变各地区位发展条件和区域内贸易条件,由此带来机遇或挑战。同时,易小光认为,对产业发展的机遇在于,直接的如物流业、旅游业,其他如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的调整,以及对城镇体系调整与城乡融合发展均有重大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


       尤其重要的是,如何把握《规划》带来的发展机遇?易小光从四个方面重点给出建议:要深入学习领会规划,深入分析发展机遇,研究建设中面临的挑战,提出行动计划,同时,结合实际,面对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提出新建议,不断丰富完善;其次,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链、供应链的积极适应,促进形成世界级和国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要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镇体系建设的合理化,形成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合理布局的格局;四是加快促进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

来源:成都日报



成渝双城经济圈首个乡村振兴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揭牌



      7月6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家服务基地示范活动”在重庆文理学院举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个乡村振兴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正式揭牌,重庆市专家服务团助力重大战略“揭榜挂帅”同时启动。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对重要领域、重点行业、重大技术难题、大型产业集群等“三重一大”需求,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精准匹配专家团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现场与四名国家级人才领衔的科研团队签订“揭榜挂帅”工作协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振兴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将对接国家战略,建设成为在西部地区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高水平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为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西部方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智慧。


      据介绍,该基地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重点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洼地,面向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开展专家服务工作,为区域内乡村振兴经济转型升级和生态涵养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二是建立健全平台运行机制,进行顶层设计,以“专家+人才”的组织模式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政府、企业、基地资源的无缝对接。三是完善专家服务保障体系,重庆文理学院将筹措专项资金,打造高标准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和服务人员,为专家开展技术攻关、项目合作、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提供支持措施和服务平台。


      据悉,近年来,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创新专家服务基层工作机制,建设专家服务基地,选派专家服务团,开展专家服务基层行活动,构建起点面结合、纵横联动、灵活多样的专家服务基层体系。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成功创建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5个,设立市级专家服务基地16个。组建101个重庆市专家服务团,选派699名专家扎根全市35个区县,开展定人、定点、定期“长效”服务。指导培训紧缺人才2万余人次,新增经济效益近7000万元,打造了城口鸡鸣贡茶、开州紫水豆干、万州古红橘等一批知名品牌。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专家服务团,组织两地260名专家共同走进内江、广安、石柱、秀山等地,开展技术指导、学术讲座近300场次,达成合作意向109项。

来源:新华网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座谈会在渝召开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在渝召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座谈会,生态环境部固体司、中国环科院、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通报了川渝两地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危险废物联防联控等合作机制执行情况,交流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情况及下一阶段“无废城市”建设思路,研究了《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就“无废城市”共建工作计划进行了讨论。


  会议指出,川渝两地自古一家、民心相通。2018年以来,两地生态环境部门就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尤其是在全国首创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制度,并拓展延伸至云南、贵州两省,为全国其它地区探索完善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制度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示范。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研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的重大战略。开展“无废城市”共建,是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有益探索,是破解川渝两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管理难题的迫切需要。


  重庆市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作为全国首批“11+5”试点城市之一,设施保障充足、制度创新突破、宣传引导有力,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要进一步巩固、深化和拓展。两地将以“无废城市”共建为契机,全面提升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


  会议要求,要尽快出台指导意见,全面启动“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工作;要充分发挥两地产业互补优势,促进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优化,实现区域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共建共享、专家团队共建共用;要加强信息互通,推动数据共享,实施联防联控,持续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活动;


  要突出川渝两地区域特点,聚焦重点行业、突出问题,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和创新模式,打造“无废城市”区域共建示范,实现固体废物管得住、管得好、管得优,推动两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创造高品质生活。


  生态环境部固体司固体处处长温雪峰指出,在试点城市有力推进和积极配合下,通过两年的试点,生态环境部建立了一套“无废城市”指标体系,形成了一批经验做法,推广了“无废理念”,“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部将把“无废城市”建设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开展“无废城市”共建。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大力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工作,希望川渝两地把“无废城市”建设与碳达峰碳中和结合,突出区域特色,解决关键问题,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来源:重庆生态环境



川渝开启产业协同招商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在上海举行


       6月17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在上海举行。这是重庆和四川首次联合举办招商推介会。


