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未来应着眼五个方面 时间: 2018-12-28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8年12月28日 作者:李晓红 责编:万山
12月25日,由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联合编写的《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在京发布。《报告》通过数据分析重点揭示了国家高新区建设30年的发展历程和成效,同时聚焦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
高新区成为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力军
自1988年中关村高新区率先设立以来,截至2017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国家高新区数量已达156家(不含苏州工业园区)。
报告指出,30年国家高新区的建设,为国家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已经成为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力军和主阵地。具体表现在四方面。
一是高新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突出。2017年国家高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达到95171.4亿元,占当年我国GDP比重的11.5%,而这一数字在2001年还仅有2.6%。
二是高新区铸成了我国的产业创新能力。高新区基本改变了30年前我国产业界普遍缺乏创新能力的境况。从研发投入看,2017年高新区贡献了全国35%的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研发投入的比例更是逐年增长,2017年达到45.1%;企业R·D投入强度(R·D经费内部支出/营业收入)达到2.01%,与我国上市公司2017年的平均研发投入强度(约2.2%)相当。
三是高新区基本代表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程度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水平。高新区是我国创业孵化的策源地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沃土,全国一半以上的孵化器集中在高新区,2017年在孵企业数达到61743家。就产业高质量发展而言,新产品销售收入逐年增长,高技术产业比重不断攀升,高新区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四是高新区也是国家开放发展的主要窗口。高新区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2017年出口总额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比重为19.1%,其中,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比重高达41.7%;高新区当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全国的比重为36.9%;世界500强在高新区投资的企业数也在逐年增长。
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未来应该着眼五大方面
报告认为,2017年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总指数升势强劲,尤其是创新创业环境指数加速上扬,体现了高新区引领创新经济生态发展的新时代特点。不过,国家高新区在吸引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方面与硅谷地区相比依然存在差距,反映出国家高新区整体创新创业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2017年硅谷地区风险投资额达到140亿美元,同比增长69%;国家高新区创投机构2017年对企业的风险投资总额共计374亿元,同比增长33.6%;高新区风险投资总额仅相当于硅谷地区的39.3%,泛硅谷地区的22.1%。
报告认为,国家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应着眼于新技术经济的范式转变,在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背景的创新经济生态营造上加大建设力度,向“创新经济体”的发展目标努力。未来应重点着眼五大方面:以新型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为抓手,更大力度和更高质量地促进创新创业,巩固、丰富、建设和形成新时期的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和思维为手段,促进存量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促进知识的资本化交易为突破口营造领先市场,促进技术市场、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资本和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形成高新区创新经济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市场带动力;大力发展新型体验式人才培训教育产业和事业,把高新区建设成聚集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沃土,知识聚集、知识繁育和知识流通的园地;从智能社会的未来目标着眼建设和管理新时代园区,全面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人工环境建设、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自然环境优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公共服务,率先把高新区打造成新型智能城市的引领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