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经开区肩负推动高质量发展重任时间: 2019-01-03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9年01月03日 作者:李海楠 责编:万山
近日,商务部完成了2018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工作,对全部219家国家级经开区2017年在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区域带动、生态环保、行政效能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体检”和量化评价。根据考核评价结果,国家级经开区正呈现质量效益优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区域发展务实推进、绿色发展水平领先、行政效能逐步提高等特征。
兴办国家级经开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大创举。自1984年设立首批国家级经开区以来,国家级经开区作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区域经济增长极,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国家级经开区在我国发展历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决策,而在新时代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战略要求下,国家级经开区则更须注重高技术、低碳化发展。
排名折射国家级经开区发展现状
所谓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根据开发区的规模等级,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其目的在于,国家划定适当的区域,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兴办适宜的产业项目,同时给予相应扶持和优惠待遇,促使该区域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根据商务部介绍,此次考核评价综合排名和单项排名靠前的国家级经开区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根据考核评价结果,国家级经开区正呈现质量效益优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区域发展务实推进、绿色发展水平领先、行政效能逐步提高等特征。其中,在促进区域发展方面,统计显示,2017年,国家级经开区实际使用外资占所在设区市比重为15.6%,比上年提升1.6个百分点。截至2017年末,国家级经开区按照市场化原则参与共建园区88个,对口援疆、援藏、援助边境经济合作区74个。
此外,伴随近年来有关绿色发展指标的落实,有关方面对经开区的产业项目发展即相关排放指标也作出鲜明安排,这一点在国家经开区上表现明显。结果显示,国家级经开区一直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2017年,国家级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均明显下降,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17年末,219家国家级经开区有超过1.4万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
而作为重头戏,与考核评价结果一并发布的“2018年国家级经开区考核评价综合及部分单项排名情况”同样备受关注。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排名算是对我国国家级经开区发展现状的阶段性总结,排名结果可算成是对当前区域发展现状和发展阶段的一个缩写。
首先,从“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前30名”的综合排名来看,地区分布情况是东部地区21家、中西部地区6家、东北地区3家,其中,前10名国家级经开区均位于东部地区。实际上,针对国家级经开区的布局,219家国家级经开区,正客观践行着鲜明的区域发展战略,即平衡东、中、西部经济发展,通过产业转移、吸引投资、人才共享等措施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但从发展情况看,东、中、西的发展质量仍旧存在发展差距,换言之,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供其在新时代寻求高质量发展上激发优势。
其次,此次排名还设置了“产业基础前10名”“科技创新前10名”“利用外资前10名”“对外贸易前10名”等分项排名。尽管综合来看东部地区的开发区仍旧在排名上唱主角,但湖北、陕西、安徽等中西部地区的国家级经开区仍旧在产业基础和科技创新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也表明只要资源科学有效配置,各个地方均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机会。
国家级经开区须扛起绿色发展大旗
当前,在新时代国家大力推进促成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下,各个地方均肩负着实现这一目标的任务要求,这其中,国家级经开区首当其中。当然,结合此次考核评价结果来看,国家级经开区原本肩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秉承更多产业政策优势和制度优势,履行宏观发展目标具体执行功能,最终通过区域内产业发展,完成带动区域发展的目标仍未彻底完成,因此,寻求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道路仍旧需要更多的政策扶持。
正如此次商务部将继续推动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提升,按照产城融合、二三并举、创业创新、招商引智、体制优化、精简高效的发展方向,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激发对外经济活力,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由此看来,新时代肩负推动高质量发展重任的国家级经开区,亦将在今后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和光明前景。
针对国家级经开区发展促进区域平衡以及未来的发展要求,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彭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完成国家最终平衡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目标,需要强调国家级经开区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要与国家整体区域发展规划相一致。这其中,要避免地方单纯为了经济利益而引进或者鼓励发展与国家整体区域发展战略相悖的项目,特别是与国家三令五申强调的绿色发展相悖的产业项目。
“从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到全国整体功能区划分,再到各省区市的国家级经开区,一系列发展政策的制定最终都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并通过区域内的产业发展,完成带动区域发展的目标。”彭刚认为,未来的经开区发展肩负着更多的生态环保要求,这就要求要避免走对经开区以及地区发展不利的道路,特别是产业布局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应注意产业的低碳化发展。”彭刚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应当作为发展的重点目标,列入各级经开区的发展政策中,同时,制定并鼓励产业的低碳化发展不仅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未来产业发展以及经济振兴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所必需的。