       活动以“共建双城经济圈·共享发展新机遇”为主题,面向长三角地区中外知名企业、商协会和机构,推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投资新机遇。


      现场,川渝两地招商部门负责人表示,四川和重庆同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经济体,在国家层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背景下,两地招商引资部门将国家战略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联合举办招商推介会,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新默契,抱团出击、相向而行。


      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时期,川渝两地将围绕主导产业,坚持优势互补,加强招商协作,扩大区域内产业分工,提升区域内部配套水平,推动重点产业成链成群,共同打造电子信息、食品饮料、装备制造、消费品、优质白酒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共建全球重要的汽车研发制造应用基地、国家重要医药基地。

来源:重庆日报



“成渝双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洽谈会暨专场招聘会顺利召开


      近日,由成都经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成都经开区经济和信息化局主办的“‘成渝双城’产教融合共兴、校企合作共赢”洽谈会暨专场招聘会在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盛大召开。重庆市大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成都市崇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成都市金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资阳市雁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遂宁市射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12所“成渝”高校和12家大型企业参加会议。大面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冯宝参加了此次洽谈会,对参会单位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大面辖区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作了简单介绍。


      龙泉驿区副区长杜凌艳为此次活动致辞。她表示,职业教育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成渝双城”建设的强力支撑。成都经开区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将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技能培训等作为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汽车主导产业优势,建立与区域产业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相适应、满足区域经济布局需求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会上,学校、企业代表签订了《“成渝双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议》,就未来的合作及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制定长远规划。诸位代表表示,将进一步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继续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


      成都市人社局副局长亓国荣希望各合作单位要牢牢抓住合作机遇,以效率优先的工作干劲、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坚持“立足产业、融入产业、服务产业”,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对“成渝双城”经济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推动职业教育在促进产业发展、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促进科技创新、促进开放合作上发挥更大作用。


      亓国荣表示,此次洽谈会,为“成渝两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希望两地单位能进一步树牢“巴蜀一家亲”理念和“川渝一盘棋”思维,继续加强人力资源领域战略协作、政策协同和工作协调,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贡献更多人社力量。

来源:龙泉驿人社局



自然资源服务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讨会在遂召开


      7月10日,自然资源服务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讨会在遂举行。会议聚焦“自然资源服务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题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各地有关工作推进情况,广泛听取有关意见建议,研究思路举措,进一步提升自然资源服务保障能力,为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成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孙建军主持研讨会并讲话。市委书记李江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邓正权,自贡市委副书记、市长曾洪扬,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余先河,资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芝文,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波出席会议并作交流发言。


      会议立足发挥自然资源“规划引领、管控约束、要素保障”综合职能,聚焦“服务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好保障全省高质量发展”,重点围绕五个方面开展研讨围绕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研讨在保障跨区域重大项目实施、跨区域功能平台建设、跨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等方面,如何优化提升土地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审批和实施效能。围绕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研讨在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等用地保障上,如何统筹做好耕地保护和提高资源供给质量、配置效率,推进土地集约节约、高效利用,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围绕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研讨如何深化城乡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助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围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研讨如何加强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和重要生态空间保护,探索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路径。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研讨如何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放管服”改革,提升自然资源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推进“多证合一”“多论合一”“多测合一”改革,全面提升建设用地审批、不动产登记等自然资源服务事项质效。


      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会议围绕自然资源服务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家进行了广泛交流、深入研讨,有思想、有见地,说问题很客观,谈建议很具体,同时从不同角度、不同重点,提出了自然资源部门在服务保障地方发展上存在的短板和不足,针对问题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自然资源工作更好地开展具有相互借鉴的价值和意义。省自然资源厅将发挥“规划引领、管控约束、要素保障”的职能作用,充分运用会议成果,认真收集梳理发言建议,进一步调查研究,印证实践成效,将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推广运用。各地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当前自然资源管理“严起来、实起来”的大形势,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行动自觉,切实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要全面对照中央和省委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工作研究部署,大力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生态保护修复等重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据介绍,去年以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与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签署了《深化规划和自然资源领域合作 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区域经济布局、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自然资源领域改革试点、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9个方面深入合作,双方已召开多次联席会议,通力协作、共同攻坚,各项任务正有序推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部分市和县(市、区),国家级、省级新区,以及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平台管理机构的负责同志参加研讨会。

来源:遂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